《庆祝旧历元旦》教学设计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祝旧历元旦教学案设计及课后观评

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班级层次实验班/励志班教师课题4、《庆祝旧历元旦》

1课时第1 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章中重点的生字词(如“佣”“旌”“恣意”等)的字音、字形;了解作者林语堂,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旧历元旦习俗。【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

学科素养理解作者对旧历新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长华实验班目标、励志班目标】

学习方法诵读法、关键词句法、讲授法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

近五年中高考

命题特点趋势

基础字词,对比的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两道题

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流程导入新课(3分钟)—投放目标(2分钟)—预习检测(2分钟)—作者简介(3分钟)—初读感知(8分钟)—精读品味(12分钟)-手法探究(4分钟)-归纳总结(5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

教学内容具体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学生回忆

学过的有

关春节的

古诗

引起学生兴趣投放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章中重点的生字词(如“佣”“旌”“恣意”

等)的字音、字形;了解作者林语堂,理清文章结构,

了解旧历元旦习俗。

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学科素养:理解作者对旧历新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预习检测根据自己

预习做

题。了解和巩固基础字词。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

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京华烟

云》《人生的盛宴》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并

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默读记忆了解作者

初读感知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1:“我”所了解到的阴历新年是怎样

导思2:阴历新年前后,“我”都做了哪些事?

导思3:“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我”都有哪些想法?

导思4:对于旧历新年,“我”有着怎样的情感?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初

步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朗

读课文,

并且划分

文章结

构。

理清文章结构

精读品味 1.第③自然段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爆竹声声、孩童欢愉、看草台戏、吃煎年糕等,描绘了一

幅民国时期的过年图景,生动形象,清晰可感。通过作者对新年的

喜庆气氛和人们的喜悦心情的描写,可以感知到作者内心深处对这思考并回

答相关问

题。

体会作者对旧

历新年的情感

和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之情

一传统节日到来的欣喜与向往。

2. “我想这时总有灯笼可买,我要让我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马灯是什么样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与前文“我不过旧历新年”有什么联系?

【答案】城隍庙的灯会是旧历新年的标志,“我”想让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马灯是什么样子,说明旧历新年在作者小时候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而且给作者带来过幸福而深刻的记忆。这与前文“我不过旧历新年”形成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旧历新年的巨大吸引力。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罪人”?

【答案】感觉自己像一个“罪人”,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对“理智”的背叛,进一步突出了“我”已不知不觉进入到旧历新年的氛围之中,这是无法用理智克制的。

4.“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地感觉到很愉快。”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最后,“我”终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科学意识”,被这浓浓的旧历新年气氛融化,主动投入到旧历新年的庆祝之中。旧历新年的魅力,早已不是“我”的“科学意识”所能抵挡得住的了。

手法探究文章是如何表现“我”对旧历新年根深蒂固的情怀?

【答案】文章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表现“我”对阴历新年根深

蒂固的情怀。如,文章在一开始便交代了阴历新年的种种习俗,这

就为下文过阴历新年作了铺垫;接下来,作者突出了自己对废除阴

历新年的态度,认为自己是个极摩登的人,对过阴历新年大失所

望;然而接下来作者的种种行为,却逐步表现出阴历新年在他心中

是一个抹不去的记忆。如“吃腊八粥”“逛城隍庙”“买萝卜粿”

等。最后作者彻底投入了对阴历新年的庆祝之中,如“让仆人买鞭

炮”“吃年夜饭”。文章在层层渲染中,在前后的对比中,描写了

作者过阴历新年的种种行为,表达出了作者对阴历新年难以割舍的

情怀以及美好的期待。

阅读方法积累: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手法作为文学作品的常用表现手法,其作用一般有:使人物形

象更鲜明;使作品主题更突出,思想感情更深刻,能收到以少胜多

的艺术效果。答题模式一般为:通过……与……的对比,突出了

(表现了)……,对文章的主题起到……的作用。了解对比

在本文中

的运用

加强阅读理解

的能力。

归纳总结梳理本堂

课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