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东坡之养生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东坡之养生诗
摘要苏东坡诗词的内容与风格是具有多样性的,特别是他在贬谪黄州期间有着与宋代科学家沈括一起收集民间验方、编写《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的特殊经历,使他对于中华的养生理论有了深刻的颖悟,也因此养生诗成了苏东坡诗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苏东坡的养生诗不但记录着他的养生理论,也记录着苏东坡对平凡生活的哲思,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苏东坡养生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以其雄浑壮阔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一代豪放派诗人的领军人物。《宋史》评价苏东坡的诗风为“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清代李调元评价苏诗为“其诗声如律吕,气若山河”,《历代诗余》则云:“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这些评论都将苏东坡的诗词定位于“豪放”这个闪光点上,看重的是苏东坡的诗词对于后世豪放诗风的影响。其实,苏东坡的诗词是多样性的,因为其生活阅历的丰富,也因其洞察生活的眼光细致入微,所以苏东坡的诗词内容不但包罗万象,风格更是变化万千,特别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因有着与宋代科学家沈括一起收集民间验方、编写《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的特殊经历,所以使苏东坡对于中华的养生理论也有了深刻的颖悟。因此,苏东坡还写出了一些有关养生的诗,而这些养生诗作为苏东坡诗词中的一个种类,不但记录了他的养生理论,也记录了他对平凡生活的哲
思,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本文将收集到的苏东坡的养生诗分为以下三个类别论述之。
一关于饮食养生的诗
在中国烹饪史上,苏东坡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他注重饮食烹饪,讲究口味搭配,是一个有着极深饮食文化造诣的人。他独创的“东坡肉”和“东坡羹”等,都是被后人传承的佳肴,特别是清淡可口的“东坡羹”,它的制作原料极其简单,成本低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是一道口味纯正的绿色食物,对调节人体脏器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苏东坡对这道羹汤回味隽永,赞不绝口,并作《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一诗赞美此羹,诗云: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腥。”
这道以菘菜、蔓菁叶、芦菔叶、荠菜为主要原料,再加入米糁闷煮而成的东坡羹,在营养价值上完全符合《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饮食理论,在制作上可就地取材,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也不需要鱼肉的配合,是一道真正的平民菜肴。除了《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外,苏东坡还另外做了一首《东坡羹颂》诗来赞颂这道普通羹汤的美味,他得意洋洋地在诗序里写道:
“东坡羹乃东坡居士所煮菜肴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又有诗句云:
“甘苦尝从极处回,咸酸未必是盐梅。问师此个天真味,根上来么尘上来。”
而创造出这道美味的“东坡羹”的时候,苏东坡正生活在“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困境之中,在《菜羹赋》里,苏东坡把自己吃菜羹的原因说得非常明白: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因为家贫,“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的苏东坡不得不以野菜为生,而以野菜为生时,苏东坡不但不以为苦,反在菜羹里煮出了乐趣,煮出了养生之法。正如“甘苦尝从极处回”句所言,苏东坡是在用菜羹磨练自己的意志,修炼旷达的性格,体会着“甘苦尝从极处回”的人生境界。从《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东坡羹颂》、《菜羹赋》可以看出,苏东坡所要表现的不仅是他的以清淡、绿色为主的饮食养生观念,更有他安于贫困生活的志趣,和置身于野地田间、用“折脚鼎”煮出“珍烹”“天真味”的旷达胸怀。所以专家总结说:“‘东坡肉’‘东坡羹’都是他在艰难的生活岁月里创造出来的,东坡在作高官期间,并没有创造出什么著名的菜肴。”
除了喜欢吃野菜煮成的东坡羹,苏东坡还喜欢吃一种叫做“巢菜”的家乡菜,他在《元菜》一诗中,同样表现出对这种普通菜肴的喜爱:
“之复湘之,香色蔚其。点酒下盐豉,缕橙毛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二关于中药养生的诗
因为苏东坡有在黄州收集民间验方的经历,所以他对中医中药也有一定的造诣,懂得一定的医理,他与沈括合编的《苏沈良方》就是他的中医药知识的汇总。《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书中涉及到内外妇儿疾病、草药、针炙及养生炼丹的方法,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的医学古籍。正是在收集这些验方的过程中,苏东坡也学习了大量的中药知识和养生知识,并写下了一些有关中草药药性的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小圃五咏》。这组诗是苏东坡60岁时被贬到岭南惠州所作。小圃,是指他开在罗浮山下的一小块药材种植园地。在《小圃》这组诗里,苏东坡对“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五味常见中药材的药性、功用、来源、形态、种植等进行了描绘,诗云:
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地黄》)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似闻朱洞明,中有千岁质。(《枸杞》)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甘菊》)
从上述描绘中,可以看出苏东坡通晓药理的才能,如地黄这味中药,功用就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用于热病、阴虚内热,发斑发疹等症,所以苏轼的诗里说它“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也就是说它可以化解胸中的积怨之气,
达到降火的功效。而枸杞这味中药,《药性论》云:“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食疗本草》云:“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而东坡诗中的“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就是指枸杞的养颜、延缓衰老的功用,而“中有千岁质”则是指枸杞有延年益寿的功用,很显然苏东坡种植这些草药是为了养生,提高身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达到“蕃茂争新春”的目的。但是,苏东坡没有把这些草药仅仅写成一种植物,他又将这些植物赋予了人类的性格特征,他写地黄的“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语出《抱朴子》中韩子冶以地黄喂老马的故事,韩子冶以地黄喂老马,使老马返老还童活了130岁,而苏轼自比一匹受伤的老马,也需要有人精心调理,好让他重振精神,再奔腾向前;他写甘菊的“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松柏之下,其草不植,而菊生其下,可谓独秀。”是想表现菊花的孤傲,它只与性格高尚的青松为伴的品质;写甘菊的“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语出《楚辞》名句“夕餐秋菊之落英”,是指甘菊之高洁,非人间俗物,“天藻”乃指华美的文章,是说闻了甘菊的芬芳,吃了甘菊的花瓣,人就有了灵秀之气,可以写出锦绣文章;他写枸杞“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是指枸杞这种良好的药材一旦到了南方却没有人认识,只把它当成荆棘之类而任凭牛羊践踏,果实熟了也没人去采摘,诗句暗喻着诗人自己的坎坷命运,一代奇才苏东坡就是被人随意丢弃,任其岁月老去而不能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