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ppt84页PPT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刑事责任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 肇事罪……
–民事责任 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
3、法律责任
• 针对监管者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
–行政处分 •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渎职罪……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视频:
1、无尘车间的怪病 (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中毒事件) 2、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
前 期 预防
建设项目管理
可行性论证
初步设计
职业危害预评价
施工
三同时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建设项目业主
政府监管
竣工验收
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p69
立法意图
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 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
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
回答了5个问题
■是什么?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的国家法律
■管什么?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怎么管? 职业危害申报等法定制度
■管多少? 严重职业危害,职业病名单
■谁来管? 各级政府,政府卫生等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及 法律关系
1、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 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
职业病界定的4个要件:
患病主体 过程 因素 法定
二、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法制建设 p67 1、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形成 职业病防治法是预防、控制和
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活动中产生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职业病防治法.ppt

职业病防治法.ppt
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
–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 策略 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防治的区别 –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2019-8-–7 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谢谢、观赏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7
职业病防治原理(续)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
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
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2019-8-7
谢谢观赏
12
国家监督的特征
1 实施国家监督的机关必须法律授权的机关, 其 他非法律授权的机关无权实施国家监督。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 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 – 健康监护制度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2019-8-7
谢谢观赏
8
职业病防治法目录
第一章 总则(1--12条) 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 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 附则(77—79条)
– 作业管理制度
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 全操作规程
– 对粉尘、放射性、急性职业危害的特别规 定
– 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
2019-8-7
谢谢观赏
20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
用人单位
劳动者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
22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 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 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第三十二条 不得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 人。不具备条件的不得接受。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 、设备、材料,造成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写明危害及其后果、防 护措施和待遇等。不得隐瞒或欺骗。
合同期间因工作变更,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 更相关条款。
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23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 管理人员接受培训,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 防治工作。”
“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遵守法律、 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防护设备 和防护用品,隐患及时报告。”
10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 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 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主要内容
一、职业危害现状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意义 三、职业病防治法简介
1 2012.
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 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ppt)

职业病防治法(ppt)
人群
职业病防治原理(续)
•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
•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 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 – 健康监护制度
•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 • 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为一般职业病危害
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
• 放射性物质
• 矽尘(10%以上)、石棉尘
•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氯乙烯、 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流磷、羰基 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化合物、氰 化物、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 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 氟化氢、五氯酚(钠)、镉及其化合物、敌白 虫、氯丙稀、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 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 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 硝基苯(GB5044-85中高度和极度危害)
者治
健法
康 权 益
》 精 髓
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 工作生命权:享有保护,不受危害 • 危害知情权: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 教育培训权:危害知识,防护知识,法律知识 • 职业健康权:健康监护,职业病诊疗、康复 • 特殊保护权:未成年工、女工、残疾人 • 拒绝作业权:无防护条件,违章指挥,强令冒险 • 参与决策权:职业卫生民主管理 • 检举控告权:违法行为,侵害健康 • 民事赔偿权:健康损害
劳动者履行职业卫生保护义务
履行劳动合同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规章制度 遵守操作规程 接受教育培训 接受健康监护 用好防护设施 用好防护用品

国人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国人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03
制定过程
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和修改,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5月
1日起正式实施。
主要内容与特点
明确职责与义务
规定了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 等各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 义务。
强化监管与处罚
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大了对违 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法律的威 慑力。
护意识。
前期预防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 个人防护用品,控制职业病危害源 头。
定期检查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 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 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 康检查。
控制措施
现场管理
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提高社会福祉水平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福祉水平。劳动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 部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 生,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这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同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效执行可以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水平,为构 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国人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目 录
• 职业病的定义与类型 • 职业病的危害与影响 •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 职业病防治法的制定与实施 • 职业病防治法的意义与价值
01 职业病的定义与类型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一种法定疾病,需要经 过国家认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并由相应的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和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防治法培 训ppt课件完整 版
目录
•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 • 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01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职业病定义与分类
职业病定义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5
CATALOGUE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职业 病发生的风险。
优化生产布局
合理规划生产区域,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有害因素对 作业人员的危害。
加强通风排毒
对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确 保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标准
诊断程序
劳动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 行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等资料。
诊断标准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CATALOGUE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
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和权力
01
02
03
04
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 规划和标准
监督用人单位落实职业 病防治措施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测和评估
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和 违法行为
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职业病防治法ppt

职业病防治法ppt

防治工作存在不足
部分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劳动者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许多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 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
监管和执法存在困难
由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监管和执法存在 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对未来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展望和设想
加强宣传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训
强化监管和执法
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告,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等规 定,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用人单位的责任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职业 卫生管理制度。
依法组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并按照规定报送职 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 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提取、使用职业卫生经费。
应急救援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演练。
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防护与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并配备专(兼 )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对劳动者 进行健康监护,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则(1-12条)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1)
第一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职业病界定及其分类和目录 第三条:工作方针和原则 第四条: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第五条: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第六条:工伤保险 第七条:科学研究和产业政策 第八条: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管理体制 第九条:各级政府职责 第十条:宣传教育培训 第十一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与公布 第十二条:社会监督
➢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 健康权”,并把它列为公民的首要人身权,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保护劳动者及其相关权益(c)
一个结论
职业卫生工作必须把保护劳动者健康及 其相关权益放在第一位。
保护劳动者及其相关权益(d)
➢ 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而且是社会、生 理和心理完好状态。《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公 约》:健康定义为:“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 理健康的标准”。
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 治理:对职业病危害积极治疗; ➢ 治疗:保障职业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
复,包括生理、心理和职业康复。
保护劳动者及其相关权益(a)
一个论点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是我国新 时期职业卫生工作的核心,是落实“三 个代表”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根本宗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的具体 体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
总则(1-12条)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2)
第一条:立法目的(四个方面) ❖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防治职业病(预防、治理和治疗); ❖ 保护劳动者及其相关权益; ❖ 促进经济发展。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 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 预防:贯穿于职业病防治活动全过程的根 本措施,特别是前期预防措施。
➢ 控制:对工作场所或职业活动过程中职业 病危害的识别、评价、干预措施。
➢ 消除:根除工作场所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 新材料的引进和使用等)。
防治职业病
➢ 防治职业病是指预防、治理和治疗; ➢ 预防: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五期”特殊保护); ✓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 社会与民主监督。
防治结合(a)
• 既不能轻“防”重“治”,不“防”只 “治”,更不允许采取临时工、轮换工、 季节工等用工形式或者其他手段逃避不 “防”不“治”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只 防不治,或者轻视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 或者对劳动者职业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 康复。
➢ 健康权:是指人们对其生命健康所享有的权利与 利益以及生命健康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是公民 以其身体的生理机能的完整性和保持持续、稳定、 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内容的权利,是每个劳动者作 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 相关权益:指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及 其相关权利(八大方面)。
总则(1-12条)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3)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及其劳动者;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活动的医疗卫生 机构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 工会组织及其成员;
➢ 各级政府及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 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保护劳动者及其相关权益(b)
相关依据:宪法、民法通则
➢ 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保护人们健康”,第四十二条规定:国 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第四十五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 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 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职业病
➢ 定义: ➢ 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 患病主体:企业、事业或个体经济组织
的劳动者; ✓ 产生过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 ✓ 致病因素: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
毒有害职业病危害因素。 ✓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
职业病分类及目录
➢ 卫生部会同社会保障部发布 ➢ 10类115种
职业病防治具体适用对象小结
✓ 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对人的效力
✓ 属地原则:凡发生于我国领域内的一切 与职业活动有关的人及其活动都适用于 本法;
✓ 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 不论本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只要 其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活动在我国领域 内均适用本法。
时间效力
✓ 本法2019年5月1日生效;
✓ 遵循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的法律颁布后, 对他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 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 就没有溯及力。法律一般适用于生效后的事件 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
✓ 原则上无溯及力: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的行为发生在本法实施前,追究其法律责任时, 不适用于本法。
➢ 人民解放军参照本法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 委制定。
总则(1-12条)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4)
第三条: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 则的规定。
工作方针和原则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措施: ✓ 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评价和管理; ✓ 职业病危害的特殊管理; ✓ 依靠科技进步; ✓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 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保障(含未成年人、女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七章79条)
第一章 总则(1-12条) 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4-54条) 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 附则(77-79条)
第二条:关于本法适用范围和职业病界 定及其分类和目录的规定。
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由法律的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三个 部分组成。
空间范围
✓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领陆、领 水和领空;
✓ 还包括本国住外国的使、领馆和航行于 公海或停泊于外国港口的本国的船舶和 飞机,以及本国在海上的钻井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