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公共艺术设计——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韦孔超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75)
摘要:成都市东郊记忆是典型的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是四川省内的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和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对东郊记忆
的公共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加大对典型工业废弃地再改造的公共艺术剖析,希望能对今后相关案例的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公共艺术;东郊记忆;工业废弃地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3-0065-01
CULTURE
AND DESI GN
1公共艺术的定义
公共艺术的概念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种类,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雕塑、景观小品、公共壁画等符合大众意趣的审美艺术;而广义的公共艺术则是所有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整体而言是城市生活形态、人们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念的产物与集中体现。

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艺术性、环境关联性三个特性。

这些特性显示了其在现代社会的最显著的特征,为公众所开放和分享,同时公共艺术通过吸引大众参与和认可,承载着人民对环境空间的精神需求,也展现和反映地域精神和城市文化的各种特征。

2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公共艺术特点
工业废弃场地是指该地进行工业生产活动后,因使用和功能属性不再满足现有发展需求而废弃闲置的用地。

表现为以工业废弃地为基础,保存其工业特征并且延续其工业文脉。

伴随现代环境的改变与城市文明进程的加快,以被废弃的工业文明痕迹地作为基础,通过展现工业废弃的公共艺术,可以在保存废弃地的现有工业特征的同时在工业文脉中注入新活力。

现如今,国际上许多城市工业废弃地都进行了场地新生的改造与利用,重视传承文化记忆是改造的重点,保留或再设计原场地的主要工业机械、工业生产设施乃至典型宣传工作标语,让它们成为景观小品、标志设施、展示物等公共艺术品。

3成都东郊记忆概况
东郊记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原
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在成都市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造而成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园。

东郊记忆的建筑具有“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主要特色,很大程度保留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房。

在进行重新改造时,保留了原有的大部分建筑物,改造成具有工业风格的影院、剧场、音乐酒吧区和酒店,使得东郊记忆兼具时代怀旧感和时尚气息的艺术韵味。

4东郊记忆的公共艺术分析
4.1雕塑类
东郊记忆有大量用计划经济时代留存
实物改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火车头广场当中设置有四川境内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和两节绿皮车厢;园区内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废旧罐体、老式机床、机械零件,这些被时代所淘汰的老式机器本应该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但经过设计者的设计和艺术处理,将其作为公共艺术品巧妙放置于园内,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老东郊工业基地的原貌,再现了上个世纪成都东郊的辉煌与沧桑,工业历史气息铺面而来。

东郊记忆初始名为东区音乐公园,整个园区音乐与工业传统相融为主题,是以音乐元素的展现是园区内的另一亮点,包括“生命乐章”“齿轮琵琶”“经典印象”“音之感”等以及散落在园区角落的其他公共艺术品,这些艺术雕塑大部分是使用以前废旧的钢铁改造而成,在传统具有年代感的工业用地中与音乐相互融合碰撞。

4.2涂鸦类
在园区墙上里可以看到具年代感的墙
绘,自上世纪60年代保留至今的生产标语与口号向我们呈现了上世纪工业时代最鲜明的风格,墙体改造做旧,彰显出沧桑与斑驳。

一些口号设计中融入颇具俏皮风趣的现代艺术,将过去和现代巧妙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意义。

场景写实、卡通人物为主题的
涂鸦墙也在园区内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形式为变化独特的中英文字体和美式的卡通,在略显陈旧的墙体配上艳丽的色彩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浓厚的美式风格,使园区平添了几许的对比与冲击的美感。

4.3其他构筑物
东郊记忆的西大门入门处左侧设置有一道“星光墙”,它是由黄铜构成的长约十米的墙体,在2011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五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里,许多明星和其余各界名人相继在墙上留下纪念的手印,使此地加大影响力的同时愈加具备纪念性的意义。

中央大道入口处设置有一处水景景观,是由工业锅炉改造出的公共艺术作品,锅炉因年代久远,表面肌理凹凸不平与锈迹斑斑显得古朴而充满陈旧感,和生意盎然的花卉、水流形成了鲜明对比,经过改造后与水景、植物相结合,是工业时代和现代新生的融合。

5结语
成都市东郊记忆园区中公共艺术品最
大的特点是传递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并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粗暴割裂式的颠覆原场地和破坏场地浓郁的工业气息,让游人更加深刻地体会那段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峥嵘岁月。

通过景观雕塑、涂鸦板画、展示构筑物这些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引导到来的人们进入老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之中感受充满工业气息的活力氛围。

参考文献:
[1]毕钰.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中公共设施的艺术化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徐逸.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J].建筑,2003(9).[3]林森.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2(2).[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约翰·扬.蒋大可,译.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J].艺术思潮与流派,1997,(1).
作者简介:韦孔超(1996.3—),女,汉族,广东广州,研究生在读,广东工业大学,环境设计。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