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比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和经理层中的不称职成员来说,就面临 着被解聘的危险。因此。经营者就必须尽职 尽责,通过提高公司业绩来回报股东,以股 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五)采取“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 力图实现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在 英美国家,由于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相 对不稳定,使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 力度大为降低,而企业管理者拥有信息的 优势,容易产生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的行 为,这些行为很可能会侵害所有者的利 益。为了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尽可能 地使管理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 起来,激励管理者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 的财富,英美国家的股东们设计了“股票 期权制”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设计的创 意之一是将企业提供的内部激励外部化 与市场化,激励大小取决于公司股票的 市场价格与期权行权价格的差额。这样, 就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 促使经理只有把公司经营管理好才能获取 个人的最大利益。 (六)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框架。英 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框架由股东大会、 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三者构成。其中股东 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 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大多由外部独立董 事组成,董事长一般由外部董事兼任,既是 决策机构,又承担监督功能,首席执行官依 附于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英美国 家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单设监事会,其监督 功能由董事会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承担, 内部审计委员会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 威。值得一提的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 中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是借助 于证券市场而设计的激励股票期权制和恶 意收购接管约束机制。
(四)监督机制不同。在股东主权型的 英美国家公司治理,主要通过外部董事来 保证制衡和监督;而在共同治理型的德日 国家公司治理,日本是设立独立监察人,德 国是通过雇员参与监事会来监督。 为了克服自身治理机制的弊端。英美 公司开始怀疑完全依赖市场监控的有效 性,从而把目光转向公司内部要求独立 董事发挥更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借鉴 德日模式,注重“用手投票”的监控作用。 而德13公司开始重视资本市场等市场因 素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开始借鉴美 英治理模式,注重“用脚投票”的作用。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美和德日这两 种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朝着趋同化 的方向演变。公司治理属于制度范畴,它 直接受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 律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存在不同的治理 模式。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完美的公司 治理模式。●。
而非股票和股票期权制。以日本为例,主要 是通过年功序列制度的刺激实现对经理人 员的有效刺激。所谓年功序列制,是指经理 人员的报酬主要是工资和奖金,奖励的金 额与经理人员的贡献挂钩,公司经营业绩 越显著。经理人员的报酬就越高。这种激励 制度还包括职务晋升、终身雇佣和荣誉称 号等精神性激励为主,不是短期利润增长 和股价上扬,而是更着重于结合公司的长 期目标绩效。 (七)德日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框架。德臼 公司治理结构虽然都属于债权加股权的共 同治理型,但德国雇员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公 司治理。这样,德日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也 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的治理结构为特殊的 “双层董事会”制度,即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 事会,其中监事会的地位高于管理董事会, 监督董事会主要代表股东利益监督管理董 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并不直接参 加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其职能相当于美国 公司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监督董事会招 聘钼成目具体负责日常经营活动,其职能相 当于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日本公司治 理结构的框架则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 和独立监察^所组成。实际上,股东大会在 日本是名存实亡的,真正发挥决策作用的是 由经营者专家组成的内部董事会,董事会成 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不设外部独立董事, 共同治理在日本已演变成了由经营者和内 部人控制的局面。
在当今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
权,从而由银行对公司进行整顿;当公司 经营好转时银行则及时退出,无法好转 时才进入破产程序。 (三)健全的董事会制度。英美公司重 视独立董事的作用,纽约证交所要求上市 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非执行独立董事。以 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 的财务工作。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任何经 济关系,出于中立地位,不受公司左右,能 够客观、公正地维护股东权益。目前,美国 绝大多数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时,董 事会下设若干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代表董 事会执行不同的功能。这样一种制度安排。
种基本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种是“基于市场
的”英美模式,其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并 且存在相当活跃的公司控制(或接管)市 场;另一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基于 关系的”体制,其特征是:存在主银行,并且 公司问相互持股(以及明显的缺乏接管市 场)。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公司治 理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因此,研究和 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 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尤为迫切。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比较
口全国首期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学员 广西区电信公司南宁市分公司 王琪/撰稿
【摘要】本文对当今有代表性的两种公 司治理模式即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特点 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并 由此归纳出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股东控制为主,债权人一般不参与公司治 理。这是因为英美法律禁止银行持有公 司股份,银行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主要表 现为通过相机治理机制来运行,即当公 司破产时可以接管公司,将债权转为股
集中有利于公司关注长期投资;公司内部 管理人员流动的独特性使董事会对管理层 具有很强的监督约束作用;股权和债权参 与机制有利于稳定银企关系,使产业资本 与金融资本相结合,避免资源的浪费。 2.缺点:市场治理机制的薄弱,缺乏活 跃的控告q权市场,无法使某些代理问题从 根本上加以解决;证券市场对公司筹资以 及监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企业负 债率高,较容易形成冗员、不相关业务投资 过度、生产力过剩和现金余额管理不善等。
既可充分照顾所有股东的利益,又会对经 理层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为公司正确 决策提供制度保证。 (四)企业控制权市场活跃,外部控制 机制高度发达。英美国家资本市场高度发 达,股票流动性高,公司治理表现为由外部 控制来实现。在美国,股票市场聚集于股票 价格。股票价格不仅反映今天的收益,还反 映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期望。股东 投资公司的股票,希望获得理想的回报。股 东的投资回报来自公司的股息和红利分 配,在证券市场上股价升值中获得的资 本增值收益。投资回报的多少和所有者 权益是评价经理业绩的重要指标,当公 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公司业绩下 滑时,股东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在资本 市场上出售股票走人。当股东大量抛售 股票,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导致公司价 值贬值,这就为资本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 提供了低成本接管购并的机会。一旦公司 被接管购并,原有公司的经营战略就会重 新调整,管理不善的状况就会得以矫正。在 接管购并重组过程中,对于原有公司董事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分析比较美、英、德、El公司治理可以 看出。两种模式的区另q在于: (一)依托和控制机制不同。英美治理 主要依托证券市场,借助证券市场“用脚投 票”来实行外部治理。而德日则主要借助和 依托银行,直接进入企业“用手投票”进行 控制。 l二)由于融资结构基础不同,从而形 成了美英股东主权型与德日股权加债权的 共同治理型这两种不同的治理结构。 (三)由于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不同,美英国家借助证券市场而设计的股 票期权作为激励机制,而收购接管则是作 为对经理^员的约束机制。而在德日国家 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大多表现为自 我激励与自我约束,公司对经营者的激励 与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为年薪和企业的实际 绩效。
三、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一)英美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 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 作用i与业绩紧密关联的股票期权制的 报酬机制对管理者行为有着很强的约束 机制,能对业绩不良的经营者产生持续 的替代威胁。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保护 股东的利益,而且有利于以最具生产性 方式分配稀缺性资源。 2缺点: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且 过分担心来自市场的威胁,缺乏内部直接 监督约束,经营者追求企业规模的过度扩 张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由于股权过于分 散,股权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一般股东不 可能联合起来对公司实施有效的影响,使 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力度大为降 低,形成弱股东强管理层的现象。 (二)德日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大规模相互持股和股权高度
一、“基于市场的”英美模式 “基于市场的”英美模式是一种以“股 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外部控制 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是按英美法系的基 本要求订立公司法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 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一)股权高度分散。在英美国家,上市 公司的股权是高度分散的。在美国,公众参 与股市交易的程度相当高,约有51%的美 国家庭持有股票。但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越 来越多地参与到股市中来,其持股比重已 超过个人股东。机构持股者中退休基金的 规模最大;信托机构次之。从原则上讲,机 构本身不拥有股权,股权应属于最终所有 人——信托收益人,但由于最终所有人通 过信托关系授权机构行使股权,因此,机构 投资者支配的资本大都是属于私人委托者 的。以机构代表所有者即股东的身份进行 证券投资。 (二)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治理目标。 由于企业融资结构是以股权资本为主,其 公司治理就必须遵循“股东至上”逻辑,以
万 方数据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比较
二、“基于关系的”镶日模式+ “基于关系的”德日模式是以德国和日 本为代表的“股权加债权共同治理的银行
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据
囹
导向型”内部控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金 融机构的全面参与和普遍存在的公司交叉 控股,一般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较少依 赖证券市场“用脚投票”的外部治理机制。 虽然德日都属于“银行导向型”的内部治理 模式,但两国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又存在一 些差异。德日模式的特征主要是: (一)广泛的法人之间交叉持股。法人 和银行是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股权集中 程度较高。德国是全能银行的典型,商业银 行可以经营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贷 款、各种证券买卖以及信托保险等~切金 融服务,银行持有公司股票的10%以上, 并且掌握着股票的代理权;而日本银行则 实行主银行制度,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了 长期、稳定、综合的交易关系,与企业形成 这种关系的银行就是主力银行,银,5f,--t有 公司股票高达20%左右。 (二)以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作为公司 治理的目标。由于企业融资结构以股权加 债权相结合和以间接融资为主,其公司治 理就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逻辑,形成了 股权与债权共同控制公司。 (三)以大量非契约的方式来维持长期 商业关系。德日两国企业依靠大量的非契 约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利己主义的危害,以 促进建立和维持长期的商业关系。由于能 建立起牢固和持久的商业伙伴关系,企业 更乐意投资于专用性资产,提高资产使用 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降低风险。 (四)广泛的信息共享起监督作用。在 El本,主银行握有客户公司的股票,同时 主银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频繁地进行 经理层互换,形成一张信息共享网络,减 少了隐瞒信息的数量,缩小了秘密行动 发生的范围,实际上起到了监督作用。而 德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德国公司中的外 部董事通常来自于其他大公司的经理层 和有重要利益关系银行的经理层,能代 表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督。 (五)外部治理机制较弱,银行有选择 的内部干预较强。德日银行作为企业的大 股东,以持有公司的股票直接参与公司内 部治理。以日本为例,主银行会在必要时为 了纠正问题,直接地、正式地干预公司的事 务。但这些干预不限于银行,只是银行较多 地实施而已。可以看出,德日银行通过债权 和股权共同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由此形成 了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六)采取经营者年薪制和年功序列制 的激励机制。经理的报酬设计主要是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