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肠内营养的护理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肠内营养的护理管理
发表时间:2012-08-10T11:14:07.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谭清思林少群杨燕飞[导读]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呼吸管理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早产儿的生命得到挽救,他们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
谭清思林少群杨燕飞(广东省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524000)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呼吸管理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早产儿的生命得到挽救,他们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肠内营养在早产儿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肠内营养的管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完成肠内营养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早产儿肠内营养的护理管理综述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胎龄满28周未满32周的早产儿共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平均胎龄(29.6±1.15)周,出生时平均体重(1242.0±251.1)克,住院天数(18-49)天。出院时体重(1800-2100)克。其中2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2例出现胆汁样潴留,3例出现消化道活动性出血,3例出现明显腹胀,均停止喂养,采取适当喂养不耐受干预措施。
2 肠内营养支持
2.1 乳类的选择
2.1.1 人乳可增加早产儿胃肠道防御功能,提高胃肠道喂养耐受性,降低NEC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发育。[1] 2.1.2 早产儿配方乳适用于母乳不可得,胎龄≤34周的早产儿。早产儿配方乳中含较高乳清蛋白,乳糖浓度较低,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2]
2.2 喂养策略早产儿人工喂养的方式分为奶瓶喂养、滴管喂养和管饲喂养。其方式选择取决于患儿自身吸吮吞咽能力,呼吸,用氧方式等。奶瓶喂养适用于胎龄纠正>34周,体质量>2000克以上的早产儿。滴管喂养适用于无吸吮能力有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将奶液倒入注射器外套从嘴角处滴入。管饲喂养有口饲和鼻饲,适用于胎龄<32周,吸吮吞咽能力不全或不协调的早产儿。
3 肠内营养置管护理
3.1 肠内营养管置管法
3.1.1 经鼻置胃管法鼻胃管比口胃管容易固定,但早产儿鼻道狭窄,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且经鼻留置胃管可增加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因此我科主要选择经口留置胃管法。
3.1.2 经口置胃管法插管时一手持管,一手托起患儿肩颈部,头稍后仰,以暴露咽部。反应较好,烦躁的患儿,助手持压舌板轻压舌中下段,以暴露咽部。操作者从口腔轻轻插入,胃管置入咽部后,持胃管手稍抬高胃管,使胃管贴近上腭,沿咽后壁后方向下置入。此操作方法使胃管在咽后壁形成曲线较小,阻力较少,置管成功率高。插管过程中动作轻柔,送管速度缓慢,患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有报道认为传统插管长度仅达胃的贲门部附近,胃管侧孔还在食道内。增加插管长度可以减少患儿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因此我科新生儿插管长度常规增加3-5厘米或量度长度时从发际到脐部,以减少口饲后胃内容物反流。
3.2 胃管的安全管理
3.2.1 胃管固定胃管固定有很多种方法,我科主要采用 3M透明敷料将胃管固定在下唇中,使胃管与会厌及食管形成一条直线,增加胃管脱出阻力,但此固定法使固定敷料易被口腔分泌物污染。
3.2.2 确保胃管位置正确每次喂奶前均需用注射器缓慢回抽胃内容物,以检查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回抽时,注意回抽压力不宜过大。每日测量胃管体外部分的长度,并做好标记。
3.2.3 确保胃管通畅每次喂奶及喂药前后用1-2毫升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3.3 管饲喂养期间护理
3.3.1 合理舒适体位我科所有早产儿均采用“鸟巢式”保护,增加其安全感,防止下滑。体位以俯卧位与仰卧位交替。俯卧位有利胃肠蠕动,降低腹胀和呕吐发生率,减少呼吸暂停发生。但俯卧位易引起窒息,不利于病情观察,不适用于机械通气患儿,不管俯卧或仰卧,在我科常规将辐射台或暖箱提高20°-30°,防胃食管反流发生。
3.3.2 奶液配制及保管奶液配制前所有容器需高温消毒,在专用配奶间进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到现配现用。配制后奶液常温下放置不超过4小时,注射器为一次性使用,每次用完即弃。
3.3.3 奶液配制注意事项需严格掌握奶液的浓度、温度及输入速度。温度为38-40℃,温度过高或过低易致患儿腹痛或腹泻。浓度过高易致消化吸收障碍,损伤胃肠黏膜,易引起早产儿NEC的发生,因此配制奶液时应严格遵医嘱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加奶,如奶液浓度从1:1,2:1到全奶。
3.3.4 吸吮吞咽功能锻炼在胃管喂养期间无呼吸困难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NNS),NNS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加快胃排空,缩短胃管留置时间等作用[3]。在胎龄纠正34周以上,体重增长1500克以上,无呼吸困难患儿,可予滴管喂养。待吸吮吞咽功能协调后,可将奶嘴与奶瓶分离,将奶液倒入奶嘴置入口中,让患儿自行吸吮及吞咽。此法可减轻奶瓶吸吮阻力,减少患儿因经口用力吸吮后而致发绀,呼吸困难发作等情况发生。从小量开始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经口喂养量,减少胃管喂养量,直至达到完全经口奶瓶喂养目的。
3.4 喂养不耐受干预措施
喂养期间患儿出现奶液潴留、腹胀、呕吐、NEC等喂养不耐受情况时,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其措施包括:①腹部按摩,呈顺时针轻柔按摩。②温生理盐水灌肠。③中药外敷,用大黄粉加蜂蜜调至糊状,予纱布包裹贴敷下腹部,胶布固定,一剂贴敷24小时。④静脉用红霉素,促进胃肠动力,减轻腹胀、呕吐等症状。⑤禁食,直至症状缓解48-72小时后遵医嘱再次喂养。
3.5 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高,易引起误吸,应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及时处理,预防措施有:①尽量在空腹安静时置胃管。②常规取头高脚低位,头偏向一侧。③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④每次喂奶前监测胃内潴留情况,胃管回抽奶量潴留超过喂饲量1/3者,应报告医生遵嘱减量或停喂一次。
4 小结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已逐年上升。合理喂养可以使患儿减少静脉营养使用时间,尽快实现经口奶瓶喂养,帮助其实现追赶性生长。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实施肠内营养起了至关重要作用。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病情变化快,个体差异等因素使肠内营养的耐受程度不同,如何针对不同个体掌握开奶时间、浓度、奶量及临床上如何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自行脱出或患儿拔管等问题,仍需继续研究探讨,不断实践使其日渐完善。
参考文献
[1]邵肖梅等.实用新生儿学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1-103.
[2]王丹华.早产儿喂养[J].中国新生儿杂志,2003.21(5):317-319.
[3]魏丽.23例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