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心理学练习题(1-3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课程练习题
(第1-3章)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判断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出声思维、口语报告、实验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
二、选择
1.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作()
A推论 B 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
2.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A.韦伯
B.费希纳
C.斯蒂文斯
D.艾宾浩斯
3.下列方法哪些是非实验方法()(多项选择)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相关法
D.个案法
4.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
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
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
⒌在有关积极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中,由于主试无意中表现了对目标对象的关注和支持,影响了被试的反应和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

A天花板效应B实验者效应C霍桑效应D安慰剂效应
⒍要了解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应采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解题的正确性B解题的速度C口语报告D解题的难度
⒎控制额外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消除法B平衡法C统计控制法D随机化法
⒏一项调查中统计了被调查者的性别、职业的比例构成,请问这两类资料属于()。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描述性资料
9.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
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三、填空
⒈实验心理学就是在_______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⒉ _______测量了神经冲动传导的速率。

⒊冯特的实验法又称为_______。

⒋最早将实验方法用于记忆研究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他采用的因变量是_______。

⒌心理学研究的非实验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⒍对实验过程产生干扰作用的常见心理效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 _______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它包括_______和_______。

⒏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⒐反应变量的客观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⒑控制额外变量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⒒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前人的研究和文献资料。

⒓自变量的控制首先要对自变量的_______进行严格界定。

⒔反应的控制就是把实验中被试者的反应控制在_______的方向上。

⒕以人为被试时,常常借助_______控制被试的反应。

⒖实验资料主要有哪几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
⒈具体说明心理实验中的四类自变量。

⒉举例阐述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重要性及常用控制手段。

⒊在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确定上,自变量至少选多少检查点(或处理水平数),各检验点间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⒋说明心理实验中因变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敏感性。

⒌什么是因素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二者有什么关系?
⒍心理学实验对主试给被试的指导语有什么要求?
⒎举例说明一篇科研论文主要包含哪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⒏请以某种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为例,具体阐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注意:要对实验控制和实验设计的思想加以阐述。

五、实验分析
研究者要考察人们对不同品牌的可乐饮料的辨别能力。

实验雇用了79名被试,是年龄在18-37岁之间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

首先让被试填一张问卷以了解他们买可乐的习惯和所偏爱的牌子。

然后在实验室内向被试呈现可乐饮料,保持实验室内灯光昏暗以消除可能发生的视觉暗示。

被试要辨别三种可乐:可口可乐、百氏可乐和王室王冠可乐。

三种可乐两两配对,共组成6对(其中3对是同一牌子的可乐),每次呈现给被试1对。

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两盎司温度约5摄氏度的可乐,摆在被试面前,一左一右。

要求被试自由选择先喝哪杯饮料,然后告诉主试分别是三种饮料中的哪一种,主试记录被试判断正确与否。

品尝完1对后,要求被试用清水漱口,再品尝另一对。

请分析该实验中额外变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六、设计
试设计一个实验论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七、变量命名
对下面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命名。

①七巧板训练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
②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解决简单加减法的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
③个体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④女生学习效率日与周节律实验研究
⑤汉字材料的性质对视觉短时记忆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⑥ 10~17岁儿童情绪词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第二章实验设计
一、实验分析
1. 下面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用的材料是 16 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

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要求他们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

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毕,即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再现,要求当对一个单词的意义、语种和颜色三个方面全对时,才算达到正确的标准。

实验结果如下:
请对如下问题进行回答:
(1)该实验采用的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为什么?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3)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 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5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

现从5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5名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

要求:
(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写出方差分析的步骤及公式;
(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3. 试从下列实验事件中指出有哪些地方没有进行控制,并说明应如何改正。

“有人提出假设:文化程度高者针刺麻醉的效果不好。

通过200例分析,针刺麻醉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120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8人,结果正式证实了假设”
4.欲考察放松训练对考试焦虑的疗效,研究者A,B,C,D的研究设计,
a)研究者A先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

然后所有被试接受放松训练3周。

之后研究者测量了所有被试治疗后的焦虑水平
b)研究者B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组,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

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

之后研究者测量了两个组在考试情境下的焦虑水平
c)研究者C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

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d)研究者D将被试根据他们的自尊水平和平均绩点两两匹配成被试对,然后分成两个匹配组。

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

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为上述研究设计提出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比较每种研究设计在统计分析角度的异同。

5. 有人为了研究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张角多大合适,设计了一个实验:随机取三组被试,甲组用0°,乙组用10°,丙组用15°,将实验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

请问: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合不合理?如有更好的设计,如何设计?
6. 在以下的设计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哪个设计你觉得比较合理,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
A 工程心理学中,不同键盘对打字速度的影响
B 单词学习中,不同记忆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
1. 某工作需要视力在1.0水平以上,有些视力差的人企图用熟记视力表的方法通过视力检查。

问应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别检查结果是视敏度还是再现?
2. 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设计一实验说明
3. 运用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模型设计一个实验。

4. A、B是两个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如A为组内设计,B为组间设计,试说明在一项混合设计中具体的实验过程(程序)是怎样的?
5.今有一保健用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不同振荡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如何验证效果(有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方法。

6. 设计实验,说明咖啡是否对人的集中注意有影响?
7. 人的视力和听力存在着差异。

设计一个试验检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

实验应当包括:设计方案,被试和实验材料的选择,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并自拟数据,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8. 采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某一群体被试对图形或文字材料是否存在内隐记忆。

9. 人们在感受社会性刺激,如社会排斥时,会体验到痛的感觉,而感觉物理性刺激也会引起痛的感觉,这两种刺激具有不同的属性,但认知神经心理学表明两者可能有类似的效应。

A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B如果结果正确,请说明其理论意义
10. 一个研究者要研究记忆编码方式和材料性质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基本方法是先给被试呈现60个单词,检验记忆效果。

请你做一个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被试选择、实验材料的设计与分配、实验设计类型、对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操作与控制、如何实施实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第三章反应时间
一、概念解释
反应时间、人差方程、唐德斯反应时ABC、速度-准确率权衡、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
二、选择(不定项)
1. 反应时实验中,防止被试出现“假反应”的有效措施是在实验中设计()。

A 预备实验
B 侦察实验
C 前测
D 后测
2. 人对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最少不会低于()。

A 0.25秒
B 0.15秒
C 0.12秒
D 0.02秒
3. 反应时间测量的主要用途有()。

A 作为成就水平的指标
B 作为感受性水平的指标
C 作为内部加工过程复杂性的指标
D 作为视觉时间辨别能力的指标
4. 在复杂任务的行为中,反应时间常包括()。

A 基线时间
B 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加工过程的时间
C 反应键的延迟反应时间 D其他随机因素导致的反应时间误差
5. 最早用神经通路准备状态来解释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差异的是()。

A 唐德斯
B 冯特
C 卡特尔
D 屈尔佩
6. 加因素法假定人的信息加工是()。

A 平行加工
B 系列加工
C 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的结合
D 都不是
三、填空
1. 1823年,贝塞尔根据人们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计算出(),这是反应时研究的发端。

2. 1850年,()用反应时间法测量神经传导的速度,成为最早的反应时间实验。

3. 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的时距。

4. 刺激的相似程度越大,反应时间越()。

5. 在一定范围内练习次数越多,反应会越快,但反应时间减少会逐渐逼近一个()。

6.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反应时的缩短开始较快,而后逐渐(),最后趋于()。

7. 斯滕伯格的加因素法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包括四个连续的加工阶段,分别是刺激编码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四、简答
1. 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 反应时间包括哪几个阶段?
3.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4. 阐述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唐德斯反应时ABC如何体现减数法的思想?
5. 什么是反应时间的加因素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
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6. 为什么100米赛跑的预备令和起跑令之间的间隔
时间一般确定为1.5秒?
7. 简要评价减数法和加因素法的优点与不足。

8.请简要说明右图的意义。

五、实验分析与设计
1. 亚当森(Adamson,1952)用实验来验证功能固着的现象。

他采用的因变量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在20分钟内能够解决问题的被试占被试总数的百分比;而另一个是被试成功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

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三项任务:盒子问题、螺丝锥问题和回形针问题。

被试随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实验结果:
在第一个因变量指标(20分钟内能够解决问题的被试占被试总数的百分比)上,只在盒子问题上验证了功能固着效应,发现86%的控制组被试解决了盒子问题,而只有41%的功能固着组被试解决了盒子问题,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另外两种实验任务中存在天花板效应,即两种条件下几乎所有被试都解决了问题。

在第二个因变量指标(被试成功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上,尽管几乎所有被试都能解决后两项任务,但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有很大差别,不管是在解决螺丝锥问题时,还是在解决回形针问题时,被试在控制条件下解决问题要比在功能固着条件下解决问题快得多。

问题:如何解释这一结果?实验结果是否说明存在功能固着现象?实验者采取了什么方法提高实验的信度?
2. 库柏和谢波德(Cooper&Shepard,1973)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证明心理移转的存在。

实验材料如图(左)所示。

被试的任务是不管倾斜度如何,只要判明正或反,并作出反应。

实验分5种条件:(1)完全没有提示;(2)提示正或反;(3)提示倾斜度;(4)分别提示正、反和倾斜度;(5)同时提示正、反和倾斜
度。

实验结果如图(右)。

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如何用减数法的实验逻
辑证明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
3. 1960年代以来,人们通常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工是听觉编码;而1970年代初波斯纳等人的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也可以是视觉编码。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者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要被试者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

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都一样,即为同一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Aa)。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均为“相同”。

在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其间隔为0.5 秒和
1 秒,或1 秒和
2 秒等。

他们得到的结果
见下图。

可以看出,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
AA 对的反应时小于Aa 对;随着两个字母的
时间间隔增加,AA 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Aa 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并且AA 对和Aa 对的反应时的差也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 秒,这个差别就很小,在图上看到二条曲线趋于靠拢。

问题:请尝试解释以上结果,该实验怎样体现了减数法的实验思想?
4.人对不同颜色和不同强度的灯光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

汽车刹车尾灯的颜色和强度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

请设计一实验用来选择恰当的汽车刹车尾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