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服饰(行业研究)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断代史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服饰(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保暖和保护身体。
最早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纤维和动物毛皮,如麻布、棉花和羊毛等。
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是这一时期服装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
古代埃及的法老和贵族身穿丝绸和细致的花纹制作的服装,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则以丝绸和棉麻为材料制作的服装为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中世纪服饰(公元500年-1500年)在中世纪,服装制作逐渐成为一种手工业。
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种类的织物材料,并运用绣花、染色等工艺技术。
此时期的服装以飘逸的长袍、长袍和服装配饰上的金属和宝石饰品为特点。
欧洲的贵族和教士穿着精美且昂贵的服装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垂直的线条和夸张的轮廓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点。
第三阶段:近代服饰(公元1500年-1900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服装制造业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衣服的制作规模得到扩大,外贸交流也出现增长。
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服饰风格开始出现差异。
在欧洲,随着封建主义的瓦解,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的中产阶级对服装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大规模制衣厂开始涌现,使得服装制造业变得更加规模化和商业化。
服装样式也开始变得日趋多样,时尚潮流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现代服饰(20世纪)进入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化、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变革。
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使得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发展改变了服装的性能和风格。
并且,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服装定制和品牌的兴起。
快时尚产业有迅速崛起,并以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大量年轻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服装消费者获取信息、交流和购买的主要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开始流行。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中世纪服装文化解读

⑥:普尔波万 特点紧身、前开式,胸部用羊毛或者其它碎织物填充,袖子贴身,
并从袖口到肘部都有纽扣;下摆到臀线。普尔波万事第一种正式与长 裤相搭配的男装。 后哥特时代的法国男装在装饰上正式采用了纽扣。并分出了 两大完全不同的种类:以普尔波万和裤子相结合的式样和筒形衣服吾 普朗多。这两款服饰呈现新特点,普尔波万在紧身、短小的基础上膨 大了袖子,增加了填充物使胸部、肩部膨大。吾普朗多宽松的袖子和 衣身仍然保留,另一个特点是领子很高至耳部。
⑨:波兰那 男女皆穿,与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相呼应,以其尖为美,以其
长度为高贵,也是基督教精神在服饰上的反映。
⑩:夏普仑 :帽尖呈细而长的管状,披在肩上或垂于脑后,最长可达地面。 ⑾:艾斯可菲恩 是装饰着花边织物但造型不相同的帽子的统称。 ⑿:汉宁 与哥特式建筑的塔尖基于同一种思想和审美观。
10:为什么说哥特式时期在衣服构成上是古今、东西的交叉点? 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
过去宽衣时代的衣服构成,有一中很强的平面性属于“直线裁剪”。 而这是新的裁剪方法则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胸腰之差的多余 部分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把衣服的裁剪方法 上从古代平面的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 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近 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也在构成形式 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无论古代到近代,还是东方到西方,衣 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
4:拜占庭时期的织物及色彩图案特征是什么?
织物:从出土的一些织物残片可以看出,当时的衣料非常豪华, 种类十分丰富。罗马帝国初期常用的毛织物,到拜占庭时代已经不用 了,流行的是从埃及进口的优质亚麻布、棉布和花费昂贵代价从遥远 的中国运来的丝绸。 拜占庭有一种叫做萨米太(samite)的丝织物,其特点是与金线 银线混织,十分豪华。同期的织锦还有以麻为经线,以染成纹样的毛 线为纬线的织锦,更加豪华的是把宝石和真珠织进织物,足见当时纺 织技术之高超。 色彩图案:拜占庭织物的一大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彩。在色彩万 千的丝织物中,宫廷最喜用的色彩组合仍是紫红色地上有金色刺绣。 在拜占庭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色彩也被赋予宗教的含义:白象征纯 洁;蓝象征神圣;红象征基督的血和神之爱;紫象征高贵和威严;绿 象征青春;黄金色象征善行;深紫色表示谦德;亮黄色意味着富饶。 拜占庭织花和刺绣纹样的题材十分广泛,有从古典理念继承下来的几 何纹样,有中近东一带特有的神话空想动物,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基 督教仪式场面。几何纹样常用作织物的地纹。而且,几乎所有的纹样 都有其象征意义,如圆象征无穷,羊是基督教的象征物,鸽子表示神 圣的精神,十字表示对基督的信仰。
中世纪欧洲服饰

中世纪欧洲服饰服饰习俗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
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巨大。
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
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
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
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
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
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
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53 页)。
冬天穿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
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
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
《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有所记述。
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
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
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
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象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
紧身衣为套头式。
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
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
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
中世纪欧洲服饰及中国服饰对比

曼特尔(mantel)是一种类似托 加,主要遮盖肩膀、胳膊和背部 的无袖外衣,起着保暖、挡风沙 和装饰作用。 其平面结构有长方形的,也有圆 形和半圆形的,又有带帽和不带 帽的等不同款式。 穿着方法根据其具体款式可分为 胸前搭系,肩上搭系和套头式三 种,面料选用锦、缎,并常以金 银线作缘边。
哥特式时期服饰
划时代的裁剪法
哥特式服装
典型样式:
科特(cotte) 修尔科(surcot) 豪伯莱德(houppelande) 勃艮第女装
普尔波万(pourpoint)
科特(cotte):
一种紧身外衣,由过去束腰紧身衣丘尼克发展而来,较之 原来的样式有所加长,小圆领口、收紧的袖口和裙下摆常 有饰边。 男子衣身较短,少装饰;女子衣身较长,而且裙摆有很多 褶皱,腰带系得较高。
材料通常选用克罗地亚优良羊毛制作, 有时也用亚麻或棉织物。 最初式样简单,后来,衣服上面的装饰 逐渐丰富,面料上刺绣精美的纹样。
使用者也从原来以平民为主,转为当时 社会上有较高地位的基督教僧侣阶层。
4世纪以后的达尔马提卡
达尔马提卡+帕利姆
帕利姆源自帕 拉,拜占庭帝 国早期,帕利 姆和达尔马提 卡一起作为外 出的内衣,有窄 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 的刺绣。 布里奥: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喇叭 袖筒形衣裙,领口呈倒三角形, 有缘边装饰,其特点是具有细密 绵长的褶皱外观,面料轻薄,臀 跨处有带状饰物,松松地围绕两 圈,在腹前打结下垂并缀有缨络。 外衣布里奥通常比内衣短,长及 膝,所以从领口、袖口和下摆可 以看到露出的内衣。
一方面由于早期盛行禁欲主义思想无论男女的服装都不露体遮盖严密层层防护的宽衣大裙使服饰脱离了与人体密切结合的关系独自存在或只为上帝而存在最终导致不论权贵平民服饰外形单一其着装都是一个完全十足的宗教信徒形象与希腊罗马那单纯自然质朴充分体现人的自然之美不同中世纪的服装造型夸张装饰华丽这种强调修饰之美的审美标准最终导致人成为服饰的奴隶不是服装去适应人而是人适应服饰
中世纪服饰

普尔波万
布莱:短 内裤,穿 在面肖斯 里。
肖斯
14世纪盛行尊崇身份和门第的风习,人们 把自己家族的家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西方的 家徽纹章最早出现在13世纪十字军的军装、军 旗上,为分清敌我,在各种武器上画、绣或雕 刻上家族的纹徽。后来家徽图案成了显示自己 身份和所属家族的标志。
修尔科
家徽图案
5.15世纪的男女服装
14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在统治阶级和大 商人中流行一种叫吾普朗多的装饰性外衣,是 哥特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
6.鞋、帽、服饰品
【里里佩普帽子】
【夏普仑帽子】
【网状头饰艾斯科菲恩】
【各种造型的艾斯科菲恩】
【15世纪的苏尔考特(修尔科)和 汉宁女子及普尔波万、尖头鞋的贵 族】
2.发型、帽、服饰品
12世纪中叶,女子的头发深藏在 贝尔下面,12世纪后半叶,女子流 行两条长长的发辫,垂在胸前或垂至 膝。罗马式时代初期,男子留长发, 后曾一度剪短,但不久又流行长发
12世纪中叶,欧洲进入中世纪的第二大国际性时 代—哥特式时代。“哥特式”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 它包含对中世纪艺术样式的总称。哥特式建筑采用线 条轻快的尖形拱券,教堂建筑有高耸挺秀的尖塔,轻 盈通透的飞扶壁,修筑的立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 窗。造成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垂直线和锐角 的强调是其特征。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是把基督教的思 想和艺术构思融为一体的杰出体现。哥特式服饰与其 建筑媲美,如贵妇戴的高高的尖顶帽,绅士们穿着的 长长的尖头鞋以及服装左右不对称的奇异色彩,都与 教堂的尖塔和绚丽的彩色玻璃以及其它宗教的思想相 呼应。
随着城市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西欧的地方封建主 们对东方的奢侈品的欲望越来越大,于是他们发动了 举世闻名的历时两个世纪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侵。 它严重破坏了西亚和东罗马的社会生产和文化。而东 方的珍宝、美丽的衣服和布匹被十字军带回欧洲,使 南部法国和意大利港商们富裕起来。意大利的威尼斯、 热那亚、比萨及佛罗伦萨的商人 从 君主坦丁堡进口 东方美丽的丝织物和棉织品,并把这些商品转口到当 时西欧最著名的大市场—法国的香巴尼集市,向西欧 人出售。从此服装文化从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中世纪拉夫领在服装中的应用.pdf

图1-3 拉夫领的演变过程
新款春装的设计中,
图3-1毕业设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服装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实践着对自身发展的变革。
中世纪拉夫领作为服装设计领域中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之一,其在历史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吸纳着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先进元素和创新服装设计理念,在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拉夫领服装设计历史发展及传承的研究,就中世纪拉夫领服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特色和风格进行了探讨。
此外,本文还对拉夫领服饰风格在当前服装设计领域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在当前服装设计过程中对拉夫领服饰设计风格的运用和传统的拉夫领服装风格世纪的比对。
10、服装设计发展史-中世纪服装

中世纪服装
——华美与肃穆
(公元5~15世纪)
第一节 拜占庭服装
一、拜占庭艺术及服装风格
普遍。 二、主要服装 1.达尔玛提卡 这是罗马末期出现的为基督教徒穿用的一种套头式外衣。
主要特征是: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开出领口,在袖下和体下侧缝缝 合,形成衣身宽肥的服装。
第一节 拜占庭服装
延续到16世纪以后。
哥特式教堂
第三节 哥特式服装
15世纪哥特式时期的男女服饰
第三节 哥特式服装
二、主要服装
1.丰富的各式外衣 (1)科特 (2)修尔科 (3)希克拉斯 2.裁剪合身的新奇长袍 (1)科塔尔迪 (2)格陵兰袍裙
格陵兰袍裙
第三节 哥特式服装
3.其他服装 (1)曼特:
从头部的装饰来看,拜占庭时期较为简单,男子一般留短发, 女子继续罗马时期女子的发式,偶尔也有扎起来的。
拜占庭人的鞋极力模仿罗马人的豪华装饰,鞋面上镶宝石。
拜占庭时期的饰物
第二节 5~12世纪的西欧服装
一、民族大迁徙与十字军东征对服装的影响
这场民族大迁徙,将北方体型服装即包裹四肢的服装带到了 南方,改变了原来南方宽松形服装体系,并逐渐成为西方服 装的主流,直至影响到当代人类的衣生活。
得较高。
(2)豪伯来:14
分两色。
第三节 哥特式服装
4.男服的分体式组合 (1)波尔普安
前的任何衣服都短。 从15
用形式。
(2)布莱:宽松裤 (3)乔斯:紧身长裤
分体式第三节 哥特式服装
三、装饰与饰物
男子的尖顶高帽叫做夏普仑。 女子的帽饰 汉宁 埃斯科菲恩 家徽纹章装饰在服装上 鞋子是尖头而翘起的,波兰那 克拉科。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六)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六)Norwegian Wood Trio Rococo - Classical Mystery Tour欧洲贵族服饰简述15-18世纪SOURCE-Wikipedia & PinterestWRIGHT-AnnXue | MissMuninnThe Age of Discovery from C.15 - C.18Rococo 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男装洛可可⼥装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路易⼗五时代(1730-1770)路易⼗六时代(1770-1789)ROCOCO风格概述及男装的变化在上⼀部分中已有提及,此篇中便不再赘述~【传送门】请戳↓↓↓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五)5⽉28⽇洛可可时期-男装-完整阅读原⽂>洛可可⼥装-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先科普⼀个⼩知识再科普⼀个冷知识路易⼗四(左) 腓⼒⼀世(右)每个风格时代的过渡总是在短暂时间内承上启下的。
rococo时期的⼈们抛弃了baroque过于庄重华丽的风格⽽创造的沙龙⽂化,以轻松明亮为其主要的风格特点。
18世纪风尚年龄稍长的成熟⼥性穿着深⾊⿊⾊的裙⼦,⽽年轻的⼥⼠们偏爱浅⾊明亮、没有太多装饰的丝绸裙。
⾯料从沉重的缎⾯、天鹅绒变为印度棉、丝绸或是织锦。
丝带蝴蝶结、玫瑰花装饰开始流⾏,丝袜、⼝袋上的刺绣越来越精细。
相⽐baroque时期⾼度对称的纹样,rococo的花卉植物图案⽅向朝向不⼀致并且不对称。
1715【⾐】较为正式的服装在⼀开始还保留了僵硬的胸⾐bodice和外套mantua。
封闭的衬裙petticoat变为披挂式外套。
baroquerococo之后裙⼦变得前紧后松,背后有⼀种特有的叫做watteau pleats的褶皱装饰。
1720Valentino Couture, 2013【⾐】较为轻松的长裙gown变得宽松,称为[FR] à l'anglaise或是罩袍sack-back gown。
中世纪服装

中世纪服装编辑中世纪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时期的“罗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的矛盾现象。
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
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
拜占庭时代(1)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
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
服饰成了“别等威显贵贱”的工具。
(2)主要衣物: 1.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
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已纯粹是一种宗教色彩的装饰,可以随便使用。
公元4世纪后,女子的达尔玛提卡袖口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裁掉,逐渐显出身体的自然形;男子的袖子则是变窄。
这是从裁剪方法上使衣服合体的第一步,使向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纪服装迈进的先兆性举动,暗示着衣服脱离了古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另外,拜占庭贵族的衣服中最突出的是下半身的裤子,有紧身和宽松两种。
日耳曼人服装(1)为了御寒形成了封闭式、窄小紧身、四肢分别包装的体形型样式,是上衣和下衣的二部式结构,需要裁剪。
(2)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下系着绑腿。
(3)受罗马文化影响,男子在丘尼克和长裤外穿上了罗马式萨古姆(斗篷);女子沿用了罗马末期的达尔玛提卡,卡拉比变成沿领围一圈后中心一条的形状,为御寒,常两件达尔玛提卡重叠穿用,内层窄袖口的紧身长袖,外层为宽松的半袖或喇叭状的长袖,袖口装饰带状刺绣纹样,系腰带,头包长及下摆、披肩似包住双肩的贝尔,贵族妇女在贝尔外戴冠。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一)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欧洲贵族服饰简述15-18世纪SOURCE-Wikipedia & PinterestWRIGHT-AnnXue | MissMuninnThe Age of Discovery from the 15th century to the 17th century,was an European historical period marking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extensive overseas exploration emerged as a powerful factor in European culture and the beginning of globalization .15世纪-17世纪末被称为扩张时代,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上分为⽂艺复兴时期(15c-17c) 巴洛克时期(17c) 洛可可时期(18c)。
服饰上的共同点在于性别的极端分化,男装以上半⾝变化为主,⽽⼥装则以下半⾝变化为主。
-wikipedia-The Age of Discovery from 15c - 18cRenaissance ⽂艺复兴时期意⼤利风时代(1450-1510)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西班⽛风时代(1550-1620)Baroque 巴洛克时期荷兰风时代(1620-1650)法国风时代(1650-1715)Rococo 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男装洛可可⼥装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路易⼗五时代(1730-1770)路易⼗六时代(1770-1789)Renaissance⽂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的⼗字军东侵后资产阶级兴起,新⽂化反对封建神学,以⼈性代替神性,尤其商业繁华的城市,⼈们尽情的享乐,追求世间的财富、艺术与爱情的享受。
意⼤利风时代(1450-1510)在Medici家族⽀持下,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开始研究罗马艺术。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西方中世纪服装殷妙莹09服工(1)班40906010119西方中世纪服装中世纪主要指欧洲罗马后期只文艺复兴前期之间得时代,起始于公元476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
在此期间战争频繁,宗教纷争,封建制度得建立,影响及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与生活得意识。
这段历史,就是诞生近代欧洲国家形态得时期,也就是欧洲各民族语言与文化形成得时期。
一综述中世纪人们得衣着服饰,有着浓厚得宗教气息、结构上得封闭性,造型得宽大特征与头巾得流行就是基督教对服装得直接影响、由于出于对上帝得奉献与对人生得禁欲,导致服装得自然美削减,而去极力掩饰人体得形态美,那种外在得,表面得,繁缛得装饰美,则就是对上帝得歌颂。
服装里镶金缀玉,精美刺绣,表现出一种中世纪圣歌得神圣韵律。
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得点线面得组合,在色彩得对比调与之间寻找美得同时,服装也能体现出极强得理性色彩与立体感。
中世纪服装就是从古罗马得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得,经拜占庭文化得洗涤与古罗马文化得锤炼,哥特式文化得淘洗,发展成为以日耳曼人为代表得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服装一改古典得那种平面与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得构成时代、中世纪欧洲得服式主要包括: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二拜占庭式拜占庭时期,公元5~12世纪。
拜占庭式得服装有罗马文化得继承,同时糅合了东方文化得精华。
这时期得服装,宗教意识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服装自然悬垂得褶皱之美,外形厚重保守。
贵族服饰多就是镶嵌珠宝,刺绣图案精美华丽;一般教徒则穿土布麻衣,色彩单调、呆板而保守。
纺织品有浓厚得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得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得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服装基本都就是男女通用得,仅在裁剪与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得区分。
拜占庭时期人们兴穿斗篷与紧身裤。
紧身衣就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得服装。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五)

中世纪欧洲皇室贵族服装服饰简述(五)Because Trio Rococo - Classical Mystery Tour欧洲贵族服饰简述15-18世纪SOURCE-Wikipedia & PinterestWRIGHT-AnnXue | MissMuninnThe Age of Discovery from C.15 - C.18Renaissance ⽂艺复兴时期意⼤利风时代(1450-1510)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西班⽛风时代(1550-1620)Baroque 巴洛克时期荷兰风时代(1620-1650)法国风时代(1650-1715)Rococo 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男装洛可可⼥装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路易⼗五时代(1730-1770)路易⼗六时代(1770-1789)Rococo 洛可可时期Rococo,也写作roccoco,来⾃法语Rocaille,意为⼩⽯⼦⼩沙粒⼩珠⼦。
资产阶级兴起⽽路易王朝开始没落,资本家与贵族地位⽇益接近,⼈们厌倦了充满礼节的庆典,从此享受⾄上的沙龙⽂化诞⽣,这也成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开创的契机。
⼈们在这⾥追求现世的幸福和感官上的享受。
与硬线条细长的哥特风格相对,洛可可以贝壳、忍冬草纹样配合C形、S形的圆滑曲线和不对称纹饰为突出特点。
⾊调⾼明度低纯度,淡雅,⽩底⾦纹最流⾏。
创造出⾮对称、纤细、轻巧、优雅的风格。
以男性为主导的baroque风格被柔弱的rococo⼥性风格所取代。
YouTube上搬运来了这段介绍⾼跟鞋由来及发展的⼩短⽚。
⾼跟鞋在17世纪被路易⼗四赋予了尊贵的⾝份,在18世纪变化出众多款型,在如今,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
⽽它,最初却是为男⼠⽽备。
以 The History of High Heels 作为开头,今天这⼀篇,洛可可男装·特辑。
洛可可男装洛可可男装洛可可时期的男装⼤体基于巴洛克样式,在整个⼗⼋世纪服装服饰特点较为统⼀。
古罗马 古希腊 中世纪服装

古希腊服装
在古希腊,穿在身上的都叫CHITON,采用的是 快料横向对折包住身躯,一方面与他们的审美 观有关,另一方面则取决纺织技术. CHITON最常见的两种款式都是在前面那种 横向对折后缝合套头式CHITON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古罗马服饰
【查安斯(鲜兹)-伯莱欧(布利奥)】
2)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演变过来的此时 代特有的外衣,也是长筒形丘尼克式衣服。 领口、袖口和下摆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缘 饰,衣长较鲜兹的短,长及膝或腿肚,女服 略长于男服。
【袖口打结的伯莱欧(布利奥)】 【男查安斯-伯莱欧(布利奥)】
【曼特】
【紧身背心--科尔萨基】
中世纪服饰
拜占庭服饰
达尔玛提卡: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领
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 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这 是带宗教色彩的装饰。ຫໍສະໝຸດ 达尔玛提卡女装帕留姆
帕留姆:6世纪以后,女用的帕拉逐渐
变窄,称为“帕留姆”,与达尔玛提卡 一起作为外出服使用。
【皇后服饰】
帕鲁达门托姆: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穿
法是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为表 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方形的装饰布,这块 类似我国清代“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 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面刺绣着金色纹样。
西洋服装史第二章中世纪服装

西洋服装史第⼆章中世纪服装第⼆章中世纪服装(5~15世纪)⼀、概述:1、艺术的分期:拜占庭时代(A.D.395~A.D.1453)欧洲⽂化⿊暗时代(5~10世纪)罗马式时代(11~12世纪)哥特式时代(13~15世纪)2、宗教的形成:三⼤宗教形式:基督教Christianity 佛教Buddhism 伊斯兰教Islan3、封建商业城市的兴起:意⼤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萨、佛罗伦萨等。
⼆、中世纪服饰的特点:1、宗教的影响2、东西⽅的结合(⼗字军的东侵1086~1291年)3、服装⾯料第⼀节拜占庭时代(395~1453年)⼀、概述:东罗马帝国⼜称“拜占庭帝国”,帝国版图包括:巴尔⼲半岛、⼩亚细亚、爱琴海诸岛、叙利亚、巴勒斯坦、⿊海北岸⼀带和埃及等。
拜占庭艺术特⾊:古罗马⽂明与东⽅⽂明的结合,喜欢绚丽颜⾊、多装饰(珠宝、⾦线刺绣),以华美著称。
⼆、男⼥服装:1、达尔玛提卡Dalmatica:是⼀种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把布料裁成⼗字形,中间挖洞(领⼝),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从肩⾄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的条饰—克拉维Clavi:基督⾎的象征,不再表⽰官阶,纯粹是⼀种带宗教⾊彩的装饰。
初期的达尔玛提卡宽敞,4世纪以后,⼥⼦的达尔玛提卡袖⼝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裁掉,渐显出⾝体的⾃然形,男⼦的达尔玛提卡袖⼦显著变窄,向便于活动的⽅向转化。
2、贝尔Veil:⼥⼦外出⽤,是⼀块长⽅形的布,⼤⼩种类很多,⽤料:棉、⿇、丝、⽑,⾊彩很丰富,⾦线织,带流苏等装饰。
3、罗鲁姆Lorum:是宽15~20CM的表⾯有刺绣或宝⽯装饰的带状物。
4、帕鲁达门托姆Paludamentum:是⼀种梯形的⼤⽃篷,披在左肩,右肩⽤安全别针固定,⾯料为丝织物,是皇帝和⾼官的外⾐,此时最具代表性的外⾐,为表⽰权贵,在胸前缝了⼀块四边形的装饰布“塔布⾥昂”Tablion5、佩奴拉Paenula:⼀种仪礼服,出于防寒的⽬的在古罗马时代产⽣,男⼥都穿的⼀种贯头⾐,剪成椭圆形,在中间挖个洞伸头,有袖⼦。
中世纪服饰文明

查士丁尼皇帝和他的妻子狄奥多拉
皇帝和他的妻子
拜占庭服装形式
• • • • • • 达尔玛提卡 没有性别之分的平常服。 单纯朴素。 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领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贯头衣。 从肩头到下摆装饰着2条红色的克拉比(基督血)。 毛麻棉织物。
4世纪后的达尔玛提卡
被称为是裁剪方法合体的第一步,服装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先兆,暗示服装脱离 古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 •
6世纪中叶以前,丝绸之路与远东有着频繁交流。 拜占庭兴起生丝的生产。 拜占庭萨米太丝织物出现,金银线混织,十分豪华。色彩、纹样具有明显的宗教象征 意义。
拜占庭时期的服装特征
• •
• •
拜占庭帝国的宫廷是教廷与后宫的奇妙混合体。 延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由于宗教的影响,服装逐渐失去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 失去自然悬垂的衣襞之美,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色彩开始变得绚丽、华美,流苏、 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服装传达出强烈的否定人的存在的决定的宗教性,包藏、遮掩身体的特性凸显。 珐琅技术是重要特征。
服装创意设计
中世纪服饰文明
王 永健
地中海各国
卫星图片
拜占庭帝国版图
中世纪服装史 地域分为近东和欧洲
公元三百九十五年罗马帝国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庭为首都。 位于黑海入口处.和亚洲接近,服装维持罗马的传统,但很自然的也受到东方的影响,而且仍有希腊 留下的影响。
欧洲部分在时间上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世纪的“罗马式时期” 和13-15世纪的哥特时期。 文化圈的历史通常以公元前754-27年为界限。 中世纪的服装史一般从拜占庭开始.
显著的哥特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 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