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一、禅宗与顿悟

(一) 印度佛教到中国禅宗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 后又东渡日本, 佛教在中国和日本的继承、发展远远超过了在其发源地的影响, 尤其以中国为最。印度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 大乘乃梵文Mahayana的意译, 其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 衍那是乘载(如船、车)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 最终证得佛果。小乘佛教,乃梵文Hinayana之意译, 音译为希那衍。小乘佛教坚持释迦牟尼初创佛教时所制定的戒律, 在修持上追求自我解脱, 把灰身灭、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 在义学上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 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1] 。禅宗正是印度大乘佛教在我国的变体, 相传, 禅宗的禅法是在6世纪初由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入中国, 达摩便为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 慧可传僧璨 , 僧璨传道信, 道信传弘忍, 弘忍传慧能。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中国的禅宗才算由初创到成熟, 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禅宗的顿悟也由此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说, 禅宗是属于中国士大夫的佛教, 因为其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 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都更多地接受了老、庄思想, 以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 非常道和言不尽意、得意忘像等观念的影响。只不过, 禅宗把它们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体系之中, 以空灵澄澈的本心体验为中心, 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2] 。

(二)东方禅宗顿悟思想的发展过程

顿悟思想的发展不是一顿而就的, 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着清晰的线索, 那就是从竺道生的一悟得意到天台、华严二宗的止观圆顿再到禅宗六祖慧能的直下顿了。竺道生认为, 十住之内, 无悟道之可能, 皆是大梦之境, 十住后之金刚心, 才能豁然大悟, 把一切结惑断得干干净净, 由此得正觉, 证法身。嘉祥之二谛义说: 大顿悟义, 此是竺道生所辨。彼云:果报是变谢立场, 生死是大梦之境, 从生死至金刚心, 皆是梦, 金刚后心豁然大悟, 无复所见也。[ 3]另高僧传载有竺道生一段话: 夫象以尽意, 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 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 译人重阻, 多守滞文, 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 始可与言道矣。可见, 道生之学, 入理言息, 贵在得意。摩诃止观谓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 一渐次,二不定, 三圆顿。渐则初浅后深, 如彼梯登。圆顿初后不二, 如通者腾空。圆顿者, 初缘实相, 造境即中, 无不真实。天台宗智者大师始创修习止观的忏法, 就是摩诃止观中所说的四种三昧的半行半坐之昧和非行非坐之昧。天台宗制定忏仪的主要目的, 是借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 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 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 以达到证悟[ 4 ] 。华严宗则以法分五教, 曰小乘教、大乘教、终教、顿教、圆教。天台、华严二宗的顿悟是渐顿泯合之圆融。禅宗有一则公案, 说的是五祖弘忍把门人召到堂下, 让各位自写一道表达自性的偈( jie)子, 凭此考察大家佛性的深浅, 从中挑选自己的接班人。神秀先写出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的偈子在墙上。当时禅宗五祖弘忍收下的刚几个月的弟子慧能, 针对神秀的偈子也想出一道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这道偈子完全体现了后来成为禅宗六祖、南宗创始人慧能的顿悟成佛的思想主张。

即顿悟见性, 即心即佛。比较之, 以竺道生之顿悟为例, 道生所说之顿悟, 是于十住后, 金刚心观, 而豁然开朗, 这与慧能直接诉诸自心之顿悟成佛相去甚远。天台、华严也说顿悟, 但就其修行理论而言, 则更重止观双修和离妄还源。慧能在禅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之一, 就是一反弘忍以前几代祖师的传统思想, 在立即心即佛的基础上更立顿悟见性说。慧能之后, 神会、慧海、希运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将顿悟说推向极致, 其后的顿悟思想, 从根本上说,没有更多的发展, 有的只是将其进一步神秘化了。

二、向心求悟的真谛

(一)悟为本质

顿悟在中文概念解释中即猛然醒悟的意思, 其英文表述为sight( a sudden clear, but not a-lw ays comp le te understanding)。由此可见, 顿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与内心、向内有关的词汇。在西方, 顿悟( insight)的研究始于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 主要指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 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 5]。而东方文化中, 悟则更多地和个体自身的联系比较亲近, 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坛经第八节说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识心见性, 即悟大意,本心即众生本自俱足、常住于心的佛性,要悟的就是众生皆有的元来的佛性。

(二)顿为特征

顿悟式的问题解决含有突发性、直指性、持续性 三个特征[ 6 ] : 突发性是指顿悟式的问题解决往往在极短的一瞬间突然实现; 直指性是指有效问题解决的方案的出现是直接的, 而非反复的尝试错误或手段、目的的思考分析的结果; 持续性是指顿悟一旦获得, 很少出现行为上反复, 类似一种一学即会的学习过程。西蒙( Simon)于1995年指出, 顿悟是通过理解和洞察来了解情景的能力或行为。它具有以下若干特征: ( 1) 顿悟前常有一段时间的失败, 并伴随挫折感; ( 2)在顿悟中, 突然出现的或者是问题解决方案, 或者是问题解决方案即将出现的意识; ( 3)顿悟通常与一种新的问题表征方式有关; ( 4)有时, 顿悟前有一段 潜伏期 , 在这期间没有有意识的注意到该问题[ 5] 。禅宗顿悟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非理性, 然而这种非理性也并非完全地排除理性的参与, 而是具有思辨性的以非理性的形式表达理性内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于机锋、棒喝、公案等禅理传授方式中, 或通过隐语、象征、比喻、暗示等表达方式将答案深藏于其中, 或给予警示, 或搬用古代是非判例, 并经过悟者的一翻思量最终达到让人开悟的效果。以机锋为例, 从问者来说, 运用曲折隐晦、含糊凝练的暗语去启迪听者, 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暗含深奥的哲理和不尽的余意; 从听者来说, 他必须迁想妙得, 并在妙语连珠的机锋中听说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从而领悟真谛。一旦顿悟, 禅者就超越了现世的一切嘈杂与烦恼, 身在凡世, 心在净土。并且对于禅宗来说, 一悟永悟, 这种超越性将禅者的心性从有限、短暂、相对的现实带向无限、永恒、绝对的成佛境界。(三)向内悟我心无论是中文的象形文字悟(拆开即我心) , 还是英文的insight,都可以从字面上直观地看到悟是向内的、向心的一种思考、探索。顿悟理论自被提出之日起, 就与问题解决的思维功能密不可分。一般而言, 在广大的研究或应用领域, 线性的逻辑推理是解决问题中常用的手段, 依靠已有的条件、前提及其相互间关系, 一步步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而顿悟的问题解决是一种打破原来规则、思维定式的复杂的、瞬间突然的跳跃式的发现机制, 意味着新异而有效的联系的形成。目前对顿悟问题的应用研究主要散见于理科教学、特殊教育、创造能力开发拓展、学科能力障碍诊断等领域。数学、物理学科解决现有问题, 需要顿悟与逻辑的共同作用。首先破题的切入”来自于顿悟或直觉经验, 然后从切入”至解题步骤的明确是逻辑推理的演化结果。无论基础教育的数学、物理, 还是高等教育的理工科, 都是通过设定的情境来检验、考察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顿悟思维不仅可以直接帮助课程成绩的提高, 还可以培养出日后工作实践中所需的应变基本技能。其他如顿悟的思维方法、顿悟创造能力、顿悟与内省、顿悟与灵感、顿悟与直觉, 分别是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各自的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关注所在。禅定的沉思冥想, 能把人引入一种梵我合一、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 才能在下意识里进行大跨度、跳跃式的非理性思维活动, 这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在某一点上突然受到触发而升华, 这时脑海中出现一片空白, 刹那间, 世界混沌一片, 不可分辨。这就是瞬间的顿悟, 如电石火花般短暂易逝。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将冥想过程中产生的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