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VTE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可增加数倍,而在 所有VTE患者中,恶性肿瘤约占20%。 肿瘤细胞导致的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致栓因素。
血液科
30
四、化疗与易栓症
化疗可以增加血栓危险:
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时较容易并发DIC,
血栓形成。
具体措施:主要为避免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发生。
例如:防止受寒、外伤、避免口服避孕药等。 一旦有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发生,可给予抗凝剂预防血 栓形成,
8
血液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壁损伤
化学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 感染性损伤
手术麻醉 久卧 静脉血流滞缓 血液高凝状态
现代应用:临床下肢血栓栓塞因血运不通,可致肢体溃烂甚至截肢, 与本方病症相符。故可用于下肢血栓栓塞症。
或抗凝血机制和血管内皮功能而诱发血栓形成。
19
血液科
6、手术和创伤
不同类型的手术血栓发生率有很大差异,髋关节和
膝关节矫形术的血栓发生率为30%~50%,腹部手术可达
30%,妇科和泌尿科手术(特别是前列腺根除术)也有较 高的静脉血栓危险。 手术和外伤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因子
的释放、血管内皮损伤及术后制动等。
胞膜缺乏CD55和CD59两种膜蛋白
CD55和CD59缺乏只对红细胞起溶血作用,并不破坏血小 板。 PNH血小板上由于补体调节障碍,产生血栓素,是血栓形 成的主要原因。
29
血液科
三、其他恶性肿瘤与易栓症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动脉栓塞
血液科
3.
4.
36
三、临床治疗
活血化瘀十八法,即
活血清热法、活血解毒法、活血益气法、活血补血法、
活血养阴法、活血助阳法、活血理气法、活血攻下法、 活血凉血法、活血止血法、活血开窍法、活血利水法、 活血化痰法、活血通络法、活血祛风法、活血软坚法、 活血攻坚法及活血祛寒法。
这些配伍完整地反映活血化瘀的辩证应用,对血瘀证的 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7
血液科
四、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1、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地、枳壳、桔梗、柴胡、
牛膝、甘草)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状可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入暮潮热, 唇暗、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有瘀斑,脉弦或紧。 方解:方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 二药一升一将,使气行血活,诸症自愈。 现代应用:胸中血瘀证临床亦可见突发喘促、张口抬肩、息粗气憋、 胸闷胸痛,故可用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的预防和治疗。
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孙思邀的《备急千金药方》中有“气
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而生热”的记载,说
明了在祖国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对本病的病因及临床
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 治疗原则--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了“有瘀血肿痛 者,宜消瘀血”
34
血液科
一、病机分析
寒凝--以致血液瘀阻, 气滞--引起血瘀; 气虚--推动无力,血液瘀滞; 外伤及其它原因--血液流溢脉外,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
3.
31
血液科
五、PICC与易栓症
发生血栓的原因与静脉壁损伤、继发血液高凝状态及置 管侧肢体随意性的自主活动受限制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有 关。
3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药对易栓症的认识与治疗
血液科
33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病名--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基本归属于“血瘀证”。
获得性易栓症的认识 及中医治疗
史哲新
易栓症定义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
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
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
易栓症是一类容易发生血栓的止血机理异常的病症。在临 床上易栓病病人通常指的是有自发性血栓、反复发作性血 栓或年轻时即发生血栓的患者。对实验室检查有易栓症异 常的人,发生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2
血液科
易栓症分类
遗传性易栓症 获得性易栓症
3
血液科
遗传性易栓症
抗凝血酶-Ⅲ缺乏 蛋白S缺乏 肝素辅因子-Ⅱ缺乏 蛋白C缺乏 活化的蛋白C抵抗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溶酶原缺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疾病 易栓状态
年龄增加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可能的原因包括老年人活动减少、肌张力减低、慢
性病增多、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15
血液科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 3%~18% 。 恶性肿瘤引起静脉血栓的机制为多方面,包括肿瘤释 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肿瘤机械性阻塞静脉、患病 后活动减少、手术、放化疗等。
16
血液科
20
血液科
7、口服避孕药(OCs)和激素替代疗法(HRT)
OCs 和 HRT 可使凝血因子Ⅶ、Ⅸ、Ⅹ、Ⅻ和 XIII 水 平增加,多种抗凝蛋白水平降低,破坏了正常的止血 平衡,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21
血液科
8、妊娠和产褥期
据估计,年龄<35岁的妇女妊娠期间急性深静脉血栓 (DVT)的发生率为0· 6/1000,年龄>35岁者为1· 2/1000,
39
血液科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3、失笑勇安汤
组成:五灵脂、蒲黄、忍冬藤、玄参、当归、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行瘀止痛。 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症见肢体暗红微肿灼热,疼痛剧烈,甚至
溃烂腐臭,烦热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本病初发之时,若湿热之证明显,可投苍术、黄柏、薏苡仁、 防己等清热祛湿;金银花、玄参、连翘、蒲公英以解其蕴毒,共奏湿 祛热清之效。
3、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高水平的凝血酶原、Ⅷ、Ⅸ、Ⅺ以及高水平 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与静脉血栓形成 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凝血因子高水平的人群(占普通人群的10%),静 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2~3倍。
17
血液科
4、长时间制动
在瘫痪、久病和术后卧床、管形石膏、长距离司乘旅 行等情况下,由于通过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
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流淤滞易发生静脉血栓。
18
血液科
5、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
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狼疮型抗凝物和抗心磷脂 抗体,是引起AT的最常见原因。 抗磷脂抗体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30%~40%。血 栓既可发生于动脉也可发生于静脉,但以静脉为主,占 70%左右。 在一些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针对 蛋白C、S(PC、PS)或凝血酶调节蛋白等抗凝蛋白的 抗体,抗磷脂抗体还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活性、凝血
肠扭转、坏死性肠炎等; 人们对易栓症缺乏理性认识,例如有相当部分的医务人员根本没听
说过本病,诊断更无从谈起;
有关本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多,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普及程 度有限,对本病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不够。
7
血液科
易栓症治疗
原则:目前对易栓症尚无根治的手段,关键在于预防本病的
38
血液科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2、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症状可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音謇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
方解:对患肢发凉、疼痛有瘀者,应益气活血,使气鼓而血充,方中可 重用黄芪百克,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起到溶化血栓的目的。 现代应用:临床颅脑血栓栓塞可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动脉栓塞亦 可见到皮温减低、肢体疼痛等症,故本方可用于脑梗塞后遗症及动 脉血栓栓塞症。
可能和大剂量化疗后白细胞破裂,大量促凝活性物质释放入血,激活 血浆中凝血-纤溶系统的反应,引起血管内凝血有关。
2.
放疗、化疗时导致瘤体坏死、组织损伤及继发感染等,均可导致血
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是可以独立形成血栓的条件。 常见: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基 本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和雷利度胺(治疗MM的主要药 物)。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显著增加VTE的发生危险,尤 其是同时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5
血液科
二、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组织因子(TF)
凝 抗凝血酶-Ⅲ(AT-Ⅲ) 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可直接反映体内
凝血及纤溶激活, 且较PLT、PT、 APTT等反应消耗 性异常指标出现 早。
血 分
D一二聚体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10
血液科
有遗传学缺陷的病人一生中也未必会发生血栓形成, 是否发生血栓形成与易栓因素有关。
血栓病的发生,20%与遗传因素有关,80%与获得性 易栓因素(易栓疾病)有关。
11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
(acquired thrombophilia, AT)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5
血液科
易栓症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 血栓类型:主要是深静脉血栓 也可发生在动脉
血栓部位:下肢多见(DVT)、肺
6
血液科
诊断
由于多种因素,目前易栓症的诊断相对困难
部分患者表现比较隐蔽,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例如
凝血
24
血液科
二、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传统的凝血酶原时间(PT)、
常
用 的 凝 血 不能完全反映凝血、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 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
纤溶系统功能状态,
且灵敏性不高,不 能敏感检测血栓前
指
标
状态及早期凝血功
能改变
血小板计数(PLT)
获得性易栓症 (获得性高凝状态)
9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疾病 易栓状态
年龄增加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DIC是AP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常为患者致死的直接
原因。
其影响出凝血系统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①表达细胞内 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级联反应;②表达纤溶蛋白及其受 体;③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 因子等,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
28
血液科
二、PNH与易栓症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患者溶血主要原因是细
所形成。
35
血液科
二、临床表现
1.
疼痛:疼痛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
拒块:外伤出血,可于伤处见青紫色肿块或触到肿块。 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也在患处多可触到坚硬的肿块。 (如导管相关血栓) 出血:出血也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血色多紫暗, 常夹有血块。 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10倍。
妊娠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活动减少等是易栓倾向的原因。
2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23
出凝血系统(凝血、纤溶系统)
动态平衡
血流 抗凝蛋白 纤溶蛋白 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出血 凝血因子 血小板 血管内皮促凝功能
1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及易栓状态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及治疗
血液科
13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14
1、年龄
年龄是最大的AT危险因素,老年人的静脉血栓形成的 可能性比儿童高近千倍。
子
标 志 物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 蛋白C(PC)
26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及易栓因素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27
一、急性白血病与易栓症
大约80%的APL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已经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VTE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可增加数倍,而在 所有VTE患者中,恶性肿瘤约占20%。 肿瘤细胞导致的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致栓因素。
血液科
30
四、化疗与易栓症
化疗可以增加血栓危险:
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时较容易并发DIC,
血栓形成。
具体措施:主要为避免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发生。
例如:防止受寒、外伤、避免口服避孕药等。 一旦有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发生,可给予抗凝剂预防血 栓形成,
8
血液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壁损伤
化学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 感染性损伤
手术麻醉 久卧 静脉血流滞缓 血液高凝状态
现代应用:临床下肢血栓栓塞因血运不通,可致肢体溃烂甚至截肢, 与本方病症相符。故可用于下肢血栓栓塞症。
或抗凝血机制和血管内皮功能而诱发血栓形成。
19
血液科
6、手术和创伤
不同类型的手术血栓发生率有很大差异,髋关节和
膝关节矫形术的血栓发生率为30%~50%,腹部手术可达
30%,妇科和泌尿科手术(特别是前列腺根除术)也有较 高的静脉血栓危险。 手术和外伤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因子
的释放、血管内皮损伤及术后制动等。
胞膜缺乏CD55和CD59两种膜蛋白
CD55和CD59缺乏只对红细胞起溶血作用,并不破坏血小 板。 PNH血小板上由于补体调节障碍,产生血栓素,是血栓形 成的主要原因。
29
血液科
三、其他恶性肿瘤与易栓症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动脉栓塞
血液科
3.
4.
36
三、临床治疗
活血化瘀十八法,即
活血清热法、活血解毒法、活血益气法、活血补血法、
活血养阴法、活血助阳法、活血理气法、活血攻下法、 活血凉血法、活血止血法、活血开窍法、活血利水法、 活血化痰法、活血通络法、活血祛风法、活血软坚法、 活血攻坚法及活血祛寒法。
这些配伍完整地反映活血化瘀的辩证应用,对血瘀证的 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7
血液科
四、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1、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地、枳壳、桔梗、柴胡、
牛膝、甘草)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状可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入暮潮热, 唇暗、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有瘀斑,脉弦或紧。 方解:方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 二药一升一将,使气行血活,诸症自愈。 现代应用:胸中血瘀证临床亦可见突发喘促、张口抬肩、息粗气憋、 胸闷胸痛,故可用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的预防和治疗。
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孙思邀的《备急千金药方》中有“气
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而生热”的记载,说
明了在祖国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对本病的病因及临床
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 治疗原则--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了“有瘀血肿痛 者,宜消瘀血”
34
血液科
一、病机分析
寒凝--以致血液瘀阻, 气滞--引起血瘀; 气虚--推动无力,血液瘀滞; 外伤及其它原因--血液流溢脉外,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
3.
31
血液科
五、PICC与易栓症
发生血栓的原因与静脉壁损伤、继发血液高凝状态及置 管侧肢体随意性的自主活动受限制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有 关。
3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药对易栓症的认识与治疗
血液科
33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病名--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基本归属于“血瘀证”。
获得性易栓症的认识 及中医治疗
史哲新
易栓症定义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
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
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
易栓症是一类容易发生血栓的止血机理异常的病症。在临 床上易栓病病人通常指的是有自发性血栓、反复发作性血 栓或年轻时即发生血栓的患者。对实验室检查有易栓症异 常的人,发生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2
血液科
易栓症分类
遗传性易栓症 获得性易栓症
3
血液科
遗传性易栓症
抗凝血酶-Ⅲ缺乏 蛋白S缺乏 肝素辅因子-Ⅱ缺乏 蛋白C缺乏 活化的蛋白C抵抗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溶酶原缺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疾病 易栓状态
年龄增加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可能的原因包括老年人活动减少、肌张力减低、慢
性病增多、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15
血液科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 3%~18% 。 恶性肿瘤引起静脉血栓的机制为多方面,包括肿瘤释 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肿瘤机械性阻塞静脉、患病 后活动减少、手术、放化疗等。
16
血液科
20
血液科
7、口服避孕药(OCs)和激素替代疗法(HRT)
OCs 和 HRT 可使凝血因子Ⅶ、Ⅸ、Ⅹ、Ⅻ和 XIII 水 平增加,多种抗凝蛋白水平降低,破坏了正常的止血 平衡,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21
血液科
8、妊娠和产褥期
据估计,年龄<35岁的妇女妊娠期间急性深静脉血栓 (DVT)的发生率为0· 6/1000,年龄>35岁者为1· 2/1000,
39
血液科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3、失笑勇安汤
组成:五灵脂、蒲黄、忍冬藤、玄参、当归、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行瘀止痛。 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症见肢体暗红微肿灼热,疼痛剧烈,甚至
溃烂腐臭,烦热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本病初发之时,若湿热之证明显,可投苍术、黄柏、薏苡仁、 防己等清热祛湿;金银花、玄参、连翘、蒲公英以解其蕴毒,共奏湿 祛热清之效。
3、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高水平的凝血酶原、Ⅷ、Ⅸ、Ⅺ以及高水平 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与静脉血栓形成 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凝血因子高水平的人群(占普通人群的10%),静 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2~3倍。
17
血液科
4、长时间制动
在瘫痪、久病和术后卧床、管形石膏、长距离司乘旅 行等情况下,由于通过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
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流淤滞易发生静脉血栓。
18
血液科
5、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
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狼疮型抗凝物和抗心磷脂 抗体,是引起AT的最常见原因。 抗磷脂抗体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30%~40%。血 栓既可发生于动脉也可发生于静脉,但以静脉为主,占 70%左右。 在一些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针对 蛋白C、S(PC、PS)或凝血酶调节蛋白等抗凝蛋白的 抗体,抗磷脂抗体还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活性、凝血
肠扭转、坏死性肠炎等; 人们对易栓症缺乏理性认识,例如有相当部分的医务人员根本没听
说过本病,诊断更无从谈起;
有关本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多,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普及程 度有限,对本病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不够。
7
血液科
易栓症治疗
原则:目前对易栓症尚无根治的手段,关键在于预防本病的
38
血液科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2、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症状可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音謇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
方解:对患肢发凉、疼痛有瘀者,应益气活血,使气鼓而血充,方中可 重用黄芪百克,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起到溶化血栓的目的。 现代应用:临床颅脑血栓栓塞可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动脉栓塞亦 可见到皮温减低、肢体疼痛等症,故本方可用于脑梗塞后遗症及动 脉血栓栓塞症。
可能和大剂量化疗后白细胞破裂,大量促凝活性物质释放入血,激活 血浆中凝血-纤溶系统的反应,引起血管内凝血有关。
2.
放疗、化疗时导致瘤体坏死、组织损伤及继发感染等,均可导致血
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是可以独立形成血栓的条件。 常见: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基 本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和雷利度胺(治疗MM的主要药 物)。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显著增加VTE的发生危险,尤 其是同时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5
血液科
二、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组织因子(TF)
凝 抗凝血酶-Ⅲ(AT-Ⅲ) 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可直接反映体内
凝血及纤溶激活, 且较PLT、PT、 APTT等反应消耗 性异常指标出现 早。
血 分
D一二聚体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10
血液科
有遗传学缺陷的病人一生中也未必会发生血栓形成, 是否发生血栓形成与易栓因素有关。
血栓病的发生,20%与遗传因素有关,80%与获得性 易栓因素(易栓疾病)有关。
11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
(acquired thrombophilia, AT)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5
血液科
易栓症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 血栓类型:主要是深静脉血栓 也可发生在动脉
血栓部位:下肢多见(DVT)、肺
6
血液科
诊断
由于多种因素,目前易栓症的诊断相对困难
部分患者表现比较隐蔽,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例如
凝血
24
血液科
二、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传统的凝血酶原时间(PT)、
常
用 的 凝 血 不能完全反映凝血、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 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
纤溶系统功能状态,
且灵敏性不高,不 能敏感检测血栓前
指
标
状态及早期凝血功
能改变
血小板计数(PLT)
获得性易栓症 (获得性高凝状态)
9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疾病 易栓状态
年龄增加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DIC是AP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常为患者致死的直接
原因。
其影响出凝血系统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①表达细胞内 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级联反应;②表达纤溶蛋白及其受 体;③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 因子等,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
28
血液科
二、PNH与易栓症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患者溶血主要原因是细
所形成。
35
血液科
二、临床表现
1.
疼痛:疼痛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
拒块:外伤出血,可于伤处见青紫色肿块或触到肿块。 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也在患处多可触到坚硬的肿块。 (如导管相关血栓) 出血:出血也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血色多紫暗, 常夹有血块。 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10倍。
妊娠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活动减少等是易栓倾向的原因。
2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23
出凝血系统(凝血、纤溶系统)
动态平衡
血流 抗凝蛋白 纤溶蛋白 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出血 凝血因子 血小板 血管内皮促凝功能
12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及易栓状态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及治疗
血液科
13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14
1、年龄
年龄是最大的AT危险因素,老年人的静脉血栓形成的 可能性比儿童高近千倍。
子
标 志 物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 蛋白C(PC)
26
血液科
1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2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3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及易栓因素
4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血液科
27
一、急性白血病与易栓症
大约80%的APL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已经存在凝血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