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说课标】
课标的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课标的解读:依据对课标理念和课改精神的理解,可以明确课标的要求里存在两个不确定和一个确定:两个不确定中一是区域的不确定。课标里的某一区域没有明确是哪个区域。另一个不确定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不确定。一个确定是课标明确提出了区域生态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该问题的形成原因,该问题带来的危害及如何治理保护。
课标解读的结论:1.就本节内容而言,荒漠化区域生态建设的方法教学应重于区域案例自身的知识教学;2.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典型的案例,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3.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导学和对迁移案例的自学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同类区域案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共性的知识推广应用。【说教材】
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选取了荒漠化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对象,选取了西北地区作为典型的区域研究对象。教材的主标题是“荒漠化的防治”,副标题则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本节教材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荒漠化的概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前苏联和和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探讨。其中荒漠化的概述统领全节内容,点出了本节的中心思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作为典型案例、精选案例占了本节约90%的篇幅,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前苏联和和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探讨是作为案例迁移和方法推广而提供给学生自学的素材,表面上看,它的位置并不重要,事实上它却承载着新课标的思想精髓,我们是否已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关键是看他们是否已经能够使用这些方法了。
教材分析的结论:1.讲清本节内容的中心荒漠化的概况;2.带学生走进案例,精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发展、危害和防治。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前苏联和和非
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成因和防治;3.带学生走出案例,探讨典型案例和迁移案例的个性和共性,找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加以推广。
【说教学目标】
依据对课标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理解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发展演化及防治对策和措施。
✧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图文结合,能够提高判读各类地图的能力。
✧能够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去分析同类问题的其它区域
或其它区域的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培养尊重客观事实、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教育要学生珍惜、热爱和建设自己家乡的环境。【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理解,可以确定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为:
✧重点:1.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掌握: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区域分析方法的掌握: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
✧难点:区域分析方法的推广应用:能够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
方法去分析同类问题的其它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类似问题。
重难点的突破:
重点1的突破采用的是图示法、探究法,重点2采用的是分析归纳法,难点的突破采用的是案例迁移法教学。
【说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设计:
依据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我对本节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的教学设计流程图1 课堂教学主线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的教学设计流程图2 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