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胶头滴管、点滴板、烧杯、软塑料瓶、橡皮塞、分液漏斗、烧杯、NaOH、Ca(OH)2固体及溶液,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
五、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分[提问]:谁吃过未成熟的柿子,有什么感
觉?知道为什么吗?
[讲解]: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碱性物质。
吃过的学生回答:涩味。议论产
生涩味的原因。
学生抢答:松花蛋、碱面、肥皂
从学生生
活经验入
手,激发学
钟[追问]:谁还品尝过类似涩味的物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类碱性物质——常见
的碱。泡溅到嘴里也有这样的味道等
等。
生的求知
欲。
新课讲授26分钟研究物质的性质一般先从物理性质入手,请
大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展示]:表面皿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
钙固体
[提问]:谁能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物理性
质?
[展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试剂瓶标
签
[提问]:认真观察,你发现固体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还有什么共性?
[追问]: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强
腐蚀性,它们俗称什么?
[温馨提示]: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提问]:观察表面皿中的固体氢氧化钠、氢
氧化钙,你发现了什么?
[追问]:这个现象叫做“潮解”,这说明了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什么性质?是什么变
化?利用这个性质有何用途?
[实验]: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
钙固体加入3ml水中振荡,并触摸试管
壁。
[小结]: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水
溶液有滑腻感,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学生充满好奇感的认真观察。
派代表描述氢氧化钠为白色片状
固体,氢氧化钙为白色粉末状固
体。
学生仔细阅读两种物质的标签,
对比后总结出两种物质都有强腐
蚀性。
学生阅读课本知道氢氧化钠俗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钙
俗称消石灰、熟石灰。
氢氧化钠表面逐渐变潮,少量已
经溶解了,形成了溶液附着与固
体表面。
学生思考后回答:吸水性,属于
物理变化。利用这个性质用作某
些气体的干燥剂。
学生亲身体验到氢氧化钠溶于
水,感觉试管壁发烫,说明氢氧
化钠溶于水放热,而氢氧化钙形
成了悬浊液。
采用对比
的方法,充
分把握物
质的异同。
通过阅读
标签增强
学生的感
性认识,培
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
和归纳总
结能力及
安全实验
的操作意
识。亲自实
验,感受氢
氧化钠溶
于水放热。
常见碱的有哪些化学性质?下面我们一起
来探究。
[提问]:你还记得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遇到NaOH、Ca(OH)2溶液显示什么颜色
吗?
[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追问]: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能观
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
应
请各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
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小结]: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根据
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
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案。
[拓展应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室
应当如何保存?为什么?
[学以致用]: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
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
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了解探究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
兴趣。
回忆旧知:两种溶液都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以
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
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学生借鉴之前学过的一些实验的
设计思路和方法,发挥创新思维,
设计各种形式的实验装置。
归纳、小结,以便更好地掌握设
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和方法。
应当密闭保存,因为既能吸收空
气中水蒸气而潮解,又会与二氧
化碳气体反应。
学生谈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创设
情景,激发
学生对
CO2和
NaOH反应
的探究欲
望,学生展
示方案,体
验成功的
喜悦。
解决实际
问题,同时
进行保护
环境的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