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组 与诗同行 爸爸的鼾声》优质课教案_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的鼾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第三学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与诗同行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教有所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字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与诗同行的一篇短小的诗歌。《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童诗。小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诗的题材,因为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十分有趣。小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他又觉得好像火车到了站。全诗童趣盎然,充满了浓浓的亲情。阅读这首诗,要让学生体会到“鼾声”也能做诗,生活中诗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联想,到处都有诗的素材。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诗。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开展过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有实效。学生对诗歌的取材也有一定的了解,日常习作中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在书写诗歌时,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笔端。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能读出诗歌中的童趣。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呈现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
3.学会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重点
朗读诗歌,读出童趣,说出意境。
学习难点
学会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自由朗读、范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诗歌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填空的形式大致把握诗歌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对短小诗歌的欣赏,模仿练习写儿童诗。
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山上的小火车 比喻、想象
浓浓的亲情
教学反思 :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写诗的积极性,并且通过链接的各种儿童诗,让学生了解到诗歌距离自己并不遥远,诗歌就在自己身旁。
2.学生能够成功的仿写《爸爸的鼾声》,尤其是一些学生描写老师的声音,十分形象恰当,有趣幽默。
3.不足:让学生自己来从生活中取材创造诗歌之前,铺垫引导的不是很到位,导致很多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写出内心想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教师点拨写作技巧是其次,只要学生愿意通过短小儿童诗的形式,来表达某一主题,这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