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认识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平均数
1.出示例1的笔筒图,提出问题,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一样多,可以怎样做?每个笔筒放几支?
(1)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把5个笔筒中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算出平均每个笔筒房3支。
(2)教师按着大家同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完成操作。然后说明:每个笔筒平均放3支,这个3叫做平均数。
二、认识平均数
1.出示例2:四(一)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
2.提出问题,哪组的成绩好?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
3.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4.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并根据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说明哪个组的成绩好。
三、求平均数
1.出示例3、让学生读例3的文字和统计表,了解亮亮家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情况。
例3: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2.法和结果。
3.提出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四、巩固练习
课本86页1、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感想?
六、布置作业
课本86页“问题与讨论”。
板书设计:
平均数
教学反思:
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