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类型【圣才出品】
[高等教育]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复习资料 精心整理
传播学课程安排1、传播,传播学2、信息、符号与讯息3、传播类型4、传播模式5、传播者6、传播内容7、传播媒介8、受众9、传播效果10、传播研究方法11、传播学批判学派参考书目1、《传播学引论·修订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丰富翔实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成熟完备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经典教材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学科历史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I、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的发展2、人类传播的形态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基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影响,社会科学多为定量研究,人文科学多为定性。
(一)定量研究方法(又叫实证研究法,量化研究法):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定量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2、内容分析法3、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二)定性研究方法(思辨研究法、质化研究法):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解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三、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属于组织传播。) (8)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
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属于大众传播。)
第三章 传播材料论 一、填空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 _______ ,也 不是 _______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 。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2.符号 3.讯息 三、简答 1.信息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2.符号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 四、练习 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 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 2.例: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 个苹果?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 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 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 3.看到红色 ■■■■,你会联想到什么?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 物、意义、观念等。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 义、特性。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次电话 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 符号?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 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个网站的网 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 communication(名词) 。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自我传播 、 人际传播 、 组织传播 和 大众传播 。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符号与信号 时代、 说 话和语言 时代、 文字 时代、 印刷 时代、 大众传播 时代和 网络传播 时代。 二、名词解释 传播:信息的流动过程。 三、论述 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答:(1)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①符号和信号时代 ②说话和语言时代 ③文字时代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 播【圣才出品】
第三章传播一、概念题1.传播学[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答:传播学是指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华中农大2011研;四川大学2008研;辽宁大学2008研]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把握这个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社会传播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网络传播时代答:网络传播时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性、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它是社会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
仅有社会的需要和可能,网络传播时代仍然是不会到来的,必须要有坚实的技术基础。
简言之,支持网络传播时代的技术主要有:有线电视(光缆)、卫星通信、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等。
二、简答题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答:(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从文字的出现开始,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发展。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三章
第三章传播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Communication共同交换、共享通信、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信息的流动传播学中,对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施拉姆认为,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
2、“影响”说:沃伏·韦伦认为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强调了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
3、“反应”说: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和各不相同的反应”。
在强调传播的广泛性和受者反应的必然性的同时,抛弃了传播的社会性和受者的能动性。
4、“互动”说:格伯纳认为: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5、“过程”说:希伯特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
强调了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从四方面理解: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传播的类型信息的类型、流动的范围和状态等不同传播学研究人类传播自我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自我传播: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
思考;自言自语;陶醉——心理活动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即个人与个人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行为。
组织传播: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内部:协调关系;外部:适应环境。
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符号和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1,符号和信号时代复杂程度有限传播速度缓慢——生理局限性2,说话和语言时代口语传播的局限1)发声功能传递信息—人体能量限制—近距离内传递和交流;2)音声符号转瞬即逝—保存和积累性弱。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第九章传播媒介一、概念题1.自媒体[南京大学2013研]答: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网络的隐匿性给网民提供“随心所欲”的空间。
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
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以及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2.双重行动模式[中国传媒大学2012研]答:双重行动模式是由巴斯提出的,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
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对单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双重行动是针对新闻把关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言的。
巴斯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第二部分的把关活动是新闻加工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新闻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都要经过这道重要关口。
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3.媒介生态环境[南京大学2013研]答: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总称称为媒介生态环境。
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介生态环境不同,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社会系统所决定的。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效果(上)【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上)一、概念题1.刺激—反应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2研]相关试题:枪弹论[南京大学2009研]答:刺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
“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
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
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舆论权威)[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华中农业大学2009研;西安交大2008研;北师2004研;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2003研;上海交大2006~2007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浙大2003研]答: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
其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两级传播[上海大学2013研;北大2010、2006研;西安交大2007研;浙大2004研;北师2007研;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研;华中科大2002研]答: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过程。
胡正荣 《传播学总论》 试题 答案
一、填空A.信息是能够减少或消除1性的东西。
B.一张身份证通常由2 、3和4 三种符号类型构成。
C.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符号指代的内在概念(语义)即5,而符号外在呈现的声音形象(语音)即6。
手势、表情、目光、姿势,甚至象征性物件、活动等都属于7符号。
D.“自言自语”这种行为属于传播基本类型中的8传播;传播主体地位平等、反馈及时迅速是9传播的显著特点;具有“社会雷达”功能的是10传播;开会是11传播的典型形式。
E.12理论将个体的人际交往心理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私区和未知区四部分。
F.13理论认为,不存在独立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引用、转化,它们相互参照牵连,形成一个交互开放的意义网络。
G.动作片、科幻片、枪战片、喜剧片、恐怖片等影视题材分类反映了媒介文本和内容生产的14特点。
H.15在西方被称为“第四权力”;16被称为“第四媒体”;中国实行从中央到县级的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管广播(电视)的广电体制。
I.信息环境并非现实世界的再现,而是通过传媒加工建构的环境,并且越来越和现实环境难以区分。
这种信息环境又称为17 。
J.媒介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而不同: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将媒介分18和19 两类;麦克卢汉根据信息表达的充分程度和受众理解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分为20和21两类;哈特(A.Hart)根据对机器手段的依赖程度将媒介分为22、23和24三类;K.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是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和桥梁,其基础业务是向用户提供互联网25服务。
而网络内容提供商又称26。
L.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应该享有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的权利,传媒据此必须向受众平等开放。
这是受众的27权。
M.大众传播的起点以19世纪30年代28的出现为标志。
N.报刊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作用是推动了公共意见,即29的形成。
O.施拉姆提出的媒介选择的或然率= 30 / 31P.印刷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是发行,二是32。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圣才出品】
第二章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概念题1.参与式观察[北大2013研]答: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其优点: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的方法。
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
其缺点:它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它的资料时难以用数量表示,它的研究结果也无法重复。
2.双重偶然性[北邮2009研;厦门大学2006研;武汉理工2008研]答: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产生预期的反应。
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重点访问[北大2009研]答: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
它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
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4.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杂志订阅者、报纸读者、电视观众、一个社区或国家的人口)的研究。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者【圣才出品】
第七章传播者一、概念题1.媒介责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答:媒介责任理论是指要求媒体在报道新闻中体现职业伦理规范,在新闻传播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履行公共文化使命,不传播可能给观众带来伤害的信息。
在媒介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就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媒介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
媒体有责任从公共利益出发,客观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这也是大多数国家赋予新闻业的首要责任。
在迅速发布新闻后,能否全面、深入地报道事件进展,不仅将决定报道的质量,展现媒体的持续和深度报道能力,也是媒体的专业品质和水准的体现,更是履行媒介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上海财大2010研]答: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具体包括:(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暨南大学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08研;北邮2008研;北师2008研;华南理工大学2008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上海交大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华中科大2005研;浙大2004研]答: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几乎一字不差)
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使得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背景:(一)政治背景①战争时期,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②和平时期:政治选举,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1940年)(二)经济背景: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产品增多,营销行为增加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激烈(三)社会背景: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四)学科背景:①学科基础: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的发展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国外传播学研究三阶段:(一)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枪弹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有限效果论”(二)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各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派别。
(三)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并峙传统学派、经验学派/实证学派地位:自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传播学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价值观: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占据统治地位的传播者和传播控制者出谋划策方法论:注重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材料中总结出模式和理论,微观研究成果丰硕批判学派:20世纪60年代萌芽于欧洲,70年代兴盛,80年代成为主流之一。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传播的基本类型“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I、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达摩祖师:面壁思过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
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
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
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
始至今日,遗址犹存。
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主我I客我Me有意义的象征符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主要著作: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参考答案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表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三无效。
试题分析一、参考教材(8本)1.《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与外延》(段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5.《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6.《新媒体传播》(马为公、罗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7.《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8.《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二、试题特点1.题型及分值分布主要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1)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2)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3)案例分析题(共1题,45分)2.考试内容(1)传播学基础知识(50分)议程设置、媒介产品的特点、媒介形态的沿革。
(2)传播学热点(50分)媒介融合、网络论坛中有“沉默的螺旋”吗?(3)新闻传播综合考点(50分)新媒体冲击之下纸媒的发展。
3.2013年334试题特点(1)改革不大,在分值、出题方式方面都保持稳定。
(2)考试题目综合性强,需回答的知识点年度跨越较大,综合性提高,更加考核考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媒介融合”、“纸媒灭亡论”等新闻传播界的热点问题、新趋势是考生答题时候的提分项,因此,考生应对新闻界的热点问题、新趋势给予关注。
(4)论述和案例分析比重大,考试更加注重选拔善于独立思考的考生,考生要注意多思考、多练笔写作。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
(1)题型方面较往年题型保持不变。
(2)考查范围①基础知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仍然是考查重点,尤其是将基础知识与热点相连,“陈酒新装”,要回答出学科考点的来龙去脉并要将基础的知识与现代的传播变化情况相结合。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名称: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分析一、参考教材(6本)1.《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段鹏、张磊,清华大学出版社)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尔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传播学史》(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5.《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6.《传播学在世界》(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二、试题特点1.题型及分值分布主要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1)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30分)(2)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3)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3题30分,共计80分)2.考试内容《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
与往年相比,在题型上进一步现实了传媒大学题型基本稳定的特点,2010年的试题在题型及分值分配上,延续了往年形成的稳定的3、4、8模式,题目也都比较直接。
在考试范围上,尽管偏重传播学前沿理论的考察,并且注重相关理论的纵向整合能力,但所有考点都没有偏离考试大纲,进一步体现了传媒大学该学科命题注重学科理论考察的特色,同时更加体现出注重前沿理论考察的取向。
因而,在题目难度上,相对往年具有了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把握,更要注重前沿理论的总结与梳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提升结合重要时事进行理论的深层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9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传播者一、概念题1.媒介责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答:媒介责任理论是指要求媒体在报道新闻中体现职业伦理规范,在新闻传播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履行公共文化使命,不传播可能给观众带来伤害的信息。
在媒介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就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媒介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
媒体有责任从公共利益出发,客观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这也是大多数国家赋予新闻业的首要责任。
在迅速发布新闻后,能否全面、深入地报道事件进展,不仅将决定报道的质量,展现媒体的持续和深度报道能力,也是媒体的专业品质和水准的体现,更是履行媒介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上海财大2010研]答: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具体包括:(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暨南大学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08研;北邮2008研;北师2008研;华南理工大学2008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上海交大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华中科大2005研;浙大2004研]答: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内容【圣才出品】
第八章传播内容一、概念题1.叙事分析[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答:叙事分析是指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
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的结构的,媒介内容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
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
叙事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二元对立的。
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而且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式上,所有的这些方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2.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指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大众文化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①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
“多数人”一方面意味着这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必然持有某种较低的标准.。
②大众文化是草根性的文化。
它与社会底层和普罗大众的知识水平、审美口味、文化实践息息相关。
3.文化研究学派答: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英国,以1964年在伯明翰大学成立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其代表人物包括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莫利、费斯克等人。
这个学派的学者延续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认为大众传播生产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
文化研究学者更多关注了受众的解读,认为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这其中就蕴含着反抗的可能性。
二、简答题1.媒介内容有哪些类型,如何加以分析?答:(1)媒介内容的类型根据信息满足功能和叙事策略的不同,大众传媒的内容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新闻、言论、知识、娱乐等。
(2)分析方法①从宏观上看,对传播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把传播看作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还是意义的产生、传递与创造过程?从中又导出内容研究的两大类型。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效果(下)【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传播效果(下)一、概念题1.议程设置理论[复旦2013研;四川大学2008~2009研;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西安交大2007研]答:“议程设置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最早提出的。
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重要的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2.第三人效果[南京大学2013研;华南理工2013研;清华大学2008研;北大2007研]答:第三人效果(the third person effect)由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
它的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
”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3.“知沟”理论[人大2013研;暨南大学2013研;复旦大学2011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2007研;四川大学2009研;南开大学2007研;华中科大2006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答:“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
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传播类型一、概念题1.集合行为[华南理工2013研]答: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结构性压力;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两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2.群体规范[华中农大2010研]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
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3.组织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1研;华中农大2009研;人大2006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南开大学2005研;北师2003研]答: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4.大众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四川大学2007研;厦门大学2004~2005研;北师2005研;上海交大2005研;复旦大学2004研]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5.麻醉理论[人大2010研;北大2007研]答:麻醉理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理论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他们把读、听、看、思考等活动当成行动的代替物。
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但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读完晚报以后,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6.拟态环境[中山大学2010研;暨南大学2010研;人大2009研;北邮2007研]答: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
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7.社会雷达(环境监视)[深圳大学2011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研;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答:社会雷达是对大众传播环境监视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由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
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报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监控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人们察知和掌握内外环境的变动,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确定应变之策提供帮助。
大众传播的这种功能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社会雷达功能是其首要功能,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前提。
8.刻版成见[兰州大学2007研]答:刻版成见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个人有个人的刻版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版成见,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版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9.结构功能主义[北京大学2011研]答: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以塔尔科特·帕森斯、罗伯特·K.默顿等为代表的一个西方社会学流派。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具有这一理论倾向的传播学代表性观点包括:①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
即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②美国社会学家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
即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③美国学者施拉姆所总结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10.人际传播答:人际传播是指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除大众传播以外的其他人类传播类型,狭义的则有多种角度的定义。
这些定义强调了一些共通的内容:①人际传播的传受双方是一对一的,或者是近似于一对一的较简单的传播关系。
②人际传播多是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传播或其他传播方式进行的,当然随着人类传播的演进,也有更多越来越先进的传播工具介入到这个过程之中。
二、简答题1.简述人际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
[北师大2013研]相关试题: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北师大2010研]答:(1)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它的特点有: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递信息;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这指的是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
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2)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环境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
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
无论是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可以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中得到证实。
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有一定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和“创新——扩散”等方面。
a.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会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形成两级传播的格局,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
意见领袖将他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人际传播对新事物的创新与普及也有重要影响。
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指出:在新事物创新与普及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在信息流、尤其在影响流生效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简述组织传播研究的几大流派。
[北大2009研]答:目前的组织传播研究,内容丰富,学派纷呈,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学派和现代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