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笔者根据王弼本《道德经》,参照郭店楚竹简、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其他一些传世本,整理出了一篇《道德经》。

去掉章节号和各种标点符号,共5238字,而其中至少有410字(约占7.8%)直接反映了老子的战争观。

《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士以上的人看的,“无为”是《道德经》的思想核心。

从这个思想出发,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对发动战争。

他认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人主”应该“不以兵强天下”,指出“善为士者不武”。

他反复强调“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擅用战争是“天下无道”的表现,会出现“戎马生于郊”的情况。

他分析了战争危害,“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他提出,“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告诫人们“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提醒统治者“兵强则灭”。

面对“不得已”的战争,老子主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敢以取强”,“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下面具体分析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

一、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释文:按道辅佐君主的,不靠使用武力在天下表现强大,这样做事好回旋——经过战争的地方,杂草野树在那里生长起来;战争过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取得好的战果就停止,不能凭借它选择强势。

有战果不要自大,有战果不要自夸,有战果不要骄傲;战果如果不能达到,对取得战果不要勉强——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亡,这就叫背离了道,背离了道就会加速灭亡。

(第三十章)
老子主张,为国者要慎用战争;不得已用战争时,有果要适可而止,无果也不要蛮干。

为什么要“不以兵强天下”呢?因为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的结果必然是“荆棘生焉”、“必有凶年”,“不以兵强天下”,就会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为什么“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呢?因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是有果时应持的态度;“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是无果时应持的态度。

我国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甚至还有诸侯国向周王室兴师。

这里实际告诫的对象是“人主”,但却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未直接说“人主”,
却拐了个弯称“佐人主者”,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回避的表达方式。

注意到这里使用“人主”来称呼最高统治者,既不称“民主”,也不称“君主”,而称“人主”,是因为“主”与“民”之间还隔着一层“人”。

在当时的称谓中,民,普通百姓,草民;人,食禄阶层,是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的阶层;“君”是由“君子”变化出来的,是人君。

“其事好还”的“还”同“旋”,回旋、周旋之意。

“其事好还”言为己方留有回旋的空间。

一旦诉诸武力,一旦发动战争,想全身而退,难!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只是农耕社会战争带来的危害,现代战争的破坏作用更大:二战结束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仅仅是震慑,更大的问题是制造灾难,恢复重建,疗治创伤谈何容易!明道的“人主”不轻易诉诸武力,这样才有回旋余地。

这是相当科学的总结和判断。

“不敢以取强”,取强,选择强势。

什么叫强势?赶尽杀绝,这就是强势;这样做太甚,所以“不敢”为之。

为什么“果而不得已”要“果而勿强”呢?因为强战必将损兵折将,必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因为强战必将有更大的杀戮和牺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凡战争,双方都要损兵折将,不可能保全。

二、兵者不祥之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释文:正因为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按道的标准衡量有人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侧为尊位,战争时以右侧为尊位。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

不得已用它时,不热衷是高明的态度,战胜了也不以为它是美事,如果把它当作美事炫耀是以杀人为快乐。

以杀人为快乐的人,是不能让他在天下得志的。

吉利事以左边为尊位,凶丧事以右边为尊位;副将排序在左边,主将排序在右边——说的就是按办理丧事的礼节对待战争。

杀人众多,要以悲痛的心情面对它;战胜了,要按办丧事的礼节处理它。

(第三十一章)
老子提出,发动战争不祥,不能让热衷于战争的人得志,要以悲哀的态度对待战争。

老子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来证明“兵者不祥之器”。

应该说,从“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的礼节看,老子代表的是当时有识之士的一种主流战争观,从“兵者不祥之器”的认知和“以丧礼处之”态度看,当时人们已经把战争看成凶事。

但当时的一些统治者却常常违背这个认知,屡屡发动战争。

老子反对诉诸武力,反对战争。

他提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一再暗示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老子强调,战争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手段,即使使用了这个手段,也要“恬淡为上”,适可而止。

恬淡,安静而淡然,不在意,不热衷,不刻意花更多力气,不在上面下功夫,不无休无止。

恬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

老子坚决反对“乐杀人”,告诫人们不能让乐杀人者在天下得志。

但凡发动战争总要有针对目标,中国有句俗语叫“冤有头债有主”,不是针对“头”、“主”的杀伐都是“乐杀人”的行为,即使针对“头”、“主”的过分杀伐也是“乐杀人”的行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这是老子告诫之语。

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战争频繁,但“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常常为了一点儿名誉,为了一点儿颜面,为了斗气,为了掠夺一点儿财物而开战,而且当时以“首级”(“馘”)来论战功,因此在一些战争中,出现以杀戮邀功,甚至以平民首级充数的情况。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今天读《道德经》,感觉老子当年的告诫依然让人警醒。

老子之后,古今中外血的事实在延续和证实着老子的的担心。

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屠戮也不少,如项羽坑杀十万降卒,按当时的人口,这不是小数目;如清军扬州十日屠,数十万人罹难,按当时的人口,这也是个大数目。

在世界历史上,侵略战争的屠戮可以说无计其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史上的最典型杀人战争。

日军惨绝人寰地屠戮中国人,仅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杀中就有三十万中国人惨死;在纳粹集中营,七百八十二万名囚徒中有七百一十二万人丧生。

希特勒、东条英机等就是典型的乐杀人者。

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唯恐天下不乱,怂恿别国内战,扶持所谓反对派,制造事端;一些恐怖组织制造人弹,面对平民进行恐怖袭击,这些都是“乐杀人”的行为。

制造2012年叙利亚胡拉惨案的人,无论是谁,他都是“乐杀人者”,显然这样的人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

要以史为鉴,警惕乐杀人者执政,警惕乐杀人者制造和发动战争。

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
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文:天下有道,退下战马来耕耘;天下无道,耕马当作战马用。

罪孽没有比荒淫无度更大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再大的了,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再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满足就会一直满足。

(第四十六章)
老子以马的不同用场来揭示天下的“有道”与“无道”,并提出告诫,贪欲是灾难的根源。

“天下有道”就是天下在合于道的规律中运行。

退下战马去耕田,这是和平时期的景象。

有一个典故叫“马放南山”,它就出自《尚书·武成》,说的就是周武王克商后的举措:“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其实,“马放南山”只是一种说法,更多的马是要投放的耕耘中的。

“天下无道”就是不按正道治理天下。

让耕田的马去服役显然失去常态。

实际上,“戎马生于郊”就是因为频繁的、大规模的发动战争,已有的征战之马不够用,为了作战不得不将耕田之马征调到战场上。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就是战争对民生的间接危害;耕田之马用于战事,必然还要征调耕田之人,必然要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这种状态下农田歉收乃至荒芜是必然的,不用战争过后“凶年”就已经出现了。

“可欲”、“欲得”、“不知足”是扩充地盘,发动战争的根源。

战争因“可欲”、“欲得”、“不知足”而产生,“可欲”、“欲得”、“不知足”是造孽,是罪、咎、祸之根源。

四、以奇用兵
老子还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的治国方略。

其中“以奇用兵”体现了老子的战略观和战术观。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都应该是合道的处事态度。

正,是常态,是正确之法。

奇,是“出奇不意”,是“让人意料不到”。

无事,就是不抱特殊目的,不追求什么政绩,就是顺其自然,就是不生事,不多事,不整事儿。

取,取得,占有,统领,此“取”是与“舍”相对之“取”。

治国与用兵不同,“正”与“奇”是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

治国必正,用兵宜奇,取天下当以无事。

“以正治国”是原则,是大政方针,“以奇用兵”乃战略战术之策,“以无事取天下”正是要顺应自然之性。

五、大国应该谦卑地对待小国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
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释文:大国是下游,是天下交汇处,是天下的母性。

母性总是以柔静的本性战胜雄性的刚猛,以柔静处在下位。

所以大国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小国,就会获取小国的认同,小国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大国,就会获取大国的认同。

所以有时是大国用谦卑来争取小国的拥戴,有时是小国用谦卑来争取大国的保护。

大国不过想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小国不过想在大国的保护伞下获得安定——这两方面各自满足了自己的
需求,大国应该处在下位。

(第六十一章)
这里,老子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策略。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兼畜人,庇护着小国使之从属于自己,同时控制小国,占有人脉,得到更多小国的拥戴,像春秋五霸得到各小国的拥戴一样。

入事人,归附大国,靠大国来保护自己。

大国的“兼畜”并非直接吞并,而是让小国依附和听命于自己;小国的“入事”并非心甘情愿的让人统辖,任人摆布,而是求得安稳的无奈之举。

兼畜,统辖使顺从;入事,听命使满意。

对大国而言,“为下”的是姿态,不是放弃原则:“为下的是不趋小利,而不是放弃利益。

”“兼畜”本义为兼并占有,引申为获取拥
戴,既欲兼畜人,必“以言下之”,“以身后之”(第七章)。

对大国来讲,谦下是怀柔策略;对小国来讲,谦下是自保的策略。

老子之时,大国的“兼畜”、小国的“入事”表现得相当复杂,《左传》多有记载。

“大国以下小国,小国以下大国”显然老子是针对当时周王朝权力衰落,诸侯国之间频发战争的现状提出来的,这虽然是基于对当时中国境内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分析,但对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今天有一些大国也表现过“下流”的姿态,但这种“下流”有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目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并且采取不同的标准,不能一视同仁。

小国本来弱小,需要跟在大国后面,避免大国产生不满,这是一般现象,一般规律。

大国本来强大,所以经常的表现是自恃,让大国谦卑地对待小国,还真有些难度,所以老子强调“大者宜为下”。

老子谈的“国际关系”与今天的“国际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当时的大国小国均是诸侯国,是分封制的产物,共同尊奉一个“天子”,尽管这个“天子”名存实亡。

但大国的怀柔策略,小国的自重表现是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前提。

今天各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到有些像我国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

大国的怀柔就是尊重小国的合理
要求,给小国休养生息创造条件,不恃强凌弱;在众多大国之间的小国,自重就是不无原则地巴结,不左摇右摆,不制造是非,这些都是当今处理国际关系应取的态度。

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人气指数,形成主导,以平衡和维护国际和平;小国要依傍大者,借和平环境,借大国之势谋求发展。

六、“慈”能促成战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有这样几句话“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它谈的是“慈”的重要意义。

如果有了慈,谁依靠它作战就能取胜,防守就能稳固,因为天要救助他,由于他慈爱而保护他。

“慈”涉及到“勇”,涉及到战守。

“勇”与战守均因“慈”而生,因“慈”才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慈”而勇,因“慈”而能战能守。

老子的“慈”是发自内心的爱。

从第十八章的“孝”与“慈”并举来看,“慈”是长者对晚辈的“爱”,本章之“慈”含有统治者对子民之爱,有这种爱就能自觉地维护被爱者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慈”与“勇”的关系。

七、避免正面对抗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释文:善于做士的人不仗恃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发怒,
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同敌人争高下,善于用人的人以谦卑的态度待人:这就叫不争夺的品德,这就叫借用他人的力量,这就叫合于上天和古时已有的道。

(第六十八章)本章体现了老子的指挥决断思想,在军事对抗中要循道而行,善于借力不蛮干。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释文:军事指挥官这样说:“我不敢做进攻者就只能作防守者,我不敢前进一寸只好退让一尺。

”这叫做行军作战用不着排列阵式,搏斗撕杀用不着绾袖挥臂,抓捕俘虏用不着使用兵器,牵制敌军用不着部署兵力。

没有比轻易与人为敌还大的灾祸了,轻易与敌人对抗差点儿让我失去遵从的道。

所以敌对双方兵力相当,同仇敌忾的一方获胜。

(第六十九章)
本章也表达了老子的指挥决断思想,强调按道的原则应对战争,提出作战要善于退让,避免与敌对方正面交锋,不轻易与敌人对抗,体现了老子的战略观和战术观。

“不武”,就是不炫耀武力,不仗恃武力,因而不诉诸武力。

因为不凭借武力,不靠蛮干,不用动武,“不以兵强
天下”(第三十章),就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战而屈人之兵”(《孟子》)。

“善战者不怒”与老子曾提出“事善能”(第八章),主张容忍理智是一个道理。

“不怒”就是忍耐。

“怒”即“动怒”、“发怒”,“动怒”、“发怒”就会失去理智,对抗中失去理智,就会出现“不道”的问题。

“不怒”就是“不被激怒”、“不发怒”、“不动怒”。

善于作战之人,不可激怒,不会像许褚那样赤膊上阵。

“善胜敌者不与”,“不与”就是“不交锋”,“不争斗”。

交锋是正面对抗,常常是胶着状态,胜负之数不可判。

“不与”至少可以避免打无把握之仗,以“迂回”寻求更合理的胜敌之策。

“善用人者为之下”,此“用人”放在这里,应该与军事对抗有关,“之”是在军事对抗中“善用人者”手下之人。

“为之下”是一种姿态,这种“为之下”是下属机动灵活做出正确决策的保证,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不争”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不争之德”是圣人的品德。

“用人之力”是借用他人的力量,一方面充分发挥他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获得胜利;一方面是借用对手之力:武侠小说在描绘武侠高手时,常夸赞武林高手善于借力打力,“用人之力”当然也包括借对手之
力,以力打力,达到“不战而屈人兵”的效果。

何为主,何为客?主,是主人,是主动发动战争者,主动进攻者。

客,是客人,是不得不接受战争者,是被动防守者。

为什么“不敢进寸”却要“退尺”?“进”是示强之道,“寸”极言其小。

我是被动者,我处守势,不需要“进”,连“寸”都不“进”,一点儿都不“进”。

与“寸”相较,“尺”大其十倍。

“退尺”是忍让之道,是示弱之道。

不为主而为客,不进寸而退尺,就是不表现强悍,就是守柔,因为“木强则折,兵强则灭”(第七十六章)。

行军作战用不着排列阵式,是无阵式可排,是轻易不与人对阵,是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

搏斗撕杀用不着绾袖挥臂,是不与人搏斗撕杀,是避免与敌正面冲突,尽量不与敌方肉搏,所以用不着绾袖挥臂,这是不对抗的策略。

抓捕敌人用不着使用兵器,是不实施抓捕行动,是让对方自己提出和解方案,是让对方自动放弃作战,缴械投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牵制敌军用不着部署兵力,是没有兵力可部署,是用其他方式牵制敌方,使敌方不敢轻举妄动,这是以弱制强的策略。

“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是守柔、处下,是“无为”之道,就是不摆花架子,不托大,不蛮干,不仗恃武力,就是“以奇用兵”。

需要强调的是“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中的“轻敌”,不是“轻视敌人”的意思,而是“轻易树敌”、“轻易
与敌人对抗”的意思。

为什么“抗兵相若,哀者胜”呢?什么是“哀者”?哀者,怀着悲哀之情的人,即受到攻击,不得不带着悲哀心情去自卫反击的人。

“哀者”是本来不愿意与人敌对,却不得不与人敌对者,是无奈者。

哀,意犹“同仇敌忾”。

?因没有退路而同仇敌忾舍生忘死。

兵力相当,形势相若,当然是同仇敌忾一方取胜。

八、“小国寡民”不要凭借武力
第八十章谈的是独立的小国治国之策,老子认为“小国寡民”应采取自我封闭政策,提出了“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主张。

我以为,“小国寡民”发展军备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国际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小国微不足道的军队能起什么作用?在国际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小国要军队又有什么用?“小国寡民“只有谋求中立,谋求和平发展,不惹事生非。

在国际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是上策。

国际秩序不稳定,“小国寡民”试图靠武力更不足取。

当代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当年萨达姆政权时的伊拉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由此引发了海湾战争。

在联合国授权下,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重创伊拉克军队,迫使萨达姆的伊拉克政府最终接受联合国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海湾战争还为萨达姆掘下了坟墓,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2006年萨达姆被送上了绞刑架。

别说像伊拉克这样的一个小国家,即使一个大国,想靠武力为所欲为也是不可能的。

九、“和其光,同其尘”,融入世界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释文:堵住那出口,关闭那入口;磨去那锋芒,解开那纷乱;融进那光芒,汇入那尘埃,这就叫做大同。

(第五十六章)
这里的内容未谈到战争,但这个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处理国际关系。

《道德经》五千余言,谈及战争的内容不算少。

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领会老子的战争观、战略观和战术观。

老子的战争观是以“无为”、“守静”、“守柔”、“处下”为指导的,充满智慧,充满辩证思想。

“不以兵强天下”这是总结战争的危害得出的结论。

以暴制暴的“防患于未然”必然促成军备竞赛。

当今世界上一再研发的尖端武器,对人类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本身是在
制造战争,是灾难的根源。

我们还可以从老子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和“木强则折,兵强则灭”的判断中悟出更加深刻的道理。

可以预见,世界上没有能永远称霸的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所有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今天殖民统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这足以说明,一是没有永远强大的帝国,二是世界总的趋势是进步的,支配主义没有市场。

当今的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它已经在世界称霸将近70年了,长期在霸主思维下,他们一直在取强势。

“重返亚太”就是一种取强势的战略,是支配欲、霸主欲在作祟。

假设没有中国与俄罗斯,美国照样会有其他假想对手,其他大国也会与美国抗衡,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平衡,一家独大就会出现危险。

美国想抑制别国,不甘心、不愿意让别国坐大,于是经常制造点小混乱小磨擦,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其他国家处在美国这个境地可能也会这样。

客观地说,美国“绝对利己”的政治和民主决定了美国要当霸主,但又不敢贸然地与任何一个大国直接形成军事冲突。

其实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搞的这一套正是美国体制下的“政绩工观”促成的。

美国太想在国际上起主导作用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中展现美国的存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活跃,才
会有影响,从而满足政客集团的价值观。

这种政绩观表面上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比如重返亚太,刺激美国的军火出口,但实际上是以牺牲美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美国如果不在世界到处建立军事基地,不到处派兵,不参加和挑起与他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将会减少多少开支,将会避免多少美国军人的牺牲呢!如果美国不到处树敌,怎么会有针对它的恐怖袭击呢?
当年的希特勒帝国和日本帝国的破灭是前车之鉴。

面对有些愿意折腾的大国,正确的态度是静观其变。

他折腾他的,我发展我的,不必陪他去折腾。

我们不要学搞军备竞赛的国家,应顺其自然的发展自己的军备,而不去搞军备竞赛。

折腾是多为,多为必多败。

国人要时刻铭记,我们永远不要称霸,即使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不要称霸,因为“物壮则老”。

“中国永远不称霸”这是理性的决策,是对国家负责的决策。

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韬光养晦,冷静地面对世界,平和地融入世界,争取长期保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和平发展的机会。

有了不想作霸主的心态,我们就能冷静地面对纷纭多变的世界,以“无为”的态度去顺其自然的“无不为”,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谁都不甘心被冷落,不甘心受挟制。

美国既是对手,又是平衡的伙伴;不用怕他,特别是当我们没有野心的情况下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