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抑郁症的原因及教育对策-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抑郁症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当前,高中生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青春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除开必要的药物治疗,更应该从学校、家庭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进行治疗。

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1] 。高中生承受着诸多成长的烦恼与困惑,心灵的迷茫很难得到公众的真正理解。而今,“郁闷”已成为高中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头禅,抑郁症导致了学习、交往、生活方面的障碍,自伤、他伤事件时有发生。抑郁症导致的种种问题已敲响警钟,引导高中生关爱自我,走出抑郁,建立和谐的心身健康机制刻不容缓。

1. 抑郁症的表现

冯正直将青少年抑郁界定为: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抑郁的核心特征是缺乏快乐,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身体和心理,伴随着行为和身心的不适症状。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主要表现为运动机制受限)。抑郁症患者应最好包括其中两项:

1.1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善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1.2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兴趣与愉快感丧失。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1.3. 运动抑制,包括精神精力减退、总有疲乏感、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2.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抑郁不仅影响我们的情感,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动机、注意、想象、行为、社会关系和生理状况,让人感觉孤独和不适。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中遭遇某种刺激,过于强烈和持久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造成高中生抑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2.1 生理因素

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现象,还有生理上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年龄、神经生化、内分泌、疾病等,并且高中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度发育期且不完善的特殊群体,易兴奋、激动,情绪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对待问题容易偏激等,这些都会导致产生消极情绪,引起抑郁症的发生。

2.2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发育和心理反应。个体的心理特性不同,对现实的感知、思维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并且高中生其心理较为敏感而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是诱发抑郁症的最重要的内部原因。

2.2.1 沉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学习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

也是他们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中,强度最大的前5 位中有4 个是有关学习的,且前3 个依次是不喜欢上学、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另外,70 位学生中有63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重点学校中等以下、及一般学校中等以上,他们通常处于能否考上大学的不确定状态,这种状态的学生可能承受着更多的学习压力,这些都提示学习的压力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成因及病情轻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2.2 个性

个性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中,普遍存在自尊心强、耐挫性差的问题。由于以往环境的顺利和受宠,大多形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定势,一旦挫败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些个性缺陷会使心理应激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长时间的心理失衡,容易患上抑郁症。

2.2.3 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偏差。

所谓自我认知,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或自我评价[2] 。心理

健康的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既不自视清高、狂妄自大,又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他们自尊自信,对前途充满信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并善于抓住机遇,敢于竞争。然而根据调查,多数高中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妄自

尊大,孤芳自赏;二是自我评价过低,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对自我的这两种不正确的认识都会影响人际交往。孤芳自赏者过分相信自己的聪明从而恃才傲物,对不如己者不屑一顾,恶语相向,以己之长,量人之短,以己之聪明,衬人之笨拙;或者对别人漠然置之,不屑与之交流,刚愎自用,如此下去,人们只会避而远之。这些学生虽处于人群之中却备感孤独。自轻自贱者看不到自我的价值,与人交往畏畏缩缩,认为

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没有主见,看别人脸色行事;与人交往,总觉得自己低人一截,矮人三分,唯唯诺诺,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课堂上有言而不敢发,生怕自己说错,惹人笑话,一些大型活动唯恐躲之不及。这种对自我的贬低也必然影响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必然不能认识他人,对自我的高估实际上贬低了他人,对自我的低估实际上抬高了他人,只有“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在实际交往中,坦然以对,发扬自己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体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青年学生成

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对高中生的抑郁,最好的方法是有效的预防[3] 。由于抑郁比其他障碍心理更具隐蔽性,因此从当代高中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有以下几种:

3.1 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许多学生对抑郁症认识不足,一方面缺乏对抑郁症的科学认识,当

出现相应症状时认为只是思想上的问题,跟“病”甚至“精神疾病”扯

不上关系,忽视抑郁症的先兆而慢慢滑入抑郁症的深渊,所以,在学生中进行抑郁症“扫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意识到自己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但由于担心受到歧视而掩盖自己的症状,放弃了寻求心理援助,延误就诊的最佳时机。所以,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是最好的办法。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行为异常时要及时疏通、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纠正错误认知,防患于未然。3.2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校园环境首先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上。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任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愿意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感激、敬重教师,同时愿意把教师当作朋友。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互谅,集体凝聚力强,人际关系和谐,就能尽量减少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和环境不适应带来的负性情绪,及时化解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校园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布局科学合理,充满人文

内涵等也可以陶冶情操,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3 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目前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实效性差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又是不争之实,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教育或只经过短期培训后就上岗,使得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学生把痛苦压抑在心里而非求助于心理咨询中心,导致抑郁情绪发展、恶化,形成抑郁症。心理咨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

己,缓解焦虑、纠正错误认知、走出心理危机,但前提是加强心理咨询的实效性,真正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

3.4 家、校联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对于青春期抑郁症关键在于提高识别,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一旦怀疑存在情绪问题,应及时到心理精神专科就诊咨询、及时予以正确的治疗。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学习压力太大以及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亲情问题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缺失。青少年又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技能和独立能力训练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在这些方面携手努力,共同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 自我预防和调节

4.1 合理进行自我调节

青少年自身也要懂得自我调节,要调整认识,科学评价自我,树立必胜信心,认清自己、客观准确的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挫折,偶尔遇到一些困难不要气馁,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且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科学作息,创设轻松环境。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保障,当你精神紧张,感到心情压抑时,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创造轻松的氛围,用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投身到繁重的学习中。而且要懂得科学应对繁重的学业和做好考前准备,正确对待学习成绩等,尽量放松自己的身心。

4.2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也有利于防治抑郁症。导致抑郁症的部分原因来自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当生活的某一方面进展不顺利的时候,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获得安慰和支持[4] 。多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改善内向、孤僻、不擅长交往的性格,还能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社会现状、接受现实,培养应对冲突的健康心态与环境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确立符合实际的抱负水平,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抑郁。

总之,高中生抑郁症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警觉和关注,再也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广大的教育者和心理工作者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对其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帮助其顺利走出抑郁困境,防止其转化为抑郁症。

参考资料

[1] 李淑英,李淑霞. 自杀与抑郁症的关系[M]. 中国社区医

师.2006 (17):5―5

[2] 乐国安. 咨询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 赵国秋等. 心理控制感与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6)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生心理咨询书信集[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70 ,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