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说的概括一点,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常带高年级数学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生的数感太差,对数的感受和感知能力太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感的培养不可仅仅推卸至高年级才开始,而应该从低年级就着手培养学生的数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首先,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数,去诱发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有数的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从而学习用数来概括、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诱发数感。”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如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数文具盒中的铅笔的个数,数书包中的书本,数小组内的成员数,数图片中的食物,数小棒,数糖果。在这些数数练习中去

感知数的形成,感指数与实物的结合,感知数与生活的关系,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能利用小棒摆出老师所说的数字,思考如何用其他方法来表示数?学生可能会用手指来表示数,也可能会用手中的学具圆片、三角形、小纸片等来表示数,通过以上丰富的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再摆学具中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诱发数感。

其次,用生活现象来引发对数学概念的感知,建立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建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体会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比如在数学实践活动“一把有多少”的估计练习中,老师与学生同时参与活动,学生先抓一把花生,然后试着说说自己可能抓了多少花生?在估计完后自己去数一数一把抓了多少花生。接下来老师抓一把花生,让学生猜猜老师可能抓了多少花生?此时学生的意识中会出现老师手大抓的多,自己手小抓的少的对比,此时在潜意识中滋生了学生对数有大小这一概念的认知,学生的心底会有一种想要知道老师一把抓了多少的强烈愿望。在学生数出老师抓了多少后,顺势引出两数的大小比较,学生的比较概念由多少自然过渡到大小,数学概念巧妙建立。接下来让学生去尝试抓100粒花生需要抓几次,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而操作过程中也让学生对100这一数的形态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知。

再次,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应用数学,升华数感

“数学源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从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设置购物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生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数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