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民生财政支出的困境及对策-精品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概述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监管机制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进财政支出管理。
二、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倾斜性。
大量资源被过度偏向于某些领域,而其他领域却长期处于相对较弱地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施以下对策: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推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2. 优化支出结构: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增加投入,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3. 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确保政府预算具有精准性和透明度,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并进行定期评估。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大量资金被浪费或流于形式,导致财政投入不能最大化效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加强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奖惩机制激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高工作绩效。
2. 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的规划、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智能化水平,并防范腐败风险。
3. 引入市场机制:在符合条件的领域引入竞争性招标、竞价等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向具备优势、效益较好的企业或项目倾斜。
四、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及对策现有财政支出监管机制存在诸多不足。
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手段和有效的内外部约束机制,导致支出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和隐患。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核算、风险评估等内控环节,在各个层级确保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2. 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加大对审计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并惩戒违法行为。
3.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共享及数据管理效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漏洞。
五、创新财政管理思维除了以上问题需求及对策,还应积极探索创新财政管理思维:1. 推动创新型财政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可行范围内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益。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1.1 浪费现象严重财政支出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效用途: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无效的项目,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这些项目可能是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或政治考量所导致的,而非民众的真正需求。
(2)冗员问题:一些政府机构拥有庞大的工作人员,造成支出的增加,但并未提高效率或服务质量。
这种冗员现象带来了巨大的薪资开支,却没有相应的产出。
(3)资源浪费:财政支出不合理地使用了大量资源,例如大规模造成的环境破坏、非必要的土地征用等。
这些资源的浪费不仅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增加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成本负担。
1.2 腐败问题严重财政支出中的腐败现象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它表现在:(1)贪污挪用:一些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将财政支出用于个人或亲属的利益,从而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
这种贪污挪用使得本该用于公共事务的资源被个人非法占有。
(2)权力寻租:政府机构以及官员利用自身的权力地位,获得非法收入或特权。
这给财政支出带来极大的浪费和不公平。
(3)采购腐败: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腐败现象,一些官员和企业勾结,通过虚假报价、恶意竞争等手段牟取私利。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解决财政支出问题的对策2.1 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1)公开预算信息:政府应该主动向公众公布预算信息,包括收入来源、支出项目、执行进度等。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参与,降低政府的不透明性和腐败风险。
(2)建立监督机制: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负责审查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
同时,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2.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精简机构和冗员:政府应当审时度势,削减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
同时,对于存在冗员的机构,应当进行人员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2)合理规划资源使用: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时,应当制定合理的规划,将资源用于真正有益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域,避免浪费和破坏环境。
最新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精品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1.财政支出需求压力大,规模不断膨胀,收支矛盾加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以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获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同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表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
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有15年出现赤字,累计赤字2814亿元,特别是在“八五”期间,财政赤字迅速扩大,达到1945亿元。
国债规模也不断扩大,1980年为43亿元,1985年为89亿元,1990年为375亿元,到1996年已上升为1900多亿元。
虽然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财政对国有的投资支出有所减少,但迅速发展的经济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大量富余人员的安排、再就业培训等都要财政予以支持;二是企业被推向市场后,要求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承担起社会保障的责任;三是地区贫富悬殊扩大,东西部差距拉大,财政的转移支付要加大力度,提高比例;四是我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继续增加对、的投入;此外,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虽然这几年投入不少,但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论是从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未来的经济发展都要求财政支出作出巨大贡献,但这些年来,财政收入不能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财政收不抵支,收支缺口逐年扩大,这种状况如得不到遏制,其危害将是很大的。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位”与“越位”同时存在,以致财政该管的没有管好或管不了,管了不该管的。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投资支出不断下降,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日趋削弱。
1981年我国财政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0.5%和28.1%,1990年下降为10.1%和8.7%,到1995 年进一步降为7.7%和3.1%。
财政在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支持民生项目的设置上有些单一,民生项目涉 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关系到人们出行的 路、桥、地铁、高铁等基础设施,关系到生活质量的医疗、 教育、文化等领域。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谋划好 先后顺序,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在科 学有序推进上存在一定问题。有些项目偏向于“输血式”
12
否顺畅。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做到全面了解支出业务,在 统筹兼顾上有所欠缺,项目资金的分配上不够合理,列 支科目不标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个部门 之间的配合度不高,预算一体化系统各模块衔接融合度 有待提高,这就导致在执行阶段会出现有的项目资金 “捉襟见肘”,有的项目则“过于富裕”。
(二)预算绩效评价有待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是对预 算项目的绩效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 标准,然后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绩效评价做得越到位,项 目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越顺利,资金的利用率也就越高。在有些地方 对“绩效评价”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绩效意识也不强, 同时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民生支出也缺乏相应的考 核评价,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虽然短期内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 期来看容易产生依赖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针对财政在支持民生事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要加强预算编制的学习。自 2019 年 7 月财政 部确定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以来,山东省财政厅坚 决贯彻财政部决策部署,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深 化预算管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的重 要支撑,全力推进落实。预算一体化系统涵盖基础信息、 项 目 库 、预 算 编 制 、预 算 执 行 、会 计 核 算 、决 算 、政 府 采 购、工资统发等业务,是一个环环相扣、顺向支撑、逆向 反馈、上下贯通的大系统。在系统推进的过程中总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业务模块之间的衔接不流畅, 理论上的流程和实际业务有矛盾等。事物的发展不是一 帆风顺的,而是要经过不断探索,在过程中旋回前进。因 此我们要保持空杯心态,自觉学习一体化系统,平时多 总结项目构成,注重数据分析,提高全局预算意识,为领 导科学决策、安排项目提供依据。注重学习上级文件精 神,领会好文件要求,注重学习先进地区好的做法,组织 工作人员到开展一体化系统比较成熟的单位实地学习 交流,自觉对标对表,结合本地区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地 实际的工作方法。 (二)要重视预算绩效评价。民生资金使用绩效的高 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强不强。应当成立专 门的预算绩效评价中心,建设专业人员队伍,加大在人 员培训中的投入,为工作人员的上升发展提供良好的平 台,用好工作绩效这个指挥棒,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可 以组织专家授课,明确培训内容,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 系统的先进理念和技能,认识到预算绩效评价的新特 点,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组织人员到先进单 位学习交流,了解绩效评价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享 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 入增长放缓和民生投入刚性增长的矛盾日趋凸显,要继 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树立起绩效理念,根据需要适 时调整,联合审计、执法、纪检等部门对预算项目进行全 周期绩效评价,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发现 的问题及时汇报,督促项目整改,从而实现民生项目健 康发展。探索构建起“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 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要加强对民生资金的监管,不仅要监管资金流 向,也要对项目建设进行全周期监管。在民生资金的使 用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有责任心,有专业知 识的人才队伍组成专班对资金以“人民的名义”进行管 控,保证专款专用,例如用于回迁房安置的资金必须将 其投入到回迁房建设中去,不得将其随意转移到其他行 业领域。下达资金的同时,配套下达资金管理办法,建立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引言财政支出是国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我国的财政支出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执行。
本文将探讨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问题一:财政支出过度集中我国财政支出在地区和部门间分配不均衡,存在着过度集中的问题。
一方面,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支出的控制较大,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过度集中在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导致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受阻。
治理对策: 1. 加强地方财政的自主权,逐步推进改革,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权和分级管理机制。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保障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
问题二:财政支出效率低下尽管财政支出规模庞大,但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行政体制不完善和管理不规范,一些财政支出项目的实施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效果不明显。
另一方面,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存在投资回报率低、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浪费了公共财力。
治理对策: 1. 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 加强公共财政投资的风险管理,加强经济评估,选择具有潜力和长期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
问题三:财政支出透明度低下我国财政支出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这导致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分配过程缺乏公开和透明,容易出现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
治理对策: 1. 加强财政支出信息公开,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公示平台,使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和监督财政使用情况。
2. 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加强追责问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
问题四:社会保障支出不足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需求持续增加。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治理对策: 1.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加大对养老、医疗、失业等领域的财政支持。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我国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分析1.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呈现出明显的放缓趋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为6.2%,较2017年的7.4%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增速放缓,从而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2. 财政支出增速加快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速却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2018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速为8.7%,高于财政收入增速。
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速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导致财政赤字规模扩大,财政运行压力加大。
3. 财政结构失衡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财政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
一方面,财政支出中,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民生领域的短板依然存在;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等领域的投入过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改革对策建议1.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为应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来提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财政收入。
可以加大对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升财政收入水平。
2.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针对财政支出增速加快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避免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控制目标,限制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增长。
可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投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科学性。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财政支出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职责。
然而,财政支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首先,财政支出的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而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文化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相对不足。
这种结构不平衡导致了一些领域发展缓慢,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财政支出效益不高其次,财政支出的效益不高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一些原因,如腐败现象的存在、项目管理的不善等,财政支出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不合格、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问题,既浪费了财政资源,也限制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3. 财政支出透明度不够此外,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也存在问题。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财政支出的决策和使用过程缺乏公开,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不力,容易出现滥用或浪费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公众对财政支出的信任,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财政支出的对策研究针对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和改进,以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首先,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各个领域的支出合理性和均衡性。
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减少对低效项目的投入,避免财政资源的浪费。
2. 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其次,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的决策、执行与监督制度,提高财政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效率。
加强财政收支信息的公示和公开,增强公众对财政支出决策的监督力度,保证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另外,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是必要的。
对于财政支出项目,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使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描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政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与财政工作相关的问题。
1. 财政收入不稳定: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
然而,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财政收入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导致财政收入不稳定。
2. 财政支出过大: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民生需求的增加,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
虽然这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也给财政压力带来了很大挑战。
3. 地方债务风险: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往往以高举债务的方式融资。
然而,部分地方债务规模庞大、偿还能力较弱,存在较大风险,给整体财政安全带来隐患。
4. 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不规范:在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财政拨款项目的效益不明显、财政预算执行不规范等。
二、问题影响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1. 经济增长受限:财政收入不稳定和财政支出过大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 社会压力加大:未能有效解决地方债务和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问题,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压力。
3. 财政安全风险上升:如果地方债务风险无法得到控制,在金融市场波动或其他经济困境下可能导致全面性的财政系统危机。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财政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扩大税基范围等方式,增加税收来源多样性,并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同时,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维护税务制度的公平性和正常秩序。
2.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对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财政拨款项目的效益合理可行。
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加大财政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使财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配置。
3. 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管控:加强对地方债务发行与偿还情况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地方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实力相匹配。
当前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对策
当前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对策作者:刘冬金来源:《开放潮》2006年第03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支出范围和资金供应方式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国家财政尽力筹措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教育及其他国家重点建设事业,为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现行财政支出政策及其支出结构在总体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财政支出改革和管理有待加强。
现就当前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对策浅析如下:当前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
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各级财力规模非常小,特别是当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分配关系尚未规范,国家财权相当分散,加之宏观经济效益日趋下降,因此,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方面支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支出管理难控,资金损失浪费严重。
当前整个社会上奢侈摆阔之风日盛,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挥霍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去长期存在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滞后、财政纪律松弛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国家包揽过多,财政不堪承受,供给制分配方式尚未完全打破。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被打破,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依然存在,财政职能范围及其支出责任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背在财政身上。
这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三是在财政分配格局,支出“缺位”矛盾相当突出。
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一方面如前所述,存在着财政包揽过多的弊端,即所谓财政的“越位”;另一方面还面临支出“缺位”的矛盾,这主要是指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财政力不从心,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或者说财政未能充分发挥支出分配的调控作用。
四是财政供养人员日益膨胀,加重了财政支出负担。
财政供养人员与财政支出呈正比例关系,当前我国财政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规模庞大,增长迅猛,财政不堪重负,这是导致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引言财政支出是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财政支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公共财政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当前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问题分析1.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仍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民生支出为主导。
虽然这些领域的投入有助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改善民生福利,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其他领域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亟需更多资金投入。
2. 政府投资效益不高尽管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但由于项目设计不当、监管不力等原因,部分地区或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低效率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
3. 财政支出透明度有待提高财政支出涉及广泛的公共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因此对资金使用情况应更加透明。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财政支出信息未对社会公众公开,这不利于监督和防止腐败现象。
4.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各级政府之间存在权责不清、决策层级繁琐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项目投资难以及监管上的漏洞。
三、对策建议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应加大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尤其是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民生福利水平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 强化投资效益评估管理政府在进行工程投资时应重视评估与审批工作,并建立全面有效的审计机制来确保项目运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管和问责,防止低效率问题发生。
3. 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快财政支出信息公开的步伐。
推动各级政府做好财政支出工作的公开透明,同时优化监管措施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减少腐败发生。
4. 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完善财政支出决策权与执行权划分,强化预算管控。
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
同时,不同层级之间应加强协调合作,形成有效联动。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财政资金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地区和领域长期欠账。
其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很多项目投入大而产出低。
再次,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导致民生改善缓慢。
二、问题原因分析1. 财政制度漏洞我国现行的预算制度在资源配置和资金监管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造成这个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预算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和系统性规划,在资金审核与审批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2. 地方利益优先地方政府常常将自己狭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倾向于保护本地企业发展和争取更多资源投入。
这种做法导致了资源调配上的不公平和扭曲现象。
3. 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是衡量一个行政单位履职情况以及开展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部门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导致财政支出无法很好地体现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三、问题影响1.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面临投资缺乏、民生改善滞后等问题,使得这些区域内部矛盾凸现,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
2. 增加了政府债务风险高额财政支出和低效的财政资金使用导致了大量债务积累,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偿还风险。
这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和隐患。
3. 影响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领域长期受到投入不足的困扰,导致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民生事业发展缓慢,人们享受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且不均衡。
四、对策建议1. 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和监管机制强化行业预算编制程序,并简化审批手续以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强调“用得起”的原则,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2. 优化投资结构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要注重平衡区域发展,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推动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
3. 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行政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将诚信、责任等品质作为绩效评价的参考因素。
同时鼓励寻求多种方式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整体经济收益。
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在制定和执行财政预算时,政府需要进行各项支出来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目标。
然而,在财政支出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并伴随着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财政支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增强支出管理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问题一:资金浪费首要问题之一是财政资金的浪费。
这可能源于无效或不透明的招标程序、缺乏对项目执行监管、审批权过分集中等原因。
这种资金浪费不仅损害了公共信任,还削弱了财务状况,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
对策一:优化招投标制度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更为透明和高效的招投标制度。
相关部门应完善采购流程并公开展示各阶段结果,确保公平竞争和合理选择供应商;加强审计监督,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同时鼓励市场参与者提供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有效去除滥用权力和腐败的现象。
对策二:加强监管与审查政府应建立稽核机构,负责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并发现浪费行为。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对项目执行进行全面监控,并开展独立评估以提高效率和成果的可衡量性。
问题二:低效能支出除了浪费以外,财政支出中存在大量低效、无法产生预期影响的情况。
有时候这是因为缺乏绩效评估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导致公共资源分配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动态调整。
对策一:制定明确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各项支出。
政府部门应当在财务预算编制之前设定具体、可衡量和实际可达成的目标,并设计相应指标用于评估绩效。
同时,利用社会统计数据跟踪、汇报公共服务运输结果,在民众间广泛征询意见以满足公众需求,并及时调整预算分配。
对策二:推行绩效评价政府应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对各项目进行周期性审查以评估其成效。
通过建立绩效奖励制度,激励政府部门在预算分配方面的创新和有效管理。
问题三:缺乏可持续性财政支出的另一个挑战是缺乏可持续性。
当支出超过收入时,会导致财政不平衡、债务增长和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需要改进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而其他领域的支出相对较少。
这种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财政支出过于重视量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追求下,财政支出经常以规模扩张为目标,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
这种现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
另外,财政支出的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不严格,导致资金的流失和浪费。
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将财政资金用于楼市投资等违规操作的情况,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风险。
二、对我国财政支出问题的对策面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进财政支出,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益。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政府应该重视公共服务领域以外的支出,如文化、环保等领域,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的审计监管。
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三是改革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益。
政府应该注重提高财政支出的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追求数量上的增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项目管理,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避免浪费和低效率的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对财政支出项目的评估和监测,确保项目的预期效益得到兑现。
四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范性,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资金使用的权限和责任。
同时,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透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增加社会监督,避免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财政支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现有财政支出问题1. 资金浪费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制度缺陷,部分地方或单位在财政支出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被浪费掉,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2. 不合理分配在一些机构和项目上,财政拨款以及使用不够科学合理。
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利用,导致某些领域发展滞后。
3. 单一依赖产业或项目某些地方或单位往往只依靠单一产业或项目来进行经济建设和投入大量资金。
当该产业面临困难时会造成巨大损失,并影响整体经济稳定性。
4. 监管缺位和权力腐败监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可能存在疏漏,导致资源流失甚至滥用。
与此同时,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一些财政资金被侵占和挪用,损害了社会利益。
三、解决财政支出问题的对策1. 加强预算管理与审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与审核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得到充分审慎地使用。
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各项开支符合规定并发挥最大效益。
2. 推进财政分配改革深化财政分配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实现公平合理的财政支出。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并逐步减少不必要开支。
3. 多元化经济发展方向鼓励地方和单位掌握多种产业或项目,避免单一依赖产生巨大风险。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新兴领域进行投资并培育新动能。
4. 强化监管与打击腐败行为加大力度打击和惩治权力腐败行为,并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增加监管部门人员数量和能力,并完善监管机制,真正实现财政支出的透明化。
四、总结财政支出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推进改革以及强化监管,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财政支出问题,并确保国家和人民利益最大化。
同时,也需要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在经济发展上走可持续之路。
我国财政支出所面临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所面临旳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 财政支出旳规模, 是伴随人均GDP旳增长而上升旳, 抵达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支出旳规模总体体现为上升趋势, 而在此上升旳过程中难免存在某些问题, 本文针对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旳种种问题, 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构造旳措施。
关键字: 财政支出构造问题优化措施财政支出构造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旳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旳比重, 也称“财政支出构成”。
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旳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是从总量上影响, 更重要旳是支出构造各部分对于经济增长旳不同样作用。
分析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旳问题, 从而优化支出构造, 可以增进我国经济旳稳定增长。
1我国现行财政支出构造中存在旳问题1.1财政支出中旳“越位”现象一是多种生产性支出有越位成分。
二是补助项目过多, 财政仍然承担了某些本属于调整领域旳补助项目。
三是各类事业费中有相称部分用与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导致行政管理费用逐年上涨。
财政支出旳越位, 挤占了稀缺旳财政资源, 分散了财力, 即导致经济建设中旳反复挥霍, 又使应保项目得不到财政支持。
行政管理支出过度膨胀行政管理支出用于维持政府旳正常运转, 从而提供公共所需要旳服务。
政府提供旳公共服务有很强旳外部性, 可以维持社会秩序, 减少交易成本, 保护产权, 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旳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一五”至“四五”期间, 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旳比重展现出持续下降旳趋势,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非但没有做到继续下降或维持原有旳相对规模, 反而出现相反旳趋势: 行政管理费在各项支出中增长旳速度最快, 占财政支出旳比重持续上升, 近年才有所下降。
从表1—1可看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旳行政管理费旳增长速度, 大部分年份超过了财政支出旳增长速度, 是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旳一种项目, 占财政支出旳比重逐年上升, 由1978年旳4.4%上升到1995年旳12.8%, 随即有所下降, 至2023年才明显下降为6.4%, 但随即又持续上升, 2023年抵达14.3%。
财政支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财政支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描述每个国家都需要财政支出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财政支出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资源分配不均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财政支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财政支出中,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区或行业可能会得到相对过多的财政支持,而其他地区或行业则相对缺乏资金支持,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不均衡也可能导致财政支出的效果不佳,甚至浪费了一些资源。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资源分配机制。
政府可以从中央统筹和地方自主两个层面进行资源分配,并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来确定资源的优先级。
其次,应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避免因地方保护主义而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最后,需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财政支出信息发布平台,让公众能够了解到财政支出的情况,进一步推动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是另一个财政支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财政支出的资金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效果不佳。
这可能是因为项目选择不当、流程繁琐、审批和监管不够严格,或者因为腐败等原因造成的。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需要加强选项目和监管。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项目申报、审批和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有必要且有效的领域。
其次,应优化财政支出的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此外,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财政支出策略。
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财政支出的监管是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重要环节。
然而,监管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机构的能力不足,监管手段和方法的滞后导致的。
要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财政监管机构的投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支出在国家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必须正视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问题分析1. 资金分配不均衡当前,我国还存在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导致了财政资金分配不均衡。
一些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限制使得其基础设施投资相对缺乏;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则过度关注商业项目而忽略了民生事务。
2. 部门开支效率低下在当前行政管理体制下,各个部门之间往往为了争取更多预算拨款而竞相扩大开支规模,但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责任追究体系薄弱等原因,导致部门间没有合理协同与有效沟通。
增加开支并不能保证实际效果。
3. 劳动力成本高企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我国财政支出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工资待遇过高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这进一步压缩了财政剩余空间,限制了投资和创新。
三、对策建议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了解决地区间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应通过调整财政分配机制,并采取差别化的资源配置措施。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并适时提供税收减免或者扶持措施以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
2. 加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针对部门开支效率低下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核机制,确保公共资源被合理利用。
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在预算编报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科学评估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内容;并及时进行中期评估与调整。
3. 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为了缓解劳动力成本高企的问题,政府应当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鼓励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
通过降低购买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价格,减少公共财政支出,并提高民众获得基本服务的能力。
4. 强化预算透明度在实施财政支出时,重要的是加强预算审批制度建设和信息公开工作。
政府应向社会公布重点领域的支出计划与执行情况报告,同时接受媒体和公众对财政开支进行监督。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描述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财政支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财政支出过度臃肿。
在一些国家,政府的财政支出庞大且无序,导致财政赤字快速累积。
这不仅会增加国家债务负担,而且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2. 财政支出项目缺乏透明度。
在一些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选取和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
这不仅损害了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3. 财政支出重点偏向。
有些国家在财政支出中偏向于某些特定领域,忽视了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需求。
这样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影响国家整体发展的平衡性。
4. 财政支出管理不规范。
在一些地方,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财务管理问题。
这可能导致公共财产的浪费和财政风险的增加。
二、解决对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财政支出的规划与预算。
建立科学、系统的财政预算制度,明确资源配置的原则和方式,合理确定各项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同时,加强对各级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公共财政的合理使用。
2. 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实行政府财政支出项目的公开招标和公开决策制度,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提高政府财政支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建立健全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使公众可以了解到政府财政支出的情况,增加对政府的监督。
3. 实施多元化的财政支出政策。
合理分配财政资源,注重平衡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避免财政支出过度集中在某几个领域。
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国家整体的公共服务水平。
4. 健全财政支出管理机制。
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和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确保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此外,加强对财政支出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减少权力滥用和财务风险。
政府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财政支出过于庞大在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政府财政支出普遍存在过于庞大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失衡,并导致了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
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级段落标题:理顺财政收入结构首先,我们应该着眼于改善财政收入结构,以增加可征收税收的范围和力度。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扩大税基:应进一步完善税制,减少税务规避行为,并着力扩大征税范围。
例如,可以提高对高收入人群、高资产人群、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征税力度。
2. 优化税制:应通过调整税率结构来促进经济活动和就业增长。
科学合理地设定税率水平,有助于提高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应减轻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等薄弱环节的税收负担。
3. 加强反腐倡廉:要加大力度打击腐败行为,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防止财政资金被挪用、浪费和滥用。
问题二:公共支出效益不高其次,政府财政支出往往存在效益不高的问题。
这是由于过分依赖传统领域的支出,对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所致。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二级段落标题:优化公共支出结构1. 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应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教育和科研领域,以提高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师资待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加大对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鼓励科学家进行原始创新。
2.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并且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提高整体效率。
3. 加强社会福利投入:公共支出应更多地倾向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
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和服务水平,使其覆盖面更广,并解决贫困人口和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问题三:财政执法不严格最后,政府财政支出存在着执法不严格的问题。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导致了资金浪费、滥用以及不合理分配。
最新 民生财政支出的困境及对策-精品
民生财政支出的困境及对策一、民生财政的内涵2003年以来,政府财政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于这种将公共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到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安排,很大一部分学者称之为“民生财政”,以此来区别于将财政投资重点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传统型“建设财政”[1]。
但到底“民生财政是什么”,我国各界学者对民生财政的定义各执己见,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角度。
第一种是从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民生财政的定义,贾康、梁季、张立承(2011)、王宁涛(2010)学者认为民生财政就是公共财政,二者只是在不同阶段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称呼罢了,所有的公共财政的实质均应体现民生,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为民服务;而顾辉(2012)、马海涛、和立道(2010)、魏立萍、刘晔(2008)等学者则认为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所涉范围中的其中一部分,是“窄口径”的公共财政,是具有“以人为本”民生价值取向的公共财政[2]。
第二种是从财政目标的角度来定义民生财政,李塔娜(2010)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民生财政即为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为前提,不断推动国民消费水平提高,避免过大消费差距,逐步实现基本消费均等化,提高社会总福利和公民幸福指数的财政。
王宁涛(2011)认为民生财政是指民主财政,将财权归还于民,让公众能充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真正掌握财政预算的审批权,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来对财政进行监督,关注公共财政中每一项财产的具体去向。
刘尚希(2011)指出民生财政作为国之公器,要将“民生”作为财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时刻关注民生―――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从“物本财政”到“人本财政”的转变。
第三种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来描述民生财政。
傅道忠(2009)指出所谓民生财政就是在公共财政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保、就业、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财政项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财政支出的困境及对策一、民生财政的内涵2003年以来,政府财政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于这种将公共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到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安排,很大一部分学者称之为“民生财政”,以此来区别于将财政投资重点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传统型“建设财政”[1]。
但到底“民生财政是什么”,我国各界学者对民生财政的定义各执己见,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角度。
第一种是从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民生财政的定义,贾康、梁季、张立承(2011)、王宁涛(2010)学者认为民生财政就是公共财政,二者只是在不同阶段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称呼罢了,所有的公共财政的实质均应体现民生,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为民服务;而顾辉(2012)、马海涛、和立道(2010)、魏立萍、刘晔(2008)等学者则认为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所涉范围中的其中一部分,是“窄口径”的公共财政,是具有“以人为本”民生价值取向的公共财政[2]。
第二种是从财政目标的角度来定义民生财政,李塔娜(2010)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民生财政即为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为前提,不断推动国民消费水平提高,避免过大消费差距,逐步实现基本消费均等化,提高社会总福利和公民幸福指数的财政。
王宁涛(2011)认为民生财政是指民主财政,将财权归还于民,让公众能充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真正掌握财政预算的审批权,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来对财政进行监督,关注公共财政中每一项财产的具体去向。
刘尚希(2011)指出民生财政作为国之公器,要将“民生”作为财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时刻关注民生―――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从“物本财政”到“人本财政”的转变。
第三种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来描述民生财政。
傅道忠(2009)指出所谓民生财政就是在公共财政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保、就业、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财政项目[3]。
一些学者按照财政支出与民生需求的紧密程度,将民生财政划分为由低到高多个层次,张馨(2009)将民生财政的支出范围划分为“阶梯型”[4];王一宏、朱大兴(2011)将民生财政支出总额比作一个从里到外化分为四层的圆[5];闫宇光、寇明峰(2011)将民生财政支出项目以表格的形式划分为三个层次。
二、我国民生财政支出现状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取得显著成绩。
杨伊、温涛(2013)提出,我国在2006年―2010年期间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分别增长了1.9倍、3.2倍、2.1倍,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提高了很多,在2011年的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和文化事业方面的预算总支出超过前一年民生财政支出18.1%,总计10509.92亿元,民生财政支出数额与往年相较非常可观[7]。
余丽生(2014)提出,根据2007年―2012年这五年的财政数据,国家将财政用于教育经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民生支出均有显著提高,中央的民生财政支出金额5年累计达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1%,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3以上。
2013年由于受财政收入回落的影响,国家及时压缩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长率下降为10.9%,但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从2014年的1月份到3月份,全国的财政总支出达30432亿元,同比增长12.6%。
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农业、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主要民生项目的支出仍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说明国家不断重视民生发展,将民生作为今后财政投资的关注重点。
2015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在过去的2014年一年中我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已达70%以上,主要投入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五个方面的民生项目,这样的比重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8]。
虽然,就整体而言,我国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正逐步趋于完善,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也逐年递增,民生财政支出的特征“公平性、公共性、公益性”已日趋凸显(宫晓霞,2011)。
但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仍相差甚远,王宁涛(2011)指出我国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民生领域的民生财政支出,不仅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的相同领域的财政支出水平,而且没有完成在我国这些民生领域的初始发展目标[9]。
余丽生、求嫣红(2014)提出尽管我国向民生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民生事业也因此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影响,民生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悬殊,至今有限的财政投入无法解决无限的民生需求[10]。
三、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存在的困境1.我国民生财政支出比重不均衡。
刘昆(2008)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倾向于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投资,而以公共服务产品为主要提供对象的民生财政支出投入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公共产品服务却迟迟跟不上[11]。
刘志生、王密(2013)认为我国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较重视,而在文化体育、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这些方面的民生财政支出相对较少。
其中,财政用于就业方面的支出中,李永生(2009)指出我国对城镇企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失业保障资金投入较多,但明显缺乏对促进就业的资金重视[12]。
对于劳动者来说稳定的就业岗位才是急切需要的,而不是暂时的保障资金,所以保障资金的投入只能暂时解决困难,而用于就业的财政支出才能真正解决长远的问题。
2.我国民生财政支出比重呈现地域性不均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巨大。
我国由于消费投入不均、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东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民生财政支出总额明显高于西部地区[13]。
陈先森(2011)在其文献中引用的2009年统计数据提供了有力证据,我国东部地区的年人均收入总计为38587元,而西部地区的年人均总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仅为18090元[14]。
张怀雷、陈妮(2012)表明我国在大力提倡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同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并未随之有明显缩小。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城市和农村的民生支出差异会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显然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相违背。
目前,许多公共服务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均等化,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财政支出尚不能完全满足民生需求。
3.我国民生财政监督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民生财政缺乏规范的监督方法,我国的监督方法大都是以民生财政的结果监督为主,对过程监督未引起足够重视,遗漏了很多在事前或者事中发生的财务犯罪,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其次,民生财政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尤其是基层乡镇一级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无法正常履行民生项目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
再次,民生财政监督体系分工不明确,黄力明、邓小莲、张俊军(2012)指出,民生项目的财政资金为广覆盖、长链条,很多资金都要到乡镇一级。
而通常项目的实施单位或部门只负责县级及以上的主管部门,乡镇级别的财政部门对资金动态基本上无权过问,更无法实行乡镇财政就地监管的职能,致使监管流于形式。
最后,胡培兆(2010)提出我国缺乏一部完整的财政监督法律,造成很多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使得一些不法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刘志军高铁贪污腐败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4.我国民生财政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开机制不健全,民生投入不能真正解决民众需求,无法实现城乡全覆盖。
嵇明(2011)指出,目前,我国缺乏规范的民生财政预算公开机制,特别是地市级以下各级政府在民生支出公开上的意识和能力尤待提高,许多群众无法了解民生财政的资金支出明细[15]。
邓子基、韩瑜(2008)提出我国省级以下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保障县、乡级别的财政民生支出落到实处,无论是民生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还是保障力度,其城乡均等化都有待提高。
以民生财政支出中的医保为例,我国的医保仍停留在“广覆盖、低水平”的阶段,不少老百姓仍无法负担起付线以下的治病花费,而封顶线以上的大病治疗更是压垮众多普通家庭[14]。
孙景玉(2009)指出虽然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正日趋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等保险均己建立,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除了农民享有的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救济、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等外,涉及农民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尚未建立[16]。
5.我国的财政问责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黄力明、邓小莲、张俊军(2012)指出,当前我国的民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缺乏规范且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和不同性质的支出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计算模型,在项目预算中,许多专项资金存在项目论证不科学等现象,有些仍局限于“先确定资金、再论证项目”的呆板顺序,有些部门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划分上十分模糊,有些部门的项目管理只负责拨款,不注重效果,将专项资金的分发仅仅当作例行公事,分完发完就了事。
导致在分配和使用资金时,经常出现无绩效情况或者资金的挪用、贪污与浪费等一系列情况。
白海琦、赵凌云(2012)表明我国尚缺乏一部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独立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或法规,不能对民生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明确的监督支持。
6.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特别是省、县、乡基层政府自主支配财力不足,“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罗文宝、向莉(2014)指出2012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县乡级政府中可由本政府部门自由支配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