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阅读“四由四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散文阅读“四由四巧”
高考阅读
2009-07-06 0046
5d56b7b40100dug3
现代散文阅读“四由四巧”
难点攻略
近年来,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高考主观阅读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不妨做到以下“四由四巧”
由言及境巧开拓。
这个“言”也就是命题者选中的句子,要理解这个句子,当然离不开文章的上下文语境,而散文作品中的语言往往有着多义性、含蓄性、情感化的特点,这就需要由句子本身这个“点”连及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挖掘、领会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深刻含意和丰富感情。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7题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解答此题,就需要联系《马缨花》材料的有关内容。
这篇文章以“马缨花”为题,通过马缨花新旧时代的对比,通过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结合原文内容可知,用“光”与“影”来分别比喻如今长在阳光下的马缨花和昔日长在庭院里的马缨花。
对于两种马缨花,都喜欢,毕竟昔日的马缨花给了不少精神的慰藉,如今的马缨花则更加可爱。
答案(1)“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以心灵的慰藉。
(2)马缨花是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由景及情巧揣摩。
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高考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15题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就是要考生通过对景的感受去体会蕴于其中的情。
此题简要归纳“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难度不大,只需要锁定原文《我爱水》第六至八段即可;解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应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来组织答案,此外还要注意原文第四、五段中的关键句,它对下面的具体描述有着领起作用。
答案概括(1)冬雪皎白,薄冰试步;(2)春天温柔,生机盎然;(3)夏天明媚,夕阳辉煌;(4)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作用(1)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2)表达了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由情及旨巧体味。
一篇散文的情感始终贯穿全文,常常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或喜、或忧、或悲、或思的情感,通过情感倾向的宣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在答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散文情感的体味来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不容忽视,
在高考中这种题目也屡有出现。
因此需要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由体味的情感进而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主要分析引用郭小川的诗句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阳关古道苍凉美》最后一段可知,它是对今天阳关的赞美,也抒发了的豪迈感情。
第二问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作答。
形式上,文末的句子主要是呼应开头(或标题),总括全文;内容上,主要是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强化观点等。
答案(1)表现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的观点。
由技及文巧分析。
从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来看,对作品方法技巧在文中运用的考查从没放松过,这实际上是考查文章表达手法、表达技巧、分析鉴赏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对文中方法技巧的分析去体味文章的意境,领会文章的主旨。
这种题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表达手法、表达技巧所在句的内涵的理解角度入手考查,一种是对文中某种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的赏析。
对这两种题型,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手段的基本效果,联系上下语句和全文的情感基调,就能较容易地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如2008年高考江西卷第18题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本题就是考查鉴赏散文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选材可以丰富多彩,中心应该明确统一。
本文副标题已经表明,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悼念鲁迅先生,那么,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情况,旨在衬托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衬托那个“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之情。
答案衬托。
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用孩童时代对孙中山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冲刺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白马湖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
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
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
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
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
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
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
这村落与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
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
车站。
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
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
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
屋里有名人的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
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
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
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
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
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
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
——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
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
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
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
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
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
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
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节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1.白马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为什么会给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
2.本文重点描写了白马湖的景色,试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
3.重点写了哪几个季节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4.本文的结尾从白马湖的景又转到了人,你怎么看?
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忆冼星海先生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的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
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
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
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
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
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
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
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
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
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实在不能赞一词。
岂但不能赞一词而已,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呢。
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
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
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
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呵!“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回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节选自《茅盾散文集》)
1.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答
2.在倒数第三段写“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倒数第二段又说“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这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3.在结尾处说“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你认为应该怎样理
解这句话?
答
4.对冼星海之死,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悲之痛,是怎样表述这种情感的?
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时间的价值
(加拿大)罗·威·塞维斯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
”这就是说,一时片刻只要用得有效,都会使你的口袋里增添一些钱。
如果我们的时间使用得当,就能生产有用的和重要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得一定的价钱;或者充实经验,增长才干,有了适当时机我们就能挣钱。
因此毫无疑问时间可以转化为金钱,让那些对浪费时间满不在乎的人记住这一点,让他们记住,浪费一小时等于损失一张钞票,而利用一小时就等于得到若干金银。
这样,他们想浪费时间时或许会三思而后行。
再说,我们的生命无非就是我们活在人世的时间,因此浪费时间也就是一种自杀。
我们想到死未免极感不快,因而不惜一切努力、麻烦和费用以求得保全生命。
可是我们对于损失一个钟头或者一天时间却往往漠不关心,忘记了生命原来就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总和。
因此浪费一天或一小时就是丧失一天或一小时的生命。
让我们记住这一点,这样我们就会把浪费时间看作一种罪过,跟自杀一样应受到惩罚。
还有第三层考虑,也会提醒我们别浪费时间。
人生短暂,总共不过六七十年,可是将近一半时间必须用于睡眠;吃饭时间总加起来也得几年工夫;穿衣脱衣又是几年;水路陆路旅行又是几年;再加上几年娱乐时间——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几年宗教节日和社会节日的庆祝活动;我们的近亲至亲病了,侍奉汤药也得几年工夫。
如果从我们的寿数中减去所有那些岁月,我们将发现,能让我们用于有效工作的时间,大概是15或20年的光阴。
谁能记住这一点,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浪费他生命的每时每刻了。
切斯特菲乐德伯爵说过“对于分配给我们这一生的时间,若有人游手好闲即使浪费一时片刻,也是令人吃惊的。
要认识时间的真正价值,要争分夺秒,充分利用。
”
所有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时间比一生的其他阶段更为宝贵,因为只有在这两个阶段我们才能获得知识并发展各种才能。
如果我们让生命的早晨滑了过去而未加利用,我们将永远无法弥补这宗损失。
等我们长大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就变得迟钝了,因此在童年和青年时期未能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将永远不能再获得了。
正如将钱投资生息,到时候就变成两倍三倍,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宝贵光阴,如果利用得当,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利益。
切斯特菲乐德伯爵又说“丧失一时片刻就等于丧失了与之相当的名和利;从另一方面看,你现在有效使用的每一时刻正是明智地以这时间作投资,将来定会获取巨额的利息。
”
从道德的观点看,恰当地利用时间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好处。
懒惰是心灵上的锈,懒人的头脑是撒旦的作坊,这话说得有理。
犯错误大多数是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所致。
懒人只会自寻烦恼。
正如瓦茨所说——
我要勤快地工作,不管干粗活还是细活;因为撒旦还有些坏事,专找懒人的手去做。
(选自《文汇》2005年11期)
1.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从几个方面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2.第三、四、五自然段末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答
3.结合全文,认为时间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4.本文的说理有何特点?
答
散文阅读(答案)
【冲刺演练一】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以及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
能力层级为C级。
解答此题应重点从白马湖景色特点和在白马湖与朋友和谐相处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白马湖清静幽雅的景色以及与丏翁等朋友的和谐相处,使对这个地方难以忘怀,以至几年后仍念念不忘。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解答此题应先找出描写白马湖的有关段落,然后结合重点语句加以概括。
答案色彩斑斓,清静幽雅。
具体说来大约有这么几点水清、水满、水软,山青,菜花鲜艳,薄雾朦胧,萤火闪闪,桃柳相间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以及对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1)重点写了春夏两个季节的特点。
春季的特点是山青,水满而软,桃柳相间,菜花鲜艳,可以说是别有风味的。
夏季的特点是可以在湖里划船,感受世外之感;可以看成千成百的萤火闪烁。
(2)表现了对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的留恋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
能力层级为F级。
解答此题要联系原文中景和人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结尾又一次写白马湖令人难忘的地方,景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人,这样的结尾简洁,让人思索。
【冲刺演练二】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行文思路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
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1)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
(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中心意思的概括。
能力层级为E级。
答案表现了极度的惋惜、哀痛和思念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这是对“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的高度肯定,说明冼星海将永远活在的心中,同样也活在诸多读者的心中。
一个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将永垂不朽。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能力层级为D级。
以写两人的唯一一次见面,并听到他的创作计划,然而他却不能回来了,来表现自己的伤悲。
接着,又通过“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抒发了对冼星海之死的悲伤。
【冲刺演练三】1.两方面。
阐明了时间可以转化为金钱的道理。
2.引用名人名言。
增强各段观点的论证力度。
3.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就是金钱;二是时间就是生命;三是时间会帮助人形成良好的道德。
4.说理特点一是采用并列式的说理格局,即从时间就是金钱、时
间就是生命、时间能磨砺道德三个方面来讲时间的价值。
而从局部看,又采用了递进式说理结构,如在前面讲两个方面道理时,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二是运用对比说理的方式。
从正面分析珍惜时间的好处,又从反面指出浪费时间的害处。
正反对比,道理讲得更加深刻透彻,更显示出时间的价值。
三是采用形象说理的技巧。
将议论说理同形象说理结合起来,生动形象,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