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数学-复数讲义
9.1复数的实部、虚部与共轭(第2课时)(课件)高一数学(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4.求实数m 的值或取值范围,使得复数z=(m+2)+(m-1)i分别是:
(1)实数; (2)虚数; (3)纯虚数.
随堂检测
2
2
1. 若复数z1=2+bi与复数z2=a-4i互为共轭复数,则a=_____,b=________.
7
2
纯虚数有 i ,i ,i(1 3) .
7
4.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x,y的值.
(1)( x y ) ( y 1)i (2 x 3 y ) (2 y 1)i;
x y 2x 3 y
解:(1) 由
, 解得x 4,y 2.
y 1 2y 1
讲解新课
复数的表达方式a+bi(a、b∈R)称为它的代数形式,其中的实数 a 和 b 分别叫做该复数
的 实 部 (real part)和 虚 部(imaginary part).为了行文的简洁与方便,复数也常常用
单个字母(常用z)来表示,此时它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作Rez与Im.
即,若复数 z =a+bi(a、b∈R),则Rez=a,Imz=b.若复数 z = a + bi 的虚部为零,
x y 3 0
(2) 由
,解得x 4,y 2.
x 1 0
(2)( x y 3) ( x 2)i 0.
课堂小结:
1. 复数:z=a+bi(a,b∈R)
虚部
复数的代数形式
2
Hale Waihona Puke 虚数单位,i 1a bi
实部
2.两个什么样的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
数学:13.1《复数的概念》课件(沪教版高二下)

4.1 复数的概念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教学目的: 1.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虚数的单位i 2.理解并掌握虚数单位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的规律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3.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集、代数形式、虚数、纯虚数、实部、 虚部) 4.理解并掌握复数相等的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复数的概念,虚数单位i,复数的分类(实数、虚数、纯虚数)和复 数相等等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复数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以及在数学学科中 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虚数单位i的引进及复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复数的概念 是在引入虚数单位i并同时规定了它的两条性质之后,自然地得出的. 在规定i的第二条性质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证明:若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m 2 m 6 0 m 3或m 2 则 2 即 m m 2 0 1 m 1
不等式解集为空集
所以复数所对应的点不可能位于第四象限.
y
满足|z|=5(z∈C) 的复数z对应的点在 复平面上将构成怎 样的图形? –5 设z=x+yi(x,y∈R)
有序实数对(a,b)
复数z=a+bi (数) z=a+bi Z(a,b)
a
概念辨析
一一对应
y
直角坐标系中的点Z(a,b) (形) 建立了平面直角 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 平面 ------复数平面 (简称复平面)
x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三章13.1复数的概念 课件 (共18张ppt)

复数的分类
实数(b 0)
1、复数z=a+bi
虚数(b
0)
纯虚数(a 0,b 0) 非纯虚数(a 0,b
0)
2. 复数集、虚数集、实数集、 纯虚数集之间的关系
虚数集 复数集C 纯虚数集 实数集
决卡丹问题与邦贝利问题: 5、“虚数不虚”
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 (G.Candano,1501-1576)
复数的概念
x2 10x 40=0 x 5 15, x 5 15
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 (G.Candano,1501-1576)
(5 15) (5 15) 10, (5 15) (5 15) 40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形
问:对照前两种情形,第三种显得不太和谐, 能否有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
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1 i a (a 0) ?
- ai
思考?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1只是个记号,我们
用 i 来表示 i 2 1,不能说明负数就可以
参与平方根运算了。
2、探究复数的一般形式
复数的概念
形如a+bi(a,b∈R)的数叫做复数(complex number),
通常用字母z表示。 全体复数所形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complex set),
用!
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
负数 赋予意义
今天我们遇到了负数开平方这个超越实数
复 范围的问题,就是希望引入的数的平方为负数,
但是负数有无穷多个,我们不肯能一下子引入 那么多,只要引入平方为多少就行了呢?
?2 负数
数 的 引
1777年欧拉提出 i 用来表示 i2 = 1
入
他用了“imaginary”一词的首字母,本意是它
高中数学课件:复数

[易错矫正] 解题时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复数相等的条件.第 1 题是实 系数方程,直接利用复数相等可得方程组;第 2 题中 a 是复数, 必须设出复数 a 的代数形式后才满足复数相等的条件,才可以 列方程组求解.
二、结论通通用(与复数运算有关的结论) [二级结论]
复数的几个常见结论 (1)(1±i)2=±2i; (2)11+ -ii=i,11+ -ii=-i; (3)i4n=1,i4n+1=i,i4n+2=-1,i4n+3=-i, i4n+i4n+1+i4n+2+i4n+3=0(n∈Z );
四、“基本活动体验”不可少 欧拉公式 eix=cos x+isin x(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 欧拉发现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 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特别是当 x=π 时,eix+1=0 被认为是数学上最优美的公 式,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根据欧拉公式可 知,e4i 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第几象限? 解: 因为 e4i=cos 4+isin 4,cos 4<0,sin 4<0,所以 e4i 表示的 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第三象限.
高中数学课件: 复数
第四节 复数
一、“基础知识”掌握牢 1.复数的定义及分类 (1)复数的定义: 形如 a+bi(a,b∈R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实部是 a ,虚部是 b . (2)复数的分类:
实数 b=0, 复 a,数bz∈=Ra+ bi虚数b≠0非纯纯虚虚数数a=a≠00,.
2.复数的有关概念
[一“点”就过] 复数代数形式运算问题的解题策略
复数 在进行复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类比合并同 的加 类项,运用法则(实部与实部相加减,虚部与 减法 虚部相加减)计算即可 复数 复数的乘法类似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可将 的乘 含有虚数单位 i 的看作一类同类项,不含 i 的
上海高考数学复数知识点

上海高考数学复数知识点复数,作为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数学分支中。
对于上海高考来说,对复数的理解和应用是考生必备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上海高考数学中的复数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复数的引入1. 实数的不完备性在高中数学中,我们知道实数是由有理数与无理数构成的。
然而,即便是把这两类数合并在一起,仍然有些问题无法解决。
例如,方程x²=-1在实数范围内无解,这就引出了复数的概念。
2. 复数的定义复数由实部和虚部构成,形如a+bi。
其中,a为实数部分,bi为虚数部分,i为虚数单位,满足i²=-1。
复数可以用平面上的点表示,实部对应的是点在实轴上的投影,虚部对应的是点在虚轴上的投影。
二、复数的运算1. 加法和减法复数的加法就是实部相加,虚部相加。
例如,(3+2i)+(5+4i)=8+6i。
减法同理,即实部相减,虚部相减。
2. 乘法和除法复数的乘法则是根据分配律展开进行计算。
例如,(a+bi)(c+di)=(ac-bd)+(ad+bc)i。
复数的除法可以通过有理化的方法进行,具体推导与实数的除法类似。
3. 共轭复数一个复数的共轭复数由实部保持不变,虚部变号得到。
例如,对于复数a+bi,它的共轭复数为a-bi。
共轭复数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求复数的模、求复数的平方等等。
三、复数的性质和定理1. 关于复数的模复数的模是指复数到原点的距离,记作|z|。
对于复数a+bi,它的模为√(a²+b²)。
复数的模具有非负性、三角不等式和模的性质等特点。
2. 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数学中一条重要的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的表达形式为e^(ix)=cos(x)+isin(x),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i为虚数单位,x为实数。
3. 复数根的性质对于复数z的n次方根,一共有n个解。
这些解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称为复数单位圆。
复数根的求解可以利用欧拉公式和三角函数理论来处理。
第9章 复数(单元复习课件)高一数学(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
cosπ6+isinπ6
2+…+
cosπ6+isinπ6
n -1=
1-
cosπ6+sin
π 6
n
1-
cosn6π+sin
nπ 6
1- cosπ6+sinπ6 =
1-
cosπ6+sin
π 6
,
当 n=12 时,上述复数为 0,即可回到原点.
2a=2,
a=1,
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
∴z=1+i,故选 A.
a2+b2=2b, b=1.
(2)已知复数z1=2-3i,z2=32++2ii2,则zz12=(
)
A.-4+3i
B.3+4i
C.3-4i
D.4-3i
(2)D (2)zz12=2-33+i22i+i2 =2-33+i23i-32-i22i+ i2 =-13i133+4i=4-3i.]
i的幂有周期性,周期为4.
i i2 1 i3 i i4 1
2.复数的相关概念
(4)复数相等:
设a,b, c, d R. ①a bi c di a c且b d; ②a bi 0 a b 0.
作用: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
注:①若两个复数能比较大小,则它们必为实数. ②一般对两个不全是实数的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不能比较大小. 如:3与1+2i不能比较大小;2+3i与1+2i不能比较大小.
一个探险家无意中得到一张藏宝图,图上画着一座海 岛,海岛上有两座宝塔A和B,以及一座寺庙,藏宝图用一种 比较特别的方式指出了宝藏的位置.
从寺庙开始沿直线走向宝塔A,到达后记下距离并向左转 90°,沿直线走相同的距离,然后在停止处做一记号.再回到 寺庙,同样沿直线走向宝塔B,到达后记下距离并向右转 90°,沿直线走相同的距离,然后在停止处再做一记号,两个 记号连线的中点就是宝藏所在的位置.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三章13.1复数的扩展与复数的概念 课件(共20张PPT)

复数的代数形式 通常用字母 z 表示,即
zabi(aR,bR)
实部 虚部
i 其中 称为虚数单位。
Real part Imaginary part
数系的扩展
复数的分类
复数的概念
复数z=a+bi
(aR,bR)
实数(b 虚数(b
0) 0)
纯 虚 数 (a0, b0) 非 纯 虚 数 (a0, b0)
复数集、虚数集、实数集、 纯虚数集之间的关系
R C
复数集
虚数集
纯虚数集
实数集
数系的扩展
复数的概念
课堂练习1:说出下列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并 指出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
复数 实部
4
4
2-3i 2
4i+3 3
-6i
0
i 2 1
isin 0
32i2 1
虚部 实数
0√
3
4
6
0√ 0√ 0√
虚数 纯虚数
√ √
√
数系的扩展
复数的概念
课堂练习2: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1)a,bR,则a+bi是虚数
(2)bR,则bi是纯虚数
(3)z=a 不是虚数
(4)z=a+bi (a,bN)是虚数
数系的扩展
复数的概念
例1:当m为何实数时,复数 z m 2 m 2 (m 2 1 )i
是 (1)实数 (2)虚数 (3)纯虚数 (4)0
2 .当 实 数 x , y 为 何 值 时 , 复 数 z = x 2 - y 2 + ( 2 x y - 6 ) i 等 于 8 ?
算时,原有的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 合律和分配律)仍然成立。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3.3(3)复数几何意义的简单应用 课件(共13张PPT)

复平面内的点Z(a,b) 位置向量 OZ (a,b)
y
b
.Z(a,b)
y
b
OZ=(a,b)
O
a
x
O
a
x
复习提问 巩固旧知
2、复数的模的定义:
复数z=a+bi(a、b 为实数)所对应的点Z(a,b),到
坐标原点的距离叫做复数z的模(或绝对值),
记作: z
y
即z a2b2
b
Z(a,b)
( 以 ( c , 0 ) 为 焦 点 , 长 轴 长 为 2 a 的 椭 圆 )
5 ,z cz c 2 a (2 c 2 a 0 )
( 以 ( c , 0 ) 为 焦 点 , 长 轴 长 为 2 a 的 双 曲 线 )
巩固提高
1,若复数z满足|z|=1,|z-2|范围是____1_, _3 _ _
常用的复数方程的轨迹:
1, z r(r 0)
(以原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2, zz1 r(r0)
( 以 Z 1 为 圆 心 , r 为 半 径 的 圆 )
3,zz1zz2(z1z2) ( 连 接 对 应 点 Z 、 Z 为 线 段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
12
4 ,z c z c 2 a (2 a 2 c 0 )
解:(1 )(2,-2) (2 )(-2,0) (3)(0,1)
5、满足下列条件的复数z所对应的点表示什么 样的图形?
(1) |z|=1
(2) |z| <1 (3)|z-1-i|=1
解(1)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
(2)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面(不包括圆周)
(3)以(1,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三章13.1复数的概念 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
i是虚数单位,3是实数, 将3与i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会产生哪些形式的“新数”?
3 i,3 i,i 3,i 3,3i, i 等 3
这些“新数”能用一种 统一的形式表示吗?
a bi
16:02
复数的概念
定义:把形如a+bi的数叫做复数 (a,b 是实数)
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 复数全体组成的集合叫复数集,记作C
(2x 1) i y (3 y)i
2x 1 (3 y) 1 y
x
1 2
y 1
令y b(i b R且b 0) 代入(2x 1) i yi (3 y)
(2x 1) i bii (3 bi)
(2x 1) i bi2 (3 bi)
(2x 1) i b 3 bi
2 z m2 m 6 m2 2m 15 是虚数. m3
解:
2
m2
2m
15
0
m 3 0
m
5
m
3
0
m 3 0
m 5且m 3 m 3
m 5且m 3
m 5且m 3时,复数z是虚数.
3 z m2 m 6 m2 2m 15 是纯虚数. m3
m2 2m 15 0
《说数》
自然数
有理数
整数
实数
13.1复数的概念
提出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当=b2 -4ac 0时, 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实数根.
回顾
x 1 0
2x 1 0
x2 2 0
负整数 分数
无理数
解决问题
一元二x 2次+方1程 x02 -x-21----0-x没12有实数根1.
思考? 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下册-13.1复数的概念(课件)

解:由已知得:
x x
y 2x5 2y 3x y
x
y
3 2
2、已知 2x 1 i y 3 yi 其中x,
y∈R,求x与y
• 解: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
2x 1 y
• 1 3 y
得
x
5 2
y 4
课堂练习:
1、(2015年高考)若集合A={i,i2,i3,i4}(i是 虚数单位),B={1,-1},则A∩B等于( C ) A.{-1} B.{1} C.{1,-1} D.∅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分数
,
无理数
,
开 方,
+×
+× ÷
+×
+×
,
,
,
,
乘
乘
乘
乘
方
方
方
方
,
,
,
减
减
减
法
法
法
,
,
÷
,
探究问题二:数系扩充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增添了新元素; ②原有的一些基本关系和运算法则在新数集里 仍能运用; ③新数集解决了原数集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自然数 整数 有理数 实数
是:
(1)实数 (2)虚数 (3)纯虚数 (4) 0
五、复数相等
探究问题四:如何定义两个复数相等?
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若a,b,c,d ∈R,
,则 a+bi = c+di 反之,也成立.
转化化归和方程的思想,变未知为已知。
例题赏析(学生探究)
例2、已知 (x y) (x 2y) i (2x 5) (3x y) i 其中 x, y R ,求 与 .
(完整版)上海高中数学-复数讲义

复数一、知识点梳理: 1、i 的周期性:44n+14n+24n+34ni =1,所以,i =i, i =-1, i =-i, i =1 n Z4n 4n 1 4n 2 4n 3IIIiC a bi | a,b R 叫做复数集。
3、 复数相等:a bi cdi a c 且b=d ; a bi 0 a 0且b=0实数(b=0)4、 复数的分类:复数Za bi 七—一般虚数(b 0,a 0)虚数(b 0)纯虚数(b 0,a 0)虚数不能比较大小,只有等与不等。
即使是3 i,6 2i 也没有大小。
uu uu r ------- r5、 复数的模:若向量OZ 表示复数 乙则称OZ 的模r 为复数z 的模,z |a bi | ,a 2 b 2 ;积或商的模可利用模的性质(1) z 1 L z nZ 1 Z 2 L Z n ,(2)引Z 2Z 2Z 26、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z a bi a,b R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a,b)一一对应uu复数Z a bi a,b R平面向量OZ , 7y 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 复数 Z 1 与 Z 2 的和:z 1+z 2=(a +bi )+( c +di )=( a +c )+( b +d ) i . a, b, c, d R 复数 Z 1 与 Z 2 的差:z 1- z 2=( a +bi )-( c +di )=( a - c )+( b - d ) i . a, b, c, d R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复数乙=a +bi ,Z 2=c +di a,b,c,d R ; OZ = OZ 1 +OZ 2 =(a ,b )+( c ,d )=( a +c , b +d ) = (a +c )+( b +d ) iuu u uuur ujur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Z 1-Z 2的差(a - c )+( b - d )i 对应•由于Z 2Z 1 OZ 1 OZ 2,两个复数的差Z — Z 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 9.特别地,z ABz B —Z A , z AB AB z B z A 为两点间的距离。
上海市高二下学期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上海市高二下学期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要点】1.把形如)(R b a bi a ∈+、的数叫做双数,用字母z 表示,即=z )(R b a bi a ∈+、, 其中a 叫做双数z 的实部,记作z Re ,b 叫做双数z 的虚部,记作z Im ,i 叫 做虚数单位,规则:12-=i . 双数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双数集,用字母C 表 示. 双数包括实数和虚数,规则12-=i .2.双数bi a z +=,事先0=b ,双数z 为实数;事先0≠b ,双数z 为虚数;当0=a 且0≠b 时,z 叫做纯虚数.3.假设两个双数bi a z +=1和di c z +=2相等,那么c a =且d b =.4.共轭双数:实部相等虚部相反的两个双数互为共轭双数,双数z 的共轭双数用 z 来表示,假定bi a z +=,那么bi a z -=.5.关于双数bi a z +=,我们把22b a +叫做双数z 的模.记z ,即=z 22b a +. 特别地,z z =.6.双数加减法:设bi a z +=1,di c z +=2,那么i d b c a z z )()(21±+±=±.7.双数乘除法:设bi a z +=1,di c z +=2,那么i ad bc bd ac z z )()(21++-=⋅;8.双数的乘方:n m n m z z z +=⋅,mn n m z z =)(,n n n z z z z 2121)(⋅=⋅.我们规则10=z ,)0(1≠=-z zz n n ,特别地,14=n i ;i i n =+14;124-=+n i ;i i n -=+34.9.双数的开方:它是乘方的逆运算,设bi a z +=1,di c z +=2,且满足21z z n=,即di c bi a n+=+)(,那么称1z 是2z 的一个n 次方根. 特别地,i ±是1-的一个立方根,1的立方根是1、i 2321±-. 10.双数的模的运算性质:①2121z z z z ⋅=⋅;②)0(22121≠=z z z z z ;11.共轭双数运算性质:①2121z z z z +=+,2121z z z z -=-;②)0(22121≠=⎪⎪⎭⎫ ⎝⎛z z z z z ;【例题解说与训练】例1.双数i 43+,i 2-,i ,2π,0,i 2.(1)指出它们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 (2)求出上述双数的模及它们的共轭双数. 〖变式训练1〗1.请说出双数i i 31,5,32--+的实部和虚部.2.双数 72+,618.0,i 72,0,i ,2i ,85+i ,i 293-中为实数的有 ,为虚数的有 ,为纯虚数有 .3.命题:①假定C z z ∈21,,且21z z =,那么21z z ±=;②假定R b a ∈,,且b a >, 那么bi ai >;③与自身共轭的双数一定是实数.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例2.实数m 取何值时,双数i m m m m m z )65(3222++++-+=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变式训练2〗1.实数m 区分取什么值时,双数()i m m z 11-++=是(1)实数?(2)虚数?(3) 纯虚数?2.假定双数()()i m m m m 36522-++-为纯虚数,试务实数m 的值. 3.R b a ∈,,指出不等式i b a b i a b a )62(5)(2-++-->--+-成立的条件. 例3.计算:〔1〕)43()2()65(i i i +---+-=〔2〕)20182017()54()43()32()21(i i i i i -++-+-+-+- = 〖变式训练3〗 1.计算:〔1〕)65()43()21(i i i +--++=〔2〕i i i i i i i i 2018201765432-+⋅⋅⋅+-+-+-=2.命题:①假定两个虚数1z 、2z 的和是实数,那么1z 、2z 是共轭双数;②假定1z 、2z 是共轭双数,那么1z -2z 是纯虚数; 假定双数0=+z z ,那么z 是纯虚数.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3.两个双数1z 和2z ,它们之和是i )21()12(-++,它们之差是+-)12( i )21(+,求1z 、2z .例4.双数1z 、2z 满足121==z z ,且i z z 232121+=+.求1z 、2z 的值. 〖变式训练4〗1.双数i z +=21,i z 212+=,那么双数12z z z -=在复平面内所表示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复平面上三点C B A 、、区分对应双数i i 25,2,1+ ,那么由C B A 、、所构成的 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3.设双数z 满足2=z ,求i z -的最大值及此时的双数z . 例5.1z 、2z 是双数,1)31(z i +为纯虚数,iz z +=212,且252=z ,求2z . 〖变式训练5〗1.双数z 满足i z i 34)21(+=+,那么z = .2.双数21iz 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假定将双数2i i +表示为a bi +(,a b R ∈)的方式,那么ab的值为( )(A )2- 〔B 〕21- 〔C 〕2 〔D 〕21例6.设z 是虚数,zz 1+=ω是实数,且21<<-ω. (1)求z 的值及z 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设zzu +-=11,求证:u 为纯虚数; (3)求2u -ω的最小值.〖变式训练6〗1.假定双数z 同时满足条件:①6101≤+<zz ;②z 的实部、虚部都是整数.求z . 2.假定双数z 满足1=z ,求证:R zz∈+21. 3.设C z ∈,求满足R zz∈+1且22=-z 的双数z . 例7.〔1〕201832ii i i +⋅⋅⋅+++= .〔2〕i 24143-的平方根是 . 〖变式训练7〗1.100432100432ii i i i +⋅⋅⋅++++= .2.i 247-的平方根是 .3.计算:n 为奇数时,求nn i i i i 22)11()11(+-+-+的值. 例8.设ω是1的立方虚根. (1)求ω;(2)求证:ωω=2; (3)求证:012=++ωω. 〖变式训练8〗1.ω是1的立方虚根,那么2018321ωωωω+⋅⋅⋅++++= . 2.ω为13=x 的一个虚根,那么)1)(1)(1)(1(842ωωωω++++= . 3.012=++x x ,那么504030x x x ++的值为= .例9.〔1〕双数4523213)23()()43(-++=i i z 的模为= .〔2〕设双数z 满足1=z ,求22+-z 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相应的z .〖变式训练9〗1.双数2105)31()21()247()43(i i i i i z +--+---=的模为= . 2.假定C z z ∈21,,2121z z z z +是〔 〕(A )纯虚数 〔B 〕实数 〔C)虚数 〔D 〕不能确定3.假定双数21,z z 满足31=z ,52=z ,721=-z z ,求21z z .例10.设双数21,z z 满足关系式02121=++z A z A z z ,其中A 为不等于0的双数. 求证:〔1〕221A A z A z =++;〔2〕Az Az A z A z ++=++2121. 〖变式训练10〗1.〔1〕C z z ∈21,,11=z ,求21211z z z z ⋅--的值;〔2〕假定双数321,,z z z 的模均为3,求321321111z z z z z z ++++的值. 2.21,z z 为非零双数,且满足2121z z z z -=+,求证:221⎪⎪⎭⎫⎝⎛z z 一定为正数.3.设双数21,z z 满足01222121=+-+⋅iz iz z z . 〔1〕假定i z z 212=-,求1z 和2z ; 〔2〕假定31=z ,求证:i z 42-为常数.。
9.2复数的几何意义(第1课时)(课件)高一数学(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9.2复数的几何意义(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可以用复平面内的点或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来表示复
数及它们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重点、难点)
2.掌握实轴、虚轴、模等概念.(易混点)
3.掌握用向量的模来表示复数的模的方法.(重点)
复习导入
•
形如+(, ∈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叫做虚数单位,规定 2 = −1
一一对应
复数 = +
一一对应
有序实数对(, )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
所以,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因
此可以用点表示复数.
如图,点的横坐标是,纵坐标是,复数
= + 可用点(, )表示.
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
在复平面内,A,B,C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1,2 + , −1 + 2.
(1) 求向量AB,AC,BC对应的复数;(2)判断ΔABC的形状
【解】(1)复数的几何意义,知OA=(1,0),OB=(2,1),OC=(-1,2),
∴ AB=OB-OA=(1,1); AC=OC-OA=(-2,2); BC=OC-OB=(-3,1)
点D的坐标.
随堂检测
1. 说出图中复平面内各点所表示的复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
解:点A表示的复数是4+3i;
点B表示的复数是3-3i;
点C表示的复数是-3+2i;
点D表示的复数是-3-3i;
点E表示的复数是5;
点F表示的复数是-2;
点G表示的复数是5i;
点H表示的复数是-5i.
2. 已知在复平面内,描出表示下列复数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数一、知识点梳理: 1、i 的周期性:i 4=1,所以,i 4n+1=i, i 4n+2=-1, i 4n+3=-i, i 4n =1()n Z ∈()44142430n n n n i i i i n Z ++++++=∈2、复数的代数形式:(),a bi a b R +∈,a 叫实部,b 叫虚部,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C a bi a b R =+∈叫做复数集。
N Z Q R C.3、复数相等:a bi c di a c +=+⇔=且b=d ;00a bi a +=⇔=且b=04、复数的分类:0,0)0)0,0)Z a bi a a ⎧⎪=+≠≠⎧⎨≠⎨⎪≠=⎩⎩实数 (b=0)复数一般虚数(b 虚数 (b 纯虚数(b虚数不能比较大小,只有等与不等。
即使是3,62i i ++也没有大小。
5、复数的模:若向量u u r OZ 表示复数z ,则称u u rOZ 的模r 为复数z 的模, 22||z a bi a b =+=+ 积或商的模可利用模的性质(1)112n n z z z z z ⋅=⋅⋅⋅L L ,(2)()112220z z zz z =≠6、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z a bi a b R =+∈←−−−→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a b (),Z a bi a b R =+∈↔u u r一一对应复数平面向量OZ ,7、复平面: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坐标平面叫做复平面,其中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8、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复数z 1与z 2的和:z 1+z 2=(a +bi )+(c +di )=(a +c )+(b +d )i . (),,,a b c d R ∈ 复数z 1与z 2的差:z 1-z 2=(a +bi )-(c +di )=(a -c )+(b -d )i . (),,,a b c d R ∈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复数z 1=a +bi ,z 2=c +di (),,,a b c d R ∈;OZ =1OZ +2OZ =(a ,b )+(c ,d )=(a +c ,b +d )=(a +c )+(b +d )i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z 1-z 2的差(a -c )+(b -d )i 对应由于1212Z Z OZ OZ =-u u r u r u u u u r u u u u r,两个复数的差z -z 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9. 特别地,AB z =u u u r z B -z A .,B A ABz AB z z ==-u u u r 为两点间的距离。
12||||z z z z -=-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线段12Z Z 的垂直平分线;0||z z r -=, 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一个圆;()1212||||22z z z z a Z Z a -+-=<, 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一个椭圆;()1212||||22z z z z a Z Z a ---=>, z 对应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10、显然有公式:()12121222221212122z z z z z z z z z z z z -≤±≤+++-=+11、复数的乘除法运算:复数的乘法:z 1z 2= (a +bi )(c +di )=(ac -bd )+(bc +ad )i . (),,,a b c d R ∈ 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实数集R 中正整数指数的运算律,在复数集C 中仍然成立.即对z 1,z 2,z 3∈C 及m,n ∈N *有:z m z n =z m+n , (z m )n =z mn , (z 1z 2)n =z 1n z 2n .复数的除法:12z z =(a+bi)÷(c+di)=di c bi a ++=2222ac bd bc adi c d c d+-+++ (),,,a b c d R ∈,分母实数化是常规方法12、共轭复数:若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而虚部是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互为共轭复数;特别地,虚部不为0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z a bi z a bi a b R =+=-∈,两共轭复数所对应的点或向量关于实轴对称。
||z z ==2222,z z a b R z z z z ⋅=+∈⋅==,111212121222,,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 13、熟记常用算式:1i i=-,i i 2)1(2=+,i i 2)1(2-=-,i i i =-+11,i ii-=+-11 14、复数的代数式运算技巧:(1)①i i 2)1(2=+ ②i i 2)1(2-=- ③i i i =-+11 ④ii i-=+-11(2)“1”的立方根i2321±-=ω的性质:①13=ω ②ωω=2 ③012=++ωω ④11-=+ωω ⑤ωω=115、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问题:(1)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实根 21,x x 。
(2)当042<-=∆ac b 时,方程有两个共轭虚根,其中 21x x =。
此时有 acx x x x ===212221且a i b x 22,1∆-±-=。
注意两种题型:21x x (1)- 21x x (2)+虚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问题:不能用判别式法,一般用两个复数相等求解。
但仍然适用韦达定理。
已知12x x -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的两个根,求12x x -的方法: (1)当042≥-=∆ac b 时,aacb x x x x x x 44)(22122112-=-+=-(2)当042<-=∆ac b 时,ab ac x x x x x x 2212211244)(-=-+=-已知21x ,x 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的两个根,求12x x +的方法:(1)当042≥-=∆ac b 时,①,021≥⋅x x 即0≥ac,则 a b x x x x =+=+2112②,021<⋅x x 即0<ac ,则 a ac b x x x x x x x x 44)(2212212112-=-+=-=+(2)当042<-=∆ac b 时,a c x x x x x 22221112=⋅==+二、典例分析:例1.(1)复数(1+i)21-i等于( )A.1-iB.1+iC.-1+ iD.-1-i 解析: 复数(1+i)21-i =2(1)11ii i i i=+=-+-,选C .(2)若复数z 同时满足z --z =2i ,-z =i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解:已知2211i Z iZ i Z i i⇒-=⇒==--;(3)设a 、b 、c 、d ∈R ,则复数(a +b i)(c +d i)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ad -bc =0B.ac -bd =0C. ac +bd =0D.ad +bc =0 解析:(1),,,a b c R ∈复数()()a bi c di ++=()()ac bd ad bc i -++为实数,∴0ad bc +=,选D ; (4)已知=+-=+ni m i n m ni im是虚数单位,则是实数,,,其中11( ) (A)1+2i (B) 1-2i (C)2+i (D)2-i解析:()()i n n m ni i m-++=⇒-=+1111,由m 、n 是实数,得⎩⎨⎧=+=-m n n 101,∴i ni m m n +=+⇒⎩⎨⎧==221,故选择C 。
(5)设,x y 为实数,且511213x y i i i+=---,则x y += 。
解析:(1)(12)2()()112252525x y x i y i x y x y i i i +++=+=+++--, 而55(13)13131022i i i +==+- 所以123252252x y x y +=+=且,解得x =-1,y =5, 所以x +y =4。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及性质,基础题。
例2:(1)计算:19961232132⎪⎪⎭⎫⎝⎛-+++-i i i答案:i +-1(2)设复数z 满足关系i z z +=+2||,求z ;解:设z=a+bi (a,b 为实数),由已知可得i b a bi a +=+++222由复数相等可得:⎪⎩⎪⎨⎧==++1222b b a a ,解得1,43==b a ,所以i z +=43设z=a+bi-x+yi (a,b 为实数)复数问题实数化。
(3)若C x ∈,解方程x i x -+=31||解:设x=a+bi (a,b ∈R)代入条件得:i b a b a )3(122-+-=+,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可得:⎩⎨⎧=--=+03122b ab a ,∴a=-4,b=3,∴x=-4+3i 。
例3:(1)复数z 满足1||||22=--+i z i z ,则z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表示的图形为(A )A .直线B .圆C .椭圆D .抛物线解:令z=x+yi (x ,y ∈R ),则x 2+(y+1)2-[x 2+(y -1)2]=1,∴y=1/4。
故选A 。
(2)设复数z 满足:3|33|=-+i z ,求|z|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z|的最大值为33,最小值为3;(3)已知z ∈C ,|z -2|=1且复数z -2对应的点落在直线y=x 上,求z 。
解:设z -2=a+ai ,∵|z -2|=1,∴22±=a ,∴i z 22222++=或i z 22222--=。
【思维点拨】从整体出发利用条件,可简化运算,本题也可设z=a+bi 再利用条件,但运算复杂。
(4)设2||1,≤≤∈z C z ,则复数)1(i z u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
解:∵|u|=|z |•|1+i|=2|z|,∴2≤|u|≤2,故面积S=ππ2])2(2[22=-。
【思维点拨】复数问题实数化是处理复数问题的常用方法。
例4:已知z=1+i ,a ,b 为实数, (1)若ω=z 2+3z -4,求|ω|;(2)若i z z baz z -=+-++1122,求a ,b 的值。
解:(1)ω=(1+i)2+3(1-i)-4=―1―i ,∴2||=ω。
(2)由条件i i ia b a -=+++1)2()(,∴i i a b a +=+++1)2()(,∴⎩⎨⎧=-=21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