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检卷附答案解析
2020届合肥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合肥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德巴利提出了广义的不同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共生”的概念。
早在德巴利提出广义的共生概念之前,即1877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弗兰克就已使用曾经用于描写共同生活在社区里的民众的词语“symbiosis”(共生)来描述地衣中真菌与藻类的互惠共生关系。
②然而,生物共生这一最普遍、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生物学机制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按照常识,数千米深的高压、高温(300℃~400℃)和剧毒(富含硫化氢H,S、甲烷CH,和氢气H,等)的海底热液口周围是不会有生命的。
而事实却恰恰相反:2011年生物学家皮特森利用深海游航器在大西洋3000~6000米深的海脊热液口拍摄到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如体长约为30~40cm的巨型贝类白瓜蛤和深海偏顶蛤,以及体长可达3m的管栖蠕虫。
这些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共生细菌,其中,这些共生细菌的重量可达到管柄蠕虫体重的60%,通过氧化从海底热液中喷出的H2S获取能量,并从海水中获取氧O2,然后和二氧化碳CO2,进行碳酸固定合成有机物,为蠕虫提供养分。
海底热液口周围的贝类体内共生细菌也是通过氧化H2S和H2获取能量和养分提供给与之共生的贝类。
这正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早期生物的生存途径和法则。
真菌与蓝细菌共生形成的地衣共生体就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③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相互识别、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共生体系。
人类自出生之日起就与微生物建立了紧密的互作关系。
人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由体内的微生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共同构成的“超级生物体”。
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我们的身体里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古菌、细菌及病,分布在我们的皮肤、口腔、鼻腔、生殖器及肠道等部位,构成了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人类微生物组。
其中,微生物细胞总数约1014个,其敬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左右,其编码的基因数量至少是人体自身基因数量的100倍。
2020年合肥新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合肥新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今日(1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来说不易感。
而在此之前,网上流传出一张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里名为“大众畜牧野味”店的菜单,显示有活狗狸獾、活猪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动物,令人不寒而栗。
多少年来,已经有无数的科普,反复强调野味的营养价值无甚特异之处,大多属于“智商税”食物,抑或是展现某种特权的炫耀性消费。
也早有专家指出,野生动物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且野生动物远离人类,人类对其病毒与细菌的研究并不充分,往往难有特效药。
在科学上,“吃野味”已被否定,却并没有内化成全体民众的认知共识,变成全民的基本科学素养。
在文化上,“吃野味”在神秘主义叙事与营销技巧鼓吹的加持下,反而有被美化的倾向,变成了可艳羡之事。
如今,面对不断更新的病例数字,可见“大补”“特效”的顽固信念是何其荒诞与愚昧,今天疫情的出现又令人何其心痛。
痛定思痛,“吃野味”必须有一场深入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思。
这不能只局限在执法层面对非法野味的打击,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所谓规范市场、确保卫生的整治措施,必须从民众心理彻底瓦解“吃野味”的合理性。
十几年间,从SARS到新型肺炎,两次沉痛教训应该得出一个社会共识:吃野味,就是与健康为敌,与文明为敌。
(摘编自“光明网”《是时候彻底反思“吃野味”了》)材料二: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我国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98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308种,还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591种以及昆虫120属所有种等都纳入保护范围,禁止包括食用在内的上述所有行为。
安徽合肥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合肥市)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l0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
以“GDP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
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
“强”是多雏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
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
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
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之前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
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
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
某省某市2020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_3
某省某市2020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摘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
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
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
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
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
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
2020届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善待挫折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③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④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 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 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绊脚石:垫脚石:4. 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检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检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本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审核版)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筌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題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題号所指示的答題区域作答,超出答題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现代的货币政策,但其政策目标比较狭隘,主要集中在稳定物价和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两个方面,手段主要是调整货币供应量。
从中国货币法制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货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貨币,一种是非法定貨币。
法定貨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用货币,一类是非信用货币。
信用貨币依靠发行者的信用行使貨币职能,在交易使用时不需要称量,按照其面文的价值使用,中国古代的纸币和铜钱都是非称量货币,或者说都是信用货币。
非信用货币依靠本身的金属价值行使貨币职能,在交易使用时需要称量,按照其金属价值使用,中国古代的黄金和白银都是称量货币,或者说都是非信用货币。
中国古代各王朝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貨币政策目标所适用的货币,并不在于它是纸币还是金属貨币,而在于它是否为信用货币。
只有在信用貨币流通的情况下,古代王朝才能够通过扩大信用发行、调整貨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貨币政策目标。
中国古代货币立法赋予铜钱信用貨币性质,使得各王朝能够通过减重铸造铜钱的方式,扩大信用发行,增加货币流通量,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 5 0分钟满分:1 5 0分)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与诗歌和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
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
②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
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四”白话散文,再到2 0世纪9 0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
古人有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
③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
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
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呈现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
④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
诗歌的沉思给予人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
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
⑤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却不乏平庸狭隘之作,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
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本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是具有学习的能力。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
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
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
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
2020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语文答案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6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9分)
1.(3 分)A 2.(3 分)C 3.(3 分)A
(二)(12分)
4.(3 分)B 5.(3 分)B
6.(6 分)
①降低费用,节约资源。
所需的单位污水投资大幅减少,污水处理费相对较低,并且无须耗电。
(2 分)
②适用性强,操作简便。
适用于整个污水处理阶段,只要持续收割芦苇或定期更换湿地床基质即可。
(2 分)
③保护生态,效益显著。
能促进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改进生态系统结构,防治近海区域的赤潮。
(2 分)
(三)(15分)
7.(3 分)C
8.(6 分)
①未能按时收到慰问电报,班长困惑而又自责;②得知电报发给白砂岛,班长失落而又苦闷;
③读着往昔的电报,班长自豪而又怅然;④听到电视传来新年祝福,班长欣慰而又释然。
(每点2 分,答满3 点即可)
9.(6 分)
①潮声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致,与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现实事件相互映衬,增强了小说的暗示性;(2 分)②潮声让人联想到海岛战士的生活环境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小说
1。
2020年合肥建设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合肥建设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
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
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
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
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
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
2020年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环球科学》年度创新榜发布了,毫无悬念,华为又出现在本土企业创新榜中。
在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闪耀群星中,华为应该是最亮的那额。
过去一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排名全球第入。
华为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几乎占中国大陆地区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华为位居全球第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
华为崛起,获得了国际同行中“CEO 杀手”称谓,个个为之侧目,不敢掉以轻心,可是,华为感觉良好吗?肯定不是,我们看到领军人物任正非如履薄冰,对于华为创新的前景,任正非最經典的叙述是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在发言中这样说道:“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国境,。
那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隆重大会。
任正非这样发言,格外引人注目。
尤其是他还说道:“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速航中。
会后,任正非的“无人区”,“困境”。
“迷航” 等,都成了报道的热词,引起科技界热议。
严格说来,中国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科技界的创断,还远没有全面进入一骑绝尘。
环顾左右不见对手的无人区,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前面还有苹果和三星:在芯片领域,华为还在紧追高通,但以中国科技发展的态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我从跟随到进入领跑的情况,已经出现,将来会越来越多,最終形成常态。
这个时候,任正非首先想到无人区里如何创新,就像当年在华为顺境中想到冬天一样,是未雨綢缪的前瞻性思考,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思考。
从跟随到领跑,再到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渐进性创新,更多是需要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别人重新超越。
华为对此应该是清醒的,数字通信,互联网、手机,计算机芯片,这些华为公司今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都不是华为发明,也不是中国人发明。
2020届合肥新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合肥新华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作品和疾病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没有疾病,便没有文学。
疾病对文学来说是隐喻与象征,文学不可能将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而接纳,正如没有将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而接纳的人生。
疾病会在任何层面上改变人生,正如疾病在文学的叙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阐释和转变的功能。
也正因为此,疫情和社会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关于疫情的话语观念是文学应当格外关注的。
出于对病毒的恐惧,人们需要将它化为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对象,让其成为自己群体之外的另一群人的责任。
因此,无论是客观上,还是在话语层面,传染病的特征都要求着某种群体的关联性。
与其说这是一种策划好的阴谋论,不如说这是出于恐惧的人性本能反应。
传染病的攻击途径完全是借助于人性中的温情行为,比如交谈、聚会、抚摸、亲昵,因而防治病毒的方式是与人性的特质完全相反的。
在病毒的阴影下,除了生物学方面的探索研究,未来的人类社会将加速向虚拟世界发展和转移。
人们的身体愈加远离彼此,但人们的情感与思想会离得更近,更近并非意味着亲密,甚至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彼此裹挟的困境。
疫情也廓清了个体与社会的思想状况:如何建构自我的主体,如何处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恰恰对应于它们的反作用力——个体性的疾病与群体性的瘟疫。
疾病及作为其结局的死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不同的疾病类型,让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不同方面。
传染病,让我们直接面对人的社会属性;外伤,让我们直观看到身体受到伤害后的残酷性;癌症,显示生命系统本身所出现的障碍,是一种生命系统的限度性结局。
没有任何东西像疾病这样能使人完全深入地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认清生活的真实境遇。
因为疾病,我们自以为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灵活移动的身体,终于跟社会价值观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我们真切地意识到,身体的自由原来是如此有限而脆弱。
2020届合肥四十二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合肥四十二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
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
(摘编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材料二:“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
”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
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
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
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摘编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材料三: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检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只有破除一分“传统”,才能获得一分“现代化”。
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
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
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辑。
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
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大的危机。
目睹这一情势。
“志在富民"的费孝通到了晚年,谈的最多的不再是“富民”问题,而是“富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在他看来,前者是“生态”问题,而后者则是“心态”问题。
说到底,"心态”问题是人与人之间道义关系的问题,是利害关系失去道德约束而衍生出来的问题。
费孝通认为,道义秩序的重建和“心态”问题的解决只能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
这一认识,既来自费孝通对西方文明弊病的深刻洞察,也源于他近一个世纪的现代性体验。
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依其势力划出大小不同的圈子。
B.差序格局能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
C.儒家道德理想和日常道德实践蕴育而生的张力,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百余年来的不均衡发展,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紧扣题意,首先诠释差序格局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双重属性的具体内涵。
B.第二段立足世界大势和中国文化特性,指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C.第四段以差序格局被解构为依据,批判近现代激进倾向,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
D.末段从费孝通角度指出,要解决“心态”问题,应将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精神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差序格局概念可用于研究中国乡村结构,也可用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B.中国现代转型难以找到传统与现化的接榫之处,是因为其过程曲折艰巨和复杂。
C.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扩张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富民”目标。
D.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与自身现化性体验有关,《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依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可依次划分为五类。
其中一至三类为合格饮用水水源;四类为轻度至重度污染水质,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五类及以上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40个国考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点为1316个,占67.8%。
但是,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的恶化更使城市水短缺雪上加霜。
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也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共设施;工业废水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等形成的,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摘编自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司《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材料二:处理工单位污水投单位污水处单位污水耗电单位污水用地艺资(元/吨)理费(元/(度/吨)(平方米/吨)吨)鼓风曝833>0.250.64 1.21气氧化沟5740.250.23 1.20人工湿1380.200 2.79地(摘编自沈耀良等《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材料三:城市污水通过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后,一般会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一级处理的对象是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可采用筛滤截留法等。
二级处理,指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多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弥补二级处理的欠缺,可使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比如中和法、人工湿地法等。
某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利用闲置盐碱地,共占用芦苇荒地80公顷。
污水进入湿地后,芦苇繁密的茎叶减缓水流速度,过滤并加速沉降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同时,基质表面和芦苇根系吸附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悬浮物被基质和芦苇根系裁留、过滤与吸附,有机污染物或通过生物膜的吸收、网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或作为养分与元素被芦苇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
芦苇有适应缺氧土壤条件的结构与特征。
能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将氧气传送到根区,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活动,保证污水中的氮磷不仅能作为营养成分被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吸收,而且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从污水中被去除。
最后,只要持续收割芦苇成熟的基叶,或者定期更换湿地床基质,就可保证污水中的养分被持续有效地移走,从而使污染物最终从系统中被去除。
并且,芦苇根系分泌物还能杀死污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源茵。
经过该市河水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五类标准,可以直接用于淡水养鱼和水生植物种植。
这种处理工艺还促进了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改进了生态系统结构,并且能够防治近海区域的赤潮。
(摘编自夏汉平《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4.下列对“地表水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表水的类别划分不仅要考虑环境功能,更要兼顾保护目标。
B.四类地表水属于轻度至重度污染水质,有时可用于水产养殖。
C.工业废水在进行去毒去害的处理后,可以排入生活污水系统。
D.从降雨期污染物含量来看,城市径流污水始终高于生活污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国考断面中合格饮用水源占多数,这应与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分不开。
B.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存在较为突出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域污染问题,需要进一一步加大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的处理力度。
C.芦苇的根系能够直接从水体中吸收有机污染物,或者通过生物膜吸收同化及异化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有效处理污水的目的。
D.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城市污水时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可采用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时三个阶段也可共用同一种方法。
6.相对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某沿海城市污水厂采用的人工湿地处理法有哪些优点?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潮声陆颖墨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
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
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前,岛上的最高长官、守备班班长不得人心地在饭堂门口点名,让飘逸的鱼香引得士兵的喉结上下滑动。
班长说了一大堆元旦过节的注意事项后,强调一点:老规矩,十点钟在机房门口集合,收听北京来的慰问电。
有个老兵咽口唾沫说:“别集合了吧?谁愿来谁来,十点钟电视晚会正精彩呢。
”又一个接着说:“反正是那老一套。
拼死拼活干一年,到头还算记得我们,来份电报。
”班长没有理睬他们,争下去会给新兵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帮老兵操蛋在嘴上,执勤巡逻可从来不会含糊。
也是,这儿离大陆太远了。
十几个人窝在这零点一平方公里的岛上,也实在是憋得慌。
有些怪话倒是正常,没人说,班长倒反而紧张了。
早先,供给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这个岛是荒无人烟。
到七十年代中期有了守兵。
因为远,因为是最前沿的岛屿。
每到年终北京都要来电慰问,班长还记得自己是新兵时,头一回听北京来电,那是什么劲头。
为祖国把着门,北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兵……那帮老兵倒也不见得真是牢骚,没准是在新兵面前摆摆谱吧!晚饭的啤酒不敢多喝,怕查哨时误事,石板鱼也不敢多吃,那东西躁人。
早早地走完这零点一平方,到机房换下报务员都去看电视吧。
这儿的电视节目要靠十几海里外的大岛上转播,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也就没了图像,今天过节例外,让大家听听新年钟声。
到了九点五十分,陆陆续续来了大半数的人。
在机房门前柳树下排成一溜,班长知道有几个老兵没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戴上耳机打开了机器。
最后十秒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开始—众人屏住气,班长听着,听着,咦,耳机里没有反应。
再等等,还是没有。
是机器有问题?班长出了一身汗,不会呀,刚才还查了又查呢。
他只好继续等待着。
依然没有。
“也许是什么出了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