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观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8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并创立了以无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被学术界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经典之作。该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提出的无意识(本能)理论被称为人类思想进化的第三次革命。前两次思想革命是指: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其代表作是《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其代表作是《物种起源论》)他指出,人的行为主要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趋使,人并不是什么有理性的动物。他的生物遗传学思想对人类思想和知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其后期提出的人格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精神分析是以无意识的理论和性欲的理论为基础的,他人为,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又不为人所知觉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一般性基础。这一理论也是其人格理论的基础。

1923年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提出是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于1923年发表了《自我本我》一书,使该理论系统化。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他强调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而无意识心理活动在决定行为时是非常重要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是混乱、无逻辑和奇妙的,它要求人们立即满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求。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人的无意识,才能了解人的人格。弗洛伊德将人格解释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互动体,并将人格发展看作是经过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五个阶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其中,本我是最原始的,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本我在冲突过程中不进行价值判断,不考虑客观现实环境,只遵循唯乐原则,一味地直接追求满足。因为本我不同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因此,它急切地寻求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本我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部分,在人的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属于意识结构部分,他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进行活动,遵循唯实原则,它协调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心理能力大部分消耗

在对本我的抑制和压抑上。自我的主要功能有4个,即,(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性的生存;(2)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3)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4)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的代表,包括个人的良心和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教育的产物,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负责对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超我遵循至善的原则,其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从种族发展来看,“超我”来自于原始人,是人类所特有的。超我有3种功能,即,(1)抑制本我与社会要求不相容的各种行为;(2)引导自我,以符合社会规范的目标替代较低级的现实目标;(3)使个人理想目标得以实现,达到完美的人格。弗洛伊德十分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他说,“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因此,他认为,“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为,如果自我强大,能使本我的能量以社会允许的方式适当释放,则本我、自我和超我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中,个体就是正常的。如果自我弱小,则本我和超我处于激烈的对立冲突的非平衡的状态中。由于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使本我的欲望长期得不到实现,压抑就转变为焦虑、不安,久而久之就导致精神疾病,也即是人格内部存在着的动机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