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子兵法》的八条军事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孙子兵法》的八条军事指导原则 (2007-05-29 14:20:33)转载▼


《孙子兵法》是由我国春秋末年吴国的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孙武所著,是我国古代兵学著作的杰出代表。《孙子兵法》以军事理论专著的形式,总结了春秋末年和以前的军事战争经验,奠定了中国古典兵学的理论基础,在海内外的军事史上和谋略史上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被奉为“百世兵家之师”,而孙武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兵圣”。
《孙子兵法》共计一十三篇。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每篇的字数虽然不多,但是论述相当精辟,涉及军事战争的方方面面,不愧为人类作战史上里程碑式的军事著作。
孙子运用哲学理念来观察战争现象,从纷繁复杂的战争现象之中探讨和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指导战争的具体原则。
所谓深山大泽出龙蛇,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淘洗,《孙子兵法》包藏的智慧早已超越了军事战争的范畴,其哲学意蕴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日本学者北村佳逸风趣地说的那样:“无论围棋对弈,棒球比赛,还是从事投机生意,参加选举活动,哪怕是夫妻吵闹,若把握住孙子的精髓,我敢断然保证,你一定会赢,没问题。”
但今天我要讨论的不是北村佳逸所说的这些《孙子兵法》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而是讨论它的最本初的军事指导作用的几条原则。


一、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开篇就从最宏观的角度讲述了战争的辩证原则。那就是《计篇》所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告诫后人,战争是关乎人民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问题,发动战争之前不可不慎重地考虑。
古人云:“兵者,凶也,不得已而用之。”
每战必伤,一则伤人,二则伤国。毛泽东曾有词曰:“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说的就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英雄大多好大喜功,殊不知赫赫战功后面是血流成河,白骨累累。遥想汉武当年,命大将李广利率铁甲十四万远征大宛,结果得归故里的仅有万余,十几万生灵都做了孤魂野鬼。难怪梁任公当年不无感慨地说:“英雄,乃不祥之物也。”
用兵不慎,必是草菅人命,甚至国亡。再说战国赵括,与人谈兵,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俨然兵法奇才,时国人皆莫能与之争。唯其父赵奢知其后患无穷,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结果妇孺皆知,天才

赵括只识纸上谈兵,长平一役,使四十万赵军为秦坑杀,赵国因此而迅速败亡。这个血写的教训告诫后人用兵不可不慎重。因此,孙子开篇即告诫后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察”,即察战争的前因后果,否则,兵锋一动,人命如草芥,国家亦有可能因此灭亡。

二、兵之诡道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何谓诡道也?孙子提出“诡道十二法”,此十二法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视之远,远而视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娇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诡道总而言之就是“兵不厌诈”。其中的战法包括奇袭,迂回,包围,伏击,侧击等等。比如齐鲁两国当年战于长勺,鲁军主帅曹刿根据两军作战规律,反其道而行,他算好齐军三鼓过后,士气衰竭之时擂鼓进兵,结果大获全胜。这是运用欺诈手法获胜的典型战例。又如桂陵之战,孙膑利用伏击的战术成功地斩杀了自己的宿敌庞涓,一举成名。抗日战争林彪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万余,取得平型关大捷,为抗日战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诡道法可以达到以少胜多,以逸胜劳的目的,运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因而在实际战争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可以说,孙子的诡道法是人类作战计谋的精华,其取胜的实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三、兵贵神速
孙子在《作战篇》中提出:“故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贵在速胜,不在于长久。因为战争对于作战国家双方的人力和物力都是一种严重的消耗。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九九一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仅仅四十三天盟军就耗资611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十一亿美元。奥地利名将莫德古古说:“战争的第一要素就是钱,第二要素是钱,第三要素还是钱。”这个说法其实是颇有道理。因而发动战争首先要算的是经济账,庞大的消耗,战争就不得不选择速战速决了。
拿破仑的军事成就集中体现为善于分析战场形势,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奥茨特里茨战役充分体现了他善于速战速决的精湛军事艺术。二战中希特勒惯用的“闪电战”,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德日法西斯最后走向灭亡,但是这种战术运用在当时的战场上是成功的。就是几年前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无不运用速战速决的战术。孙子总结的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作战指导原则,作为一般的战争规律,在古今人类战争中是很有价值的。
不过,速战速决并非是一个“快”字可以简单理解的。有时快也是不行的。

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依靠持久战取胜的。诚然,速战与持久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断不可将这两方面人为地割裂,还是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当速则速,宜久则久。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在孙子看来,最最高明的战争手法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不用战争手段而胜过使用战争手段而取得计划的结果。
战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决资源、势力和生存矛盾的争夺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争夺的矛盾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其他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诸如经济,外交,权谋等等。只有在这些手段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才选择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据此,孙子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三伐一攻”之中,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在军事手段之前,说明战争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倘若兵不血刃而又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战国之际,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际,前往秦营说秦伯,晓秦伯以“攻郑无益于秦,郑亡有害于秦”的道理,并以“邻之厚,君之薄也”切中秦伯要害,终于使秦伯罢兵并与郑为盟,晋文公也只好班师。这是一则非常经典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充分体现了谋士外交的作用。在古代,这种谋而不战的纵横术士是颇受欢迎的,以“连横”政策而著称于是世的苏秦就曾经挂六国的相印,一呼而天下应。


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常人以为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其实不然。
真正的“知己知彼”,代表着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审视态度。“己”与“彼”都是审视的对象。这就要摒除一切“因己观物”而带来的负面情绪。比如二战德法战争中,法军元帅艾伦赛声称德军将领在一战中“没有一个曾经做过比上尉更好的职位,这是德军的一大弱点。”而事实是德军的少帅和中尉们把法军的上尉元帅们打得落花流水,颜面尽失。这是一个因为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摒弃“因己观物”观念而惨遭失败的很好的例子。
知己知彼并不是轻而易举地“了解”那么简单的事,如何“知”,“知”到什么程度才是关键。诸葛亮当年摆空城计取得成功可谓是“知己知彼”到家了,他知道自己没有兵力抵抗司马懿的十万大军,也知道逃跑是必定要被擒住的,于是摆了个空城计,利用司马懿生性多疑的弱点,吓跑了他。不知彼不知彼,或者对司马懿仅仅是“了解”,诸

葛亮是决不敢冒这个险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但如果盲目乐观,或“以己观物”,或仅限于“了解”,失败是毫无悬念的。

六、造势之功
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飘石者,势也,鸷鸟之去,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彍弩,节如发机。”
军事战争特别注重“形势”两个字。
“形”是事物的外在的客观的表现,是静态的。而“势”是事物的内在的主观的表现,是动态的。“势”因“形”生。举个例子来说明。譬如箭在弦上是为“形”,而箭即将发射时所表现出来的震慑力就是“势”,这种震慑力因为公的弯曲变形而产生。
对于军队而言,如果士气高昂,则军队就表现出一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势”。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足以震慑敌人的灵魂,使敌人未战而气馁。因此孙子竭力强调“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六韬》有曰:“势因于敌军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善战之人必善于“造势”。譬如西楚霸王项羽当年率江东三千子弟,揭竿为旗,诛伐暴秦,渡过乌江,破釜沉舟,直捣咸阳,“百二秦关终属楚”,就是得益于项羽善于造成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浩浩荡荡在长达五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不出两天时间就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这与解放军气壮山河的气势也有很大关系的。
曾国藩说得好:“军中有肃杀严寒之气则胜。”行军打仗,造势是很重要的。善于造势,首先在气势上就已经胜敌一筹了。

七、奇正之法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
古时用兵,通常将兵分为奇兵与正兵。奇兵负责侦察、伏击、迷惑和扰乱敌人,正兵用于保卫本营阵地以及指挥居所等。孙子化用奇正,将正化用为代表军队主力、防御态势和表面现象,将奇化用为配合力量、进攻态势和实际情况,并概括为“以正合,以奇胜”,就是以正兵合战,以奇兵制胜。譬如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派大将邓艾攻打蜀都成都,蜀将以为入川的山路奇险无比,敌军必投大路来进攻,放松了山路的防守。但邓艾反其道而行,他带兵沿崎岖的山路,翻越崇山峻岭,进入蜀国首都,蜀兵措手不及,成都已破,蜀国就此灭亡。这是成功运用奇正之法的一个典型战例。
但是“奇”与“正”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变相生的。“奇”可以变“正”,“正”亦可以变“奇”,正所谓“奇正之

变,不可胜穷也”。曹操对于“奇”与“正”的变化曾做过具体的解释,他说,兵力五倍于敌,以三倍为正兵,二倍为奇兵,实施钳形攻势;兵力两倍于敌,以一倍为正兵打正面,一倍为奇兵打迂回。
总而言之,奇正之法若要用的得当,既要把“奇”与“正”结合起来,又要把两者灵活地变通,那样才能出奇制胜。

八、避实击虚
孙子曰:“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虚实是指敌我上方所处的基本态势。力弱则虚,力强则实。用兵之道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实之处,而攻其空虚薄弱之处,此谓之“避实击虚”。下面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为防御德军的进攻,在法德边界处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条耗资十亿美元的马奇诺防线,并调了九十七个师的力量前去布防,法国人得意地号称这条防线为“攻不破的防线”。但是德军避开了这条防线,从军事力量薄弱的阿登山区突破,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色当,开始进军法国,马奇诺防线未起任何作用,这让法国人哭笑不得。
避实击虚,首先关键在于辨别虚与实。没有辨明虚与实而盲动往往会中计徒劳或者导致兵败。三国时,诸葛亮错用马谡而失街亭,眼看司马懿的大军就要杀至又无力阻挡,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司马懿见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楼上悠悠然弹琴,城中老兵若无其事,以为有伏兵,连忙下令撤退。《三十六计》曰:“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司马懿就是因为不能分辨虚与实而错失良机,白跑了一趟。再如孙膑为麻痹魏将庞涓,诱敌深入,佯装节节败退,兵将逃散,每天所筑的灶依次减少,造成三天之内兵将逃去三分之二的假象,终于诱动庞涓轻骑冒进,兵败马陵。由此可见,不能辨别虚实是很危险的。对此,孙子总结了辨别虚实的方法:“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善于辨别虚实,并把避实击虚灵活运用到战争之中,战争就有可能取胜。

以上讨论了《孙子兵法》的八条军事指导原则,当然,孙子兵法之中远不止只有这八条具有指导作用的军事原则,比如孙子还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将的愚兵政策,五间之法等等,对军事和战争都是十分有用的,由于篇幅的关系就不一一在此赘述了。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兵法史上里程碑式的军事著作,奠定了中国兵法的理论基础,在世界的兵法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当然,它不是金科玉律,也不是万古不易至理法宝,许多的作战原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变迁和发展,这其实也是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发展着的书,后人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赋予它新的解释含义,并且也会出现许多新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