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 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三) 【甲】《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 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
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
命曰:和氏之璧。
[ 注释 ]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②刖:音 “ 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
(二) 马 说 略
3 分)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
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 而刖其右足。武王薨, 文王继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答:
(五) 1 马 说 略
2 千金市骨
3 分)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
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
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
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
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⑥诮:
qi ào,责备。⑦大司马:官名。
1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 2 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B.不以千里称也
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诸将欲分其功
D.然后有千里马
然非君之明
1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⑴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译文:
ຫໍສະໝຸດ Baidu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
12.用斜线( /)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 分) 受大而 不苟取力 裕而不求 逞致远之 材也
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
”帝称善,曰: “卿今议论极进。 ”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
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执策而临之
)
(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
11、通过 “识马 ”、“相玉 ”,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
12.《马说》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 “王乃使玉人理其
璞而得宝焉 ”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
3 分)
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一) [甲 ]马说 略( 12 分)
《马说》比较阅读
①
[ 乙] 昔有大长者子 ,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
②
③
,当如是捉 ,如
是正,如是住 ④,语众人言: “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
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 ⑤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
“千里马 ”。( 2 分)
答:
⑵如果让你给涓人的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 10 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 由。( 3 分) 答:
(六) 【2016·河南卷】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
C、从千里马的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及结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
D、作者认为“名马”不以千里称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0、甲文乙文都谈到了“人才”的话题,请以我们熟知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要求呈现篇目、文中人物),言 之有物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3 分)
的情感。( 2 分)
答:
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
自己的话填空。( 3 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
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
③
。
(七) 【甲】马说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②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
(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 “大长者子 ”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 2 分) 答:
12、甲文强调了 “按规律办事 ”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 “生搬硬套规律 ”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 2 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 “大长者子 ”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 答:
4 分)
⑵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译文:
25.[甲] 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 “一旦而马价十倍 ”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3 分)
1
26.我们常以 “千里马 ”比喻
。( 2 分)
27.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2)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
19、对甲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地位低下的“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
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3 分)
答:
(四) [甲]《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子还③而视之, 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 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 ?燕策二》 )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 .策之不以其道
)。( 2 分)
C.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 D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译文: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5 分) ⑴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注: ①比:连续,接连。 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 “臣”。 ③还:音义同 “旋”,围绕,绕圈子。④朝( zhāo):早晨,也指一天。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⑴才美不外见(
)
⑵愿子还而视之(
)
⑶不以千里称也(
)
⑷去而顾之(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臣。 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艄;怎么能够。
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 分)
①执策而临之(
)
②才美不外见(
)
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17.下面句中加点 “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故虽有 名马
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 食不饱,力不 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足
C. 策之不以其 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
D. 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
中 通 外直,不蔓不枝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
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
: 只。
1. 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上诘之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安可诬一世之人
2. 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策之不以其道 C. 驽纯之材也
死。
注: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止。
⑤唱言:高声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 1)虽有千里之能(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 (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 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
. 21、甲文的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乙文中,毛遂勇敢自荐后,才有后来以三寸之舌庭战楚王,使赵重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 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露了统治者 是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 。
2
4.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九) 【甲】马说
【乙】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 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荐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既以遂备员②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诵,胜未有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
⑴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⑵ 人咸知异为名将。 .
13.【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 2 分)
14.【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
2 分)
(八) 【甲】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
注:①合从于楚:指拟推楚为盟主,订合纵盟约以联兵抗秦。从,同“纵”。②
备员:凑数,充数。③废:当作
“发”,发声。④九鼎大吕:极贵重的宝物。——选自《毛遂自荐》
17、解释下列加点字或短语( 2 分)
( 1)只 辱于奴隶人之手
( 2)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 也
( 3)策 之不以其道
(4)使遂 蚤 得处囊中
( 5)胜不敢复 相士
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
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功若丘山。
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章:奏章。③谢:谢罪。④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⑤玺书:古代封口
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③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
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