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司法困境:司法内在化解维度探析
司法调解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司法调解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司法调解是司法机构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
它是在法官的指导下,由调解员协助当事人达成一致,从而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然而,司法调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挑战一:调解效率不高司法调解的一个挑战是调解效率不高。
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存在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调解进程长时间拖延。
同时,司法机构本身在资源上的限制也影响了调解的效率。
解决方案:对于调解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加强调解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高其调解技巧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协助当事人达成一致。
此外,司法机构可以适当增加调解员的配备数量,确保每个案件都有足够的调解员参与,从而提高调解的效率。
挑战二:司法调解的公正性问题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可能对司法调解的公正性存在质疑。
他们担心司法调解的结果会偏袒一方,并对自身权益造成损害。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司法调解失去信心,不愿意接受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司法调解的公正性问题,司法机构应该确保调解员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一方面,应加强调解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在调解过程中维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
另一方面,司法机构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司法调解的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它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平原则。
挑战三:法律意识差导致调解难度加大调解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然而,很多人对法律的了解较少,不能准确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缺乏对案件背景的正确认识,这给调解带来了困难。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法律意识差导致的调解困难,司法机构可以加大对当事人的法律宣传力度。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调解过程中。
此外,还可以在调解过程中加强法律辅导,给予当事人必要的法律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案件的法律背景和权益义务。
综上所述,司法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司法改革的困境及其克服_栗峥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化司法证明中的逻辑与经验研究”(项目号:12BFX070)、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栗峥(1978 ),男,法学博士,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
张海霞(1972 ),女,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
司法改革的困境及其克服栗峥张海霞摘要:在我国特定的司法体制环境下,司法改革可能会因各方面的阻力而陷入困境,具体包括:司法自利性的干扰、司法寡头利益的侵蚀、上下级间信息的不对称、个人意志与短期政绩效应的影响、基于自身特殊效用目标与利益而弯曲改革轨迹的潜在风险等。
为了克服上述困境,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信息反馈体系、内部制衡机构和长效的问责机制,以确保司法改革平稳而有力。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寡头;试点;诉讼程序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15)02—0124—06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余年中,我国国家发展历经了全能政府、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直至法治中国等多种形态,国家治理逻辑更替之大、节奏之快,令全世界叹为观止。
中国的国家架构错综庞大、千头万绪,其治理结构包容了多重地域与文化的交织与融合,需要在辽阔国土之上拿捏复杂的治理技艺,构建合理的制度安排,其中路径之曲折、时续之漫长、任务之艰难,都超乎想象。
为了带动一个庞大国家,将其推向现代化的纵深之处,新一届党的最高领导层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开旨明义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体悟这一治国方略的设计,不难发现,当下中国法治的发展轨迹正在其深远的历史轮辙中识别并迈向新的路径方向。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司法的民意困境及应对
司法的民意困境及应对现今社会,司法的民意困境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重要的法律案件中,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司法与民意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们在司法案件中的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最终的司法结果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加严格的评判标准。
本文将从司法民意的定义、司法民意困境的表现、制定切合实际的司法政策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探讨如何应对司法的民意困境。
一、司法民意的定义司法民意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机构及其工作、司法行为、司法判决等方面的评价态度。
司法民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从传统意义上讲,司法的任务就是法律的实施和维护。
它是一种公正的机构,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些因素坚定了人们对司法公正性的信仰。
而司法机构不合理的操作、消极的执法、以及判决失误都会让人民对司法失去信心,从而形成司法的民意困境。
二、司法民意困境的表现1. 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与怀疑。
敏锐的公众总是能够敏感地察觉到司法机构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如一些法官对手中案件的不公正判决、或是对一些庭审过程的不当处理均会引起大民众的不满和质疑,从而产生司法的民意困境。
2. 对司法机构的不信任。
当公众对司法公正性产生疑问时,他们对司法的信任就逐渐流失。
由于过去的瑕疵和过错,民众已经对司法体系产生了怀疑甚至不信任感。
3. 对司法判决的不服从。
公众对司法判决的不满和质疑,可能导致一些不服从现象的出现,这样,在整个司法体系中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三、应对司法民意困境的措施1. 改善司法制度与人员、设备的水平,加强司法公正性的建设。
司法的公正性与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紧密相关。
这意味着,要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机构必须开展深度改革,以便在制度和制度人员、设备水平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
2. 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更快的监控司法过程,尽量减少司法过程中的瑕疵和错误,为司法公正提供更多的保证。
3. 加强司法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关键地位、使命目标和重要任务,树立司法机关正义公正及其价值观。
司法工作中的矛盾与合理化解方法
司法工作中的矛盾与合理化解方法司法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矛盾。
这些矛盾可能源于法律的不完善,司法资源的紧缺,司法机关的局限性等等。
然而,只有找到矛盾的合理解决方法,才能保障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司法工作中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解方法。
一、案件负担与案件数之间的矛盾司法工作之所以存在矛盾,首先与案件负担过重和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有关。
法院人手不足,办案效率低下成为司法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推动法官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以提高司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司法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确保司法工作的公正、高效进行。
二、刑事与民事审判之间的矛盾刑事和民事审判作为司法工作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面临着相互冲突的问题。
刑事案件涉及个人自由、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审判难度较大,耗费时间和人力比较多。
而民事案件又数量庞大,审理周期相对较短。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取划分审判专业化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刑事和民事法庭,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
三、公正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司法工作中的另一个矛盾是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冲突。
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核心价值,但效率也同样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为了追求效率,可能会忽视某些公正原则。
因此,合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司法程序,确保司法工作既能做到公正,又能高效进行。
四、法官与司法公信力之间的矛盾司法工作的信任是法官队伍的重要基础,但是法官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和批评,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加强法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同时,加强司法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司法工作的真实情况,从而提升司法工作的公信力。
五、司法改革与司法稳定之间的矛盾司法改革是司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改革过程中也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可能对司法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
论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困境和出路
论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困境和出路2009年3月人民法院出台了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由此引起了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热潮。
回顾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程,总结出现行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公权力重新分配改革力度不够、司法独立和司法腐败的矛盾重重、司法的公信力不断下降、普通民众对司法改革关注不够等四大困境,继而分析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主体同时是改革的客体,二是我国实行精英化司法体制改革,没有建立诉权制约裁判权机制。
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关注来自实践的自发自生的改革,真正建立起诉权制约裁判权的改革机制,培养多种纠纷解决机制,为司法引入竞争机制解决司法腐败问题。
关键字:司法体制改革;困境;出路;司法独立;司法腐败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一)对制度性问题的改革力度不够,改革多关注技术层面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最大的体制性问题是司法独立问题,而制约司法独立的最大因素就是公权力的重新分配体制,这里的“公权力”主要是指法院和检察院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没有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的独立就没有真正的司法独立,在对财权、人事权力分配不作调整的情况下所有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方案都只是技术性问题的调整,而不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000年,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讨论最突出的是“司法独立”问题,然而在2003年到2007年,司法体制改革基本停滞,2007年底又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启动,这次改革从大的体制回到一些具体的问题。
回顾十年改革路程,遗憾地看到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回归到对一些具体问题、技术层面的关注,制约司法的“顽疾”始终没有改变,总而言之,司法独立仍然是中国司法的最大问题。
(二)司法独立和司法腐败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瓶颈一是司法独立问题,二便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滥用。
司法不独立没有公平正义,但如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司法过于独断,就会滋生腐败。
概括为司法的权威性、独立性和司法权滥用之间的矛盾。
在对待司法独立和司法腐败问题上,学术界和普通民众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法术界的声音是强调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学者以西方为师,以三权分立为基础多强调司法权威、司法独立;普通大众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提出对司法过分独立后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和司法腐败的深深担忧。
法律实施中的司法困境及解决之策
法律实施中的司法困境及解决之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司法困境成为了阻碍司法公正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探讨法律实施中的司法困境,并提出解决之策。
首先,司法困境之一是案件繁重与审理周期过长。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法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对于一些繁复的案件,审理时间往往过长,给当事人带来不便,也会影响到司法公正。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一方面,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素质。
同时,引入更多技术手段,比如人工智能辅助判决系统,可以帮助法官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
另外,建设更多的审判机构,增加审判人员数量,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司法困境还体现在一些司法决策的公正性问题上。
不可否认,人们普遍认为司法应具备公正的属性,然而事实上,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一些决策并非完全公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法官的培训与监督。
通过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法官的监督,可以减少司法决策中的不公正因素。
此外,加强法官与社会的联系,增加社会监督力度,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
另一个司法困境是司法资源分配不均。
在一些发达地区,司法资源比较充足,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司法资源匮乏,甚至无法满足当地人民的基本司法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偏远地区司法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法院和法官的配备,改善司法设施条件。
其次,加强司法协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审理等方式,让专业的法官对偏远地区的案件进行远程辅助审理,提高司法效率。
此外,司法困境还表现为司法公正的难以实现。
有时候,由于法官个人的认识、经验等因素,同一件案件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这对司法公正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权威性判例的引导与运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判例库,以及加强对法官的培训,使法官更加注重权威性判例的参考,从而形成更为统一的司法裁判结果。
(完整word版)我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一、司法独立的概念、意义(一)司法独立的概念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其确立要归功于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他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奠定了司法独立原则的理论基础。
对于什么是司法独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没有统一的定义。
广义的司法独立是指审判独立和检察官独立,而狭义的司法独立仅指审判独立或者法官独立。
笔者同意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机关只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此所谓司法独立,也就涉及到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独立。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被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缺乏独立性的司法很难说是公正的司法。
对司法独立含义的理解,关系着司法独立原则的贯彻。
我国的司法独立并不是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建立的,而是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的司法独立,强调审判权、检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以及其他势力或者个人的干涉;同时还包括审判权与检察权的相互独立。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尽管现行宪法并未完全肯定、认可司法独立的原则,但现行宪法还是遵循了司法独立的精神。
(二)司法独立的意义司法独立作为近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逐渐成为交谈中的优势话语,作为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其意义不容置疑。
1、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保障从程序上说,早期的自然正义理念就对审判程序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即“任何人不得在涉及自己的案件中担任法官”和“必须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在当代,“法官负有对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作出最后判决的责任”,更必须保证法官站在中立、独立的立场上处理案件。
从实体上说,法官独立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的必要保证.只有司法独立,才能保证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到司法公正。
2、司法独立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必要条件在法治社会,法律具有至上性和权威性,需要法官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加以体现和维护。
摆脱司法困境:司法内在化解维度探析
摆脱司法困境:司法内在化解维度探析作者:景云祥张文捷来源:《行政与法》2014年第03期摘要:在现实司法中,外部的干扰与内在的缺陷使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面临一种困境。
摆脱困境,需要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的嵌入与融合:善意司法表现在司法动机、目的、行为等方面,能动司法表现在司法解释、司法参与、司法矫正等方面。
因此,只有以善意适法、公平正义为目标改善司法形象,以能力提升、能动司法为目标提高司法水平,以尊重良俗、德法互济为目标完善司法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使司法成为法治前行的力量,才能实现法治对司法进步的期待。
关键词:司法困境;能动司法;善意司法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4)03-0070-06收稿日期:2013-11-15作者简介:景云祥(1963—),男,江苏姜堰人,江苏省泰州市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张文捷(1983—),女,江苏泰州人,江苏省泰州市行政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法学。
司法是法治实现的重要保证。
在现实中,司法面临困境,需要在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的融合中来提升司法的权威感、公信度,为法治前行提供动力与保证。
一、现实司法面临的困境(一)外在干扰带来的挑战1.司法活动当事人的干扰。
由于司法活动直接影响到司法活动中权益的分配,当事人会借助“利益输送”或“人情关系”干预司法活动;特别是随着司法活动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增强,司法当事人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争夺司法资源,干预司法过程,谋求利己裁判。
[1]其干预会使司法偏离公正,使善意司法、诚信司法受到质疑;能动司法则会为人们质疑司法权的滥用提供口实。
2.党政机关对司法的干扰。
我国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在决定司法拥有有限自主性的同时,对政治具有较大的依从性。
党政组织会对司法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下,对确定哪些是司法机关应当服务的“大局”、哪些是司法机关追求的“人民”利益,具有很大的识别难度。
浅析如何走出我国环境司法的困境
染防治法 》 《 海洋环 境保护法 》等 ,另
外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省 、自治区 、直 辖市根据 自身管辖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 制宜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 规和规章 。可以说 ,中国关于环境保护 方面 的法律 已经趋 于完善 ,环境法体系 逐渐 建 成 ,能 够达 到 “ 有 法 可依 ” 。 但 目前 中国 的环 境 污 染却 不见 显 著改 善 ,反而污染事件频发 ,这与在执法过 程中普遍存在 “ 执法不力”的现象不无
汪明锐 ( 1 9 9 4 一 ),女 ,安徽合 肥人 , 本科 ,南京航 空航天大 学人文与社会 科 学学院法学专业学 生; 徐梦晨 ( 1 9 9 3 一 ),女 ,湖北 襄阳人 , 本科 ,南京航 空航天大 学人 文与社会 科 学学院法学专业学 生。
不容忽视的是 ,虽然政府致力于环 及时公开 的问题 ,从而造成公众恐慌 。 却依然 频发 ,雾霾天 、黑水河 、黄沙地 和公众参与 ,但是具体 的实施效果还有 事件 屡见报端 ,环境群体 陛事件与环境 待考证 。另外 ,在一些环境污染群体性
杨小凤 ( 1 9 9 4 一 ),女 ,江 西赣 州人 ,
本科 ,南京航 空航天大 学人 文与社会 科
学学院法学专业学 生;
庭、 合议 庭 、 巡回法庭 , 合计 3 6 9 个。l 1
诉讼 案件正在审理 中。 2 0 1 5 年1 月 1日,
目前 ,有着全国影响力 的多个环保公益 铅 ”事件 、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 新修订 的 《 环境保护法 》开始实施 。 境 保护工作 ,但是严 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司法工作的难点与应对
司法工作的难点与应对司法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在日常的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难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难点,司法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司法工作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案件数量剧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给司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有时候,法官和其他司法工作人员不得不面临庞大的案件量,导致案件审理周期变长。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司法资源的配置来增加法官人数和法院设施,提高办案效率。
此外,还可以推行信息化技术,提高案件管理和办案效率。
2. 司法公正难以保障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核心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司法公正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例如,一些地方存在着相关职务的干扰,法官被迫做出不公正的判决。
因此,需要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严格维护司法独立,保障司法权威和公正。
3. 司法能力不足司法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司法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司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审理案件的能力。
同时,鼓励司法人员参加学术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4. 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一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中,司法工作人员常常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批评。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司法机关应公开透明地审理案件,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判。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协作,让社会更加了解司法工作的原则和标准。
5. 犯罪证据不足在刑事案件中,常常面临犯罪证据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个难点,司法工作人员可以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合作,收集、固定和留存更多的证据材料。
同时,可以引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犯罪证据的获得和分析能力。
6. 公众对司法失去信任一些司法失误和腐败案件导致公众对司法工作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司法机关应主动公开信息,增加司法透明度。
公众也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理解司法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最新-我国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精品
我国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一、实现我国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一立法缺失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有关于司法独立的规定,但该规定有明显不足。
首先,宪法只排除了三类主体对司法独立的干预,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这一范围是比较狭窄的。
换言之,这三类主体以外的其他主体即使对司法独立造成干涉,宪法也无力规制。
其次,宪法这一规定保护的客体仅限审判权。
从原则上讲,司法机关依法行使的一切司法权力都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不应仅局限于审判权。
第三,该规定仅为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
关于如何排除对司法权的干涉以及干涉司法权行使的法律后果方面,宪法不宜规定的过于详细,但在具体部门法中应有涉及。
二制度障碍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导致司法独立实现存在困难。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可以对司法进行监督和管理;地方司法机关要受到上级行政机关的统一领导;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薪金等都与地方行政有着密切联系。
在这种制度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司法制度内部存在管理过于行政化的问题。
受历史传统影响,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沿袭了行政管理的套路,法官的职务晋升、薪金水平都采用了行政考核标准。
法官不能以终身任职和高额薪金免除后顾之忧,还不得不受制于各种行政考核,在审理案件时难免掣肘,无法只忠于法律行事。
三舆论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的发展,许多新闻媒体已经不再恪守行业准则,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提高关注度,肆意篡改事实、扭曲真相,人为地制造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法官被迫承受不明真相的群众口诛笔伐,严重干扰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此外,社会舆论还常常用道德标准绑架司法审判。
中国社会长久以来都被人情大于法理的传统观念统治着,在一个案件中,人们惯于站在弱者的角度思考若受害者为弱者,舆论就偏向于重刑惩治犯罪者;若加害者为弱者,舆论就偏向于轻罚甚至不罚犯罪者。
从法理的角度讲,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法律的价值追求,法官不应也不能如此审判,但是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对司法独立造成影响确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司法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刍议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的现行司法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剖析,进而凸显了司法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改革的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制度构建设想;本文只是对司法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做一个粗浅的论述,以期作一块引玉之砖,求教于大方。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指出:“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掌握压迫者的力量。
”孟氏的精辟论点,早已成为众多国家进行权力分配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
尽管我国也在宪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目前我们的宪法还只是“一张未能兑现的支票”,实现宪政、实现法治国家、实现法治社会还任重道远。
一、我国司法面临的困境在我国,司法权天生就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从未有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权力分配制度;虽然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政务院行使行政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司法权,显现了国家权力分配制度的雏形,然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的司法实践不言而喻——我们的立法、司法都是在行政权下的立法、司法。
正是由于这先天的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司法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现实的司法活动仍积弊颇深,特别是近期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河北省“聂树斌故意杀人案”和湖北省“佘祥林故意杀人案”这两起可能成为冤案的案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使司法的权威和公正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司法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进一步凸显。
笔者认为当今我国司法活动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严重困境。
1、司法的地方化在目前的国家权力分配制度下,行政权力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基本上可以维持政令的高效、集中、统一。
另一方面,我们的司法却是高度分散的,因为我们的司法机关如法院和检察院在人事、财政上严重地依赖于地方。
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
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司法独立被视为一个国家法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独立意味着司法机构能够自主行使职权,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以确保公正和公正的司法程序。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司法独立面临着一些困境,包括政治干预、腐败、资源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司法独立的现实困境,并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政治干预的难题司法独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持与政治权力的独立。
然而,在一些国家,政治干预司法的现象并不罕见。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法官不能独立地行使职权,被迫做出偏袒某一方的决策。
政治控制使司法无法独立地监督和制衡政府行为,这对司法公正和法治的实现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独立的法官选拔和任命机构、增强法官的权力和地位以及加强对司法机构的监督等。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政治干预,因为政府仍然具有强大的权力和资源,并且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施压和控制司法。
二、腐败的威胁腐败是司法独立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司法机构也不例外。
腐败可能导致司法机构背离公正和公正的原则,以个人利益为先,削弱司法独立的根基。
解决司法腐败问题需要综合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司法工作中的腐败行为进行追责和惩罚。
其次,提高司法人员的待遇和福利,以减少他们接受贿赂的动机。
此外,加强司法教育和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只有全面推进反腐败工作,才能对司法独立提供有力保障。
三、资源不足的挑战司法独立还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
司法机构需要人力、经费和物资等各种资源来保障其独立行使职权。
然而,在一些国家,司法资源非常有限,导致司法机构无法高效地运作。
解决司法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增加对司法领域的投入,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司法机构的工作条件。
此外,注重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司法效率和效果,也是重要的改革举措。
只有充分保障司法机构的资源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司法独立的目标。
司法调解打破僵局重建信任
司法调解打破僵局重建信任在司法领域,调解作为一种争端解决方式,经常被用于化解矛盾、重建双方的信任关系。
司法调解的目标是通过公正、中立的第三方调解员促使当事人在争议中达成自愿协议。
本文将探讨司法调解在打破僵局和重建信任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一、司法调解的意义与价值司法调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手段,它能够在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相比,司法调解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通过调解可以缩短诉讼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减轻法院负担。
其次,调解过程秉持公正、中立的原则,保证当事人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协商,有利于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再次,通过调解可以重建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挑战:如何打破僵局在实际调解过程中,很多案件会陷入僵局。
这可能是因为当事人对对方的不信任,拒绝妥协,或是由于具体争议的复杂性所导致。
此时,调解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打破僵局,重建谈判的动力和合作氛围。
首先,调解员需要充分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当事人的需求。
通过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调解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其次,调解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调解技巧。
例如,通过分析双方的利益和需求,寻找共同点,促使当事人产生共识。
此外,调解员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专家,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争议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调解员需要耐心和善于引导。
在遇到僵局时,调解员应该耐心倾听双方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感受,并适时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他们重新审视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三、机遇:如何重建信任在调解中,重建当事人之间的信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当双方建立起信任,才能真正实现调解的目的。
首先,调解员可以通过保持中立和公正的态度来赢得当事人的信任。
调解员需要表明自己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专注于促成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
其次,调解员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和权益。
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表达出质疑、不满或担忧,调解员应该充分尊重并积极回应这些意见,保证当事人在调解中得到尊重和关注。
司法危机与司法改革解决司法问题的路径与策略
司法危机与司法改革解决司法问题的路径与策略在当代社会中,司法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司法危机的发生却给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带来了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司法问题并实现司法改革,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路径和策略。
一、司法危机的表现司法危机是指在司法系统中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和突发事件,导致司法公信力丧失、司法过程不公正以及司法权威受到质疑。
司法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裁判贿赂、滥用权力、审判程序不公等。
二、司法改革的必要性面对司法危机的挑战,司法改革成为解决司法问题的关键路径。
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司法制度,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环境。
三、路径一: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1.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立法工作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严格执法:加强执法力度,使司法实践更加严密和规范。
同时,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依法履职,不滥用职权。
3. 健全司法机制:建立有效的司法机制,包括审判、检察、司法警察等部门的协作机制。
同时,要确保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防止利益干扰和权力滥用。
四、路径二: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提升1.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法学院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法律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在职法官和律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2. 鼓励专业人员参与司法改革:积极引导有能力的法学专家、法律学者和律师参与司法改革,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和意见。
3. 提高司法人员待遇:提高司法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晋升制度,使司法岗位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职业。
五、策略一:建立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1. 增加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建立独立的司法监察机构,监督法院和法官的工作。
同时,要建立举报渠道,接受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投诉。
2. 加强对司法决策的审查:建立司法决策审查制度,对重大案件的判决结果进行审查。
司法调解的挑战与困境
司法调解的挑战与困境司法调解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通过在争议双方之间进行协商和调和,旨在达成双赢的解决方案。
然而,司法调解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对司法调解的挑战与困境进行探讨。
一. 司法调解的挑战司法调解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解决争议方式,与传统的诉讼程序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调解员的角色与职责是一个挑战。
调解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调解技巧,以便在争议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并推动双方达成协议。
然而,不同的调解员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和偏见,这可能会影响调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司法调解依赖于争议双方的合作和自愿参与。
如果一方不愿意参与调解或者拒绝达成协议,调解过程将陷入僵局。
当有一方在争议中占据较强的地位时,他们可能利用这个优势来推动自己的利益,从而使调解失去公平性。
另外,司法调解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争议的双方可能对彼此的利益和底线了解不全面,这可能导致一方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当一方在争议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时,他们可能隐瞒关键信息,从而操纵调解的结果。
二. 司法调解的困境司法调解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由于司法调解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解决方式,一些当事人可能会选择不参与调解,而是坚持通过诉讼来解决争议。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调解的效果和公正性存在疑虑,或者是担心调解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
其次,司法调解的结果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
尽管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了协议,但如果其中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能需要再次寻求法院的干预。
这种情况下,调解的效果可能会受到质疑,调解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此外,司法调解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是一个困境。
由于调解是一种非公开的解决方式,争议双方之外的人无法获知调解的全过程。
这种情况下,调解结果的公正性难以得到保障,容易给争议双方带来不信任。
三. 解决司法调解的挑战和困境为了解决司法调解的挑战和困境,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调解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质。
法律改革背景下司法体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法律改革背景下司法体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1.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改革成为了司法体制中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法律改革背景下,司法体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解决这些困难。
2. 面临的困难问题2.1 司法独立性受到挑战在法律改革过程中,司法独立性受到了一些挑战。
政府干预司法决策、司法腐败以及法官的不公正行为等问题,使得司法独立性受到了损害。
2.2 司法资源不足由于司法资源的不足,导致司法机构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案件。
长时间的审判周期和滞后的执行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2.3 法官专业能力不足一些法官的专业能力存在不足,无法胜任复杂的案件审理。
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机制,使得法官无法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2.4 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公信力的缺失是导致司法体制面临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不公正的司法裁决,以及对案件审理过程的不透明性,使得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3. 意见建议3.1 加强司法独立性保障政府应当尊重司法独立,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以保障司法独立性。
加大对司法机构的财政支持,减少政府干预,严惩司法腐败行为,确保法官的独立和公正。
3.2 提高司法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增加司法资源投入,提高法院设施和人员配置,缩短审判周期。
同时,借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电子立案、电子审判等新模式的引入,提高司法效率。
3.3 加强法官培训与提升建立完善的法官培训体系,包括日常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
加强对法官专业能力的考核和评估,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帮助法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3.4 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加司法透明度,加强对案件审理过程的监督和公开。
建立有效的司法评价体系,及时纠正不公正的司法裁决。
加强司法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司法的理解和信任。
4. 总结在法律改革背景下,司法体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问题。
然而,通过加强司法独立性保障,提高司法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法官培训与提升,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我们可以逐步克服这些困难,建立起更加公正、高效、可信赖的司法体制。
司法工作问题与解决途径
司法工作问题与解决途径司法工作是一项严肃而又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法律的公正运行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近年来在司法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司法工作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司法独立问题司法独立是一个国家法治的基石,但在现实中,司法独立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一些干部和政府官员干预司法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维护司法独立,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来保护法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解决途径:1. 加强法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使其能独立、公正地裁判案件。
2. 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对干预司法工作的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和追责,确保司法独立的实现。
二、司法效率问题司法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时间长、流程冗繁的问题,导致案件的审理周期长。
这不仅加大了当事人的负担,也降低了社会的公信力。
解决途径:1. 加大对法官和法院的人员配备力度,优化案件的分流和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2. 推广电子立案和网络办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司法办案的效率。
三、法律环境问题法律环境是司法工作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法律的完备性和协调性还不够,另一方面是相关执法部门存在的一些执法盲区和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解决途径:1. 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修订和废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保障法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加强执法部门的监管和培训,提高执法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四、司法公信力问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工作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司法公信力存在下降的趋势。
一些法官的不公正行为和腐败现象使得公众对司法的信任降低。
解决途径:1. 加强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纪律建设,严惩腐败行为,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
2.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增加司法公开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五、司法普及问题虽然我国司法普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司法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司法服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一些弱势群体的司法权益保护仍然薄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 并 通 过评 价对 司 法 活动施 加影 响 。 实际上 , 这 会 使 法官在 审判 中要 在法 律体 现 的 民意 与 现实 表达 的 民意 可能存 在差异 情况 下做 出判 断与选 择 。法 律 体现 的 民
意 与现实表 达 的民意通 常是 一致 的 .但也 可 能 出现不
一
手段 , 争夺 司 法资 源 , 干预 司法 过程 , 谋 求利 己裁 判 。 … 其 干预 会使 司法 偏离 公正 , 使 善 意司法 、 诚 信 司法 受 到
质 疑 :能动 司法 则会 为人们 质 疑司法 权 的滥用 提供 口
实。
2 . 党 政 机 关对 司法 的干 扰 。 我 国司 法 与政 治 的关 系在 决定 司法 拥有 有 限 自主性 的 同时 .对 政治具 有较 大 的依从 性 。 党政 组织 会对 司法 活动提 出具 体要求 , 能
一
动 司 法 与善 意 司法 在 “ 为 大 局服 务 、 为 人 民 司法 ” 的主
题下 , 对确定 哪 些是 司法 机关应 当服 务 的“ 大局 ” 、 哪 些
是 司法 机关 追求 的 “ 人 民” 利益 , 具有很 大 的识别 难 度 。
旦 法官 判 断失误 . 出现 “ 舆情再审” , [ 4 ] 将使 司法 公 信
I . 司 法机 关 内在 的惰 性 。 善 意 司法 与 能 动 司法 结 合。 需 要 司法 机关 主 动 地创 新 司 法体 制 , 如《 民事诉 讼 法》 的修改 , 为 应对 纠纷 数量 激增 、 新型 案件 不 断 出现 、 司法公 信 力疲 软 等 困境 提供 了有力 支 持 .但 民事诉讼
平 , 以 尊 重 良俗 、 德 法 互 济 为 目标 完善 司 法机 制 ,提 升 司 法公 信 h ,使 司 法成 为 法 治前 行 的 h 量 ,才 能 实现 法 治 对 司
法 进步 的期 待
关 键 词 : 司 法 困境 ;能动 司 法 ;善 意 司 法
中 图分 类号 :D9 2 6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1 — 1 5 作 者 简 介 :景 云 祥 ( J 9 一) , 男 ,江 苏姜 堰 人 , 江 苏省 泰 州 市行 政 学 院教 授 ,研 究方 向为 政 治 学 ;张 文 捷 ( 9 扣一 ) ,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8 2 0 7( 2 0 1 4 )0 3 — 0 0 7 0 — 0 6
一
发 展“ 大局” 与“ 人 民” 利益 就可 能会偏 离科 学发 展大 局 与人 民的根本 利益 : 司法供 养资 金 主要依 靠 地方 财政 , 就 可能使 司法 机关背 离 能动 司法 与 善意 司 法追 求 的 目 的和 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现 实司 法面 临的 困境
( 一) 外在 干扰 带来 的挑 战 1 . 司 法 活动 当事 人 的 干扰 由于 司法 活 动 直 接 影 响到 司法 活动 中权 益 的分 配 .当事 人会借 助 “ 利 益输
女 ,江 苏 泰 州人 , 江 苏省 泰 州市行 政 学 院教 师 。研 究方 向 为 法 学 。
司法 是法 治实 现 的重要 保证 。 在现 实 中 . 司法 面临 困境 .需 要 在能 动司法 与善 意 司法 的 融合 中来提 升 司 法 的权威 感 、 公信 度 , 为法治 前行提 供 动力与保 证 。
临 l 竹置与强
揉 察 与 争 鸣
摆脱圈灌图境 : 圈灌网程他解缨度嫘桁
口 景 云祥 ,张 文捷
泰州 2 2 5 3 0 0 } ( 江 苏 省泰 州 市行 政 学 院 .江 苏
摘
要 :在 现 实 司 法 中 外 部 的干 扰 与 内在 的 缺 陷使 能 动 司法 与 善 意 司 法 面 临一 种 困境 摆 脱 困境 . 需要 能动 司
法 与 善 意 司 法 的嵌 入 与 融 合 :善 意 司法 表 现 在 司法 动 机 、 目的 、行 为 等 方 面 。 能动 司 法 表 现 在 司 法 解释 、 司 法 参 与 、 司 法矫 i f _ 等 方 面 。 因此 ,只 有 以善 意适 法 、公 平 正 义 为 目标 改 善 司法 形 象 , 以能 力提 升 、 能动 司 法 为 目标 提 高 司 法 水
送” 或“ 人 情关 系 ” 干预 司法活 动 : 特 别是 随着 司法 活动 对社 会 生活 影响 的增强 .司法 当事 人往 往会 利用 各种
3 . 社 会 舆 情对 司法 的 干 扰 审 判 权 的独 立 性 可 以
让 法 官在 正确 运 用法 律 的基 础 上 体 现 为 民 司法 的精 神。 但 实践 中 . 社会 作 为一 种 司 法 监督 的力 量 , 在 司法 过程 中会 关注法 官如何 适用 法律 ,是 不是 正 确适 用法
致 的情况 . 如法 官考 虑法 律适用 的 一般 价值 , 现 实 民
意舆 情体 现具体 时空 中法律 适用 的 特殊 价值 等 ;法 官
适 用法律 考虑 的仅仅 是法 律标 准 .社会 评价 不 仅依 据 法 律标 准 . 还 综合 考 虑道 德 因素 、 伦 理标 准 、 风 俗 习惯 等等。 在面 对 这 些 不一 致 时 , 司法 的 政 治 力 学 , 使 司 法 者坚 持 自己正确 的判 断与 独 立 的审 判 面 临 困境 ; 而
[ : ] 特 别是 在 地方 . 党 政 机关 从政 绩要 求 出发 . 其 所谓 的
力 大为降 低 。
景 云祥 , 张 丈捷一 摆脱 司法 困境 : 司法 内在化解 维度探 析
竹垃与 跬l
( 二) 内在缺 陷引致 的 困境
危职业” , [ 7 ] 不少 法 官 司 法行 为失 范 , 偏 离 了善 意 司 法 与能动 司法 的价值 。 二、 司法 困境 的 内在 化解 司法 困境 的化 解有 两条路 径 : 一条 是外 在路 径 . 司 法 困境 涉及 立法 、 行政 、 司法 三权 制衡 中党 政 与司 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