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解析

合集下载

彼得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彼得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彼得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什么是彼得原理?彼得原理,又称彼得法则,是由劳伦斯·J·彼得和雷蒙德·J·劳伦斯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组织中的晋升往往是基于他们在原来职位上的表现,而非他们在新职位上的胜任程度。

彼得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彼得原理不仅适用于组织和管理,也能在生活中找到许多应用场景。

下面将介绍彼得原理在生活中的三个应用。

1. 时间管理彼得原理可以被应用于时间管理中。

根据彼得原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晋升往往是基于他们在原来领域内的表现。

因此,在时间管理中,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我们已经有较高水平的领域上,而不是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我们并不擅长的领域。

•做好时间分配:根据彼得原理,我们可以评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水平,并合理分配时间。

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我们擅长的领域,以提高我们在该领域的表现。

•寻找专业支持:如果在某个领域遇到了难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我们可以寻找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提高在该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2. 目标设定彼得原理也可以应用于目标设定中。

根据彼得原理,人们在新职位上的胜任程度并不等于他们在原来职位上的表现。

因此,在设定目标时,我们应该考虑自己目前所处的能力和水平,以及目标所需的能力和水平。

•设定可行目标:根据彼得原理,我们可以设定符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目标。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达成目标的概率,也可以加强我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分阶段设定目标:如果目标较大或较困难,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小目标,并逐步实现。

这样可以避免因一次性设定的困难目标而感到挫败。

3. 学习和成长彼得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学习和个人成长中。

根据彼得原理,我们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机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彼得原理来促进个人成长。

•寻找适合的机会:寻找能够提供学习和成长机会的环境,例如参加相关培训、加入学习小组等。

彼得原理的内涵

彼得原理的内涵

彼得原理的内涵彼得原理最初由劳伦斯·彼得在其1970年的著作《彼得原理》中提出。

彼得原理是一种指导管理和组织运作的理论,它描述了在组织中晋升的模式,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彼得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个任人上司的体系中,每个员工最终会晋升到他或她无法胜任的职位。

彼得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能力和天赋,但在组织中的晋升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员工的工作表现,忽视了他们是否有能力胜任下一级的职位。

这个现象被彼得称为“晋升到失职”的现象。

彼得原理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首先,彼得指出,每个职位的职责和要求都是不同的,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的出色表现并不能保证他能胜任另一个职位。

其次,组织通常将晋升与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而不是与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挂钩。

这导致在晋升流程中,只重视员工的工作表现,而忽视了他们是否具备胜任下一级职位的能力。

彼得原理对组织和管理有着深刻的启示。

它提醒组织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而不仅仅是工作表现。

如果一个人被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不仅会对他自己造成压力和困惑,还会对整个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组织应该避免晋升到失职的现象,而是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来进行晋升决策。

彼得原理还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借用”的概念。

彼得认为,当一个员工无法胜任上级职位时,组织可以通过“借用”其他具备适当能力的员工来填补这个空缺。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人员晋升到失职的问题,又能充分利用每个员工的能力和潜力。

总的来说,彼得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实用的管理思想。

它强调了组织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而不仅仅是工作表现。

它警示我们不要将晋升仅仅看作是根据工作绩效来决定,而应该综合考虑员工的能力、潜力和适应性。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优势,提高整体绩效,避免晋升到失职的现象。

因此,彼得原理对于组织和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彼得的彼得原理

彼得的彼得原理

彼得的彼得原理彼得原理,也被称为“上升至最高级别的被力”,是由劳伦斯·J·彼得在1969年提出的管理学原理。

该原理指出,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和职位提升,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最高级别,通常称为“最后一个能力”,而无论在之前的职位上表现出色与否。

这种现象被彼得称为“边界效应”。

彼得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核心观点:1. 在任何组织中,员工会不断晋升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2. 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伴随着晋升。

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是组织中的晋升制度。

根据这个原理,员工通过升职获取更高级别的职位,直到达到一个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一旦员工达到了这个职位,他们不再晋升,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最高能力水平。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无法再往上提升。

彼得原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 技能和能力不匹配:当员工晋升到一个新的职位时,他们需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成功地掌握这些技能。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他们无法胜任的任务,因为他们的技能无法满足新职位的需求。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适当的培训,或者他们天生不具备相应的天赋。

2. 管理者过度重视过去表现:彼得原理中提到,许多员工得到晋升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职位上表现出色。

然而,这种晋升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适合新的职位。

管理者通常倾向于依赖过去的表现来评估员工的能力,并对他们表现出的潜力持乐观态度。

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晋升决策,使得员工在新职位上无法胜任。

为了解决彼得原理所引发的问题,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技能。

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新的职位,并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别的职位。

2. 评估员工的潜力: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潜力和适应新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依赖过去的表现。

通过评估员工在各项技能上的表现,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员工是否适合晋升到新的职位。

彼得原理的启示

彼得原理的启示

彼得原理的启示彼得原理,又称为“职位晋升原理”,是由劳伦斯·J·彼得和雷蒙德·赫尔在1969年提出的管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倾向于升至其无法胜任的地位”,也就是说,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其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不是基于其能力和潜力。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组织的管理和员工的职业规划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彼得原理告诉我们,员工的晋升不仅仅是基于其工作能力和潜力,而更要看其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这就意味着,员工需要在当前的职位上努力工作,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

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成长,以便在当前职位上有更出色的表现。

其次,彼得原理也提醒我们,晋升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够获得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擅长的领域。

在组织中,有些员工可能在某个职位上能够表现出色,但一旦晋升到另一个职位上,可能就无法胜任了。

因此,员工在职业规划时,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追求晋升。

另外,彼得原理还提醒组织管理者,要正确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不要盲目提拔或者晋升员工。

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工作能力、潜力、个人素质等方面,以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组织中的人才得以合理配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总之,彼得原理的启示告诉我们,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其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不是基于其能力和潜力。

这一理论对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和组织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员工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管理者需要正确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晋升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彼得原理分析

彼得原理分析

彼得原理(ThePeterPrinciple)分析一、什么是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博士Laurence J. Peter提出的一个理论。

彼得通过研究发现:在一个层级的组织当中,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政府官员,各行各业中许多人可经多次晋升,最终都将达到他不能胜任的层级,最后停滞不前。

——只要时间允许,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晋升到不胜任阶层。

二、彼得原理的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晋升者不能胜任现象呢?因为晋升在尚未具备新职位所需要而前岗位不需要的新技能。

那么,谁来推动层级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呢?彼得的回答是: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员工都达到不胜任阶层的组织,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所完成。

因此,层级组织仍然有其继续存在的理由。

彼得原理开创了人类社会对层级组织中“不称职”现象的研究,且带有讽刺和黑色幽默意味,虽然一开始颇受反对和嘲讽,然后却是多年的研究结论。

因其触及组织和人才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人才的选拔和培育、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彼得原理在社会上影响巨大、震撼人心的魅力所在。

三、现实中的案例彼得原理在层级制度体系中随处可见,在企业管理中尤其常见。

本人所在的公司是国内管理软件行业的领导厂商,典型依靠研发和销售驱动。

公司的选拔人才标准,主要看人才的绩效,研发体系中技术最好往往成为部门领导,销售体系业绩表现好是选拔的唯一标准。

2014年公司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开拓行业市场的时候,需要较多的事业部和行业业务部负责人,提拔了销售业绩好的区域经理和技术牛人。

后来证明大部分是无法胜任的,市场多元化开拓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公司停止了多元化之路。

作为独立事业部或业务部的负责人,需要具备行业发展洞察、管理、营销、研发等各环节的内部协作和资源配置能力,起码不能有太明显的短板;而在2014年的这轮扩张中,技术牛人和销售奇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组织目标没有实现的同时,这些昔日的优秀骨干和干部也陷入了个人发展的迷茫中。

彼得原理的启示

彼得原理的启示

彼得原理的启示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J·彼得提出的管理学原理,他认为在组织中,员工晋升的标准往往是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非他们在新职位上的能力。

这一理论揭示了组织中的晋升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启示。

首先,彼得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的优秀表现并不意味着他适合晋升到更高级的职位。

因为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技能,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他能够在另一个职位上同样成功。

因此,组织在进行人员晋升时,应该更加注重候选人在新职位上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过分强调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其次,彼得原理提醒我们,组织中的员工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才能够适应不同职位的要求,才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取得成功。

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再次,彼得原理提醒我们,组织应该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避免晋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组织应该制定清晰的晋升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晋升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组织也应该为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让他们有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最后,彼得原理告诉我们,组织中的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潜力和能力,而不是过分强调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综上所述,彼得原理的启示为我们提供了在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重要思考。

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潜力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七章 第二节彼得原理(

第七章 第二节彼得原理(

讨论问题
• 你知道墨菲做出了什么论断?
一、墨菲定律的内容
•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 •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 • (如果有两种或以上选择,其中一种将导 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二• 爱德华· 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 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 1949年进行的 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 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 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 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 度计固定在支架上,
• 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 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 置。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
2、彼得原理的前提条件
• 1)等级机构中有足够的空缺职位 • 2)组织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提 升
3、组织成员提升到其无力胜任的职 位的方法
• 1)拉:员工和层级组织里的 上司有血缘、姻亲或熟识关 系。 • 2)推:通过培训或自我完善 和进取来实现。
二、德莱尼对彼得原理的进一步阐 释 • 1、德莱尼的阐释: • 如果某人被提升到他不胜任的职位 上,它不仅不能获得成功,反而时 时被工作困扰,痛苦不堪。
二、根据“墨菲定律”的推断:
•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 单; •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 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三、总结:墨菲定律简单叙述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探索个人及组织发展的规律引言:在个人和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境。

然而,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两个重要的规律,即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它们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帕金森定律:工作填满时间的规律帕金森定律,也被称为“工作会填满时间的定律”,是由英国学者帕金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指出,无论工作的复杂程度如何,我们总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我们就能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任务。

帕金森定律的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任务,需要在一天内完成。

如果我们不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很可能会拖延时间,导致任务完成的时间无限延长。

然而,如果我们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说六个小时,我们就会更专注地去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效率。

帕金森定律的应用不仅限于个人,同样适用于组织。

在组织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机制,员工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工作状态,导致效率低下。

因此,合理地利用帕金森定律,设定明确的工作时间和目标,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彼得原理: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达到顶峰后停滞不前的规律彼得原理由劳伦斯·彼得在1969年提出,他认为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一旦达到某个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也就是说,个人和组织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难再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这个原理可以通过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解释。

比如说,一个员工在刚开始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他会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工作表现也会相应提高。

然而,当他达到一个水平后,他可能会陷入舒适区,不再主动学习和进步,导致进一步的发展停滞不前。

同样地,组织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当一个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或实力后,可能会出现官僚主义、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受阻。

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

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

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如下是有关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1.彼得现象管理人员有时会被提升到他们所不能胜任的层次。

特别是有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在其职位上取得了成就,从而使他提升到较高的职位,但这一职位所需要的才能却常常是他所不具备的。

这样的提升会使该管理人员无法胜任工作。

这种现象在销售、财务、生产等部门经理中选拔总经理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2.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真实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3.彼得原理对组织和个人的启示意义对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例如:先代理依据评价再转正的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彼得原理的多层解析

彼得原理的多层解析

管理研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彼得原理揭示的就是基于人“向上爬”的本性在层级组织中带来的“不胜任”的无奈,应该说“向上爬”没有错,错的是组织里向上的通道。

彼得原理揭示的“不胜任”的无奈上个世纪中期,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创立了著名的彼得原理,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

彼得原理的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位置”。

彼得认为,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彼得由此导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胜任工作的员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概括地说,每一个员工都将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每一个职务都将会由不胜任的员工来担任。

面对不胜任,似乎有三种选择:一是放弃。

回到或留在自己胜任的位置,但这种人古今中外少有;二是学习、磨练,努力为之,其结果必然是:继续升到不胜任的位置;三是自得,在不能胜任的位置上,干一些自认为聪明的蠢事。

不幸的是,人们的选择多是最后一种。

选择最后一种的人也有他们的苦衷。

一方面,一些无意或“无能”的人,由于在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却被提到了高位;另一方面,一些有意或“有能”之人为了得到更高一级的职位,会排贤抑能,见风使舵,到处钻营,以遂其愿。

结果,无论哪一种人,当他们最终没有得到令人羡慕的职位后,所面对的却可能是他们不能胜任的工作。

由于表现出色的员工被从原岗位上不断地提升,直到他们不能胜任为止,但这个过程往往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很少有被提升者回到原来他所胜任的岗位。

因此,这样的“提升”最终的结果是企业中绝大部分职位都由不胜任的人担任。

这样的现象还会产生另外一种后遗症,就是不胜任的领导可能反而会阻塞了可能胜任者的提升途径。

当然,危害还远非这些,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彼得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一种关于组织管理的理论,也称为彼得法则。

它由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胡克(Raymond Hull)于1969年提出。

彼得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都会被提升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这是因为员工在当前职位表现出色,才能够获得晋升。

然而,随着晋升,员工的表现和能力逐渐不适应新职位的要求。

最终,员工将达到他们的“晋升的最高水平”,无法再胜任工作。

按照彼得原理,当员工无法胜任新职位后,他们不再晋升,但仍然留在该职位上,导致组织中出现了大量无能力或低能力的员工。

这就是所谓的“职位下降”。

彼得原理认为,组织应该重视员工的能力和表现,而不仅仅是晋升。

管理者应该在晋升前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单纯根据过去的表现。

此外,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适应新职位的要求,避免彼得原理的现象发生。

总之,彼得原理指出在组织中,员工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的现象,并提出应该在晋升前评估员工能力和提供培训的建议。

经典管理学定律-彼得原理

经典管理学定律-彼得原理

04
团队协作:加强 团队协作,提高 员工之间的沟通 和协作能力,实 现团队整体能力 的提升。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定明确的晋升标准:明确晋升的条件和标准, 让员工有明确的晋升目标。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 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能力。
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 系,让员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彼得原理
目录
彼得原理概述 彼得原理的实例 彼得原理的应对策略
定义与提出者
01
定义:彼得原理是指在组织中, 员工往往会被晋升到他们无法 胜任的职位,从而导致工作效 率下降和组织效率降低。
02
提出者:彼得原理是由美国管 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
原理内容
彼得原理:在一个
组织中,员工往往
会被晋升到他们无
组织结构问题
01 02 03 04
01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其无法胜 任的职位
02
实例:某公司员工晋升到管理层后, 无法胜任工作,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03
问题:员工晋升后无法胜任工作, 导致组织效率降低
04
解决方案: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 确保员工晋升到合适的职位
员工激励与绩效
01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管理:评估员工晋 升和岗位调整
政府机构:评估公务员 的晋升和岗位调整
企业晋升现象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其不能胜任的职位
实例:某公司员工因业绩突出被晋升为部门经理, 但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部门业绩下滑
影响:员工晋升到不能胜任的职位,可能导致工作 效率降低,员工士气低落
解决方案: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注重员工 的能力和潜力,避免盲目晋升。

《彼得原理》课件

《彼得原理》课件
案例三
某公司的技术专家在晋升为技术总监后,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最终选择离开公司。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晋升过程中没有为员工提供 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
03
如何避免彼得陷阱
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
明确晋升标准和流程
制定清晰的晋升标准和流程,确保员工了解晋升所需的条件和能 力,避免盲目追求晋升。
定期评估员工绩效
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能 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个 人应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 的建议和批评,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
展路径。
此外,个人在选择职业时,还应考虑职 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发 展潜力的职业,有助于个人在未来的职
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启示
彼得原理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启示是,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能力和综合素质,避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学术成就。
定期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为晋升提供客观依据,确保晋升决策基 于员工实际表现。
建立多通道晋升体系
除了传统的晋升路径,建立多通道晋升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 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强化员工培训和职业规划
1 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 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力。
过分关注短期业绩
组织过分关注短期业绩,导致员工在 晋升后无法适应新的职位,无法发挥 出自己的潜力。
彼得陷阱的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公司的高管在晋升后表现平平,无法适应新的职位,最终离职。分析
发现,该公司在晋升过程中没有对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进行充分评估。
02 03
案例二
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晋升为部门经理后,无法有效地管理团队,导致项 目失败。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晋升后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使员 工无法适应新的职位。

彼得原理名词解释

彼得原理名词解释

彼得原理名词解释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彼得所提出的一种组织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会不断地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职位上,直到达到自己的“最高无能”状态。

这个状态下,他们无法再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甚至会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组织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彼得原理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彼得窗口彼得窗口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晋升的过程中,所处的职位和能力之间的差距。

在这个差距范围内,他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来适应新的职位要求。

但是,一旦这个差距超过了他自身的能力范围,他就会出现无法胜任的情况。

二、最高无能状态最高无能状态是指一个人达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巅峰,但是他已经失去了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的动力。

在这个状态下,他会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他已经无法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三、职业生涯轨迹职业生涯轨迹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在彼得原理中,职业生涯轨迹与彼得窗口密切相关,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轨迹会决定他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和范围。

四、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

在彼得原理中,组织结构对于组织内部的职位晋升和员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和离职等方面的管理。

在彼得原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员流动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六、领导力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发挥影响力的能力。

在彼得原理中,领导力对于组织内部的职位晋升和员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七、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是指一个员工对于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满意程度。

你看一眼就懂的彼得原理

你看一眼就懂的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的社会评价
彼得原理道破了所有阶层制度之谜。凡一切层级制度组 织,如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 都受彼得原理控制。
最明显的莫过于我国政府现行的人事制度。我国有关干 部任用和政府现行公务员制度中明确指出,提升到某一级别 的职位必须在下一级(或半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 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 正如彼得原理所推导:大部分的领导职位是由不能胜任的人 所担任。
三、结论
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 完成的。
彼得反转原理
具体内容
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 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处于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 的价值来评判部属。 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 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上司 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 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 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 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 行为者而言, 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 有资格获得晋升, 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 组织才 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 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彼得原理
劳伦斯·彼得(Laurence.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 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
二、具体内容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 任的地位”。解释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 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 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 的职位。

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企业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就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就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就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就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就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就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就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她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就是,她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她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就是脆弱的,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与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您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您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您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浅析彼得原理及预防措施

浅析彼得原理及预防措施

浅析彼得原理及预防措施一.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

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

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

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

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二、小明的故事小明在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性质的工作。

由于他工作非常努力,深受上司赏识,于是,在不久前被公司提拔为某一项目主管。

小明非常感谢上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决心更好的工作来回报上司。

可上任不久,小明却发现自己困难重重,一是自己在从事技术工作之余,得以更大的精力来管理好这个项目小组,琐碎的事物让他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太多顾及技术的事。

二是小组中资历比自己老的很多技术人员对自己不服,自己又不好意思说什么。

结果,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项目计划一拖再拖,领导对此大为不满。

为此,小明自己也感到很委屈。

三、彼得原理陷阱小明工作明明很努力,却遭到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彼得原理的道理

彼得原理的道理

彼得原理的道理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J·彼得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员工都会在组织内达到一个超出他们的能力所及的职位”,并进一步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下,员工会被提升到他们的无能为力的职位”。

彼得原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对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彼得原理的核心论点是,员工在某个职位上达到一定的工作表现水平后,就会被提升到更高职位,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位置为止。

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能力都存在局限性,他们在某个岗位上的表现优秀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更高职位上同样出色。

当员工无法胜任新职位时,他们就会陷入所谓的“无能境地”。

彼得原理指出,这种晋升机制会导致组织中出现一大批无能力的人,这对组织的运作和绩效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无能的员工会影响工作效率、决策质量以及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这种无能境地还会给员工带来压力和挫败感,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自尊心。

为了解决彼得原理所带来的问题,彼得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他建议组织应当采用更为灵活和多元的晋升机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晋升。

这意味着员工可以通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专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而不是一直追求更高的职位。

其次,组织应当提供员工在能力范围内发展的机会和培训,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再次,组织应当注重挖掘和发展员工的潜能,鼓励员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而不是顺应晋升机制的要求。

彼得原理的应用于组织管理中,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组织应当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潜力。

这也表明了组织管理不只是单纯地追求员工数量和层级结构的扩张,而应当注重员工的质量和能力的提升。

然而,彼得原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批评。

有人认为,彼得原理忽视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并过于强调了员工的局限性。

事实上,许多员工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和进修,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九大管理理论一一介绍

九大管理理论一一介绍

九大管理理论一一介绍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象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定律——彼得塬理彼得塬理(The Peter Principle)彼得塬理的发展诺斯古德·帕金森(C.N.Parkinson)是着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

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採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藉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

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塬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

正如彼得塬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

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塬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製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入彼得塬理说明他们的困境。

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编写彼得塬理,儘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

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骛。

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辨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塬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编辑]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1960年9月,在一次由美国联邦出资举办的研习会上,彼得博士首次公开发表了他的发现。

当时彼得博士的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的主管,因为每位参会者都已经完成了圆满的提议书,每个人也都已获得提升──晋升为一项或一项以上研究计划的主管。

这些人当中有些确实具有研究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获得的主管职位并无关联,而其它很多人并不擅于研究计划,他们只是拚命地复製一些老掉牙的统计习题。

于是,彼得博士决心向他们引介彼得塬理,用来说明他们的困境。

他们听了之后,敌意、嘲笑兼而有之。

有一名年轻的统计员捧腹大笑,并从椅子上跌下来。

他向别人解释说,他的强烈反应是被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说所惹起的。

而在同一时刻,他却没有註意到区域研究主管──他的顶头上司的脸一阵红一阵紫。

当时一位着名的记者胡尔对彼得塬理很感兴趣,他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写成了《彼得塬理》这一书籍。

但《彼得塬理》一书的出版却颇费周折,彼得博士一共收到14 位不称职编辑的煺稿信。

于是他决定採用迂迴法──在他的书中称为“彼得迂迴法”以促成出版。

他和胡尔先生先后在报纸杂誌上撰文介绍彼得塬理,读者的反响十分强烈,数月之内,彼得博士收到四百多封读者来信,邀请他演讲和约稿的人也蜂拥而至。

在文章引起轰动效应之后,终于有出版商找彼得博士商谈出版事宜。

该书于1969年2月出版后,渐渐登上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一直占据榜首位置,持续时间长达20周。

至今,《彼得塬理》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热销。

更不可思议的是,该书成为许多大学的必读课程,併成为许多研讨会争相讨论的主题。

此外,该书还促成了几个严肃的研究计划,调查彼得塬理的有效性如何,结果每项研究都证实彼得博士的观察是正确无误的。

彼得博士对“彼得塬理”的诠释,成为本世纪以来最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创见。

[编辑]爬不完的晋升梯子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麵来补充由晋升、辞职、煺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

人们一直把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

层级组织通常被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和层级组织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年龄越高,危险越大。

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

可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无法胜任。

在军队或政府层级组织中,一个称职的随从晋升为领导时,也会突然不称职。

称职的科学家当被提升为研究院院长时,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以上各类晋升,之所骈生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所不需要的新能力。

一个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他比较胜任的督监之职。

然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如果层级组织的其它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

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

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可以勉强完成工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

作为一名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某些人很理智地观察到了这种事实,就可能会决定煺出这种剧烈竞争,开始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生活。

今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这种“爬不完的梯子”的游戏。

他们把老一辈人视为彼得塬理的受害者,他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层级组织,而试着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乐此不疲。

[编辑]位子越高越好吗人们总是以为爬得越高就代表越好,可是环顾四周,我们看到,这种盲目往上爬的牺牲者比比皆是。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员工分成叁级:胜任、适度胜任以及不胜任。

奥克曼是莱姆汽修公司的杰出技师,他对目前的职位相当满意,因为不需要做太多方案工作。

因此,当公司有意调升他做行政工作时,他很想予以回绝。

奥克曼的太太艾玛,是当地妇女协进会的活跃会员,她鼓励先生接受升适机会。

如果奥克曼升官,全家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也会各晋一级。

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出马竞选妇女协进会的主席,也有能力换部新车、添购新装,还可以为儿子买辆迷你摩托车了。

奥克曼并不情愿用目前的工作,去换办公室里枯燥乏味的工作。

但在艾的劝服与唠叨之下,他终于屈服了。

升任六个月之后,奥克曼得了胃溃疡,医生告诫他必须滴酒不沾。

艾也开始指责奥克曼和新来的秘书有染,并且把失去主席头衔的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

奥克曼的工作时间冗长不堪,但却毫无成就感,因此下班回家后就脾气暴躁。

由于彼此不停的指责和争吵,奥克曼夫妇的婚姻彻底失败了。

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这样的。

哈裡斯是奥克曼的同事,他也是莱姆公司的优秀技师,而且老闆也打算提升他。

哈裡斯的太太利莎非常瞭解先生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他一定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坐办公室,负更多责任。

莎没有强迫哈裡斯去做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

因此,哈裡斯继续当一名技师,将胃溃疡留给奥克曼独享。

哈裡斯一直保持开朗的个性,在社区里是个广受欢迎的人物,工作之余,他还担任社区里青年团体的领袖。

邻居的车如果需要修理,一定都送到莱姆公司,以回报哈裡斯平时对公益事业的热心。

哈裡斯的老闆知道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所以为他提供了优厚的红利、稳定的工作和一切制度内允许的薪水加级。

于是,哈裡斯买了一辆新车,为莉莎添购新装,也为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和棒球手套。

哈裡斯一家过着舒适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夫妇幸福的婚姻令亲朋好友非常羡慕。

他们在邻裡间享有的美誉,正是奥克曼太太梦寐以求的理想。

每个层级系统都由不同的层级或类别组成,系统中的个体则分别隶属于各个级。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他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下麵的贡献,杰出的表现又获得升迁的机会,这样他就会从塬来胜任的层级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层级。

世界上每一种工作,都会碰到无法胜任的人。

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与升迁机会,这个能力不足的人终究会被调到一个不胜任的职务上,他会在这个位子上塬地踏步,把工作搞得一塌煳涂。

他的表现不仅会打击同事计程车气,而且严重妨害整个组织的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南郭先生”们自己也会掉进一个自寻烦恼的陷阱,而且无法自拔,如同上述的奥克曼一样。

[编辑]排队木偶与体系萧条我们把目光从个人移到组织,就会发现,每一个新兴的层级体系,刚开始都颇有一番作为,但是最后却不免变成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

每个机构在步入穷途未路之前,都曾经有一段黄金岁月。

邮政与电报机构、铁路局、电信事业、航空公司、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等机构的开始起步和发展阶段,都曾经辉煌一时。

在一个新兴体系中,因为成长迅速、朝气蓬勃、创意不断,所以会表现出高度的效率,新兴机构的机动灵活性使员工的才智也得以动用到适当的地方。

在这期间每位员工的工作表现,都会对各自职位的业绩有所贡献。

如果一名员工的能力一直很强,那么他的业绩也会持续成长。

如果体系中大部分职位均保持良好的业绩,那么整个体系的业绩也会随着升高。

这就是大多数机构早期的发展状况。

当体系趋渐成熟时,彼得塬理提到的癥状便陆续出现。

官僚污染限制了优秀员工的表现,却保证了无能员工登上更高一级的职位。

每一名无能员工都会对工作带来坏影响,一群无能员工便会使工作呈紊乱状态。

过不了多久,整个体系会步入萧条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体系萧条”。

适应环境、发挥才智及选择的自由,都是人性的特点,但“体系萧条”却使人性越来越难以彰显。

人类行为深受所属层级体系的限制与操纵。

人类不像毛毛虫,却比较像木偶。

木偶的外形酷似人类,而其行动则完全受外力控制。

“体系萧条”下的可怜人类,可以用“排队木偶”一词来形容,他们会经过生存、打卡、填表、执行无意义的仪式等阶段。

今天,“排队木偶”已经形成一股庞大的社会势力。

他们包括普通人、沉默的大众、多数人、一般人或是消费者。

“排队木偶”是功能性的人,他对工作的内涵漠不关心,却对发明更新、更好的官僚程式极度热衷。

他致力于研究行使职务的方法,而非发挥职务的实质内涵。

“排队木偶”非常註重个人归属感。

从较广的层面来看,他会对自己的国籍、宗教或隶属于大多数人团体而骄傲不已。

从中级管理阶层来看,他可能属于庞大的机构、商业俱乐部和兄弟会社团。

从高级管理阶层来看,他特别愿加入私人俱乐部或成为高级机构的会员。

如果“排队木偶”地位获得提升,他就必须被迫面对一个痛苦的抉择──是做一个有所作为的木偶还是做一个不胜任的可怜虫。

“排队木偶”当权时,会用本身有限的理解力诠释社会现象。

他常说:“我们可以做得到,所以让我们放手去做”他从事太空探险,因为所有必要的科技一应俱全;他发明瞭能消灭世界人口的几百次的核武器;他製造了上百罐的细菌,每罐都具有消灭10亿人的威力,而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全世界人口也不过60亿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