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
彼得定律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概述、原理、发展和影响目录彼得原理的概述彼得反转原理彼得原理的发展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爬不完的晋升梯子庸人们的天堂平庸至上的社会彼得处方彼得原理的影响《彼得原理》的自序(劳伦斯·彼德)《彼得原理》的代序(雷蒙·胡尔)结论结论一、彼得原理的概述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9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入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
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
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
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
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彼得的彼得原理
彼得的彼得原理彼得原理,也被称为“上升至最高级别的被力”,是由劳伦斯·J·彼得在1969年提出的管理学原理。
该原理指出,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和职位提升,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最高级别,通常称为“最后一个能力”,而无论在之前的职位上表现出色与否。
这种现象被彼得称为“边界效应”。
彼得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核心观点:1. 在任何组织中,员工会不断晋升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2. 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伴随着晋升。
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是组织中的晋升制度。
根据这个原理,员工通过升职获取更高级别的职位,直到达到一个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一旦员工达到了这个职位,他们不再晋升,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最高能力水平。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无法再往上提升。
彼得原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 技能和能力不匹配:当员工晋升到一个新的职位时,他们需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成功地掌握这些技能。
一些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他们无法胜任的任务,因为他们的技能无法满足新职位的需求。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适当的培训,或者他们天生不具备相应的天赋。
2. 管理者过度重视过去表现:彼得原理中提到,许多员工得到晋升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职位上表现出色。
然而,这种晋升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适合新的职位。
管理者通常倾向于依赖过去的表现来评估员工的能力,并对他们表现出的潜力持乐观态度。
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晋升决策,使得员工在新职位上无法胜任。
为了解决彼得原理所引发的问题,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技能。
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新的职位,并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别的职位。
2. 评估员工的潜力: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潜力和适应新职位的能力,而不仅仅依赖过去的表现。
通过评估员工在各项技能上的表现,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员工是否适合晋升到新的职位。
管理学彼得原理
管理学彼得原理彼得原理,也称为彼得法则,是由加勒特·哈代(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赖特(Raymond Hull)在1969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组织中员工的晋升和职位上升通常是基于个人的过去工作表现,而非能力。
简单地说,彼得原理认为在组织中,每个人最终都会达到自己无法胜任的职位。
根据彼得原理,一个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他们目前职位的工作表现,然而,一旦员工达到了他们不胜任的职位,他们的晋升就会停止。
这意味着,在一个组织中,大多数员工最终会达到他们能力的极限并停止晋升。
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是“上升的无能”,也被称为“达到极限”。
根据这个概念,一个员工的职位上升通常会重复以下步骤:1. 员工在一份工作中表现出色,因此得到了晋升。
2. 员工在新职位中再次做得很好,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晋升。
3. 员工继续晋升,直到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4. 员工在这个职位上不能胜任,因此他们的晋升就停止了。
根据彼得原理,一个组织中大部分员工最终都会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这就被称为“爬行到极限”。
在这个阶段,员工可能会经历困惑、失望和挫折,因为他们无法胜任这个职位,但又没有晋升的机会。
同时,这也会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有很多不胜任的员工充斥在高层职位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彼得原理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组织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胜任力。
其次,组织应该重视员工的反馈和评估,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职位上工作。
最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寻找自己适合的领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总之,彼得原理提醒我们,晋升和职位上升不仅仅是基于能力,而是取决于员工的过去工作表现。
如果一个员工达到了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他们的晋升就会停止。
因此,组织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职位上工作。
这样不仅有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也有益于组织的长期成功。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心理学效应,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诺斯古德·帕金森(C. N. 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
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
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
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
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
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
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如下是有关彼得现象的原理及启示:1.彼得现象管理人员有时会被提升到他们所不能胜任的层次。
特别是有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在其职位上取得了成就,从而使他提升到较高的职位,但这一职位所需要的才能却常常是他所不具备的。
这样的提升会使该管理人员无法胜任工作。
这种现象在销售、财务、生产等部门经理中选拔总经理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2.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真实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3.彼得原理对组织和个人的启示意义对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例如:先代理依据评价再转正的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一种关于组织管理的理论,也称为彼得法则。
它由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胡克(Raymond Hull)于1969年提出。
彼得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都会被提升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这是因为员工在当前职位表现出色,才能够获得晋升。
然而,随着晋升,员工的表现和能力逐渐不适应新职位的要求。
最终,员工将达到他们的“晋升的最高水平”,无法再胜任工作。
按照彼得原理,当员工无法胜任新职位后,他们不再晋升,但仍然留在该职位上,导致组织中出现了大量无能力或低能力的员工。
这就是所谓的“职位下降”。
彼得原理认为,组织应该重视员工的能力和表现,而不仅仅是晋升。
管理者应该在晋升前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单纯根据过去的表现。
此外,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适应新职位的要求,避免彼得原理的现象发生。
总之,彼得原理指出在组织中,员工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的现象,并提出应该在晋升前评估员工能力和提供培训的建议。
经典管理学定律-彼得原理
04
团队协作:加强 团队协作,提高 员工之间的沟通 和协作能力,实 现团队整体能力 的提升。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定明确的晋升标准:明确晋升的条件和标准, 让员工有明确的晋升目标。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 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能力。
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 系,让员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彼得原理
目录
彼得原理概述 彼得原理的实例 彼得原理的应对策略
定义与提出者
01
定义:彼得原理是指在组织中, 员工往往会被晋升到他们无法 胜任的职位,从而导致工作效 率下降和组织效率降低。
02
提出者:彼得原理是由美国管 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
原理内容
彼得原理:在一个
组织中,员工往往
会被晋升到他们无
组织结构问题
01 02 03 04
01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其无法胜 任的职位
02
实例:某公司员工晋升到管理层后, 无法胜任工作,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03
问题:员工晋升后无法胜任工作, 导致组织效率降低
04
解决方案: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 确保员工晋升到合适的职位
员工激励与绩效
01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管理:评估员工晋 升和岗位调整
政府机构:评估公务员 的晋升和岗位调整
企业晋升现象
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其不能胜任的职位
实例:某公司员工因业绩突出被晋升为部门经理, 但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部门业绩下滑
影响:员工晋升到不能胜任的职位,可能导致工作 效率降低,员工士气低落
解决方案: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注重员工 的能力和潜力,避免盲目晋升。
《彼得原理》课件
某公司的技术专家在晋升为技术总监后,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最终选择离开公司。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晋升过程中没有为员工提供 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
03
如何避免彼得陷阱
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
明确晋升标准和流程
制定清晰的晋升标准和流程,确保员工了解晋升所需的条件和能 力,避免盲目追求晋升。
定期评估员工绩效
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能 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个 人应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 的建议和批评,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
展路径。
此外,个人在选择职业时,还应考虑职 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发 展潜力的职业,有助于个人在未来的职
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启示
彼得原理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启示是,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能力和综合素质,避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学术成就。
定期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为晋升提供客观依据,确保晋升决策基 于员工实际表现。
建立多通道晋升体系
除了传统的晋升路径,建立多通道晋升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 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强化员工培训和职业规划
1 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 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力。
过分关注短期业绩
组织过分关注短期业绩,导致员工在 晋升后无法适应新的职位,无法发挥 出自己的潜力。
彼得陷阱的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公司的高管在晋升后表现平平,无法适应新的职位,最终离职。分析
发现,该公司在晋升过程中没有对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进行充分评估。
02 03
案例二
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晋升为部门经理后,无法有效地管理团队,导致项 目失败。分析发现,该公司在晋升后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使员 工无法适应新的职位。
彼得原理(管理术语)—搜狗百科
彼得原理(管理术语)—搜狗百科
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心理学效应,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诺斯古德·帕金森(C. N. 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
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
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
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
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由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在其1970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中提出的管理学原理。
这一原理指出,在一个层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都会被提升到他们的无能力的地步。
根据彼得原理,当员工在一个组织中表现出色时,他们就会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倾向于认为在当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员工也能在更高的职位上取得同样的成功。
然而,这种晋升会一直持续,直到员工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为止。
彼得原理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人在一项工作中的能力和表现并不一定能够预测他们在更高职位上的成功。
因此,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达到自己的无能力的可能性。
这会导致组织中充斥着无能力的领导和管理,并影响整个组织的运作。
彼得原理的提出引发了对组织中管理绩效和晋升机制的思考和探讨。
为了避免彼得原理的影响,组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管理和晋升机制:1.定期进行绩效评估:组织应该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不仅仅看他们在当前职位的表现,还要考虑他们在更高职位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能力要求。
2.培训和发展:组织可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他们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技能。
这有助于员工更好地适应更高职位的要求。
3.合理的晋升机制:组织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晋升机制,不仅仅依靠个人的表现,而是综合考虑员工的能力、潜力和适应能力。
这样可以避免员工被提拔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上。
4.持续的反馈和改进: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积极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以便员工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方向,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彼得原理提供了对组织中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的有益思考。
它提醒我们不仅要看员工在当前职位的成就,还要考虑他们在更高职位上的潜力和能力。
通过改进管理和晋升机制,组织可以有效地避免无能力的领导和管理,提升整体绩效和效率。
彼得原理的引入也提醒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
彼得原理是什么意思彼得原理,又称为“彼得法则”,是由劳伦斯·彼得和雷蒙德·希金斯在1970年提出的管理学原理。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组织中,员工晋升的标准往往是基于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不是他们在新职位上的能力。
换句话说,一个员工的晋升通常是基于他们在现有职位上的表现,而不是他们在新职位上的潜力。
这一原理的提出,对于组织的管理和员工的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彼得原理的提出,源于对组织中晋升制度的反思。
在传统的组织中,员工往往通过不断晋升来提高自己的职业地位和薪酬水平。
然而,彼得原理指出,随着员工不断晋升,他们最终会达到自己的“晋升极限”,即他们无法胜任新职位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这就导致了组织中出现了大量“达到自己的职业水平”而无法再晋升的员工,从而影响了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
彼得原理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员工在某一职位上的表现并不一定能准确预示他在另一职位上的表现。
因此,仅仅根据员工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来决定他们的晋升,往往会导致组织中出现能力不匹配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彼得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晋升标准,即要考虑员工在新职位上的潜力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彼得原理的提出,对于组织的管理和员工的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组织管理方面,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仅仅看重他们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这意味着,管理者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他们在新职位上的能力和技能。
在员工的职业规划方面,员工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在新职位上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
总之,彼得原理的提出,为组织管理和员工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提醒我们,晋升并不仅仅是基于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更应该关注员工在新职位上的能力和潜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员工的职业发展。
彼得原理名词解释
彼得原理名词解释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彼得所提出的一种组织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会不断地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职位上,直到达到自己的“最高无能”状态。
这个状态下,他们无法再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甚至会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组织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彼得原理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彼得窗口彼得窗口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晋升的过程中,所处的职位和能力之间的差距。
在这个差距范围内,他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来适应新的职位要求。
但是,一旦这个差距超过了他自身的能力范围,他就会出现无法胜任的情况。
二、最高无能状态最高无能状态是指一个人达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巅峰,但是他已经失去了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的动力。
在这个状态下,他会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他已经无法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三、职业生涯轨迹职业生涯轨迹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在彼得原理中,职业生涯轨迹与彼得窗口密切相关,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轨迹会决定他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和范围。
四、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
在彼得原理中,组织结构对于组织内部的职位晋升和员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和离职等方面的管理。
在彼得原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员流动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六、领导力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发挥影响力的能力。
在彼得原理中,领导力对于组织内部的职位晋升和员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位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七、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是指一个员工对于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满意程度。
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_理论依据_影响_评价
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_理论依据_影响_评价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 Laurence 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彼得原理的理论依据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心理学效应,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诺斯古德·帕金森(C. N. 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
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
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
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
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的影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
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彼得原理,即彼得原理最初由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Hull)于1969年在他们的著作《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中提出。
这一原理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现象:在组织机构中,员工常常被晋升至他们无能胜任的职位。
彼得原理的名词解释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在于,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天花板,也就是他们职位的“有效等级”,在这个等级之下,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然而,当员工被提拔至这个等级之上时,他们的能力就无法再胜任这一职位,达到了他们的“不称职等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彼得原理给出了一个解释:因为在管理层中,晋升常常是基于员工的现有工作表现。
如果一个员工表现出色,他们有可能被提拔至一个更高的职位。
但是,这个晋升不是基于他们适应新职位的能力,而是基于他们在当前职位的表现。
也就是说,一个出色的销售员可能会被提升为销售主管,但是他们在销售主管的岗位上可能并不具备领导才能。
这种现象是由于不同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来说,他们可能在技术领域非常出色,但是当他们被晋升为项目经理时,他们需要具备的是团队管理和沟通能力,这些与技术能力并不相关。
因此,就会出现一个技术人员在新的职位上遇到困难的情况。
彼得原理认为,越是复杂的组织机构,越容易出现这种晋升导致无能的情况。
因为在复杂的组织中,往往晋升是基于当前职位的表现,而不是基于适应新职位的能力。
这样,一级一级的晋升就会导致员工进入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那么,如何应对彼得原理呢?一种方法是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够适应新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比如,为技术人员提供管理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晋升为项目经理后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
另一种方法是在晋升时将注意力放在潜力和适应能力上,而不仅仅是现有工作的表现。
这需要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以了解他们是否有发展到更高职位的潜力和适应能力。
什么是彼得原理
什么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是由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 Peter)和雷蒙德·赫尔曼(Raymond Hull)于
1969年提出的管理学原理。
该原理指出,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倾向于上升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
换句话说,员工在
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他们在当前职位的表现,而不是他们对新职位
所需技能和能力的适应程度。
彼得原理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他们
在当前职位的表现,而不是他们对新职位所需技能和能力的适应程度。
这就导致了许多员工在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后,开始表现不佳,最终导致组织的低效和失误。
彼得原理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组织都意识到
了这一现象,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避免员工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
例如,一些组织会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估,确保他们具备适应新职位
的技能和能力。
另外,一些组织还会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
工适应新的职位要求。
然而,彼得原理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些人认为,员工在晋升后
可能会通过学习和适应来适应新的职位要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
绩效。
此外,一些研究也发现,员工在晋升后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弥补他们在新职位上的不足。
总的来说,彼得原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员工在组织中
的晋升应该是基于他们对新职位所需技能和能力的适应程度。
组织
应该重视员工的能力评估和发展,避免他们晋升到无法胜任的职位。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保持高效和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彼得原理及启示
彼得原理及启示引言: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J·彼得在1969年提出的管理原理,该原理认为在组织中,每个员工都会被提升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上。
彼得原理揭示了组织中的潜在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发展人才。
本文将深入探讨彼得原理及其启示。
一、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彼得原理认为,员工在组织中的晋升过程中,会不断达到他们无法胜任的职位,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
这是因为组织往往只重视员工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忽视了他们是否具备胜任新职位的能力。
当员工无法胜任新职位时,他们就会陷入“彼得窘境”。
二、彼得窘境的表现彼得窘境是指员工在职位晋升后,无法胜任新职位的现象。
彼得窘境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效率下降:员工在新职位上无法胜任,工作效率下降,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
2. 自卑情绪增加:员工意识到自己无法胜任新职位,自卑情绪增加,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3. 无法发挥潜力:员工在新职位上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导致组织无法充分利用人才资源。
三、彼得原理的启示1. 深入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在进行职位晋升时,组织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确保他们具备胜任新职位的能力。
2. 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能力,适应新职位的要求。
3.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不仅仅关注员工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还要评估他们是否具备胜任新职位的能力。
4. 提供反馈和指导:组织应该及时向员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5. 引入合适的人才:组织在进行招聘时,应该确保引入合适的人才,避免将无法胜任新职位的员工晋升到错误的职位上。
四、彼得原理的应用案例彼得原理在实际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个彼得原理的应用案例: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在表现出色后被提升为销售总监,然而在新职位上他却无法胜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原理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目录[隐藏]∙ 1 彼得原理的概述∙ 2 彼得反转原理∙ 3 彼得原理的发展∙ 4 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 5 爬不完的晋升梯子∙ 6 位子越高越好吗∙7 排队木偶与体系萧条∙8 庸人们的天堂∙9 平庸至上的社会∙10 彼得处方∙11 彼得原理的案例∙12 彼得原理的影响∙13 彼得原理的评价[编辑]彼得原理的概述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9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入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
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由此导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
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
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
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编辑]彼得反转原理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彼德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
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
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
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
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
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编辑]彼得原理的发展诺斯古德·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
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
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
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
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
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入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
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编写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
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骛。
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辨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编辑]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1960年9月,在一次由美国联邦出资举办的研习会上,彼得博士首次公开发表了他的发现。
当时彼得博士的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的主管,因为每位参会者都已经完成了圆满的提议书,每个人也都已获得提升──晋升为一项或一项以上研究计划的主管。
这些人当中有些确实具有研究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获得的主管职位并无关联,而其它很多人并不擅于研究计划,他们只是拚命地复制一些老掉牙的统计习题。
于是,彼得博士决心向他们引介彼得原理,用来说明他们的困境。
他们听了之后,敌意、嘲笑兼而有之。
有一名年轻的统计员捧腹大笑,并从椅子上跌下来。
他向别人解释说,他的强烈反应是被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说所惹起的。
而在同一时刻,他却没有注意到区域研究主管──他的顶头上司的脸一阵红一阵紫。
当时一位著名的记者胡尔对彼得原理很感兴趣,他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写成了《彼得原理》这一书籍。
但《彼得原理》一书的出版却颇费周折,彼得博士一共收到14 位不称职编辑的退稿信。
于是他决定采用迂回法──在他的书中称为“彼得迂回法”以促成出版。
他和胡尔先生先后在报纸杂志上撰文介绍彼得原理,读者的反响十分强烈,数月之内,彼得博士收到四百多封读者来信,邀请他演讲和约稿的人也蜂拥而至。
在文章引起轰动效应之后,终于有出版商找彼得博士商谈出版事宜。
该书于1969年2月出版后,渐渐登上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一直占据榜首位置,持续时间长达20周。
至今,《彼得原理》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热销。
更不可思议的是,该书成为许多大学的必读课程,并成为许多研讨会争相讨论的主题。
此外,该书还促成了几个严肃的研究计划,调查彼得原理的有效性如何,结果每项研究都证实彼得博士的观察是正确无误的。
彼得博士对“彼得原理”的诠释,成为本世纪以来最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创见。
[编辑]爬不完的晋升梯子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面来补充由晋升、辞职、退休、解雇和死亡带来的空缺。
人们一直把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
层级组织通常被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和层级组织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年龄越高,危险越大。
∙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
可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无法胜任。
∙在军队或政府层级组织中,一个称职的随从晋升为领导时,也会突然不称职。
∙称职的科学家当被提升为研究院院长时,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以上各类晋升,之所骈生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所不需要的新能力。
一个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他比较胜任的督监之职。
然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如果层级组织的其它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
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
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可以勉强完成工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
作为一名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某些人很理智地观察到了这种事实,就可能会决定退出这种剧烈竞争,开始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生活。
今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这种“爬不完的梯子”的游戏。
他们把老一辈人视为彼得原理的受害者,他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层级组织,而试着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乐此不疲。
[编辑]位子越高越好吗人们总是以为爬得越高就代表越好,可是环顾四周,我们看到,这种盲目往上爬的牺牲者比比皆是。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员工分成三级:胜任、适度胜任以极不胜任。
奥克曼是莱姆汽修公司的杰出技师,他对目前的职位相当满意,因为不需要做太多方案工作。
因此,当公司有意调升他做行政工作时,他很想予以回绝。
奥克曼的太太艾玛,是当地妇女协进会的活跃会员,她鼓励先生接受升适机会。
如果奥克曼升官,全家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也会各晋一级。
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出马竞选妇女协进会的主席,也有能力换部新车、添购新装,还可以为儿子买辆迷你摩托车了。
奥克曼并不情愿用目前的工作,去换办公室里枯燥乏味的工作。
但在艾的劝服与唠叨之下,他终于屈服了。
升任六个月之后,奥克曼得了胃溃疡,医生告诫他必须滴酒不沾。
艾也开始指责奥克曼和新来的秘书有染,并且把失去主席头衔的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
奥克曼的工作时间冗长不堪,但却毫无成就感,因此下班回家后就脾气暴躁。
由于彼此不停的指责和争吵,奥克曼夫妇的婚姻彻底失败了。
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这样的。
哈里斯是奥克曼的同事,他也是莱姆公司的优秀技师,而且老板也打算提升他。
哈里斯的太太利莎非常了解先生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他一定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坐办公室,负更多责任。
莎没有强迫哈里斯去做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
因此,哈里斯继续当一名技师,将胃溃疡留给奥克曼独享。
哈里斯一直保持开朗的个性,在社区里是个广受欢迎的人物,工作之余,他还担任社区里青年团体的领袖。
邻居的车如果需要修理,一定都送到莱姆公司,以回报哈里斯平时对公益事业的热心。
哈里斯的老板知道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所以为他提供了优厚的红利、稳定的工作和一切制度内允许的薪水加级。
于是,哈里斯买了一辆新车,为莉莎添购新装,也为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和棒球手套。
哈里斯一家过着舒适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夫妇幸福的婚姻令亲朋好友非常羡慕。
他们在邻里间享有的美誉,正是奥克曼太太梦寐以求的理想。
每个层级系统都由不同的层级或类别组成,系统中的个体则分别隶属于各个级。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他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下面的贡献,杰出的表现又获得升迁的机会,这样他就会从原来胜任的层级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层级。
世界上每一种工作,都会碰到无法胜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