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三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及实物器材的选择和连线【实验准备】教学器材:

待测电阻、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需要: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课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演示并提问: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

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设计意图:复习“比较运动快慢的

方法”,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

现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节电阻的测

量(板书)

使电阻器中通过电

流,并测出电流值

和电阻器两端的电

压值,应用欧姆定

律求出Rx的值。

1.观察、思考、回

2.讨论交流,阐明

自己的观点,进入

本节课的学习。

欧姆定律是研究哪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演示)

我们学习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怎么测量电阻呢?

【课堂训练1】连接实物电路,体会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在你面前,是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要求你利用它们通过测量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你打算怎么测量?交流一下,说说你的大体思路。[说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为了保护灯泡,我们今天通过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从 2.5V 开始逐渐下降,那么我们用电压表的哪个量程?

课本上写明了小灯泡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以10欧计算,估计电路中的电流大约多少?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电流表的

量程?

另一些小组用

定值电阻做实

验,可不受这个限制,但注意考虑电压表的量程。学生齐答公式

观察

回答后,根据思路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没用滑动变阻器和有滑动变阻器的等等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不过多展开。)对比课本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思考:为何课本推荐这种图?(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猜测1:一直加速猜测2:先加速后匀速

猜测3:先加速后减速

讨论后归纳出实验思路:

至少将小球的运动路程分成2段,测量各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加以比较。

(1)先测哪个量?该过程需要完(2)再测时间:

【板书设计】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设计表格:

§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五、分析与论证

六、评估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采取了开放式实验的形式。由于课前对器材进行了改进,在路程的分段上,可以不再像课本那样只能分2段,而是也可以分成3段,并且

既可以3段均分,还可以按先长后短的方法分,这样就有3种方法;在学生共同探讨出多种可行方案后,教师并不指定学生按哪一种去执行,而是将选择权交由学生,让他们取舍。这样做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让小球一次滚下就测量出它在各段路程上的运动时间。这一点通过教师设计的“让小球撞击标志小旗”的方法就可以轻易实现(见附件1的说明)。以往的测量方法是让小球两次滚下,进行测量,就实质上说,是先后测量的两个运动的不同路段的时间。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商榷的。

让学生用尝试实验法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法是否可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尝试测量来取舍自己的某一点设想。培养了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世界观。这也让我获得了一条经验:只要学生始终“在动”“在辩”“在想”,就不要担心学生乱,更不能心疼时间。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问题再直接些更好。在教研中,有的老师提出视频导入加实验导入的方案,经课实践检验是不恰当的,只用实验导入就完全可以。加入视频,要么使教学环节重复浪费时间,要么扰乱学生的思维,令学生反而困惑。

在转入“设计实验”的环节时,过渡语有些拖沓,只须一句话:“该怎样落实咱们的实验方法呢?无需太多的铺垫。

实验课,学生往往很兴奋,总是利用器材来做一些与学习目标关联不

大的尝试,给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年龄小,对新事物总能产生兴趣,二是在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总能激发起个别人的动手欲望。后来,在其它班级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两个措施:①降低学生的兴奋度,提前一天将器材放给学生,落实好责任人,然后任由学生去“玩”,②在课堂上通过激励竞争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当堂练习偏多。在探究目标完成后,学生可能还会有自己的兴趣点,此时,剩余的时间应留给学生继续探究自己所关注的地方,所以,个人认为,就本堂课而言,设计两个练习就可以,多了反而不合适。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滴水小车实验:在做滴水小车实验时,滴水速度快些好;斜面倾角小些好,这样,斜面上的水滴比较密集,便于学生比较;另外,若车速大,会导致后来的水滴“落地”时变成椭圆形,不利于目测水滴间距。标志旗的形状:标志旗的形状一定要修剪成倒梯形,以免底座阻挡它的晃动,进而影响了小球的速度。

斜面的坡度:关于课本中所述的“保持斜面很小的坡度”,经课堂教学证明,斜面长120cm,木块的厚度2cm以内最为合适。此条件下小球通过整个斜面的时间可达4s以上,这样每段时间的测量就变得方便多了,也为把路程分为3段,进而实现开放式实验奠定了基础。

小球的选择:选择5mm直径的小球,通过上述斜面的时间略大于4s;选择10mm直径的小球通过上述斜面的时间略大于3s,所以小球的直径小一些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