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新闻传播史论A(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工商大学

2007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传播史论A卷)

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大众

2、IPP指数

3、“象征性现实”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试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2、简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三、论述题(30分)

运用拉斯韦尔关于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理论,结合案例分析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新闻传播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青年》

2、梁启超

3、癸丑报灾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延安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的改革与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发展

2、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和贡献

3、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条件

三、论述(30分)

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及其你的认识

2007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传播史论)

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大众

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观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参照系,变成了一种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2、IPP指数

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共和党支持者集中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新教徒和区县农村;民主党支持者主要集中于经济地位低的阶层),以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低得分、给予支持民主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的。

IPP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那些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共和党人的票,而那些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支持民主党人的票, 根据这一结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为止所持的政治倾向。

或答: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这个概念来自194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所作的“伊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态度产生了三种不同的作用:

第一,强化了选民现有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宣传与说服更坚定了受传者已有的选择。这一类选民大约占半数以上。

第二,使选民的态度进一步明朗化或产生微小的调整。这是指一些犹豫不决的选民,确定了自己的投票选择;或指一些欲投某一后选者的选民,又对原来的选择犹豫不决了。

第三,改变受众的原有态度。这种作用很小,影响面在全部选民中只占8%。

这个结果表明,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是选民投票行为的决定因素。其决定因素是选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

3、“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即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再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试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68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中,都是把报刊、

杂志、电视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的,其后的许多研究则将不同的媒介加以区别,对它们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比较。例如,韦弗等人在调查中发现,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选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2.简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答:“文化”一词,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也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包括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的等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些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触觉的符号的包围之中。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性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这就是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三、论述题(24分)

运用拉斯韦尔关于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理论,结合案例分析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答:分析大众传播媒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需要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谈起。

早在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发表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就探讨了传播具有三项基本社会功;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今天,我们从拉斯韦尔的传播社会功能理论中得到的启发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就第一项功能而言,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暸望哨”的作用。2003年我国发生‘非典’疫情。开始一段时间,我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未得到有关方面的授权,曾一度保持“沉默”,于是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抢购医药、食品等恐慌状况,由此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后来,党中央强调‘非典’疫情不能隐瞒不报,我国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才及时沟通情况。此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得以战胜非典,避免了社会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其实,何止‘非典“是如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最怕的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及时报道真实的信息,即使是不好的、令人不愉快的,其结果不会是社会的混乱,而是有秩序的克服困难的行动。1980年11月《北京车站发生一起爆炸事件,经公安机关查明是一起反革命破坏案件》,新华社作了及时报道,胡乔木亲自修改记者的来稿,发表后化解了人们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和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恐慌。因为这一爆炸事件发生后,有的西方通讯社曾经臆断事件与审判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有关,其实毫无联系。 2001年乌鲁木齐市区发生特大爆炸事件,第二天凌晨5点新华社就作了报道,尽管这个事件是场悲剧,但是由于明确不是恐怖事件,国内外来新疆投资和旅游的人就放心了,这对于维护新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