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
'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
1922年,在以实用主义
为核心的西方新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始推行新学制改革。随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约请各科专家起草课程纲要。常乃德、徐则陵应邀分别编成初中历史和高中
史课程纲要,作为全国性历史课程的参考标准。新学制初、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是如何编制的?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当今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编制或修订,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一、初中历史课程纲要及其特点
1922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济南召开第八届年会,议决新学制改革方案,同时,组织了“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于同年10月、12月拟定了中小学各科课程要旨,反复请专家讨论各科目课程纲要,又经过次年4月和6月两次会议后,确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纲要规定,初中必修科目包括
科、言文科、算学科、自然科、
科、体育科六大科。历史课在社会科,但独立设置。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由历史学者常乃德起草。纲要说明初中历史课程的目的是:“1.研究人类生活状况之变迁,以培养学生适应
、制御天然的能力。2.启发人类的同情心,以养成学生博爱、互助的精神。3.追溯事物的原委,使学生了解现代各项问题的真相。4.随时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以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和习惯。”这几条反映出来新理念,显然受到新文化运动以来新史学思潮及新教育改革的影响,同时似乎也与起草人常乃德的历史教育观有着很大的关系。
常乃德认为:“历史既不是科学,又不是艺术,也不是伦理教条。然而他却须具备科学所需要的真、艺术所需要的美、和伦
所需要的善……真正的历史是要具备真、美、善三个条件的,缺一不可。”常氏持有“印象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反对只注重浪漫主义历史学者强调的“美”(如兴趣),也反对只注重教训主义历史学者强调的“善”(如养成怎样的处世态度等),也不赞成只注重近代考据主义历史学者强调的“真”(了解所谓历史的真相)。换句话说,在常乃德的历史观中,历史及历史教育应该具备“真、美、善”三条件,是三者的结合。应该说,这样的历史价值观在纲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譬如,第二条应该属于“善”的范畴,第三条和第四条的前半句应该属于“真”的范畴,第四条的后半句则应该属于“美”的范畴,整个纲要渗透着“真、美、善”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此其一。
其二,常乃德认为,历史教育首要的并不在“训练学生求真理的能力和方法”,“此不过一个副目的”;也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站在美的观点来
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或者说主要价值在群的方面,尤其是在建设群体意识的方面。可见,他虽然觉得“善”在三者中的核心地位,但这个“善”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资鉴”功能的局限,而赋予了新的含义。纲要的第二条,要求养成学生的同情心,以及博爱、互助的精神,就是常乃德认识到的“善”的目标——“群体意识”的养成与
。因此,常氏所列四条目的,第二条应该更为重要。
纲要采取中外历史合编,这是从来没有试验过的。这是为了“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起见,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特加详述;使学生
对于本国历史,得因比较而审其在世界史中之地位,似较分授制为善”。
常乃德进一步阐述了理由:1.中外历史之间是互相
、难以截然分开的。他举例道:“试问讲汉武帝的历史能不晓得安息、大夏、大宛、乌孙诸国不能?讲佛教东来的历史能不晓得印度、大月氏诸国不能?讲隋唐的历史能不晓得高丽、日本、突厥诸国不能?……中国历史自秦汉以下真正孤立不与外族发生关系的事情本就很少。”2.突出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伟大的价值”。他说,一般认为本国史分开讲授,可以提升其价值,其实不然。因为,世界史排除了中国历史部分,往往使人容易误会中国历史没有在世界史中占一位置的资格。3.中外历史分授,“每有畸重畸轻之弊”。学校历史课程分为本国史、西洋史、东洋史,其中本国史占2/3以上的时间,西洋史所占时间已很少,而东洋史则几乎成为无足轻重的搭配,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的印度、波斯、阿拉伯、蒙古诸民族的历史,“竟一笔抹了过去,这不能不说是分授制的失策了”。
虽然是中外历史混合编制,但常乃德不赞成当时流行的一种
式的混编教材。他说:“那本书原也可笑,它把
、信仰、法制等等分作许多类,拿来一类一类来叙述,却又每类之中只说些空话,事实很少,而最重要的民族活动却搁在末尾,也只占一类的位置……取分类编制即应始终分类到底方是,而它于前面偏又加一章原人生活,后面又加一章中华民国,这两章又不用分类的体裁了。”反对混合编制的人往往拿该书作为例证,他认为,这“其实是编制的不善,并非混合制本身的毛病”。他强调混合历史编制“必须用通史体裁,断不可用分类叙述的方法”。浏览纲要的内容不难发现,常乃德的这个观点已经渗透进去了。
混合编制的历史,如何分配教材?譬如文化史,在纲要的30个章节中大约有9个,占全部内容的30%左右,比例不算小,而且标题直接冠以“文化”两字,独立成章。可是,常乃德其实并不主张文化史单独讲,而认为如果将文化混于
中,就不会造成偏重,“犹得其平”。他曾为“教育协进社”编过一份初中历史课的目录,共32个章节,其中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文化史的,仅5个,占全部内容的16%左右。而这联盟
份目录,常乃德觉得比正式公布的纲要“尚为妥当”。两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之间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亦有许多的不同。最明显的,莫过于文化史在纲要中基本单独讲授,并不与政治史混合。这或许是常氏在主流史学观面前不得不有所妥协的结果。
常乃德还试图以“世界的眼光”来编制历史。他认为,关键是要“找出一个线索以为全世界历史的贯穿”,这样编出来的历史,“学者自然感觉其所受为世界史而非国别史”。他更欣赏自己为“教育协进社”编的混合历史目录。用他的话说,除了第一编由于各民族文化多是独立发生演进,不好牵强附会,只得单独叙述外,其余编章均按照世界史线索展开。譬如,第二编以中国与罗马及中亚各国的关系为线索;第三编前半部以佛教与基督教为线索,后半部则以大食帝国为线索;第四编以蒙古大帝国为线索;第五编以文艺复兴的思想为线索;第六编以民权思想为线索;第八编则以经济问题为线索。确实,该目录线索清楚,按照时代的顺序,揭示了各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