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脑卒中患者管理模式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2013年第4期

黑龙江医学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V oi.37,N o.4

A pr.2013291

护理

社区脑卒中患者管理模式探讨4

胡青梅,石霞萍,麦焕钻

(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180)

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脑卒中患者予“网格管理、组团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截取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规律服药、疾病知识掌握、症状控制分别提高12%、14%、21%,两周患病率、1年住院率低13%、14%。结论“网格管理、组团服务”可成为社区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新模式。

关键词:网格管理;组团服务;脑卒中

doi:10.3969/j.i ssn.1004—5775.2013.04.026

学科分类代码:320.71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

在社区医疗中的“网格管理、组团服务”为全科医生在所管辖社区内提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为理念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笔者截取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东风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网格管理、组团服务”社区医疗团队2010—06~2012—06间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卫生服务的相关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冰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广州市越秀区科技立项支持

(2011一W S一005)。1资料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2个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共研究人组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为100例。实验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62.9±5.5)岁;对照组:男40例,女60例,平均年龄(63.2-I-6.8)岁。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示P>0.05,差异对研究不存在干扰性。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睥]。

1.2研究方法

讲解医学保健常识。为f电f『丁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导。3.2文字

针对每批疗养员身体情况的不同,采用科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将方案印制宣传册子,发放给疗养员。

3.3图像

做宣传板,用生动的图片形象地将不健康因素可导致人体的种种危害显示出来。

3.4电化教育

将保健知识通过电子流动显示屏放给大家看,并配以讲解,以便引起疗养员对此项宣传内容的重视。

4注重效果

4.1医德教育

医务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做到真正关心爱护疗养员,有亲和力。医务人员应及时将疗养员体检情况反馈给航医,便于基层飞行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4.2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医生护士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心,扎实掌握医学知识,了解医学新动态,不断学习边缘知识,成为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人,从而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4.3注意宣教方法

要注意宣教方法和宣教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医务人员要富有同情心,热情、亲切,认真地倾听疗养员的苦衷,使空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十分到位的宣教工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芳,左松芳.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29.

[2]Eckel R H,G r undy,Z i m m et PZ.The m e t abol i c syndr om e[J].Lancel,2005,365(9468):1415—1428.

(编辑:李芳靖)

(收稿日期:2013一03—05)

第37卷2922013年第4期

黑龙江医学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V01.37.N o.4

A pr.2013

对照组:对入选100例患者给予常规脑卒中社区模式服务。实验组: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网格管理、组团服务”。网格管理,即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根据社区管理的地理布局,依据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网格给予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组团式服务,即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组织医疗服务团队依据所划分的网格给予对等方式的公共服务。1.3评价标准

通过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相关调查,包括两部分:干预疗效反馈、社区医师服务调查,并正确告知病人、家属填写要求。采用4级计分法:3分(非常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l3.0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如结果提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疗效反馈情况比较

实验组较对照组规律服药、疾病知识掌握、症状控制分别高12%、14%、21%,两周患病率、1年住院率较对照组分别低13%、14%,P均小于0.05,详见表1。

2.2社区医生服务评价比较

实验组在诊病效果满意度、上门及时服务、治

满意)、2分(比较满意)、1分(一般)、0分(不满疗方案了解度、服务收费、病情介绍、医患配合度方意);得分越高,临床效果、干预后满意度越高。面均较对照组高,P均小于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统计例

3讨论

脑卒中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为了提高社区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在社区康复中提出“网格管理、组团服务”临床服务概念,临床效果尚可。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规律服药、疾病知识掌握、症状控制方面分别高12%、14%、21%,两周患病率、1年住院率较对照组分别低13%、14%,实验组在诊病效果满意度、上门及时服务、治疗方案了解度、服务收费、病情介绍、医患配合度方面均较对照组高。笔者结合本组研究的实际情况及临床工作,认为“网格管理、组团服务”临床服务需注意如下方面:

3.1创建二级社区管理体系

社区病人多,管理极其困难。可将社区管理分为社区医务人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2个等级。养老服务人员直接参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疾病发展、服药实际情况可做到及时了解,社区医务人员直接与养老人员对接,可准确获取患者的最新、最准确信息,并通过该情况及时对患者的疾病变化采取干预措施。

3.2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立医院网络基础数据库,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化服务资源,将每位脑卒中患者的基本信息形成电子文件存档,并及时根据每次社区走访服务所获取的最新资料及时更新入库,使每位临床医务人员可随时随地地在患者每次就诊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根据病情发展调控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赵静,姜文浩,罗艳侠,等.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风险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71—1973.

[2]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07~1909.

(编辑:李馨)

(收稿日期:2013—0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