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张玉芝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1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91-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是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文本的解读,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一、创设阅读的亲师氛围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创设一种平等、尊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丢弃拘谨、胆怯与紧张,从而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拉近彼此的距离,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设亲师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与学生一起背背古诗,谈谈与课文有关的话题,猜猜谜语,讲讲故事等,主要让学生消除紧张,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上课作准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便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展开。

二、提供阅读的充足空间

“个性化阅读”是视阅读为学生自主的行为,阅读者如果对自己的阅读做不了主,就谈不上个性化。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创造性越高,效果越好。然而,由于学生长期按教师的指令学习,只会用单一的方式学习,这必然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学生由于长期失去个人选择的机会,个人的发展也受到了压抑。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判断,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实践的机会,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才能使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三、尊重阅读的独特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在这种宽容的心境之下才能使学生的个性之花绚丽绽放。

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也正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四、鼓励阅读的批判创新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一定要懂得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见解也许是稚嫩的,也许是片面的,但只要动脑筋了,就足以看出他们用心去读书了,因为他们敢于向课本提出质疑了。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

五、引入阅读的多元评价

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念和评价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语文教育要想实现阅读个性化,就必须要引入个性化的评价手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创设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体验,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个性化阅读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只有这样,“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每一个哈姆雷特才既是共性的又是个性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富有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