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方法教程(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饱和
样本规模要多大?既然理论抽样是逐渐 的过程,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抽样? 理论饱和的标准:当额外的材料不能进 一步提供类属的属性时,抽样就达到了 理论饱和,可以停止继续抽样了.
类属 (category)
属性 (properties) 类属: 属性(经济属性): 地理产地 向度: 样本: 寒带 热带 温带 ?? 芒果 苹果
第七章 抽样策略
抽样决策 样本结构的先验决定 理论抽样 逐渐选取的原则 宽度与深度作为抽样 的目的
研究过程中的抽样决策
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抽样决策问题 访谈:与谁进行访谈(个案抽样);这些人 从哪个群体中选择(个案群体抽样) 访谈资料分析:哪些访谈应该誊写与分析 (材料抽样);哪些部分访谈资料应该详细 进行分析(材料内部抽样) 报告写作:那些部分的访谈文本应该用来作 为结论的示范(展示抽样)
样本的广度与深度:如何提高 样本的理论代表性?
如何增加样本的理论代表性?如何选择样本?选择怎 么样的个案或个案组合作为样本? 极端个案或离轨个案:教改:成功,失败 典型个案:集中体现了对象的平均状况或大多数个案 的状况.对象的同质性与个案典型性.解剖"麻雀". 最大变异个案组合:所选的几个个案反映了对象的尽 可能不同的方面或侧面. 个案的强度:最强的或各种强度的个案均被包括 关键个案:对全局至关重要的个案;企业与企业经理 敏感个案:"非典"病人的社会孤立感觉 方便个案:容易找到和接触;节省抽样的精力
理论抽样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具体的标准和个 案的内容来选取个案或个案群体作为样本, 而不是根据抽象的方法论标准. 抽样过程是根据个案的相关性,而不是根据 个案的代表性. 个案是否"相关",取决于现有阶段的理论 缺口.可见,理论抽样不能是预先确定的, 只能是在研究过程中渐进的过程. 分析性归纳与离轨个案的抽取:故意寻找与 现有阶段理论相背离或离异的个案最为分析 的样本,以检验现有理论的解释力.
理论抽样:样本结构的逐渐界定
什么是理论抽样?理论抽样是由扎根理论的 创始人 Glaser and Strauss 提出的.他们 (1967: 45) 认为: 理论抽样是为产生理论而收集材料的过程. 借助产生过程中的理论,分析者将材料收集, 登录和材料分析结合起来,并决定下一步要 收集什么材料和到哪里收集材料,以便在理 论浮现过程中发展理论.这个材料收集的过 程是由浮现中的理论所控制的.
研究者的成员角色:边沿成员,积极成 员,完全成员
进入制度领域
进入制度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Wolff 2002)
研究总是对某个社会系统的干预. 研究是导致被研究对象正常生活中断的一个因素,因而导致后 者防御性地作出反应. 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彼此存在不透明性. 在进入研究场地中,双方的信息交换并不能减少这种不透明性. 相反,它增加了双方协议过程中的复杂性,导致双方增强了免 疫性反应. 在进入场地之时,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未必能取得相互理解,重 要的是把获取对方同意当作一个过程. 资料保护是必要的,但是会增加获取对方同意的复杂性. 进入研究场地以后,场地会暴露自身. 研究计划对研究对象不能提供功用.不要轻易承诺研究对研究 对象有用处. 研究对象没有真实的理由拒绝研究,因而总会编些理由来回绝 被研究.
课堂练习
各实习小组草拟一个研究课题的初步的 类属,属性和向度的概念图. 各实习小组பைடு நூலகம்论初步的抽样方案和进入 方法.

陌生与熟悉
研究者作为职业陌生人 熟悉:程式化,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化,不存 疑问,不假思索.失去应有的距离和敏感性. 陌生:新鲜感,好奇心与敏感性.对熟悉者是 司空见惯的事情对陌生人而言是新奇的.局限: 不深入,不了解当事人行为处事的思维方式和 思考问题的角度. 两重现实:局内人现实与局外人现实.局内人 现实只限定在局内人之间,对局外人隐瞒. 所以,研究者要在局外人和局内人之间寻求一 个平衡,选择最佳策略.若即若离. 四种角色:陌生人,访问者,发起者,局内人.
第六章 进入场地
定性研究的要求与进入问题 角色定位 进入制度领域 进入个人领域 陌生与熟悉
什么是场地(the field)?
被研究对象及其所在的制度性领域或空 间 包括:制度,组织与机构,亚文化,家 庭,群体,行政机构或企业的决策者, 等等.
定性研究的要求与进入问题
进入研究场地问题,在定性研究中比在定量 研究中更关键 导致定性研究中进入场地困难的因素
研究过程中的抽样决策
研究阶段 收集资料阶段 分析资料阶段 报告研究结果阶段 抽样方法 个案抽样 个案群体抽样 材料抽样 材料内部抽样 展示抽样
样本结构的先验决定
抽象抽样:样本能确保典型性,代表研究对象的分布. 类似于统计抽样.这种抽样的标准是抽象的,因为它 不考虑所分析的具体材料,并且是在资料收集之前预 先确定好的. 完全抽样:选取某个分析单位的所有成员或个体作为 访谈或观察对象.抽样过程也是根据某种标准预先确 定好的,比如:相关分析单位的某种疾病,年龄,特 定区域,特定时期,特定婚姻阶段.例子:对某家医 院住院部的所有晚期癌症病人的研究. 局限:样本结构先于资料收集而确定,限定了样本的 可能的变异范围及其比较.不利于导致新发现.
向研究对象做介绍: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 对方不必要的猜忌和好奇. 许诺对方可自愿参与 承诺保密原则
信息介绍的内容
(格拉斯纳和派司金:1992.转引自:陈向明:2000:158) 研究者个人的身份;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目的; 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 选择研究地点和参与者的方式; 参与者参加此项研究的风险和好处; 对参与者和研究地点保密,使用匿名; 研究者希望进行观察或访谈的频率; 当日充实研究的时限; 请求对观察和访谈进行录音,记录或录像; 声明研究者不是来评论或评估对方,而是来理解对方的; 声明被研究者是专家和老师;他们对研究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无所谓对错.
理论抽样 VS 统计抽样
理论抽样 事先不知道总体的范围 事先不知道总体的特征 重复抽取样本,在每个 阶段重新界定抽样标准 预先不确定样本规模 当达到理论饱和时抽样 结束 统计抽样 事先知道总体的范围 总体的特征分布可以估计 根据预先计划一次性抽样 预先确定样本规模 当整个样本收齐时抽样结束
逐渐选取作为定性研究的一般规则
与研究对象的接触强度 研究对象的介入度 在场地逗留的时间长度 对研究对象的干扰程度和"威胁"程度
定性研究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何获取被研究对象的合作意愿?
进入开放场地中的角色定位
研究者是研究工具,是研究主体与研究 工具的双位一体 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的两种关系
保持距离:旁观者角色,客观性 溶为一体:参与者角色,深入了解
代表性问题
理论抽样不追求统计代表性(样本再现总体 的属性,分布和结构),也不采用随机抽样 或分层抽样方法. 理论抽样所追求的是理论代表性或典型性 (样本是理论的典型例示). 在理论抽样中,样本的选取是根据它们对理 论的进一步形成是否能提供新见.抽样是以 发展理论为目的的(也叫目的抽样). 抽样的决策:下一步材料收集中要选取什么 人或群体?为了什么理论的目的?所以,样 本是根据理论发展的情况而逐渐抽取的.
向度 dimensions 水果 生长方式 野生 ? 种植 ? ? ?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代内流动) ?? 职业 城市居民待遇 ???
劳动强度 职务 劳动保障 工资水平 职业声望 其它福利 ?? 大,小;高,低;好,坏;高,低;高,低;好,坏;??
注意:这个概念图只是初步的,随着研究的进展, 它将不断修改,因为类属的属性是在材料的分析中 逐步明朗起来的. 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将发现研究问题太大,我们 不得不将题目缩小,如"进城农民工的成功向上流动"
说服"守门员"
研究者的官方担保(介绍信) 官方渠道的运用:获取研究对象的上级 权威机构的同意.局限:可能增加研究 对象的防御性反应. 社会资本的运用:通过熟人,朋友介绍. 直接上门接触"守门员",通过协商获 取"守门员"放行.
进入个人领域
研究对象个体的选择:目的抽样与滚雪 球抽样 与被研究者建立研究关系和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