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范式
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未来的支柱,其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进步,更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并且积极回应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了理论性建构、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单一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野出发,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关注点和期望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提出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见解。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野,探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教学质量的需求、关注点和期望。
2. 探究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 查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1. 文献分析: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标准和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2. 深度访谈:选择多个高校,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师生代表、企业代表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度访谈,探究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教学质量的需求、关注点和期望。
3. 问卷调查:以一所本科院校为例,在全校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期望,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四、研究内容与进度安排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3.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和途径5. 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展望预计研究周期为一年,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3 个月):文献综述、理论研究2. 第二阶段(6 个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实证研究3. 第三阶段(3 个月):结果分析、研究总结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改善和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高职质量标准建设
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高职质量标准建设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高职院校管理者、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发生实实在在、纷繁复杂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成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等都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互动。
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利益;高职院校;教育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分析(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
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
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
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
综合各种分类,其核心要义是: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的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公共部门,其组织构架、运行模式、管理方式都与企业存在很大差别。
高职院校是非营利机构,其办学要彰显特色,体现个性化。
因此,完全套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制定管理战略,显然事与愿违。
但学校是一个多方利益的综合体,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与决策时,缺乏完全的自主性与控制力,任何人都不能对学校行使独立控制权,管理者需要在诸多的利益主体间寻求平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瓶颈与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瓶颈与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张世爱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教学质量有不同的观照点和价值诉求.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政府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越位”与“缺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行政权力泛化;教师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权力薄弱;学生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权力缺失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权力边缘化等.要建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重视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价值诉求,保障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权利,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以及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世爱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试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J], 马成;姚恺帆
2.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J], 张荣光;胡锡琴;骆毓
燕;龚雪瑶
3.利益相关者视阈下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J], 杨炜长
4.试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J], 马成;姚恺帆;
5.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J], 程开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探析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仅对学生承担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服务于整个社会。
对于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学生、教职员工、校友、政府、商业机构,还是其他相关方都有其自己的利益关注点和期望。
因此,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推进途径,揭示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提出适合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提升和改进的。
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种种新的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障碍。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适应当前事态的新发展,推进高校事业发展。
以下从学生、教职员工、校友、政府、商业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方的视角,分别分析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 学生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群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和安全需要高校的保障。
当前,高校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管理不当,这直接导致着违规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学生安全及其健康成长。
因此,需要推进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增强校园安全的保障。
2. 教职员工教职员工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他们承担着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同时也是高校管理的执行者。
但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教职员工往往受到管理的束缚,压力较大,对教学工作、科研成果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因此,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合理调配和管理,增加职工的权利和福利待遇,提升教职员工的素质和水平,以期更好地支撑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创新水平。
3. 校友校友关系是高校长期以来一项重要的资产。
高校应该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为校友发展提供支持,这有利于增强高校品牌和推广高校的教育资源。
4. 政府高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事业,对政府管理具有重要功能。
因此,高校管理体制除了要满足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友的需求之外,同样需要考虑政府的利益和发展需要,通过改进高校管理体制,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
教育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教育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教育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利益关系的有效管理对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学生是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作为教育的受益者,学生的需求和利益应该始终被摆在首位。
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以确保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中的关键力量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激励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
家长是另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监督作用。
学校管理者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此外,政府机构作为教育管理中的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保障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最后,社会公众也是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教育的发展和成果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应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和反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教育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合作和协调,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教育管理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致力于建设优质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知识、有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课题研究论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评价主体构建
高等教育论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评价主体构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是高校中直接引导、管理、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影响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的实现。
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考核,科学设置考核评价主体,是科学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
科学设置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主体,能发挥各主体在辅导员考核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配合作用,这对科学评价辅导员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科学设置辅导员工作评价主体进行探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辅导员考核评价主体设置中的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企业管理学的弗里曼教授(1984)提出的,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来自维多利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米切尔等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完善。
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影响力,指群体是否拥有影响组织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二是合法性,指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予对组织拥有的所有权;三是迫切性,指群体的要求能否引起组织管理层的关注。
从影响力、合法性和迫切性三个特质着手,又可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蛰伏利益相关者”、“或有利益相关者”和“要求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第二种类型为“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又可分为“显性利益相关者”、“依赖利益相关者”和“竞争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第三种类型为同时具有三种属性的“权威利益相关者”。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和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中明确,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办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研究———以G大学为例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办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研究收稿日期:2017-09-08作者简介:龚荣(1981-),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其自身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持续有效的自评体系与问题反馈机制对于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G 大学为例,将顾客满意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调查,获取其对于学校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现状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透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分析高校自身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为教学单位、教育管理和服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一、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英等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理理论,其从整体主义的角度把与某项活动相关的受益者进行系统思考,以有效利用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某项活动中的积极建设作用。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即与高等教育有利害关系的人或群体,如高校管理者、办学者、教师、学生、社会组织等。
各方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表达,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各自从其自身角度客观阐述对高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全面、切实地反映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是高校规范办学活动、推动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发展、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办学质量评价一般分为政府评价、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和高校自我评价。
政府评价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评价,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管理办学活动。
社会第三方评价则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具有专业化、权威性特点。
高校自我评价是自我诊断、内部调控行为,是及时调整办学目标、调配校内资源的依据。
目前,多数高校基于管、办、评分离的模式,将校内办学质量评价的部门设立在独立于教学管理和承办的第三方,以保证校内评价的公平、客观。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民办高校管理问题探讨
研 究公 司治理 时提 出 的一种 理论 主 张 。所 谓利 益相
关者 , 是指 “ 些能 够 影 响组 织 目标 实 现 , 者 被组 那 或
民办 高校 的外 部利 益 相关 者 主 要是 指 政府 、 社 会公 众 以及银 行等 。 ( ) 1 政府 。政 府 既是 民办 高 等
教育 发展 的受 益 者 , 是 民 办高 校 监 管者 、 务 者 , 还 服
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 在经费不足 日益成为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瓶颈” 的
背景 下 , 府 的政策 与资 助 成 为 民 办高 等 教 育 发展 政
作者简介 : 杨炜长( 9 3一) 男, 16 , 河北保定人 , 副教授 , 高等教育博士 , 究方向为民办高等教 育管理 。 研
织目 标实现 的过程所影 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 ” j ¨。 大学也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 的社会机构 , “ 是 与大
学 有 利 害 关 系 的 人 或 群 体 ” 如 财 政 拨 款 者 、 赠 , 捐 者、 管理 人 员 、 师 、 教 学生 , 以及 所在 社 区和社 会 公众
收 稿 日期 :0 2—0 21 3一O 1
重 要影 Ⅱ 对学校 的利益 相关 者进行 深 入分 析 , 在 向, 并
重 与维 护 , 有权 要 求 在 校期 间得 到 一个 能够 践 行 并 的教育 教学 服务 、 全保 证等 承 诺 。 ( ) 职 员 工 。 安 3教 教 职员 工直 接参 与民 办 高校 经 营 管 理活 动 , 学 校 是 重 要 的利益 相关 者 , 素质 和能 力 在某 种 程 度 上 决 其
民办 高校 是众 多 利益 相 关 者 共 同拥 有 的社 会 机 构 , 民办 高校 也必 须对 所有 的利 益相 关者 负 责 。但 在 民 办 高 校经 营管 理实 践 中 , 些 民办 高 校 领 导者 与 战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与变革路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与变革路径[摘要]高职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将问责制度引入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估领域,有助于规范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为我国新工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章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内涵及其意义,从建构理念、内容及方法等方面揭示了高职教育质量问责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变革路径,即变革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责理念,丰富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责内容,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责方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教育问责制度一、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内涵及其意义高职教育问责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步发展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架构的核心内容。
对正处于职业教育改革历史关键期的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而言,完善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制度,有助于规范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路径,为高职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制度的建构首先需要清晰界定责任的内涵。
高职教育责任是基于伦理学视角来审视高职教师行为的道德性,高职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是教师职业内涵的道义责任,是经由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实现其内在教育价值的。
从正面分析,高职教育责任表现为高职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知识增长和教育成果的实现,肩负着积极的助长责任;从负面分析,高职教育责任体现为高职教师对于其理应肩负但却未能有效达成的任务,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义务。
高职教育问责制度的建构是我国高职教育系统保持其教育质量并提升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责权匹配与权力制衡角度而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问责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来规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外部力量对高职院校办学秩序的非法干预,这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自治水平。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斯坦福大学研究组于1963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既有贡献也需承担风险;组织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组织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的考量。
高等教育供给:利益相关者互动、利益诉求与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供给:利益相关者互动、利益诉求与制度创新[摘要]高等教育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机会供给数量不足、产品或服务供给质量不佳,无法满足高等教育需求。
从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来看,高等教育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个体之间具有多重利益诉求。
利益诉求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了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动力: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搭建利益协调平台,探索政府“元治理”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普及、开放、终身高等教育模式以维护个人“根本利益诉求”,还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拓宽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渠道。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型利益诉求制度创新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的框架(一)问题的提出高校扩招政策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和输送人才、科技成果的规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尽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00年的10.5%提高到2010的26.5%,①但仍有大量学生不能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会供给还存在总量短缺的情况。
同时,由于“大众化后期阶段”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存在着很多盲目因素,没有对高等教育结构做出科学的规划,产生了大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无效供给”,出现了结构失衡、质量下滑、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
②因此,高等教育供给问题存在机会供给和产品供给两方面的矛盾,前者一般表现为居民家庭对教育机会的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后者表现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科研的成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宜的矛盾。
从本质来看,就是高等教育机会供给数量不足和产品或服务供给质量不佳,无法满足高等教育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问题。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供给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产品性质、经济效益分析、体制与机制改革、供给困境及针对性意见及建议等方面,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政策导向研究。
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供给中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与利益诉求,并通过制度创新研究探寻深层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二)分析的框架1.利益相关者理论。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困境论文摘要:与企业一样,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
但传统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而忽略了高等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客观需要。
一、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1.高等教育政策的含义高等教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或政府为实现一定的高等教育目标,解决高等教育问题而做出的策略性规定,它是一个政党或政府的各个高等教育机构和人员以及公民必须遵守的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行动规范和行为准则。
高等教育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以及政策目标等要素。
高等教育政策主体(Subject)包括参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活动的各个机构和人员。
高等教育政策客体(object)是指高等教育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它是社会公共围绕利益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某种与“应有”或“规范”不相一致的状态子系统。
政策客体包括三个层次:列入日程的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发挥作用时所直接指向的规范和制约的社会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或利益关系。
高等教育政策目标是指高等教育政策发挥作用后所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并且危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高等教育社会问题,协调和平衡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
政策目标是在政策制定时确定的,它反映政策制定者的主导价值取向,它取决于决策者对问题的把握程度、决策过程中的利益群体冲突和妥协结果以及政策资源配置力度的配置方式。
在实行过程中,因种种因素的影响,政策目标常常发生偏离现象。
2.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困境在国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复杂的实际政策问题。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一、引言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的思想核心在于,教育管理不再只是校长、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教育专业人士等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利益方的参与,这一理念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管理的共识。
本文旨在探讨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的模式,旨在为各国教育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二、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的定义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社区、教师、教育局、政府、教育专业人士、教育机构等多个群体,他们与教育机构有着不同的关联和利益,而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就是指这些群体在各自领域、各自利益的前提下,与教育机构共同参与教育管理活动,共同推动教育机构的发展和进步。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的重要性1. 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可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掌握问题,提升教育质量。
2. 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管理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本身的事情,也关乎到社会更广泛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不仅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能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发挥教育的社会效应和社会责任感。
3. 促进民主决策,实现和谐发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能够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教育机构和相关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有效地解决决策中的利益分歧,实现各利益方的和谐发展。
四、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的模式1. 群众式参与模式该模式是指利用群众的集体行动推进教育改革,以教育管理为主导,借助学校、家庭、社区等群体微观机构为平台,营造良好的群体参与环境,形成比较广泛的民主参与氛围。
此模式下,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监事会(PTA)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等。
2. 代表式参与模式该模式下,代表性决策人员被选举或指定,代表群众参与决策,提交意见、建议或承担某种任务。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多方治理
一 、引 言
我国高等教育毛 入 学 率 从 2012 年 的 30.0% 快 速 提 升 到2018 年 的48.1% ,超 过 中 高 收 入 国 家 平 均 水平,已成为 名 副 其 实 的 高 等 教 育 大 国。 不 断 扩 张 的高等教育是 否 会 导 致 其 质 量 的 稀 释,政 府 与 公 众 对此予以高度 关 注,提 升 和 保 障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已 成 为社会各界 的 共 识。 专 家 多 次 呼 吁,要 加 快 教 育 由 量的增长向质 的 提 升 转 变,把 质 量 作 为 教 育 的 生 命 线,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能力[1]。提升 高 等 教 育 质 量,首 先 要 提 高 人 才 培 养质量,而 课 堂 教 学 是 人 才 培 养 最 核 心、基 础 的 环 节。但现实情况 不 免 让 人 担 忧,在 资 讯 高 度 发 达 和 慕课快速来临 的 背 景 下,大 学 课 堂 的 吸 引 力 在 不 断 下降。光明日报用整版篇幅发出《大 学 生 活,能 这 样 度过吗?》的 惊 呼[2]。 尽 管 “雷 达 点 名、拍 照 签 到、电 脑摇号、扫码上 课 ”等 点 名 手 段 不 断 升 级,但 在 部 分 同学眼中,师生关系正在慢慢变成“兵”与“贼”,课 堂 上不断上演着“拴”与“逃”的 现 象[3]。当 然,个 中 成 因 十 分 复 杂 ,与 政 府 资 源 配 置 、学 校 教 学 班 额 、教 师 教 学 投入、学生自律和认知等方面 HigherEducationForum
Oct.2019.No.1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多方治理
疏礼兵
(浙 江 大 学 宁 波 理 工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100)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与变革路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与变革路径【摘要】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探讨了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困境与变革路径。
在分析了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困境后,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重要性。
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来推动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变革,并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展示了变革路径的可行性。
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等。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利益相关者理论、困境、变革路径、实证研究、政策建议、启示、展望、结论、高等教育、教育质量、问责制度、教育改革。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质量问责问题也日益显现。
当前,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存在一些困境,如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不够科学、质量监督手段不够完善、问责机制不够严格等问题,使得高职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深入探讨高职教育质量问责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变革路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了教育质量问责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和权益,强调了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理念,提出了促进教育机构改善绩效、确保质量问责的重要原则。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解决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思路。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教育质量问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变革路径和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高职教育质量问责工作的持续改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困境与变革路径,以期为高职教育质量问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高职教育质量问责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职教育质量问责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 等教 育质 量管理 与 利益相 关 者理论 现代 企业 治理 理论认 为 ,质量 绝不 可 只被视 为
一
的方式与高等教育质量发生联系 ,会因为质量管理 而获得或者失去资源与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大学是
一
个 技术 领 域 ,而应 当视 为 一个 管理 领 域 。质量 管
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大学 已经越来越受到
地对 待 和保 护 每个利 益 相关 者 的产权 权 益 。 因此 该
理论反对企业运营的 目的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
认 为公 司决 策 由各利 益 相关 者 的合力 参 与 ,共 同决
段。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范式就是要 求高校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权利 ,高校的
范式最早 由托马斯 ・ 库恩在其 《 科学革命的结 构 》中提出。其意义在于 “ 范式决定着我们 的着眼 点 ,决定着哪些问题允许被提 出,同时决定着如何
回答 所 提 出 的具 体 问题 以及 解 决 问 题 的方 法 和 手
并非仅仅依赖于股东 ,而是更 多地依赖于利益相关
者的合作 ,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就必须平等
作者单位 :4 0 1 重庆市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07 5
模式 的利益相关者优化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良性 保障与持续提高。
重庆高教
21年 9 01 月第 2 卷第 3 4 期
21 高等教育质量从预成到生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励、提携、真正为他们感到 自 。 会把 同事的成 豪 ”“
功看作是 自己的成功 ,而不是对 自己的威胁。 ”
一
定。 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 , 实现股东资本的增值 ,
切质量管理行为都应 以高校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
利益 最大 化为 目标 ,满 足 利益 相关 者 的合 理利 益诉
同时要保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比如要实现雇
员人力资本的增值 ,为消费者提供性价 比高 的产品
求和权利 。作为切 己的活动 ,高等教育质量的利益
人 能 够对 大学 行使 独立 的控 制权 ,因此 也 没有人 能 够 独立 地 在大 学实 施质 量 管理 ;从 大学 的历 史发 展 维 度看 ,2 纪 中叶 以降 ,在 政府 、市场 、消 费者 0世
行动的整个过程 。它涵盖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所涉及 的一切内部和外部 的结构和过程 。 ” “ 从现在许多 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管理变革 的影响来看 ,
3 利益 相关者范式下 的高校质量管理机制建构 31 质量 管理 利益 协调 机制 .
预成性 的高等教育质量是预先确定 的,是严格 按照计划或管理规章运行的序列化操作 ,确保质量
管理活动的结果与预设 的管理 目标保持 同一性 ,管 理活动的情境性 、多样性 、矛盾性 、灵活性被有意
约翰 ・ 普兰德认为 ,利益相关是一个平衡问题
一
经 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才能提高质量管理的合理 性与合法性 ,获得认同与支持 ,培育出和谐 的利益
相关 者关 系 ,实 现高 校质 量管 理 机制 的利 益相 关者 导 向 ,质量管 理 过程 的利 益相 关 者控 制 ,质量 改进
种原则 框 架和组 织 模式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是指 ,以不 同
相 关 者有 权利 也有 必要 参 与 到质量 管理 中去 ,只有
或服务等等 。利益相关者是指 “ 任何能够影响公司
目标 的实现 ,或者是受公 司 目 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 个人”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种方法和经营策略 ,
利 益相 关 者理论 正 在成 为政 治 、经 济和 社会 发展 的
。
识地抛弃 ,质量管理过程过度追求计划性 、规定性
和有序性 ,严格地控制管理过程 ,使管理者与被管 理者失去 了对质量追求 的主动性 、 积极性与开创性 , 质量管理活动 日 益沦为与价值无涉的 、纯粹 的工程 技术活动 ,教育 的伦理价值与德性之维湮没于过于 注重规章与秩序的工具性管理流程。莫兰( o a,) Mrn l E
重庆高教
2 l 年 9月第 2 01 4卷第 3期
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范式
马 或
【 摘 要 】作 为一 种战略管 理方 法和分析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 了全新 战略分析模式 和运行机 制 。大学是典 型的利益相关 者组织 ,质量是高等教育各利益 相关 者利 益的契合 点。利益相关者范式实现 了高等教育质量从预 成到生成 、高等教育质量 由精英治理向 自组织转换 。质量利益协调机制 、质量管理 责任分担 机制 、质量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 和质量文化的规约与创生机制等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范式建构 的质量 管理 机制。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利益相关者 ;质量管理 ;管理机制
质量 管理 是利 益相 关 者参 与大学 管理 的核 心 内容 ” 。
f] 3
三方合力作用下 ,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 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实行 以及人才市场等教育资源市 场 的发育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话语权游离于社会 之外的局面开始改变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各利 益相关者诉求 的契合点 ,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 理必然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2 高等 教 育质量 管理 的利 益相 关者 范式
利 益相 关者 理论 是 与股 东 至上理 论 相对 的企 业
治理理论 ,是为解决企业管理领域诸多矛盾而提供
的分 析框 架 和分 析方 法 。从 现代 企业 的生存 与发 展 看 ,企业 是 物质 资本 与人 力 资本 的特 别 契约 ,企 业
理被 公认 为 企业 提升 经 营能力 的一种 手段 ,一个 可
来自 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模式正在成为
高 等教 育 发展 的 战略模 式 。从 大学 属 l 生来看 ,大学 作 为 一个 非 营利性 组织 或 第三 部 门 ,没 有 严格 意义
以降低成本 ,带来效益和保持市场竞争力的经营策
略 。格 里纳 认 为 ,质量 管理 是 为 了获得 组织 质量 目
标所需要 的识别和管理活动的过程 川 。 根据布伦南
和 沙赫 的研究 , 质量 管理 这个 较 为广泛 的概 念可 以 “ 用来 描述 对 于高 等教 育 质量所 涉 及 的判 断 、决策 和
上 的股东 ,没有人能够获得大学的剩余利润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