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六课_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2.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内容:
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特征 追求真理的过程
考点3:真理
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真 理
谬 误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主观性活动,而是客观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区别于其他 动物的本能活动)为主体、以客观世 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 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 实的存在。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1、蜜蜂筑巢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 A.②③ • C.①④
B.①② D.③④
B
• 5.[2013·郑州二模]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历 时三十多年徒步游历考察大半个中国,论证了金沙江 是长江的源头,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 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此外他关于喀斯特地貌的 详细记述和探索,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从一 个侧面表明( ) •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考点1: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 认识世界 人 自然界 类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活 改造世界 动 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
人们: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客观世界: 发生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
的不是实践。
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和结果都是客观的,因而实践不是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具体性 3.真理的条件性 4.真理和谬误
1.认识的反复性 2.认识的无限性
(四)认识过程 高频考点
2.结合人类认识自 然界、探索太空的具 体案例,考查实践的 特点、真理的特性等。
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关系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 论的范畴,与物质相对应。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相对应。 ③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 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 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启示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特征
(2).真理是有条件的
超出这个条件 和范围,真理 就可能转化为 谬误。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3、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 ①生产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 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变革社会的实践 ①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 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②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 斗争。 (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手段——工具、设备
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2
(2)、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①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电视、空调、网络) ②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
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3
(3)、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实践内容、 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 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3).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 识符合当 地的实际 .
指主观认 识符合当 时的实际 .
总结: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对立: 真理——主观符合客观、正确反映 谬误——主观背离客观、歪曲反映 统一: 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2、真理的特征
(1).真理的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 为什么?
•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②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③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
观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 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 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 会关系中进行的; 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 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 方面的联系;
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 条件的制约。
③实践是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 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 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 (美国)
真理向谬误转化:
①真理超出范围。 ②真理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 ③把全面的真理内容彼此割裂(断章取义)。
谬误向真理转化:
①超出一定范围后回归。 ②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③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
命题点1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典例1] [2013· 广东高考]下图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 )
【提示】 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 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知识归纳
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
1、实践的含义: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 3、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 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而用车运呢?
这种观点错在否认(
A.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客观性

A
B.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2013广东高考)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 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 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 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 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A
• 2.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 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一碗酸辣汤, 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 ③百 闻不如一见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②④ • 解析:C “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 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的哲学寓意为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②③与之一致 ;①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错误;④哲学寓意 为矛盾的转化,材料未体现。
• 3.[2014·郑州四中调研]把电视屏幕“穿”在 身上或做成窗帘,这样的理想已经实现。华南 理工大学与广州一公司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 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传统的硬屏变 成了可折叠和弯曲的柔屏。这一成果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③摒弃传统才能实现创新 • ④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2015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
考点概览 (一)实践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
备考策略
1、高考非选择题考 查主要集中在实践是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高频考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反复性、无限性等考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上,其他则主要以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选择题形式考查 (三)真理 高频考点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6.[2011· 课标全国卷]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 跤》(下图)讽刺了一些人 ( )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 避免的 •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 贵财富 •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④ D.③④
3、老师讲课 教育实践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生产实践 5、建设环境友好 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 活动的三 种基本形 式
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2 (1)、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
主体——人 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 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 出新的生存空间。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 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 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 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 可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
A
• 4.[2014·洛阳统考]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稀 有、昂贵、辐射强、效率不高,且存在网络信息安全 隐患。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 “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丰富、廉价的 光线来无线传输数字信息,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 效果。这表明( ) •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 ②人们观念中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 • ③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 ④人类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 • • • • •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漫画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意思。 一般难度较大。但这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解答 。因为②错误,规律不能改变;③错误,辩证 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相互的否定。 所以正确答案是B。 • 答案:B
B
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 来源 。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_____
来源===途径
动力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
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
唯一标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_
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检验
C
(2013广东高考)34.图5漫画(作者:周锐)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014广东高考) 35、图9漫画中,“幸运” 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 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 不播种,终无所获。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 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 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1)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 方法论要求:
实践、勤于实践和善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又要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1.[2014·无锡期中]马克思说:“劳动终结时 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 动者的观念中了。”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 • A.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归宿 。 目的 和_____ (4)实践是认识的_____
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 对实践具 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 则会阻碍人 的实践活动。 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
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吃一堑,长一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