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剖析
例 6-5 设某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 K G0 ( s) s( s 1)(0.125s 1) 要求Kv=20(1/s),相位裕度γ=50°,调节时间ts不超过4s,试 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解:确定开环增益K=Kv=20 作未校正系统对数幅频特性渐近曲线,如图6-22所 示。由图得未校正系统截止频率ωc=4.47rad/s,相位 裕度γ=-16.6°。 20 20 lg 0 ωc=4.47rad/s c c
20 20 9.1 2.2 c
此时,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可写为 s (1 )(1 s ) a Gc ( s ) 9.1s (1 )(1 0.11s )
a
根据相角裕度要求,估算校正网络滞后部分的转折频率ωa。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0(1 Gc ( s )G0 ( s ) s (1 0.125s )(1 s ) )(1 0.11s )
(Ta s 1)(Tb s 1) Gc (s) Tb (Ta s 1)( s 1)
j
-αωb前校正的设计步骤如下: 根据稳态性能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求出未校正系统的 截止频率ωc、相位裕度γ及幅值裕度h; 使中频段斜率为-20dB/dec ,确定ωb。通常,在未校正 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上,选择斜率从-20dB/dec 变为-40dB/dec 的转折频率作为校正网络超前部分的转折频率ωb。这种选 法可以降低已校正系统的阶次,且可保证中频区斜率为20dB/dec,并占据较宽的频带。
tan1 21.2 2.2 tan1 0.11 2.2 51.21
调节时间
ts
1 1 [2 1.5( 1) 2.5( 1) 2 ] 3.75( s) c sin sin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课程设计
课题: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一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3.12.6-2013.12.12成绩: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对控制系统相角裕度、稳态误差、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以及增益裕度的求取方法。
(3)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系统分析的技能。
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
(4)提高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
(5)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
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
二、设计要求(姬松)1.前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MATLAB系统要素,MATLAB语言的变量与语句,MATLAB的矩阵和矩阵元素,数值输入与输出格式,MATLAB系统工作空间信息,以及MATLAB的在线帮助功能等。
2.控制系统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型简化,Laplace变换等等。
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各种响应、性能指标的获取、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高阶系统的近似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取。
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主要包括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零度根轨迹、纯迟延系统根轨迹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ppt课件
1) R1C2 s
令:R1C1 1,R2C2 2
26
且设分母多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式,时间常数取为T1 、
T2 ,则上式可写成:
Gc
(s)
( 1 s
(T1s
1)( 2s
1)(T2 s
1) 1)
2、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零、极点分布
T1
式中, 1 2
1 2 T2
谐振频率ωr ; 谐振峰值 Mr ; 带宽频率ωb与闭环带宽0~ωb :
一 般 规 定 L(ω) 由 20lgA(0) 下 降 到 - 3dB 时 的 频
率,亦即A(ω)由A(0)下降到0.707A(0)时的频率叫作系
统的带宽频率。频率由0~ωb的范围称为系统的闭环带宽
。
5
二、频率法校正
6
低频段
R2Cs
1
=1+bTs
1 Ts
其中:b
R2 R1 R2
(b
1),T
( R1
R2 )C
21
2、滞后校正的零、极点分布
zc
1 bT
1 pc T
3、滞后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
Gc ( j )
jbT 1 jT 1
1 (b
2
T ) e j(arc tanbT arctanT )
L(ω)在开环截止频率ωc(0分贝附近)的区段。
频率特性反映闭环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
时域响应的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中频段的形状。
反映中频段形状的三个参数为:开环截止频率ωc、中 频段的斜率、中频段的宽度。
为了使系统稳定,且有足够的稳定裕度,一般希望: 中频段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斜率为-20dB/dec的线段, ωc 较大,且有足够的宽度;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姓名: 胡志峰学号: 1002301052013年7月12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2013年7 月5 日一、实验目的完成滞后- 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二、实验要求熟练掌握MATLAB设计仿真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运用Protel设计控制器硬件电路图,以及运用MCS-51单片机C或汇编语言完成控制器软件程序编程。
三、设计任务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60)(110()(0++=ss s K s G ,采用模拟设计法设计滞后-超前校正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如下指标: (1) 当t r = 时,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 (2) 开环系统截止频率 20≥c ω rad/s ; (3) 相位裕度o 35≥γ 。
四、 实验具体步骤4.1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连续设计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的作用在于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响应的快速性,滞后校正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影响系统暂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低频段的增益,改善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滞后超前校正环节则可以同时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和稳态特性。
这种校正的实质是综合利用了滞后和超前校正的各自特点,利用其超前部分改善暂态特性,而利用滞后部分改善稳态特性,两者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1)调整开环增益 K,使其满足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00lim (s)126v s K s G K →=== (1)按求得的开环增益 K=126 绘制 Bode 图4-1所示:图4-1 校正前系统Bode 图图4-2 校正前系统阶跃响应图由图可知:未校正系统的 剪切频率: 032.5/c rad s ω= 相角裕度:011.4γ=-︒ 幅值裕度: 5.120g K dB =-< 相位裕度:24.5/g rad s ω=以上计算以及仿真结果可知,系统不稳定,需要进行校正,由于0c ω附近频段内0(s)G 的对数幅频渐近线以 -40dB/dec 穿过 0dB 线,只加一个超前校正网络其相角超前量有可能不足以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 , 可以设想如果让中频段(0c ω附近)衰减,再由超前校正发挥作用,则有可能满足指标要求,而中频段衰减正好可以用滞后校正完成。
9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解析
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
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
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
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摘要 (1)ABSTRACT (2)1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3)1.1目的 (3)1.2要求 (3)1.3方案比较分析 (3)2 设计计算与分析 (3)2.1计算幅值与相位裕度 (4)2.2使用MATLAB软件获得系统的伯德图和相位,幅值裕度。
(4)3 确定校正网络传递函数 (6)3.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6)3.2校验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6)4. 校正前后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4.1校正前系统根轨迹 (7)4.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8)5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9)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9)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0)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
目录1 初始条件 (1)2 要完成的任务 (1)3 设计方案 (2)4 分析与计算 (2)4.1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 (2)4.2 绘制根轨迹 (6)4.3仿真,阶跃响应 (8)4.3.1 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 (8)4.3.2 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 (9)5 小结 (10)参考文献 (12)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5()(++=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5-≥s K v , 60≥γ。
2 要完成的任务1、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3 设计方案根据要求设计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各参数值,通过matlab 对校正后系统编程分析,最终确定满足要求的传递函数,并通过matlab 绘制系统的bode 图、根轨迹以及通过Simulink 对系统进行阶跃函数的仿真,计算时域指标。
4 分析与计算4.1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有初始条件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10)(5()(++=s s s K s G ,要求校正后的速度误差系数115-≥s K v ,首先将传递函数化简成标准形式,可得到: )11.0)(12.0(50/)(++=s s s K s G 根据速度误差系数公式1-=v v s kk 可得到:K=750,则开环传递函数为:)11.0)(12.0(15)(++=s s s s G 令s=jw ,带入到上式,得到:w w w w w jw G 1.0arctan 2.0arctan 9001.0104.0115)(022---∠++=利用matlab 求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频率,以下是程序:K=750;G=zpk([],[0 -5 -10],K)bode(G);grid;[h,r,wx,wc]=margin(G)可得到相角裕度r= 2.3353e-005,截止频率c w =7.07rad/s ,穿越频率x w =7.07rad/s ,幅值裕度h=1。
自动控制原理应用设计
采用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校正前的结构图如下: 其传递函数为G0=1/s(s+5)(s+10) 写成典型环节的形式G0=0.02/s(s+0.1)s+(0.2)
跟据主导极点的思想,将校正后的系 统等价为二价系统。 校正后的性能指标: σ=10%左右,ts=3s左右 求得§=0.59,wn=2.49, Ƴ=59.2°Wc’’>=1.5 本题使用串联超前和简单的比例放大 均不能实现
根据相角裕度的要求 得wa=1.65 有G(jw)=10(1+jw/1.65)/jw(1+iw10)(1+jw2/1.65)(1+jw/10)
作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
校正后系统的机构图
Kv为什么是3?
Kv取不同值时
Kv=3
Kv=10
比较得,Kv=10时,超调量过大,故尝试改变 Kv的值,当Kv=3时 综合性能较好。 σ=17.9 ts=2.85s 达到题设的性能指标
K不同时的阶跃响应 k=50,100,200,500
由稳态误差小于10%,静态误 差系数Kv=10,取k=500 (500*0.02=10) 由性能指标得Wc’’=1.5
显然Wb=5 由于Wc’’>=1.5,取Wc’’=2, L’(Wc’’)+20lgT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c’’=20lgɑ,得ɑ=2 ,1/ɑ=0.5
求得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Gc(jw)=(1+jw/wa)(1+jw/wb)/(1+jwɑ/wa)(1+jw/ɑwb) 即Gc(jw)=(1+jw/wa)(1+jw/5)/(1+2jw/wa)(1+jw/2*5) 进而得到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 G(jw)=10(1+jw/wa)/jw(1+iw10)(1+jw2/wa)(1+jw/10)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电动机转子绕线的设备,通过对转子绕线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可以提高绕线质量和效率。
在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中,滞后校正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用于对系统的误差进行校正,以使系统更加稳定和准确。
滞后校正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校正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对系统的控制输入进行修正。
在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位置传感器来测量转子位置,然后与期望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误差。
通过引入滞后校正,可以根据位置误差来调整转子绕线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绕线质量和效率。
滞后校正的设计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首先,需要确定滞后校正的目标。
在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中,滞后校正的目标通常是使转子绕线达到最佳质量,并且尽可能减少绕线时间和浪费。
因此,滞后校正应该针对这些目标进行设计。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在滞后校正中,通常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来对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PID控制算法可以根据位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控制输入,使系统的输出更接近期望输出。
然后,需要确定滞后校正的参数。
在PID控制算法中,有三个参数需要进行调整: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比例增益用于调整控制输入与位置误差之间的关系,积分时间用于调整系统对误差的积累程度,微分时间用于调整系统对误差变化率的敏感程度。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滞后校正效果。
最后,需要进行滞后校正的实施和调试。
在实施滞后校正之前,需要对滞后校正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通过不断调整滞后校正的参数,可以使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滞后校正是一种用于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误差进行校正,可以提高绕线质量和效率。
在滞后校正的设计中,需要确定校正目标、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确定参数,并进行实施和调试。
通过合理的滞后校正设计,可以使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1设计目的由于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 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频率Wc减小, 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 它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
由此可见, 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可运用于以下场所: 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 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2设计要求1. MATLAB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值的系统伯德图, 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 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画出阶跃响应曲线, 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 列出MATLAB程序和MATLAB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3设计原理利用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控制的基本原理, 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 使已校正的系统截止频率下降, 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
因此, 滞后网络的最大滞后角应力求避免发生在系统截止频率附近。
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可采用串联校正。
此外, 如果待校正的系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 仅稳态性能不满足指标要求, 也可采用串联滞后校正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同时保持其动态性能仍满足要求。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 则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如下:4设计分析与计算4.1最小K 值的系统频域分析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10)(2()(++=s s s Ks G (静态误差系数115-≥s K v )所以最小的K 值为: K=300101520/)(lim -→≥==s K s sG K s v故:相位裕度: 先求穿越频率 221004300|10||2|||300)(ωωωω++=+⨯+⨯=s s s A在穿越频率处 =1,由于w 较小, 故可以近似为,1410300)(2=+=ωωωA 解得Wc ≈5rad/s穿越频率处的相角为:相角裕度为: deg幅值裕度:先求相角穿越频率:即:由三角函数关系得: 0.525.11004300)(22≈++=ggg g A ωωωω所以, 幅值裕度为:使用MATLAB 软件可直接得到系统的BODE 图和相角,幅值裕度。
9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汇总
绪论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
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
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
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3)1.1目的 (3)1.2要求 (3)1.3方案比较分析 (3)2设计计算与分析 (3)2.1计算幅值与相位裕度 (4)2.2使用MATLA软件获得系统的伯德图和相位,幅值裕度。
(4)3确定校正网络传递函数 (6)3.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6)3.2校验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6)4.校正前后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4.1校正前系统根轨迹 (7)4.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8)5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9)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9)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0)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__________ 专业班级:自动化1304班 _______ 指导教师: xxx 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_________ 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K-15S 」,相角裕度_5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 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 用MATLAB^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 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 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 标。
5、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 列出MATLA 程序和MATLA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G(s)=K s(s 2)(s 10)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目录摘要 (1)1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 (2)3设计原理 (2)4设计分析与计算 (3)4.1最小k值频率分析 (3)4.2滞后校正函数计算 (4)5仿真程序与波形图案 (6)5.1根轨迹 (6)5.1.1待校正系统根轨迹 (6)5.1.2校正后系统根轨迹 (7)5.2阶跃响应曲线及其时域性能指标 (9)5.2.1待校正系统时域分析 (9)5.2.2校正后系统时域分析 (11)6结果分析 (14)7心得体会 (14)参考文献 (15)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也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化学院题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51-≥s K v ,相位裕度 56≥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用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的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01)(1()(++=s s s Ks G目录摘要 ----------------------------------------------- 1 1设计目的、要求及原理------------------------------ 21.1设计目的-------------------------------------- 21.2 设计要求------------------------------------- 21.3设计原理-------------------------------------- 2 2设计分析与计算------------------------------------ 32.1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32.2滞后校正函数计算------------------------------ 4 3用MATLAB画校正前后的轨迹------------------------- 83.1校正前的根轨迹-------------------------------- 83.2校正后的根轨迹-------------------------------- 9 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114.1校正前系统----------------------------------- 114.2校正后系统----------------------------------- 13 心得体会 ------------------------------------------ 15 参考文献 ------------------------------------------ 16摘要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自控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刘志立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5()(++=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5-≥s K v , 6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M 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目录摘要 (1)1初始条件 (2)2设计任务 (2)3设计原理 (2)4设计分析与计算 (2)4.1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2)4.2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确定 (4)4.3根轨迹的绘制 (5)4.4系统仿真 (7)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11)摘要MATLAB是矩阵实验室的简称,是一个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
利用MATLAB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求解十分简便。
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滞后-超前校正网络来校正系统以改善系统性能,首先应该根据原有系统和初始条件要求来确定校正系统,然后利用MATLAB分析校正后的系统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其性能。
关键词:MATLAB 滞后—超前校正系统分析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5()(++=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5-≥s K v , 60≥γ。
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目录绪论 (3)1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 (4)1.1设计题目 (4)1.1.1题目 (4)1.1.2初始条件 (4)1.1.3设计要求 (4)1.1.4主要任务 (4)2设计原理 (5)2.1滞后-超前校正原理 (5)3设计方案 (7)3.1校正前系统分析 (7)3.1.1确定未校正系统的传递函数 (7)3.1.2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根轨迹 (7)3.2 未校正系统性能分析 (10)3.2.1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10)3.2.2分析系统稳定时参数K的取值范围 (10)3.2.3系统的动态性能 (10)3.3方案选择 (10)4设计分析与计算 (11)4.1校正环节参数计算 (11)4.1.1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11)ϕ (11)4.1.2确定需要增加的超前相角c4.1.3确定校正装置的参数α (11)4.1.1确定校正传递函数 (11)4.2已校正系统传递函数 (11)5已校正系统的仿真波形及仿真程序 (12)5.1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12)5.2已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13)5.3已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4)6系统校正前后图形对比 (15)6.1对比图与程序 (15)6.1.1系统校正前后伯德图 (15)6.1.2系统校正前后阶跃响应曲线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20)总程序 (20)绪论《自动控制原理》在工程应用中有了不可缺少作用,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理想的控制系统更是重要。
然而,理想的控制系统是难以实现的。
要想拥有一个近乎理想的控制系统,就得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校正设计。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要想知道其的性能是否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就得对系统进行分析。
对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的系统必须对其校正,目前常用的无源串联校正方法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方法融合了超前和滞后校正的特点,具有更好的校正性能。
在校正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仿真软件MATLAB绘制系统的伯德图、根轨迹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以获得系统的相关参数。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自控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刘志立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 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Q15L, />60\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呈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徳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 度和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 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 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 其时域性能指标。
5、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 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G($) =K5(5+ 5)(5+ 10)目录摘要 (1)1初始条件 (2)2设计任务 (2)3设计原理 (2)4设计分析与计算 (2)4.1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 (2)4.2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的确定 (4)4.3根轨迹的绘制 (5)4.4系统仿真 (7)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11)摘要MATLAB是矩阵实验室的简称,是一个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
利用MATLAB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求解十分简便。
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滞后-超前校正网络来校正系统以改善系统性能,首先应该根据原有系统和初始条件要求来确定校正系统,然后利用MATLAB分析校正后的系统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其性能。
关键词:MATLAB滞后一超前校正系统分析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5(5 4-5)(5 + 10)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5S-\ />60°o2设计任务6、MATLAB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转子绕线机控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自动控制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研究分析系统有时域分析法和频率法。
时域分析是通过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来研究和分析系统,而频率法可以直观的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需要对系统进行频域分析,通过引入滞后校正,利用滞后校正的高频衰减的特性,降低截止频率,提高相位裕度,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
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可运用于以下场所: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在自动控制理论诸多数据分析研究、数学模型的运算、数据的分析、模拟实验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怎样确定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控.制系统的分析问题,怎样使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问题。
用MATLAB辅助计算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方便系统设计。
前言 (1)任务书 (3)1、利用MATLAB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1.1绘制满足初始条件最小K值的bode图 (4)1.2相位裕度和截止频率 (5)2、相位滞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 (7)3、用MATLAB画根轨迹3.1校正前系统根轨迹 (7)3.2校正后系统根轨迹 (9)4、检验校正结果 (10)体会与收获 (12)课程设计任务书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目: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15)(5()(++=s s s Ks G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20v K s -≥,相角裕度ο6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进行原理分析,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及其比较分析的结果,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 13 1 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 . (14)2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Bode图设计方法 (15)3 校正前系统分析 (16)3.1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 (16)3.2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 (17)3.3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17)4 滞后-超前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确定 (19)4.1确定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 (19)4.2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 (19)4.3确定校正后的传递函数 (19)4.4滞后-超前传递函数计算 (20)5 校正后系统分析 (21)5.1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 (21)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 (22)5.3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系统校正是对不稳定或不满足要求的系统的稳态性能或者动态性能进行调整,使系统达到指标要求。
对于要求较多的系统,常采用滞后-超前校正,它利用超前校正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滞后校正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并解决超前校正导致的抑制高频噪声能力弱的问题。
对已给定的系统进行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设计思路可以分解为先进行滞后校正,再进行超前校正。
其中复杂的计算和图形的绘制,可以利用matlab软件完成。
关键词:系统校正 matlab 校正设计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 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2)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
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3)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
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
图3-1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3 校正前系统分析3.1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由式:10v 20)(s lim -→≥=s s G K s得:K ≥1500,取K=1500。
则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5)(5(1500)(++=s s s s G用matlab 画出的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如图3-1所示。
Matlab 程序如下: num=20;den=conv([1,0],conv([0.2,1],[1/15,1])); G0=tf(num,den); margin(G0);从图3-1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幅值裕度Gm ≈0,相角裕度Pm ≈0,截止频率ωc1=8.66rad/s 。
此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相角裕度远小于60°,不满足设计要求。
(3-1)3.2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用matlab画出的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如图3-2所示。
Matlab程序如下:num=1;den=conv([1,0],conv([0.2,1],[1/15,1]));G0=tf(num,den);rlocus(G0);图3-2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开环增益K=20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这也证明了从Bode 图中得出的结论。
3.3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用matlab画出的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3所示。
Matlab程序如下:num=[1500];den=[1,20,75,1500];t=[0:0.02:2.5];[numc,denc]=cloop(num,den);y=step(numc,denc,t);plot(t,y);grid;图3-3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输入阶跃信号时,系统不稳定。
4 滞后-超前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确定4.1确定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由Bode 图知ωc1=8.66rad/s ,取β=0.1,则T 1=11.55,所以,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ssG 55.11115.111c ++=4.2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1)确定α:选取校正后的期望截止频率ωc2=6rad/s 。
由式(2-6)得α=1.066。
(2)确定T 2:由式(2-8)可得:0.16141.066612=⨯=T则ssG c 1614.01172.012++=4.3确定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由式(4-1)和式(4-2)得校正后系统得传递函数为:)()()()(212s G s G s G s G c c =)1614.01)(55.111)(07.01)(2.01()172.01)(15.11(20)(2s s s s s s s s G ++++++=(4-1)(4-2)4.4滞后-超前传递函数计算matlab计算程序如下:num=20;den=conv([1,0],conv([0.2,1],[1/15,1]));G=tf(num,den);[Gm,Pm,wg1,wc1]=margin(G);beta=0.1;wc2=6;T1=10/(beta*wc1);Gc1=tf([beta*T1 1],[T1,1]);G1=Gc1*G;[mag,pha,w]=bode(G1.num{1},G1.den{1});mag1=spline(w,mag,wc2);L=20*log10(mag1);alfa=10^(-L/20);T2=1/(wc2*sqrt(alfa));Gc2=tf([alfa*T2 1],[T2 1]);Gk=Gc2*G1;margin(Gk);5 校正后系统分析5.1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用matlab画出的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图如图5-1所示。
Matlab程序如下:num=749.48*conv([1,2.683],[1,0.8663]);den=conv([1,0],conv(conv([1,15],[1,5]),conv([1,13.31],[1,0.08659])));Gk=tf(num,den);rlocus(Gk);图5-1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γ=69.3°,满足要求。
另外由传递函数G2得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20s-1,也满足设计要求。
系统通过滞后-超前校正从临界稳定状态变为稳定状态。
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用matlab绘制出的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如图5-2所示。
Matlab程序如下:num=conv([1,2.683],[1,0.8663]);den=conv([1,0],conv(conv([1,15],[1,5]),conv([1,13.31],[1,0.08659])));Gk=tf(num,den);rlocus(Gk);图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开环增益为20时,系统的闭环极点在s平面左半平面,系统此时处于稳定状态。
图5-3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音曲线5.3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用matlab 程序仿真出的校正后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5-3所示。
Matlab 程序如下:num=749.48*conv([1,2.683],[1,0.8663]);den=conv([1,0],conv(conv([1,15],[1,5]),conv([1,13.31],[1,0.08659])));Gk=tf(num,den);sys=feedback(Gk,1,-1);t=[0:0.02:30];[numc,denc]=cloop(num,den);step(sys);grid;从图中可以看到,当系统在输入阶跃响应时,系统是稳定的。
上升时间t r =0.74s,峰值时间t p =1.64s,调节时间t s =3.92s,峰值为c(t p )=1.139,稳态值c(∞)=1,由超调量计算公式得:%13.9%100*)()()(%=∞∞-=c c t c p σ 稳态误差为: 0)()(r )(e =∞-∞=∞c总结在课程设计之前,基本上没用过matlab这个软件,但是课程设计需要大量地用到它,因此,我还得从头开始对软件及其基本地命令进行学习。
另外在课程设计题目公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开始学到系统的校正,因此对系统校正的思路一点都不熟悉,不过还好课程设计是在题目公布后大概一个多星期才开始,我也通过做课后习题知道了校正系统的大致思路。
总的来说滞后-超前校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滞后校正部分,一个是超前校正部分,我通过查阅与滞后-超前校正相关地书籍,知道了滞后校正具有高频幅值衰减特性,而相频基本上不衰减,但系统的快速性会变差,超前校正则对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对高频噪声的抑制不理想,滞后-超前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规避了两者的缺点。
滞后-超前校正有两级网络参数需要计算,比单独的滞后校正和超前校正复杂了许多,我通过查阅书籍,学会了滞后-超前校正各参数地计算和取值方法,并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编写出了计算参数的程序,很快就得到了校正后的传递函数,并绘制出了函数的Bode图进行分析,不合理再更改计算的参数,经过多次更改后得到了比较合适的传递函数。
过程中也学会了matlab中绘制bode图、根轨迹、以及输入响应曲线的编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