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的开始_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化
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终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
1、第一次柏林危机起因和结果 。
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 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 际危机。
结果:——在柏林封锁期间,柏林出现了 两个市政府.一个亲西方,一个亲苏联。柏 林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成为德国分裂 的前导。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 民主德国两个国家。
2、南、北朝鲜和朝鲜战争 。 ——1945年8月下旬,美国提出以北纬38°纬线
为界划分受降范围(这就是“三八线”的来源),答 应了美国的要求。1948年8月南朝鲜成立大韩民国; 9月北朝鲜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 为南北朝鲜。
一、杜鲁门主义
1、冷战的根源: 阅读归纳:
(1)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和苏联的矛盾 (2)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3)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 2、杜鲁门主义(1947)
1946年2月,美国凯南提出实施遏制政策。 1946年3月,英国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拉开了 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 战正式开始 。
2、简述柏林危机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 国及其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1948年, 西占区当局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 苏联针锋相对,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 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双方通过秘密谈判避免了冲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结果使得德国分裂。
文献选读: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 的都城。----------我不相信苏俄希望战争。他们 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 和主义的无限扩张。因此,趁今天还为时未晚, 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速在 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宪 章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 将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不过,假 使它们四分五裂,在自己执行职责时手软,假 使让这紧要关头的几年白白混过去,那么,我 们大家确实都要在浩劫中被毁灭了。
柏林航线的照片
道格拉斯公司关于柏林航线的宣传画
柏林 墙
柏林墙不仅建在东西柏林之间,而且延伸于东西 德边界。不断修建和完善后,柏林墙高达5.3米至 4.2米,宽50公分,全长近166公里。
其中水泥墙114.5公里,铁丝网55公里(主要架设 在以河流为边界的水面上),沿柏林墙建起了望塔 290个,地堡137个、警犬桩274个,防汽车壕和防坦 克路障108公里,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供边 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7个过境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123.5公里长的通电 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墙 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东柏林一边修建的勃兰登堡门
国邻柏 旗的林 插两美 在个占 一检区 个查和 旗站苏 杆把占 上两区 。国毗
B马歇尔计划结果,其一是确实使欧洲经济迅 速恢复,其二是使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 的战略轨道,从两德的分裂可见一般。其三是西 欧经济恢复过程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西欧 在经济发展后逐渐产生对于美国的离心现象。
美苏冷战的开始
一、杜鲁门主义 1、冷战的根源: 2、杜鲁门主义(1947) 二、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三、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1、柏林危机起因和结果 2、南、北朝鲜和朝鲜战争
北约标识
华约标识
美苏英法对德国和柏林市分区占领图
法 占 区
英占区
苏
占
美占区
区
柏林市区分去占领图
柏林危机
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在西占区实行货 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在东柏林发行 “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 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 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 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 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1949年5月达成 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结束封锁,“柏林危机” 渐趋缓 和。柏林局势中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最终通过谈 判解决危机。
美苏冷战的开始
问题思考:
1、什么是“冷战政策”?
2、冷战爆发的根源和标志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
——冷战政策是指以武力为后盾,采取 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进行遏制,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 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 即亚、非、拉美国家。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签署了《朝鲜 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 火协议。 ——1954年,苏联官员和在朝鲜半岛参战的各国 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但谈判未达成一个永久 和平计划,未能解决朝鲜半岛南北统一问题,直到 50多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教学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从友好 合作走向对抗。
富尔敦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苏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先后建 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大阵营,形成了东 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练习与测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 营:即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 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 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从友好合 作走向对抗。富尔敦演说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使 这种对抗(即冷战)正式形成,美苏两国分别拉拢各 自的盟友,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形成各自 阵营。美国通过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及成立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弧形包围。 苏联则通过提出“莫洛托夫计划“、成立经互会、成 立华沙条约组织建成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形成了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二、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美苏冷战概况示意表》
过 程 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
序 幕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1946)。
标 志 杜鲁门主义(1947)。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1947) 对峙
军事 北约组织(1949) 。
经互会(1949) 华约组织(1955)。
杜鲁门主义
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
机”为借口,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 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 策指导思想,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 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 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 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 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 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 “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 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这个咨文 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 冷战的正式开始。
探索与争鸣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 学发表被后人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演讲,声称 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大量的援助,“否则它就得 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 同时他又强调美国这样做“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 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谨、贫穷、冒险和混乱”。
你认同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说法吗?查找更多 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史实及评论,谈谈你对马歇尔 计划目的与结果的评价。
参考答案: 不对(或不认同)。 A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全球扩张战略的重
点。美国要控制欧洲,首先必须稳定、复兴和联 合欧洲。因此从目的上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 球战略的一部分。马歇尔强调的“不是反对任何 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谨、贫穷、冒险和 混乱”是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及美国战略意图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