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A、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农民有了生产和 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根本 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农村改革逐渐向专 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A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第一个)、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 连云港、南通、上海等14个港口城市;1988年起至 2007年,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C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 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3、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 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
A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深圳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
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怎样的伟大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 大转折;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 束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和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拨乱反正。。 ②这不仅是建国以来党史上的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 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城市经济改革 背景: A可能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国企改革试点的经验为城 市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B必要性: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政企责职 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 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些弊端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 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 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 设的要求。
胡福明
1978年12月,十一届 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在两个会议的整个过程中,大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础上,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 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一定 要把这种风气扩大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去。 „„全会 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会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 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 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 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 以政代企的现象„„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 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④这次会议也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的光辉标志。
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哪些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以下转变: ①经济体制上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②对外关系上 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 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 友好关系。 ③政治上 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教条主义到实 事求是,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④文化上 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
历史背景: 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 ②“文革”的结束;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 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生产力,改变同 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 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实行 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④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 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问题。
Fra Baidu bibliotek
农村经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我国农村长期实 行政社合一的人 民公社体制,严 重挫伤农民积极 性。阻碍了农业 生产发展。农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 的基础,农业的 高速度发展是实 现四个现代化的 根本条件。 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所签的生死状
过程: a.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安徽、 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 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 行包产到组。 b.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率 先取消人民公社。 c.1980年,中共中央肯定并推动农 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 广。 1987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 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 除。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措施: A在管理体制上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 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的 生产者和经营者; B在所有制上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指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C在分配制度上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 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效益显 著提高。 中共十四大(1992年)以后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 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内容:A经营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B管理体制: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 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购销体制:允许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 自由买卖。
D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特点: 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经营,这样 由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标要求: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 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 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 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 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 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中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 A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D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做出 决策,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 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当堂练习:
1、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 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 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 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 C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