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迄今为止仍在欧美各国广为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学派和方法。弗洛依德先提出了无意识理论,即提出人在不知不觉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心理过程,它和意识一样,主宰着人的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应。前意识是内容,只要借助于注意,就可以进入到意识之中。但无意识里的内容,要想进入到意识中去,就会受到抗拒,似乎有某种主动力量压制着这种观念。为了说明这些概念,弗洛依德曾用一个客厅和它的接待室作比喻:在接待室里,有无数无意识观念争着要进入客厅,但门口的检查者只允许那些“善良者”进入。一旦走进了客厅,就等于进入了“前意识”,它们就可以得到“自我”的注意。那些被检查者拒之门外的无意识观念,经过乔装打扮,或则在入睡的条件下进入梦境,或则在心理异常的情况下,以异常的力量压倒检查者强制闯入意识之中。

弗洛依德还提出了一种“里比多(Libido)”,理论,他把从婴儿、幼儿到成年的性本能分为不同的阶段。他认为,在早期,人的性欲尚未直接与生殖机能相关联,而是通过身体的一定的催情部位来得到满足。例如,婴儿的早期性欲主要集中于口部,从吸吮中获得满足,称为“口唇期”。以后,感觉到了排泄器官的刺激作用,常在排泄时感到快感,这种性欲集中于肛门的现象称为“肛欲期”。幼儿逐渐认识到两性的差异,称之为“崇拜性器期”。成年后,性器官发育成熟,称为“生殖期”。在青少年时期,还有一个“潜伏期”。上述每一阶段都不同的特点,而每当性欲固定在某一催情部位(口唇、肛门、生殖器等)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异常。弗洛依德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它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它我”位于无意识的最深层,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自我”存在于意识之中,它以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它我”的需要;“超我”是最高级的部分,它可以改变“它我”的冲动,使“自我”的作用符合良心与理想、道德、法律等的要求。在弗洛依德看来,人们的意识体验和行为表现,不过是上述人格结构中,“它我”、“自我”、“超我”三者互相斗争的结果,弗洛依德还根据心理矛盾发展的观点,假设存在着个人与环境、“自我”与“它我”及“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三种矛盾。由于出现了矛盾,他又假定了存在着对付矛盾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对人格的形成和疾病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关心心理防御机制的内容,如压抑、升华、补偿、合理化等,在本书第四章第五节中我们已经谈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观点,弗洛依德发展了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疗法的特征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更详细地说,所谓自由联想,就是要求患者将头脑中任意想到的一切告诉心理分析专家,然后由心理分析专家对患者的报告作为专门的分析和解释,帮助患者把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本能的欲望挖掘出来,通过采用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病人。治疗的目的,就是对患者的“自我”进行结构上的改变,用移情的方法把患者早年形成的病理情境加以重视,通过自由联想,克服来自患者的阻力,帮助他们解释这些矛盾冲突的性质,使患者改用新的方法和态度去适应生活,战胜矛盾和解决好移情。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中曾十分盛行,但近年来势头有减弱的趋势。

自恋"是病态心理学用语,典出希腊神话:美男子奈煞西施(又译那喀索斯)爱上了自己,他拒绝异性的爱,每日沉湎于临池自照,最终坠水而死。按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自恋"症的病因为:病患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心理挫伤(如"阉割恐惧"等),性心理被"固恋"在了"自恋阶段",致使其成年后"力比多"冲动又"退行"到了早年(自恋期)的性经验中,因而性冲动投向了自身,而非异性。自恋症者有可能成为"易装癖"者甚或同性恋者。

克·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无意识、重复强迫、置换和本能。无意识理论告诉我们,你不能轻易相信那?quot;意识层"所表现的东西。例如,曾有一个反法西斯战士,夜里梦见自己与西特勒共进早餐。连他自己也大惑不解。其实,反法西斯只是他意识层中的一种理性意念,而在他的潜意识里,权力欲、自我提升的欲望等仍会以某种象征性的戏剧化场面显现于梦中。再如,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一向以一种夸张的男子气概著称

于世。无论是他本人的酷爱斗牛、冒险,还是他作品中的那些硬汉故事,都为那些喜欢"寻找男子汉"的人,提供了一种典范。然而,海明威的研究者后来发现:海明威的男性能力不仅不象他自我吹嘘的那么"棒",而且他基本上就是一个阳痿患者。就连他晚年的自杀,也与他的性无能有着某些因果联系。他的夸张的男子气概、热衷冒险等,都不过是对他性无能的一种心理上?quot;过度补偿"。

人在心理上有一种"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看到自己不敢面对的东西时,会闭上眼睛;当受到剧烈刺激时,甚至会昏厥;对不堪回首的往事会丧失记忆等……这些都是"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以避免受到更大伤害。再如,阿Q那著名的"精神胜利法",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自我保护。用"我们家以前阔多了"、"儿子打老子"等貌似"自恋"的自大、自傲,来维系心理的平衡。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遵循道德原则。我们平常所谓的“我”主要是“自我”,自我处在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之间。自我对本我的冲动产生神经过敏式的焦虑,对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现实的焦虑,对超我的规范则产生道德的焦虑。

本我的冲动不仅与生理反应、生物本能相关联,而且与童年期所受的创伤不无关系。自我对现实的焦虑主要表现在柴米油盐、婚姻家庭、事业等生活问题上,而道德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对所犯过错的自怨自艾上。]quote

我们平常所谓的“我”主要是“自我”。可是这个我是相当不完全的。

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层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nd Sigmund,1856—1939)是奥地利病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了精神分析法原理——一种揭示和检验我们隐蔽起来的产生无意识的精神能量的方法。

Frend的核心理论是:人类的思想分为两个功能层面,即我们可以感知的意识层面和我们不知道的无意识层面。Frend认为,那些不被接受的禁忌、想法、愿望以及通常儿童时期的基本生理冲动有关的经验相联系的记忆被压抑或者被强迫逐出意识,但是它们仍然蛰伏在无意识层面。外在的事情或联想能够导致这个被压抑的经验回升到意识中,引起意识主体释放最初诱发的焦虑和冲突。通过上述途径,思想一再被压制到无意识中,最终导致持续的无意识冲突。

Frend将无意识冲突以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不同的性格结构表现出来。本我——是个体本能的无意识的源泉。它形成力比多(libido),即人的性欲和“生活力量”的最大蓄积库。按照“快乐原则”,它总是不顾代价地寻找瞬间的满足。佛洛依德认为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那个半人半兽的卡利班清楚无误地代表了人的本我。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紧张状态。在本能的冲动之外,人类发育了自我。自我——是人类性格中实用的、理性的部分,它努力使本我满足,但是它又知道必须在现实世界的约束下行事。例如,一个儿童学习走路,他在抑制随便走动的冲动,考虑什么地方他可以避免碰撞,于是他在练习自我的控制。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抑制本我野性的冲动,允许我们把力比多的能量用在“更有建设性”的地方,当我们无意识的原则和渴望被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所限制的时候,我们就能观察到超我的存在。超我有三大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例如,做错事产生犯罪感;儿童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即自我理想的所引起的,都属于超我。在人格的机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