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生为本”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8-01-30T12:20:38.81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作者:朱艳[导读] 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实现自主发展。那么, 怎样才能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让课堂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活起来呢?

朱艳

(广安市广安区白市镇第一小学校广安 638500)

现阶段的教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 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在学生能动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 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实现自主发展。那么, 怎样才能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让课堂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活起来呢?

一、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是教师先教, 学生后学;新课改要求先先学后教。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 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项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 树立 “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 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创设良好氛围, 激励自主学习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让学生乐学。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活动具有强烈的追求, 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进来, 而学生就是缺少这方面的精神, 所以应创设情境, 利用他们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烈的特点,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 让他们争取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 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让他们由原先的怕学、厌学慢慢变成愿学、乐学。例如,教古诗《暮江吟》, 诗中描写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特点, 先展示尉蓝天空, 水平如静, 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 再画上日落的太阳, 水面一半红叶半绿, 在荷叶上画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色兼备的风景图。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脑海里浮现一幅美丽的图画, 进入了诗人描绘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学生不用死记古诗, 硬背诗意及中心,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 教师可抓关键的情节, 故事的梗概, 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 激发兴趣。

三、教学精心设计,将内容活动化

在设计教学时, 我一般会预设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多种反映情况,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出多种应对方案。例如, 在识字教学中, 一节课要认识的字有很多, 以往, 我会教学生逐个认识生字, 分别组词, 再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导书写。实行“软备课”后, 我在教学之初 , 出示所有的生字卡片, 请学生们自主学习, 然后挑出大家认为难度较大的生字互相帮助, 他们先会帮未会,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充满着勃勃生机。

通过课内活动激发兴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思想性, 趣味性强,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题材, 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讲《奴隶英雄》一课, 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剧本, 文章情节感人, 所以可让学生表演, 加深对剧本的理解,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 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再比如讲《镜泊湖奇观》时, 让学生作“导游”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幻灯上或录相中的美丽景色,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理解课文, 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黑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 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 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手脑口眼耳齐动, 使学生易获得知识, 开发智力。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可采用讲故事, 猜谜语, 找朋友, 另外,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 激发学生的兴趣, 消除学生的疲劳, 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一举两得。

四、鼓励质疑问难, 引导积极探求

质疑问难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 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 不能创新。学生初学课文, 自设疑质疑;精学讨论时, 敢于向小组同学质疑, 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质疑甚至向权威质疑。老师切忌对学生的问题避而不谈, 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鼓励与关爱, 细心的呵护与诱导。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并有胆识引导学生, “不唯书”, “不唯师”, 寻求真正的理解。其次, 教师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 也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在开始质疑时往往是缺乏思考, 问题比较单纯幼稚, 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加以批评甚至训斥, 而应是加以鼓励, 肯定他的态度, 并在引导上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如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课题或重点语句等方面发问,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 就能自觉地发现富有针对性的问题, 问题就能提到点子上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一旦掌握了质疑的方法, 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课堂也会充满灵动。

五、重视潜力挖掘, 让其展示自己

在语文课上,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就识字教学而言, 只要教师“导”得好, 学生的潜力就可以完全被激发出来。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 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 “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 我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怎么区分, 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 “乌”表示黑色, 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 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鸟”比“乌”多一点, 是因为鸟儿有眼睛。对于“喝、渴”的区别, 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 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 , 所以是口字旁, “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 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 所以是三点水旁。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课堂也就充满了活力, 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六、强化语言感染力,提升学生表达力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游说:“语言不是蜜, 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引导他们追求生活的真谛, 奋然前行。”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时, 依靠的不仅是渊博的知识素养, 还要看教师如何真正地把知识内化为学生内部素质的一部分。这是一门艺术, 一门语言的艺术。在教师提升语言感染力的同时,要设法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力。小学有些课文会在叙述和结尾中留下一些意犹未尽的空白。这些空白, 无疑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好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