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标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的游戏成瘾才算有“病”
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预先预览版)》,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如果该分类目录在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由会员国最终批准,将在2022年1月1日生效。
消息传出以后,“游戏成瘾是病”的说法不胫而走。不过,作为预先预览版的该方案目前尚有较大变数。一方面,世界上多家游戏协会很快发声明表示反对;另一方面,该分类目录仍然有待批准。而且,就算获得最终通过,有多少国家愿意采纳并在临床医疗中实施也是一个未知数。
应该承认,将“游戏成瘾”放到科学的尺度中讨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目前,社会对游戏的认知,存在强烈的情绪偏见,一些教师和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而诸如《头号玩家》等电影的热播,又显示游戏已成为大众文化不可分隔的一部分。用科学方法界定“游戏成瘾”,在频率、强度、时间上确立标准,有利于社会理性看待游戏这项娱乐活动。
问题在于,现实中公众对“游戏成瘾”的认知存在强烈的模糊感,很多社会讨论和对策脱离了科学轨道。与其聚焦“游戏成瘾”是不是病,不如先解答怎样的“成瘾”才算“有病”,针对相应疾病又如何实施科学治疗。
早在世卫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之前,民间就已表达出
对“游戏成瘾”的关切。打着各种幌子的戒网瘾机构层出不穷,很多也是从临床角度开展所谓戒网瘾工作的。但是,诸如杨永信等实施戒网瘾的医生,给被家长送到戒治中心的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伤害。
如果“游戏成瘾”被确定为疾病,医疗系统是否为开展相应的治疗做好准备。比如,公立医院是否要设立相应的科室,在医师培养方面是否能提供相关课程。还应该警惕的是,某些人以戒游戏瘾的名义开展非法活动,将从前处于灰色地带的暴力戒治摆到台面上。
将“游戏成瘾”列为疾患,还考验社会的应对能力。当前,对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讨论,既是游戏厂商推出防沉迷机制的商业伦理问题,也属于学校、家庭实施教育和监管的范畴。一旦公共卫生领域也加入进来,会让问题更加复杂。社会为防治“游戏成瘾”所要调动的资源可能成倍增长,比如,社会保险是否要为相关治疗埋单?
精神类疾患是公众常识中较为欠缺的一部分。这既表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偏见,也表现在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并不充分。人们容易看到沉迷游戏这样的显性问题,却未必能看清诸如抑郁症等危害强烈的疾患。对精神类疾患的关注,不能因为游戏这一大众熟知的因素而跑偏焦点,而忽略更普遍的严峻现实。
其实,绝大多数人无须担心自己因“游戏成瘾”患病。即便是在世卫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也强调病患者行为模式要具有足够的严重性,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重大损害。现实中,很多人喜欢打游戏,远远没有达到临床意义上
疾病的程度。
现在看来,社会公众眼中的“网瘾”,与世卫组织所提的“游戏障碍”,很可能不是同一码事。如果双方在基本概念和认识上未达成共识,相关议程的推进就是“鸡同鸭讲”。适得其反的是,公众认知可能因为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偏差,产生恐慌和焦虑,从而埋下打击扩大化的隐患。
无论《国际疾病分类》最终有没有把“游戏障碍”列入其中,少数人沉迷游戏而影响日常生活的现实不会改变,游戏作为正常的娱乐活动的现实也不会改变。对于社会来说,不必为某种新概念的产生而进退失据,而更应该理性思考如何看待游戏和它所影响的整个世界,如何让下一代在原生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头号玩家”。(via人民网)
“游戏成瘾”是病,这个帽子要慎戴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第11次修订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分类目录中,正式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与行为类疾病。这个目录自今年6月19日起正式生效,“游戏成瘾”是一种病近日引起
了人们的热烈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游戏成瘾”,将其纳入疾病管理,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减少社会对“游戏成瘾”群体的偏见,注意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降低“游戏成瘾”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是,将“游戏成瘾”群体由问题群体转变为疾患群体,这个转身虽然华丽,但如果转得过于迅猛,却也可能适得其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过度喜欢某个活动称为“上瘾”,其突出表现为只要几天不能接触,就会感觉“手心发痒”,例如有人喜欢打球,有人喜欢驾车出游。在这里,其实人们是把特殊热爱的行为爱好定义为“瘾”。
但在医学上,对“瘾”的定义却比这严格得多。医学中的“瘾”指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一旦对什么事物产生了这种依赖,医学就可以将之定义为“成瘾症”。医学上的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其中,物质成瘾有明确的物质诱导,如毒品、烟、酒精等;行为成瘾指某些易感人群沉迷于某些行为不能自拔,会出现明显的心理社会和躯体功能的损害,如病理性赌博、病理性偷窃、网络成瘾等。而游戏成瘾,其实正是网络成瘾的一个亚型。
对于行为成瘾而言,虽然没有具体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但大脑也能对特定行为感受到兴奋信号,并在这种兴奋信号的反复刺激下,逐步亢奋,久而久之就会让大脑和心理对这种行为产生依赖。如果离开了这种行为带来的刺激,大脑就会变得萎靡,心理也会产生极度空
虚的感觉,出现焦虑、抑郁或其他戒断症状。
从中不难看出,喜好与成瘾是有本质区别的,但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喜好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就可能变化为成瘾。所以,在游戏成瘾入病以后,我们固然不需要草木皆兵将正常的爱好当做病态,但也需要掌控自己,合理控制自己的爱好,警惕爱好成为病态。
那么喜好与成瘾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相对值得注意的表现在于,如果离开了游戏,身体会产生焦躁不安、失眠、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戒断症状,而不只是手心发痒,那么你一定要注意,“游戏成瘾”有可能已经向你袭来。
即便如此,也不要因为一些症状就轻易给自己戴上“游戏成瘾”的帽子,因为新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还罗列了三条诊断标准:对玩游戏的自控力下降;玩游戏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即使导致了负面影响,游戏行为仍在继续和升级。这三条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避免将“游戏成瘾”的帽子乱扣。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游戏成瘾”入病这件事,如今反对的声音也不弱,其主要理由就是,目前关于“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可操作性并不强,一方面很容易漏诊,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误诊,也就是它的效度和信度都不够高。由此看来,“游戏成瘾”入病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全社会关注这样一个现象,而不是对号入座,过度将之当作疾病来处理,而放弃了当事人在行为上的自我约束。(via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