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开牙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骨型 除牙及牙槽外,主要为下颌骨异常。
下颌支短、下颌角大、角前切迹深、下颌平面陡、下颌平 面角( 大 , 下 颌 顺 时 针 旋 转 。 后 、 前 面 高 比 ( S-Go/N-Me) 小 于 62%。面下1/3过长,严重者呈长面综合征,可伴上下前 牙及牙槽骨的代偿性增长。
破除不良习惯 如第三磨牙阻生,应即时拔除,其萌出力使第二磨牙升高 后牙区颌垫,压低后牙 咀嚼肌的肌力训练有助矫治开牙合
(2)骨型: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
轻度骨型开牙合:
前述矫治方法或拔牙矫治方法,
上下颌牙适当地代偿性伸长掩饰矫治开牙合区,尽可能地
改善面部形态。
严重的骨型开牙合、长面综合征: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七、开 牙合
(一)概述
开牙合(open bite): 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前段牙、牙槽或颌 骨高度发育不足,后段牙、牙槽或颌骨高度发育过度, 或二者皆而有之。 上、下颌牙在正中牙合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牙合接触。 长、宽、高三向不调:高度、长度异常,上、下牙弓明显 狭窄,面部宽度显著减小。
2·末端区磨牙位置异常(posteriors malposition) 末端区磨牙萌出过度,后牙区牙槽垂直向发育过度。 下第三磨牙前倾或水平阻生,推下第二磨牙向颌方,使之 高出牙合平面
3.佝楼病(rachitis) 骨质疏松,提下颌肌群与降下颌肌群的作用使下颌骨发育 异常:下颌支短、下颌角大、下颌角前切迹深,下颌体向 下、后旋转,成开牙合畸形。
2.生长后期及成年人
(1)牙型:
固定矫治器:Tweed技术、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多 个垂直一水平复合曲,每个后牙由于均附一个复合曲, 增加弓丝长度及弹性,在三维空间的位置调整更有效
拔牙:伴前牙前突、拥挤。拔4个第二前磨牙或4个第一磨 牙。后牙前移,颌间距离降低,下颌向上、前旋转;前 牙后、下移动,减少前牙的开牙合度。
(二)程度分级和范围
1、按上、下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分为三度: Ⅰ度:3mm以内。. Ⅱ度:3一5mm Ⅲ度:5mm以上
2、按开牙合的范围: 前牙区开牙合 前牙及前磨牙区开牙合 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区开牙合
(三)病因
1.口腔不良习惯( oral habits) : 占68.7%,吐舌习惯、伸舌吞咽、吮拇指、咬唇等 吐舌习惯,前牙区开牙合间隙呈梭形。 咬物习惯,(如咬铅笔) 咬物的位置局部小开牙合。
(六)矫治
总体原则:
去除病因 根据机制,通过对前段及后段牙、牙槽垂直向及水平向 位置的调整,解除或改善开牙合。
1.生长期儿童
1)牙型,多系不良习惯引起
(1)混合牙列期:活动矫治器如舌屏、腭刺改正不良习
惯;如后牙萌出,后牙区加牙合垫以压低后牙;年幼者在
破除不良习惯后,上下切牙可以自行生长;如年龄较大.
位置向前上旋转;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支短、下颌角 大、角前切迹深,下颌体向前、下倾斜度增大,下颌骨 向下、后旋转。
4、面部 严重者呈长面型,面下1/3过长,微笑时露上前
牙龈,面宽度减小。
5、功能 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受影响,开牙合越大,越
严重。
(五)诊断
1.牙型 牙及牙槽的问题。
前牙萌出不足,前牙牙槽发育不足或(和)后牙萌出过长、 后牙牙槽发育过度。后牙或末端区磨牙倾斜、扭转等位置 异常。面部无明显畸形,颌骨发育基本正常。
4.遗传因素( heredity) 是否存在遗传的问题,尚有争议
(四)临床表现
1、牙及牙槽: 后牙槽发育过度,前牙槽发育不足,前
牙萌出不足。磨牙可中性、远中或近中牙合。范围可涉 及前牙、前磨牙、磨牙。
2、牙弓:上下牙弓形态、大小、位置可能不协调,上颌
矢状牙合曲线曲度增大,下颌平坦或呈反向曲线。
3、颌骨:上颌形态可正常或宽度发育不足,腭盖高拱,
切牙不能自行调整时,在开牙合的上下切牙上粘托槽垂直
牵引
(2)恒牙列期:如伴牙列拥挤等畸形,可用固定矫治器同
时矫正开牙合和拥挤,必要时戴后牙牙合垫、破除舌习惯
装置、加强咀嚼肌的功能训练
2)骨型:
缺钙所致的佝楼病,应补钙 早期患者:
固定矫治器
后牙牙合垫,高一点,刺激髁突的生长和下颌支增长
破除舌习惯装置 加强咀嚼肌的功能训练
下颌支短、下颌角大、角前切迹深、下颌平面陡、下颌平 面角( 大 , 下 颌 顺 时 针 旋 转 。 后 、 前 面 高 比 ( S-Go/N-Me) 小 于 62%。面下1/3过长,严重者呈长面综合征,可伴上下前 牙及牙槽骨的代偿性增长。
破除不良习惯 如第三磨牙阻生,应即时拔除,其萌出力使第二磨牙升高 后牙区颌垫,压低后牙 咀嚼肌的肌力训练有助矫治开牙合
(2)骨型: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
轻度骨型开牙合:
前述矫治方法或拔牙矫治方法,
上下颌牙适当地代偿性伸长掩饰矫治开牙合区,尽可能地
改善面部形态。
严重的骨型开牙合、长面综合征: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七、开 牙合
(一)概述
开牙合(open bite): 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前段牙、牙槽或颌 骨高度发育不足,后段牙、牙槽或颌骨高度发育过度, 或二者皆而有之。 上、下颌牙在正中牙合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牙合接触。 长、宽、高三向不调:高度、长度异常,上、下牙弓明显 狭窄,面部宽度显著减小。
2·末端区磨牙位置异常(posteriors malposition) 末端区磨牙萌出过度,后牙区牙槽垂直向发育过度。 下第三磨牙前倾或水平阻生,推下第二磨牙向颌方,使之 高出牙合平面
3.佝楼病(rachitis) 骨质疏松,提下颌肌群与降下颌肌群的作用使下颌骨发育 异常:下颌支短、下颌角大、下颌角前切迹深,下颌体向 下、后旋转,成开牙合畸形。
2.生长后期及成年人
(1)牙型:
固定矫治器:Tweed技术、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多 个垂直一水平复合曲,每个后牙由于均附一个复合曲, 增加弓丝长度及弹性,在三维空间的位置调整更有效
拔牙:伴前牙前突、拥挤。拔4个第二前磨牙或4个第一磨 牙。后牙前移,颌间距离降低,下颌向上、前旋转;前 牙后、下移动,减少前牙的开牙合度。
(二)程度分级和范围
1、按上、下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分为三度: Ⅰ度:3mm以内。. Ⅱ度:3一5mm Ⅲ度:5mm以上
2、按开牙合的范围: 前牙区开牙合 前牙及前磨牙区开牙合 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区开牙合
(三)病因
1.口腔不良习惯( oral habits) : 占68.7%,吐舌习惯、伸舌吞咽、吮拇指、咬唇等 吐舌习惯,前牙区开牙合间隙呈梭形。 咬物习惯,(如咬铅笔) 咬物的位置局部小开牙合。
(六)矫治
总体原则:
去除病因 根据机制,通过对前段及后段牙、牙槽垂直向及水平向 位置的调整,解除或改善开牙合。
1.生长期儿童
1)牙型,多系不良习惯引起
(1)混合牙列期:活动矫治器如舌屏、腭刺改正不良习
惯;如后牙萌出,后牙区加牙合垫以压低后牙;年幼者在
破除不良习惯后,上下切牙可以自行生长;如年龄较大.
位置向前上旋转;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支短、下颌角 大、角前切迹深,下颌体向前、下倾斜度增大,下颌骨 向下、后旋转。
4、面部 严重者呈长面型,面下1/3过长,微笑时露上前
牙龈,面宽度减小。
5、功能 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受影响,开牙合越大,越
严重。
(五)诊断
1.牙型 牙及牙槽的问题。
前牙萌出不足,前牙牙槽发育不足或(和)后牙萌出过长、 后牙牙槽发育过度。后牙或末端区磨牙倾斜、扭转等位置 异常。面部无明显畸形,颌骨发育基本正常。
4.遗传因素( heredity) 是否存在遗传的问题,尚有争议
(四)临床表现
1、牙及牙槽: 后牙槽发育过度,前牙槽发育不足,前
牙萌出不足。磨牙可中性、远中或近中牙合。范围可涉 及前牙、前磨牙、磨牙。
2、牙弓:上下牙弓形态、大小、位置可能不协调,上颌
矢状牙合曲线曲度增大,下颌平坦或呈反向曲线。
3、颌骨:上颌形态可正常或宽度发育不足,腭盖高拱,
切牙不能自行调整时,在开牙合的上下切牙上粘托槽垂直
牵引
(2)恒牙列期:如伴牙列拥挤等畸形,可用固定矫治器同
时矫正开牙合和拥挤,必要时戴后牙牙合垫、破除舌习惯
装置、加强咀嚼肌的功能训练
2)骨型:
缺钙所致的佝楼病,应补钙 早期患者:
固定矫治器
后牙牙合垫,高一点,刺激髁突的生长和下颌支增长
破除舌习惯装置 加强咀嚼肌的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