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疗法
骶管注射疗法

骶管注射疗法
骶管注射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通常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和脊柱关节炎等疾病。
本文将对骶管注射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适应症、操作过程、风险和并发症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
定义
骶管注射疗法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骶管(即尾骨以下的脊柱部位)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减轻疼痛症状并促进疾病康复。
适应症
骶管注射疗法通常适用于以下疾病: - 椎间盘突出 - 坐骨神经痛 - 脊柱关节炎 - 脊柱裂 - 椎管狭窄等
操作过程
骶管注射通常在手术室或X射线引导下进行。
患者平躺在手术床上,医生在局部麻醉后,用针头穿过皮肤和组织,将药物注射到骶管内。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30分钟。
通常患者会感到少许的疼痛或不适,但是可以通过麻醉药控制。
风险和并发症
虽然骶管注射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 - 感染 - 出血 - 神经受损 - 疼痛加剧等
在接受骶管注射前,患者应详细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疗效评估
骶管注射后,患者通常会逐渐感到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但是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获得明显疗效。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个性化调整。
总的来说,骶管注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应该充分了解治疗方法、风险和疗效,以便做出明智的决定。
骶管冲击疗法

骶管注射疗法诊疗常规它是利用骶管解剖特征,注入大剂量液体和特殊药物,向头部扩散其压力,具有水冲击、液体剥离、悬浮复位等诸多功能,结合药物的作用迫使突出的椎间盘重新复位。
本组药物还具有消炎、消肿、止痛、营养神经、修复组织创伤等功效。
因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坏死而渗出的致痛物质是刺激神经根诱发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从离皮肤最近的骶管注药,药物比较容易达到病变区,再用可以减少髓核环死渗出的药物,可达到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的作用从而很快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另外,骶疗也是帮助诊断椎管内病变的方法之一。
从硬膜外造影显示,只有冲击注药才能有效使药物到达腰椎椎管的病变部位。
作用机理:1、冲击原理:即经硬膜外输入一定剂量的药液直接对神经根进行冲击,解除神经压迫,祛除疼痛。
2、悬浮复位原理:即输入体内的药液在椎管内形成压力。
使粘连受压的神经纤维进行分离,(液体刀)使突出的椎间盘浸润悬浮,从而回复原位和弹性。
3、营养修复原理:药液内含有多种营养神经细胞的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恢复神经及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
适应症:颈、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狭窄,骨质憎生,坐骨神经痛,老年性脊椎退行性改变等各种急、慢性腰腿疼疾患。
优越性:该疗法15-25天治疗一次,因药液在骶管中吸收速度极快,是皮下吸收的10倍,所以,它比口服、肌肉、静脉给药更直接,更有效,同时绝对安全可靠,不住院、无危险、无毒副作用,是目前先进的保守治疗方法。
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及体质极度衰弱不适合本治疗。
经骶管腰椎硬膜外注射治疗腰腿痛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纳应用。
然而,回顾以往文献和临床实践中时常可以看到对于骶管注射的应用还是凭借经验或盲目的采取应对措施,对所用药物配伍、浓度、剂量及推进速度等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以致出现如血压降低、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甚至出现死亡的病例,这些不能不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深思。
骶管滴注联合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骶管滴注联合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仲根娣【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2]:如卧硬板床、针灸、理疗、牵引、神经阻滞治疗、镇痛药等,但疗效报道不一.寻找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的目标.笔者应用骶管滴注联合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该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1页(P397)【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滴注;坐骨神经;神经阻滞【作者】仲根娣【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江苏,常州,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
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2]:如卧硬板床、针灸、理疗、牵引、神经阻滞治疗、镇痛药等,但疗效报道不一。
寻找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的目标。
笔者应用骶管滴注联合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该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男57例,女 49例,年龄 20~77岁,平均49.04岁,病程3 d~15个月,均为门诊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运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根据CT、MRI和体征检查得以确诊。
1.2 治疗方法骶管滴注治疗:患者取膝胸卧位,由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的距离,各斜向下内会合,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下角处为骶裂孔。
或由尾骨尖向上4.5~5 cm有一凹陷处为骶裂孔。
骶裂孔即为穿刺部位,局部常规消毒,用9号针尖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1~2 ml局麻,垂直刺入骶尾韧带,有落空感,此时针尖与皮肤呈 20~45°角,再进针 2~3 cm,回吸无血液、脑脊液后,接上输液瓶。
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刘长柱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8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概率为63.1%,治疗有效的概率为31.0%,治疗无效的概率为5.9%,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腰椎间盘突出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最先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是腰痛,给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有效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2]。
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骶管滴入药液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以及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27例,年龄最大73岁,年龄最小35岁,平均年龄为54.8岁,病程最长的为5年,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平均病程为2.3年,其中 L3~4椎间盘突出29 例, L4~5椎间盘突出44 例, L4/5 并 L5/S1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1例。
1. 2 方法组成药物为: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10 ml,确炎舒松A25~50 mg、维生素B1100~300 mg、维生素B121 mg, 5%碳酸氢钠注射液 5 ml 加入到 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0 ml。
滴管滴注疗法

❖ 腰腿痛加重:主要表现为推药过程中患者腰腿痛剧 烈,难以忍受,治疗完毕后行走困难。其原因多为 腰椎间盘突出较大,推药过程中药物弥散刺激腰骶 神经根,导致腰腿痛加重,多经过脱水治疗或手术 治疗后腰腿痛缓解。
❖ 癔症发作:表现为骶管注射完毕后,患者呼吸急促,表情痛 苦,双目含泪,四肢不规则抖动,呼之不应,经暗示及安慰 治疗,10-20分钟可缓解,这与糖皮质激素影响多种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包括情绪、行为和精神活动有关,对于精神紧 张、焦虑不安特别是有精神病史患者,应慎用骶管注射治疗。
❖ 急性马尾神经瘫痪:表现为骶管注射完毕后,患者腰腿痛加 剧,双足不能活动,鞍区麻木,小便不能自解。多为腰椎间 盘突出巨大,阻止药液扩散,加重对马尾神经压迫,导致急 性马尾神经瘫痪,经急行病变阶段腰椎间盘突出切除后可痊 愈。
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带无菌
手套,以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
麻醉,再以7号短针以45°角刺入
皮肤及骶尾韧带,当阻力消失,
有明显落空感时,再将针尾向尾
侧方向倾斜,沿骶管轴线方向斜
行缓慢进针约2cm,回抽无脑脊液
及血液,推注无阻力,局部无隆
起,表明穿刺成功。
注意事项
❖ 定位准确 ❖ 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及椎管感染 ❖ 避免过深误入蛛网膜下腔,防止刺入血管 ❖ 控制滴注速度,控制药液上升平面 ❖ 注射完毕后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 ❖ 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
❖ 表面定位法:骶裂孔中心与两髂后上棘约呈一等腰 三角形,两髂后上棘至两骶角间连线左为8.2cm, 右8.1cm,也可定位骶角或骶裂孔。
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动 、 活中, 生 由于 体位 运 力 的 关 系 . 易 发 生 椎 间 盘 突 出 , 椎 最 腰
间 盘 突 出症 是腰 腿 痛 最 常 见 的 原 因 之 一 。 目前 治 疗 大 多 采 用 推 拿 、 引 、 床 或手 术 治 疗 , 据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有 自限 牵 卧 根 具
困难 , 卧翻 身 活 动 受 限 等症 状 ,2 坐 87例 , 3 .% ; 复 发 作 性 占 65 反
下腰部疼痛或伴下肢放射 性痛 , 不能久站 , 腰部 活动 受限 等症
状 14 26例 , 5 .% ; 显 腰 腿 疼 痛 , 床 、 活 自理 困 难 、 占 49 明 卧 生 痛 苦 , 性 发 作 表 现 者 15例 , 86 ; 急 9 占 .% X光 拍 片 检 查 合 并 有 腰
骶 管 内 大 剂量 液 体 滴 注 治 疗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所 致 的 腰 腿 痛 ,
操作简单安全 、 作用少 、 用低 、 需住院 、 效肯定 , 副 费 不 疗 多年 来
椎骨 质 增 生 18 79例 , 7 .% ; 腰 椎 C 占 88 经 T检 查 与 MR 检 查 有 I 硬膜 囊 受 压 表现 16 54例 , 6 .% 。 占 89 本 组 26 例 患 者 , 部 进 行 C 28 全 T扫 描 或 M I 查 , 光 拍 R检 x 片检 查 证实 。临 床 表 现 为 反 复 性腰 部 疼 痛 , 侧 或 双 侧 下 肢 放 一
织 水 肿 、 连 、 菌 性 炎症 等 【 。依 据 椎 问 盘 突 症 的 特点 , 剂 粘 无 2 】 大
量 药 物 液体 滴 人 骶 管 腔 内 , 体 迅 速 扩 散 进 人 硬 膜 外 腔 , 腔 液 在 内形 成 一 定 的 压力 , 充狭 窄的 间 隙 . 扩 减轻 神 经 根 的 张 力 , 离 分 粘连 , 物消除水肿和炎症 , 突 出的椎 间盘软化 , 药 使 回缩 , 善 改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症状 得 到 缓 解 。 使 4 2 大 剂 量 液体 骶 管 内滴 注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优 点 与 缺 点 .
《骶管滴注疗法》课件

骶管滴注疗法的功能与优势
骶管滴注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具有精准治疗和快速缓解症状的优势,相比其他治疗方法更加安 全有效。
骶管滴注疗法的适用对象
骶管滴注疗法适用于具有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患者,如慢性疼痛、神经系统疾 病等。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该疗法对一部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骶管滴注疗法的特点和疗效骶管滴注疗法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小、康复速度快等特点。展望未 来,该疗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骶管滴注疗法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直接作用于骶管区域的神经系统和组 织,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骶管滴注疗法的操作流程
骶管滴注疗法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患者、准备药物、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 头、插入针头、注射药物等步骤。
骶管滴注疗法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骶管滴注疗法时,需要注意处理好卫生问题、选择适当的药物、掌握注射技巧、随时观察患者反应等。
《骶管滴注疗法》PPT课 件
"《骶管滴注疗法》PPT课件" 是一份介绍骶管滴注疗法的概念、原理、操作 流程、功能与优势、适用对象以及发展前景的课件。
骶管滴注疗法的概念
骶管滴注疗法是一种医疗程序,通过在患者的骶管内注入药物或治疗性物质,以达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 的。
骶管滴注疗法的原理与作用机 制
《骶管滴注疗法》课件

骶管滴注疗法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一些免疫相关疾病具有一 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骶管滴注疗法的注意事 项与风险控制
注意事项
适应症选择
确保患者符合骶管滴注疗法的 适应症,如腰椎间盘突出、腰
椎管狭窄等。
禁忌症排除
。
风险等级判定
根据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危害程 度,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和等级,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
监护、调整治疗方案等。
风险监测与记录
在操作过程中和治疗后,密切 监测患者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
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
研究热点与趋势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探索更安全、有效的药物配方,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滴注方式与剂量优化
研究最佳的滴注方式和剂量,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策略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针灸等,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骶管滴注疗法的机制和 作用原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
对于存在明显出血倾向、感染 、严重心脏病等禁忌症的患者 ,应避免使用骶管滴注疗法。
严格无菌操作
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 菌原则,防止感染。
药物配伍与浓度控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 择药物和调整药物浓度,避免
不良反应。
风险评估与控制
01
02
03
04
风险识别
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临床观察

ep r na go pa dc nrl ru . h x e metl ru a etdb arl a a i et ncm ie i x ei t ru n o t op T ee pr na go pw st ae ysca cn l n c o o bn dwt me l og i r j i h
摘 要
目的 : 察 骶 管 滴 注 联 合 腰 椎 牵 引 对 急 性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疗 效 , 临床 冶疗 急 性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探 求 新 方 法 。方 观 为
法 :7 例 确 诊 为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急 性 发 作 的 患 者 随机 分 为 两组 : 验 组 9 18 实 O例 , 以骶 管 滴 注 联 合 腰 椎 牵 引 治 疗 : 照 组 8 予 对 8例 ,
rt ft o go p s9 .% a d7 .% r s e t eyT eewa inf a t iee c ew e et o go p P aeo ru swa 45 w n 84 ep ci l.h r ssg ic n f rn eb t e nt w ru s f < v i df h
A src 0b ci :T bev h l i lteaet f c o arlcnlijco lsvr ba btat j t e o osre te cnc hrpui eet fsca aa net n pu et r e v i a c f i e
t c in f rt e t ame to c t u a ic p o r s n M e h d r t o h r t n fa u e l mb r d s r t i . a o e u o t o s:1 8 p t n swe e s l ce n i i e n o 7 a i t r e e t d a d d v d d i t e
滴管滴注疗法

骶裂孔处皮下组织萎缩并色素减退:该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曲 安奈德渗入皮下抑制局部毛细血管、纤维组织的增生及胶原 合成,促进脂肪及蛋白质分解所致。骶管注射中应尽量避免 含激素注射液渗漏到皮下,有效防止该类并发症发生。 癔症发作:表现为骶管注射完毕后,患者呼吸急促,表情痛 苦,双目含泪,四肢不规则抖动,呼之不应,经暗示及安慰 治疗,10-20分钟可缓解,这与糖皮质激素影响多种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包括情绪、行为和精神活动有关,对于精神紧 张、焦虑不安特别是有精神病史患者,应慎用骶管注射治疗。 急性马尾神经瘫痪:表现为骶管注射完毕后,患者腰腿痛加 剧,双足不能活动,鞍区麻木,小便不能自解。多为腰椎间 盘突出巨大,阻止药液扩散,加重对马尾神经压迫,导致急 性马尾神经瘫痪,经急行病变阶段腰椎间盘突出切除后可痊 愈。
治疗机制
液体刀:由于经骶管输入大量液体所形成的压力对神经根进 行冲击,可钝性分离粘连受压的神经纤维,从而使粘连得以 缓解。 消炎消肿:糖皮质激素消除硬膜外脂肪及神经根炎症水肿, 减轻卡压;药物沿神经根外渗,对神经周围软组织也有作用。 应用神经:液体内含有具有应用神经细胞的药物,有助于恢 复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 利多卡因具有局麻作用,能使神经末梢兴奋性降低,减少退 变椎间盘内酸性物质堆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出,改善血液 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大剂量药液悬浮作用,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
骶尾骨后面观
适应症
可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不
同的方法,可以起脊神经阻滞或交感神经阻 滞双相调节作用,不仅具有阻断疼痛的神经 传导,缓解疼痛症状,扩张局部血管,改善 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和炎症。还具有调节内 分泌,调节植物神经,增强受体功能,营养 神经,修复组织损伤,治疗诸多功能性疾病。 如腰骶部疼痛、便秘、小腹胀痛、早泄、遗 尿、癫痫、腰骶部皮肤病等。
骶管滴注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腰突症的中西医护理

骶管滴注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腰突症的中西医护理周 红,陈健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江苏苏州,215004) 关键词:骶管滴注;穴位敷贴;腰突症;中西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6Ο0083Ο03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150mL 中对138例腰突症患者进行骶管滴注,取得满意效果,治疗中护理有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男78例,女6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岁,均为经CT 或MR I 确诊为腰突症并排除有手术指征者。
临床表现:腰痛,不同程度的间歇跛行伴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酸痛;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站立后伸试验(+),仰卧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C T 或MR I 表现:硬膜囊受到压迫、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受压、纤维环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等。
1.2 方法骶管滴注治疗:药物选用生理盐水150mL ,VitB 121.0g ,三磷酸腺苷二钠(A TP )40mg ,2%利多卡因15mL 及地塞米松5mg 。
患者取膝胸位,根据骶骨角确定骶管裂孔的解剖位置。
局部严格消毒后戴手套铺洞巾,局麻后用长7号针从骶管裂孔处皮肤垂直刺入,当刺过骶尾韧带时阻力感消失,表明针尖已进入骶管腔,一般进针2~4cm 抽吸无血性液后缓慢注药,推注药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瓶,用纱布条固定针尖,患者改取左侧卧位,30~50min 内滴完。
拔针后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消毒针眼2遍,压迫5min ,再用无菌小纱布覆盖针眼,用创可贴固定。
穴位敷贴治疗:在骶管滴注治疗间歇期予穴位敷贴治疗,可根据患者症候辩证取穴[1]:①寒湿腰痛:临床表现为腰骶冷痛,遇阴雨加重,苔白腻,脉沉。
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②淤血腰痛:临床表现为腰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拒按,舌暗紫,脉涩。
骶管注射疗法简介及骶管生理解剖

运用国际最先进的被称为“液体刀”的骶管滴入冲击疗法采用药物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骨质增生、跟骨刺、急慢性扭伤、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该疗法不开刀,不住院,疗效显着,无副作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坏死、渗出致痛物质是刺激神经根诱发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利用骶管与腰骶椎管相通的解剖特点,从离皮肤最近的骶管注药,药物中大量神经营养物质和特殊的中成药配方,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区,即可达到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的作用,也可很快缓解及消除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骶疗,骶疗过程中有的病人出现强烈的坐骨神经酸胀,也能帮助我们诊断椎管内有病变;从硬膜外造影显示,只有冲击注药才能有效将药物注入腰椎管;作用机理:1、冲击原理:即红硬膜外输入一定剂量的药液直接对神经根进行冲击,减缓神经压迫, 祛除疼痛;2、悬浮复位原理:即输入体内的药液在椎管内形成压力;使粘连受压的神经纤维进行分离,使突出的椎间盘浸润悬浮,从而回复原位和弹性;3、营养修复原理:药液内含有多种营养神经细胞的成分其中含有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国家一类新药神经生长因子等成份,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恢复神经及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适应症:颈、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腰腿痛,风湿病,老年性脊椎退行性改变,四肢麻木等各种急、慢性疾患;优越性:该疗法绝对安全可靠,不住院、无危险、无毒副作用,5-10天治疗一次,药液吸收能力极强,是皮下吸收的10倍;因此,它比口服、肌肉、静脉给药更直接,更有效,是目前先进的治疗办法;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体质极度衰弱及严重的肝、胃疾患病人; 骶管冲击疗法:患者取俯卧位,髋胸部各垫一薄枕,于骶骨裂孔周围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9号针头从骶骨裂孔垂直进针;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存在负压;推注1ml注射生理盐水无阻力时,即可由慢至快地滴注冲击药液;冲击药液组成为:生理盐水200ml、2%利多卡因15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维生素B1100mg、5%碳酸氢钠10ml;一般一小时内完成;若有头晕、颈腰骶部不适感时,可适当调慢滴速;滴毕,平卧10分钟;从骶管打入这些物质,所能到达的位置是荐椎神经根,每一条神经根有硬膜与蜘蛛网膜包被,成分中的利多卡因是麻醉物质,可以将神经暂时麻痹,地塞米松是激素物质,可以消炎,维生素B对於周边神经具有营养效果.因此,这是一种针对神经根发炎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用在椎间盘突出引起神经压迫的治疗,在西医有种直接打硬膜外注射的治疗方法,也是这样的原理,有些难治的神经痛或癌痛,用此法但打入的物质为较强麻醉药,至於在AS的疼痛,一般除了暂时麻醉的效果外,并不会对骶髂关节炎,或是髋关节炎造成消炎的效果,因此大约一两星期後就没效了.。
什么叫做骶疗?

什么叫做骶疗?
骶疗也叫骶管滴注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保守疗法。
它是通过骶管经硬膜外腔注入药物,药物直接作用于突出的椎间盘和受压的神经根,使主要由于局部无菌性炎症和神经根水肿引起的症状得到缓解。
操作时患者俯卧位,下腹部垫枕,使头部及腿部放低并使骶尾部突出。
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洞巾,在无菌操作下,用7号或9号输液针头刺于骶管裂孔处,与皮肤呈70~80°穿刺进针,当感觉有落空感时即告穿刺成功。
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且注药无过大阻力后,即可推注混合药液。
注药容量一般为40~70ml。
要求推药时要有一定速度,给予一定力度,达到借助于药液的容积和注入时的压力而松解硬脊膜外腔和神经根周围粘连的目的。
常用注射用药液成分为:确炎舒松25mg,0.25%利多卡因液5ml、维生素B1针100mg、维生素B12200mg、0.9%生理盐水10~50ml。
骶管注射治疗每5~7天一次,对治疗合适,且穿刺给药正确者,一般一次治疗即可见效,3~5次为1疗程。
骶管注射的作用:液体刀冲击神经根与椎间盘间隙,减轻神经根粘连,消除局部炎症,促进损伤的神经根修复。
适应症: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禁忌症:伴有脊柱结核、炎症、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严重内脏疾患、体质严重虚弱者,孕妇,
有出血倾向者,糖尿病患者。
骶管疗法

骶管疗法一、概念:硬脊膜囊终止于S1下1/4,相当于髂后上棘连线水平,因此,S1以下的椎管又称为骶管。
骶管注射大多是从骶裂孔进针而进入骶管的。
它与左右髂后上棘成为一等边三角形。
用手触及尾骨尖,沿尾骨中线向上触摸,当触及一“U”形凹陷即为骶裂孔,其两侧方各有一豆状突出物即骶角,距尾骨顶端约10mm。
二、适应证颈、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腰腿痛,风湿病,老年性脊椎退行性改变,四肢麻木等各种急、慢性疾患。
三、具体操作(1)穿刺部位:病人俯卧位,下腹部置枕,使头部及腿部放低并使骶部突出,便于用上法寻找骶裂孔,用甲紫或美蓝涂一标记,并用碘酒固定。
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洞巾,在无菌操作下,局麻后用7号腰穿针于凹陷处,与皮肤呈70°~80°穿刺进针。
骶管穿刺所经各层与胸、腰硬脊膜外穿刺完全不同,直接覆盖于骶裂孔的韧带,只是一层坚强薄膜(cathelein 膜)。
此薄膜有时钙化。
穿刺针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后便抵触此膜。
此时所遇阻力较大,一旦刺破,减压甚为明显,因此有明显的落空感。
为进一步判定是否确在骶管,可注入 5 ~10ml空气,体验有无阻力,同时在注空气时一手轻压骶部皮肤,以感觉有无皮下空气窜动。
此后,穿刺针与皮肤呈20°,水平进针2~3cm,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且注液无阻力后,即可注混合药液。
(2)注药:硬脊膜外腔容积约100ml,其中骶腔占25~30ml,因此必须用超过30ml的治疗液才能达到L5、S1间隙,起到治疗作用。
可仍用硬脊外腔注射疗法的配伍用药进行推注,唯0. 25%利多卡因的剂量增大至30~40ml。
大多数病人在治疗后即可感腰部和下肢轻松,症状减轻。
所有病人治疗后均无须再卧床休息观察。
治疗后病人自己步行回家或返回病房。
(3)其他方法:骶管注射也可采用侧卧位穿刺法,此时要使病人患侧在下并尽量向后弯曲腰背部,以利于穿刺。
骶管滴注加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纯腿 痛l 9例 , 替 性 疼 痛 3例 . 下 肢 痛 9例 , 椎 生 理 弧 交 双 腰 度加大3 例 , 直2 8 变 6例 , 柱 侧 弯 3 脊 3例 , 部 叩击 痛 、 痛 并 腰 压 放 射 痛6 3例 , 腿 抬 高 6 下 7 直 0以 0例 , 腿 抬 高 加 强 试 验 直 ( )4例 , 颈 试 验 ( ) 7 , 腱 反 射 减 弱 者 4 + 8 屈 + 4例 膝 2例 , 腱 跟 反 射 减 弱 3 例 , 趾 肌 力 减 弱 5 例 。病 程 最 短 3 . 长 6年 。 8 伸 3 d最
( 推 不进 液 说 明穿 刺 不 准 ) 察 患 者 全 身 和 局 部 的 感 觉 . 若 观 一 场 作 用 下 , 管 的 血 流 速 度 增 快 , 血 量 增 加 。 善 细 胞 营 血 供 改
养, 加强 新 陈 代谢 , 致 痛 物 质 随 血 流 尽 快 地 清 除 ; 一 方 面 使 另 由 于 磁 场 作 用 . 使 局 部 组 织 细 胞 内物 质 运 动 . 细 咆 受 微 可 使 细的按 摩 . 强 了生 物膜 电位 也有利 于致 痛物质 的转运 , 增 温 度 能 起 到 热 效 应 作 用 , 振 能 起 到 局 部 的 按 摩 作 用 . 此 微 微 因 振和热效应对磁 场的特殊 治疗作用是增强 的。
全 部 病 例 C 确 诊 8 例 , 线 片 确 诊 4例 。 T 2 X
5。 针 . 破 皮 肤 、 下 组 织、 尾韧 带 . 入骶 管 . 破 O进 穿 皮 骶 进 穿
骶 尾 韧 带 时 有落 空 感 . 否则 穿 针 不 准 ) 进 入 lm, 认 进 入 ( 再 c 确 骶 管 后 抽 吸 无 脑 脊 液 、 液 , 注 射 器 中 混 合 液 推 入 5 l. 血 将 m
骶管滴注

骶管滴注药物经骶管进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神经根及脊髓,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及其恶性循环,解除病变部位的肌挛缩及血管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起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目的。
药物在硬膜外腔中扩散,主要受药物容量、硬膜外腔容积和注药速度等因素影响。
它在硬膜外间隙中向头部扩散力很强,所以只要注入达骶管容量(25~30ml)的药液时,药物就可以向上扩散到发病部位的神经根和脊髓。
确炎舒松-A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防止炎性粘连,对各期的炎症都起抗炎作用,同时还有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减轻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神经的营养和机能状态。
低浓度的利多卡因可阻滞交感神经传导,加速炎症代谢产物的排泄和水肿的吸收与消散。
种激素混合液多量快速地注入硬膜外腔,一方面可通过硬膜外腔向椎间孔方向扩散,分离神经根粘连,另一方面可使病变椎间隙及神经根管扩张,加强药液在炎症部位的扩散,抑制组织胺和其它毒性物质的释放,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损伤,修复髓鞘促进再生,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一、骶管注射操作方法1.穿刺点:骶管裂孔两侧隆起的骨性结节为骶角,两侧骶角下方的凹陷为骶管裂孔,多数情况下容易确定,骶角不明显或阙如,可由尾骨向上摸约5cm~6cm处,可触及一凹陷既是穿刺点。
一些肥胖患者骶角及骶管裂孔凹陷不明显,可触摸两侧髂后上棘,一连线为底边,向下形成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下方约一横指处为穿刺点。
2.穿刺角度:常规消毒皮肤,用7号短针(或用10mi一次性注射器)垂直进入皮肤,当针刺过骶尾韧带时阻力消失,有明显落空感,再将针向尾侧方向倾斜,与皮肤呈30°~40°角,继续进针约2cm左右,回抽无血液或脑脊液,注药无明显阻力时,即可进入骶孔。
3.推药方式及治疗反应:骶管容积约20~30mi并非空腔,稍多于30mi药液足以达到病变部位,且能起到一定的液压剥离的作用。
研究证明,注射速度并不影响药液在硬膜外间隙的扩散,缓慢或间断给药,以使扩散减弱,盲目加速加压只会增加副反应。
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in Kleihues P ,Cavenee WK (ed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nervous System[M].Lyon :IARC Press ,2000.78-79.[15]Kalmon DP ,McCormick PC.Surgical man -agement of pelvic tumors with intraspinal extension ,in Schmidek HH (ed ):Schmidek &SweetOperativeNeurosurgicalTech -niques :Indications ,Methods and Results ,ed 4.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M].2000:2303-2321.[16]Caudell JJ ,Ballo MT ,Zagars GK ,et al.Ra -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57:158-165.[17]Ampil FL ,Mills GM ,Burton GV.A retro -spective study of metastatic lung cancer compression of the cauda equina [J].Chest ,2001,120:1754-1755.[18]Ampil FL ,Burton GV ,Mills GM ,et al.Cauda equina com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inci -dence and treatment outcome.Eur J Gy -naecol Oncol ,2001,22:257-259.[19]Cohen DB.Infectious origins of cauda e -quina syndrome[J].Neurosurg Focus ,2004,16(6):e2.[20]Wohlgemuth WA ,Rottach K ,Jaenke G ,et al.Radiogene Amyotrophie :Cauda -e -quina -L sion als Strahlenstfolge [J].Nervenarzt ,1998,69:1061-1065.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温优良1,2,李义凯2(1.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广州510317;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摘要:骶管注射疗法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腰骶部疾病,在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