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酸蚀与粘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临床常规操作---关于酸蚀与粘结(一)
酸蚀技术在口腔医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牙体、修复、正畸等均会涉及),凡是和树脂粘结相关的内容多会涉及到此概念。由于其与粘结息息相关,所以谈到酸蚀就必然要提及粘结技术。但粘结学是一门相对偏重基础研究,且需要一定的材料学,组织病理学知识背景的学科,故实在是难以用简洁的语言可以概括。此外,由于其涉及的诸多知识点庞杂且抽象时常令人有晦涩难懂之感,我也时常为此而烦恼。近日,门诊内部组织的业务学习主题就与此相关。借此次学习的机会,整理相关知识点,再次温习了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结合近日一些临床的感受,令我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温故而知新”说得的确很有道理。本人在整理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首先,要引入两个“如雷贯耳”的专业术语:“全酸蚀粘结系统”和“自酸蚀粘结系统”。何为全酸蚀?何为自酸蚀?他们主要是依据什么来区别?他们是针对牙釉质还是牙本质?或是兼而有之?临床中选择具体酸蚀方法的依据又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各自在什么情况下适用?酸蚀时间的长短如何把握?酸蚀完成后进行粘结时,具体临床操作时要注意哪些细节?几代粘结剂的发展历史?牙本质湿粘结时湿度如何掌控?粘结剂的厚薄如何衡量?所有的临床操作要点背后的理论支持又有哪些?看着上面罗列的这些问题,不禁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全酸蚀粘结系统:1979年Fusayama等最先提出全酸蚀理论,即用酸蚀剂同时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完全去除玷污层,并在牙本质表面形成3-5ūm的
脱矿层,然后涂布底胶,改善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使粘结剂渗入脱矿的胶原纤维网架中,形成相互缠绕的混合层,成为连接修复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渡结构。混合层与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树脂突共同提供固位力,但混合层起主要的固位作用。
牙本质切削后牙本质纵断面,可见牙本质小管中存在玷污层栓(放大倍数2000)
图中上半部分牙本质采用37%磷酸酸蚀15秒彻底冲洗后牙本质横断面,可见玷污层已经被去除(放大倍数1000)
牙本质纵断面。管周牙本质被去除,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暴露(放大倍数5000)
图示树脂突(放大倍数1500)
自酸蚀粘结系统:即将酸性功能成分和偶联剂混合在一起,牙齿表面脱矿与偶联作用同时发生,省略了独立的酸蚀步骤。详细来说就是酸性功能成分溶解玷污层内的矿物质并使其及下层表浅的牙本质脱矿,但它并不去除玷污层,参与玷污层与渗入的树脂单体形成杂化层的同时,与渗入牙本质小管内的自酸蚀成分混合结固,形成管塞,成为树脂突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树脂与牙本质粘结的目的。其最初仅限于牙本质粘结,后来发展为对釉质、本质均可发挥作用。
自酸蚀粘结系统根据其成分和临床操作步骤可分为以下两类:
A 单组分:自酸蚀酸蚀剂+偶联剂+粘结剂三者合为一体
B 双组分:处理剂(自酸蚀酸蚀剂+偶联剂)+粘结剂或者自酸蚀酸蚀剂+(偶联剂+粘结剂)
以下日本可乐丽公司的SE-BOND 即为双组分〔处理剂(酸蚀剂+偶联剂)+粘结剂〕的自酸蚀粘结系统
复合树脂界面复制模型(放大倍数2000)注:T,树脂突;H混合层;D,牙本质;R复合树脂
牙本质断面:树脂进入牙本质小管(放大倍数2000)
从上述对这两个术语的描述来看,全酸蚀粘结和自酸蚀粘结对釉质、本质均可发挥作用(至于作用效果,对此现在学术研究方面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具体哪些观点为主流观点或者说哪种观点更有说服力,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来甄别了),但可以看出,两种粘结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去处玷污层。由此看出,玷污层这一组织学结构在粘结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其次,我们还看到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身影,比如酸蚀剂、酸性功能成分、处理剂、偶联剂、底胶、粘结剂、混合层、杂化层、树脂突、润湿性…….。这些概念具体的定义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有何关联?相互之间是否有重叠或混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解释。
何为玷污层?
即切割或磨削牙本质时在其表面产生的由切割牙本质胶原纤维、脱矿无定形晶体、水分及其它一些物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