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朗读教学 提高朗读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有效性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陶行知的这句话道出了阅读课中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的过程、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而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繁冗的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朗读指导,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在阅读教学时,恰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适时进行朗读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弄清生字词,读通读懂课文,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但可以了解作者思想,而且能领悟更深层的东西,受到良好的熏陶。毕竟,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想懂得有些社会化知识和从成人的眼中看世界,这是很难的。因此,只有通过读来慢慢体会,设置情境朗读,结合实际教学,指导他们用恰当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读可以增强记忆,发展思维,让小学生多读多练,自然而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会的东西也就有所增多。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

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下面就谈谈在我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导语设疑例如,车老师在执教《小鸟和牵牛花》一课时,上课伊始,车老师说到今天,老师可不是一个人来给大家上课,我还带来了一位伙伴,请竖起你们灵敏的耳朵,听听它是谁?(播放小鸟叫声) 2、小鸟也不是自己来的,它是和它的好朋友一起来的,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牵牛花的图片)你们想知道小鸟和牵牛花的故事吗?那请你们赶快翻开书,自己去读读!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氛,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把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转换为直觉艺术,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最直观

的认知,具备初步的情感体会,唤起学生阅读兴趣。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多媒体《周总理,你在哪里》的精彩诗歌朗诵之影视,从视觉与听觉上,给学生以巨大的冲击,从心灵与情感上,给学生以强烈震憾,让学生感受到周总理的品质与灵魂之伟大,感受到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与缅怀之深情,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这样轻松地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3.表演读、赛读等多种形式并用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

二、把时间用在点子上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车老师在《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就对小鸟生病这个自然段就行了重点指导,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小鸟的无力、难受、和孤单。又如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区别见闻和联想是本单元的阅读重点),把大榕树描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第11、12

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三、此时无“言”胜有“言”加强范读引领。倾听高水平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途径,再对照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感情范读,或多媒体影视朗诵,使学生在‚听书‛中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让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老师的感情引起学生共鸣时,就会激发他们朗读的激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教师通过形象的范读,把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范读中,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教师在范读时,就必须达到声情并茂。,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了解课文奠定基础。通过教师搭起的桥梁去参悟文本,进而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四、保证朗读时间,教给朗读方法

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时候在一节课开始时学生朗读的水平与这节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