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学史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史
明代文学 绪论
明代文学分期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开国,到思宗朱由检崇 祯十七年(1644)自缢北京,前后共计277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在元代文学新变的基础上,明 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曲折、有突进,呈现了一种波浪形的 态势。这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 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以视作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 阶段;嘉靖(1522——1566)以后,文学变革犹如狂飙突 至,迅猛异常,中国文学正式步入近古的新时代。从明中叶 到清代鸦片战争,是中国文学近古期的第一阶段。

当前七子和吴中四子所掀起的第一个文学高
潮过去之后,在嘉靖、隆庆时期,出现了以 唐顺之、王慎中为首的“唐宋派”与以李攀 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之间的对峙。
所谓“唐宋派”,主要是以强调唐、宋古文
和宋诗中所体现的尊道精神,来反对前七子 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 文学与道统的疏隔。其努力的方向,是文与 道的重新合一

中期文学的复苏,首先表现于两个文学集团:“吴 中四才子”和“前七子”: 由祝允明、唐寅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其成员政治地 位都不高,影响范围较小,是一个地域性的文学集 团。但他们的文学创作,处于苏州这一城市经济特 别繁盛的环境,与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息息相通, 具有很多新鲜的内涵,所以是很值得重视的。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大多科第得志, 政治地位较高,活动的中心又是在京师,因而其影 响遍布于全国。尤其是李梦阳,在明代文学中的扭 转风气之功,为后来文人所一致称赏。
前期,开国到成化时期:文学相对衰微冷落,优秀 的作家作品大多出现在元明之际,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也均 系由元入明的作家。 原因:残酷的政治手段和严厉的思想统治。诛杀功 臣;废除丞相制;抑制商业,还明令“片板不许下 海”;文字狱;尊崇程朱理学,以八股取士。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三杨”为代表的粉饰现实、 歌功颂德的“台阁体”占据了主导地位。南戏也逐 渐走上了“以时文为南曲”的道学之路。小说创作 处于低潮。

明代后期的通俗形式的文学也取得了重大成就。长 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 拍”,戏剧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都在各自领 域中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一时期“雅”、“俗” 文学传统相互混融的现象,也比前一时期更为突出。 不仅大多数从事戏剧小说创作的文人同时也从事诗 文创作。不仅出现了冯梦龙这样的以整理、编著通 俗文学为毕生事业的缙绅人物,而且,这一时代人 们对于文学的基本观念、基本主张,都是贯通于 “雅”文学和“俗”文学两方面的。


后七子以反拨唐宋派为主要鹄的,仍以文学复古为理论旗帜, 他们比前七子更强调文学形式——格、调、法的重要性。这 一方面继续推进了文学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放松了对人 性和文学本质的深入思考。 他们的文学活动中,宗派立场、门户之见,以及在艺术形式 上的模拟倾向,表现得更为特出。当时代思潮进一步朝有利 于个性自由的方向演变时,后七子的理论和创作更显得落后 于时代。因而,在嘉靖后期,徐渭从与“唐宋派”完全不同 的另一个立场上对后七子提出严厉的批判,要求抛弃“复古” 的理论旗帜,这就揭开了晚明文学的序幕。

明代中期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俗文学的兴盛 和雅、俗传统的混融。这一时期,顺应着市民阶层 文艺需求的增长,出版印刷业出现空前的繁荣。 《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等小说在嘉靖时 期开始广泛地刊刻流传,戏曲作家也陆续增多。就 主要从事诗文的作家而言,也普遍重视通俗文学, 并从中得到启发。李梦阳倡论“真诗在民间”,已 表达了对文人文学传统的失望和另寻出路的意向;

中期,从弘治到隆庆:明代文学从前期的衰落状态 中恢复生机、逐渐走向高潮。 原因:一方面与文网的松弛有关(洪武朝被杀的高 启和永乐朝被杀的方孝孺的遗著,在弘治、正德年 间相继刊行,可说明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应的思 想意识形态的变化所致。(抑商政策松动,城市经 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商人地位提高;文学创作 商品化;思想控制弱化,王学左派兴起;弘扬个性, 肯定人欲。) 此期传统势力仍然强大,文学进展相当艰难。
晚明散文——特别是所谓“小品”,在文学
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种文体并无定制, 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短论,均可包涵, 其特点大致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 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广义的小品文可以追溯到很远,唐宋古文家 也有不少这方面的佳作,尤其苏轼,更被认 为是晚明小品的不祧之祖。

后期(自万历到明末):在这一时期中,明代文学 进入高潮,随后又遭到严重的挫折。 明代后期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理论上的自 觉性。和元代相比,可以发现:元代文人通常对理 论问题没有很高的热情,这是因为社会对意识形态 的控制比较松懈,所以较少发生思想论争。明代的 情况与之相反,官方统治思想与反传统思想的斗争 随着社会本身的演变日趋激烈,因而理论的表述愈 来愈显得重要。 (童心说;性灵说;尊情反理等;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论争等)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特别复杂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与 政治的腐败并存(有时甚至互为因果),专制的强 化与个性解放思潮的兴盛同在,造成许多矛盾的现 象。一个文人身上同时具有彼此冲突的思想倾向, 也不难看到。但在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明代 文学取得了与之相应的成就,这是毫无疑义的。而 且,不管是这一时期的文学所获得的新进展,或是 它所遭到的历史挫败,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 演变过程,都有很高的价值。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大致可分为 三个时期:前期,从开国到成化时期(1368—1487)约120 年;中期,从弘治到隆庆时期(1488—1572)约84年;后 期,从万历到崇祯末年(1573—1644),凡71年。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将明代文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大致从开国到成化末年(1368——1487)为前期,从弘治 到崇祯末年(1488——1644)为后期。 北师大主编《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1982) 亦将明代文学分为两个时期:从开国到正德末年(1368—— 1521)为前期,从嘉靖到明亡(1522——1644)为后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