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外关系

合集下载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导论一、研究对象二、学术史回顾1、改革开放前2、改革开放后3、前景与展望三、参考书目一、研究对象中外关系史既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交叉学科,是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交叉学科,又是涉及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民俗史等各专门史内容的综合学科。

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是从古到今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必须要做跨学科、跨时代、跨地域的综合研究。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研究。

2.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研究。

3.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的研究。

4.中国与外国的比较研究。

⏹刘大年著, 《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12月⏹卿汝楫著,《美国侵华史》两卷,三联书店1952年、1956年⏹魏子初《美帝在华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钦本立《美国经济侵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卿汝楫《美国侵略台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张雁深《美国侵略台湾史(1847—1895)》(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法外交关系史考》(文哲研究社1950年)、《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业”侵华的历史》(三联书店1958年)⏹鲍正鹄《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列岛编《鸦片战争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魏建猷《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牟安世《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贾逸君《甲午中日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郑昌淦《中日甲午战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陈联芳《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三联书店1959年)⏹戚其章《中日甲午威海海战》(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凌大《法帝侵华史》(新潮书店1951年)⏹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佘素《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胡滨《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争夺中国权益史》(三联书店1957年)⏹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58年、人民出版社1961年)⏹外交学院《中国外交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990年、1988年、1995年出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
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
养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3、关于招生计划
北京大学 2016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国史 ①英语、俄语、日语、法语任选一门② 中国近现代史
③中国近代史 ①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②中国近现代史③中国现
代史 ①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任选一门②中国近现
代史③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060300)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01.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
02.欧洲中世纪史
03.世界文化史
导自己的备考。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
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
价。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
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
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考博资
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叩叩:893.241.226)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同时也得到了育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
大多数,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到学校之后,可以享受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待遇,可以小汽车

热点专题(一) 和平共处 和谐外交——中日、中美、中俄关系

热点专题(一)  和平共处  和谐外交——中日、中美、中俄关系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①对中国而言,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发 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 助于平衡来自苏联的压力。②对美国而言,中国的实力逐渐增强,美国的 孤立外交政策失败;美苏两国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守势,陷入了越南战 争的泥潭等。于是,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 机。 ( 2 )意义:①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两国建交后,政治、经济、 文化交流不断得到发展;②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促进了中国同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④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
造成两国长达 20 余年的敌对状 态,不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中美关系 逐渐正常 化 (1972 年至 今) 中美关系 发展特点 中美关系 核心问题 对中美关系 发展的认识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 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正常化的轨道,今天中美关系虽然不是一帆风顺, 但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存在着摩擦和分歧,在曲折中发展 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中国领土主权不容分割。“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是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坚决反对一切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中美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求同存异,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巩固和扩 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在国际问题上、地区安全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南海安全 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 等相待,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50 年代 的外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中美关系正 常化 70 年代 的外交 恢 复在联 合 国的合法席 位 中日建交 启示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 中外关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 中外关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中外关系(一)中日关系一、中国古代中日关系发展⑴友好交往时期(汉、唐、宋、元、明前期)①两汉时期:1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遣使奉献”。

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②唐朝:1全方位的交往:互遣使节,日本有13批遣唐使到唐;唐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教;贸易往来。

2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

③从宋朝到明朝前期:中日之间经济贸易成为双方关系的主流,两国人民由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成为以后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⑵对抗与友好并存时期(明后期、清)①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余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②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李舜臣与邓子龙双双牺牲,形成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③明朝时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清朝晚期,中国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大量留学生留学日本,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二、中国近代:日本侵华从鸦片战争的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一改革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日本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文明开化”,成为亚洲唯一的、最强大的国家。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度过程中,制定了“征韩侵华”的政策,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94—1895年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银2亿3千万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剧增的重要因素。

中考历史总复习2-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中考历史总复习2-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美国人惠顿的《万国公法》,该书受到恭亲王等人的赏识,由总理衙门拨专
款付印出版。1864年,丁韪良将其翻译的《万国法原理》手稿呈供到总理
衙门,国际法开始系统、正式地传入中国。尽管意识到“强则可享国际法
上的利益,弱则国际法并不可恃”,清政府依然有意识地将国际法规范运用
到中外关系的处理中。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D )
3 数据分类 题组演练
1.(2022·河南郑州模拟)鸦片战争后,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
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其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这
表明中国( A )
A.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123456789
返回栏目导航
2.(2022·安徽合肥庐阳区模拟)1863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开始着手翻译
现代
建交
1978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日 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侵犯中国主权;日
摩擦 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 历史教科书;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
,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续表
阶段
史实及影响(或意义)
1924年,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帮助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近代
中苏 关系
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
盟;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1、晚清时期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

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转变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建国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来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疑虑。

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近现代对外交往

【知识网络】【要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二、中国近代屈辱外交三、中国现代对外交往四、中美关系五、中日关系【命题视角】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

(1)秦汉时期我国同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中国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

(2)三国时期,吴国与许多国家保持贸易交往。

(3)唐朝水陆路贸易并重,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的海上贸易相当频繁,与大食友好往来。

(4)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明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1)古代史上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及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陷入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局面。

(2)近代史上外国列强从不平等的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及其对列强和对中国分别产生的影响:①特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开办工厂等。

②影响:a.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财富,输出了大量商品,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b.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3)现代史上中国实行积极主动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缩小了我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根本原因);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启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建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特点: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 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进一步 加强,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Biblioteka 过渡时期。1、维也纳体系
⑴含义: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 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⑵维持机构: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⑶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 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 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 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知识归类(二)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演变:
以欧洲 为中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维也纳体系
雅尔塔体系(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世界格局多极化
变因: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
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
定义: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
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 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 利益分配体系。
⑵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着 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 力量中心。 • 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 • 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 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 约和限制,有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⑶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 格局变动不同:
苏联:加紧对华进行军事威胁,中苏 边境武装冲突不断,中苏关系 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
苏联放弃争夺军事优势,从对外扩张 转向全面收缩,美国重新取得战略 优势,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对华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 苏联:注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三、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史实: A、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打破 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 B、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 遏制沙俄在欧洲扩张; C、与法俄结成协约国,打败了对其在欧洲 大陆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胁的德国; D、一战后又扶德抑法,拒绝与法结盟;纵 容德国侵略扩张,极力将祸水东引苏联。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德关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德关系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9期SHANTOU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MONTHLY)Vol.35.No.92019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德关系研究杨晓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在近代中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重要而又特殊的双边关系。

文化交流视角下的中德关系研究,呈现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文化的憧憬、模仿与内化:洋务期间中德的军事交流,不仅有助于德国在华良好形象的构建,而且为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自清末新政起,中国教育近代化深入到制度层面,其学制演变中德国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科玄之争为代表的文化论战,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西学的继承,更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创新性发展。

然而中德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使得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

关键词:中德关系;国家形象;教育近代化;科玄之争;本土化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5(2019)09-0089-06在近年来的中德关系研究中,除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的持续关注外,学界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思想文化领域。

但相较于中美、中日关系研究而言,中德关系研究依旧相对薄弱。

本文试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通过从军事近代化、教育近代化、西学本土化三方面的探讨,凸显近代中德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以及中国的创造性内化反应。

一、以德为师:军改背后的文化效应自1871年德国统一至胶州湾事件之前,寻求自强之路的中国以德为师,对其多有仰慕和幻想。

同时,德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华政策温和,树立了相较他国更为良好的国家形象。

双方各自的现实处境,使得中德得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利共赢。

故而“一个弱国如何通过计划与努力,快速有效地增强自身实力”叩这一晚清政府最为关切的问题,因德国的崛起有了现实参照。

中外文化交流史笔记摘抄(3篇)

中外文化交流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古代中外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入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玻璃、香料、药材等传入中国。

摘抄:“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2. 印度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哲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

摘抄:“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哲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希腊罗马文化的传入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哲学、艺术、科学等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罗马文化开始传入东方,与东方文化相互交融。

摘抄:“希腊罗马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如民主、法治、人文主义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中世纪中外文化交流1.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阿拉伯人将希腊、罗马、波斯等地的文化成果进行整理、传播,使得这些文化得以在伊斯兰世界得以延续和发展。

摘抄:“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数字、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技术。

”2. 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结束,近代社会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抄:“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使得中世纪的文化束缚逐渐被打破,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1. 欧美启蒙思想的传入近现代,欧美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带来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抄:“欧美启蒙思想的传入,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答案版)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答案版)
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平等性
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开放性
既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
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创新性
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⑸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
②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1950年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1954年,周恩来率团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⑤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
(2)进步性
①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思考点〗为什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其动因是什么?
原因:①“中国因素”对国际关系走向具有越来越重要和深刻的影响。②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③中国日益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④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
动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总结提升】1.近现代的中日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六)·中国近现代的外交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综合国力、文化传统的综合反映。

它与世界政治格局、国际局势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历届反动政府的腐朽卖国,中国基本是上“弱国无外交”,国际地位极为低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一、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概况时期政策基本内容实行的根本原因晚清时期丧权辱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条约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北洋军阀时期总的来说是推行出卖中国主权、投靠帝国主义的政策;也有一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活动封建军阀地主阶级政权的反动性质决定的;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扶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依附和投靠英美帝国主义的政策,统治初期为制造“自主”形象,发起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其根本利益,进行了抗战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为取得美国支持,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要以帝国主义为靠山;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国共合作,共同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决定了它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继续奉行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斗争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政策也有了新的发展二、中国近现代各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演变(一)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朝中外交往实例

清朝中外交往实例

清朝中外交往实例
清朝时期,中外的交往是广泛而复杂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外交往实例:
1. 朝贡系统:清朝与周边国家、地区建立了朝贡贸易体系。

通过派遣使臣,他们向清朝贡献货物,并向清廷朝贡。

清朝则回赠贵重物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关系。

2. 中西交流:清朝积极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

例如,康熙皇帝与天主教传教士沈秉直进行了多次会晤,并接受了来自欧洲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3. 来华宣教士:清朝时期,很多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宣扬基督教。

他们与中国人民交流,建立教堂和学校,推动了宗教和文化交流。

4. 中俄边境贸易:清朝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贸易与交流非常活跃。

沿着中俄边境地区的满洲、伊犁、威海卫等地,双方进行了大量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

5. 入侵与抵抗:清朝时期,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发生了多次冲突和战争。

例如,英国在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并迫使清朝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这些战争和抵抗活动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是清朝中外交往的一些重要实例,反映了清朝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广泛接触和交流。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

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洋务运动即将步入正轨,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思考(下)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思考(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千年易过, 德国的罪孽 难消。
天皇陛下万 岁!
德国战犯汉斯〃弗兰克 东条英机
为什么会有这种根本性的差别呢?要日本人承认错 误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最擅长把错误推诿给 别人。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喜爱使用“移魂大法”呢?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方面,日本人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 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 所征服。因此,他们宁愿用一百个错误来遮盖一个 错误,而不愿诚心诚意地承认和改正这个错误。 另一方面,日本人崇拜权力,并不择手段地去 获取权力。有史以来,日本武士就遵循着本国人与 人之间的规矩准则,生活在权力偏重的环境中,从 不以对人的屈从为耻。 这种特有的“耻感文化”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 将“不忏悔主义”推向了极端。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个不对罪恶忏悔和反省的民族,是难以获得 世界的信任和亲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日 本一次又一次的掩饰和歪曲历史的行为,使得亚洲 各国的国民在心理上依然把日本当作“敌人”来看 待。 对于日本来说,要想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 家友好相处,首要的问题是正视历史、深切反省。 富裕并不意味着自动地拥有了遗忘历史、轻蔑他人 的权力。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外族入侵,从未像日本侵 华战争这样,规模如此之大、入侵时间如此之长、 涉及地域如此之广、损害中国各阶层利益如此之深。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日本学者久保亨一语道破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根 本原因:“中国工业化影响最大的是日本,因此 日本反对中国工业化,并发动了侵略战争。”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日本海上保安 厅巡逻艇
巡逻艇用高压 水枪对我保钓 船只射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外文化交流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文化交流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文化交流史知识点总结中外文化交流是指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完全平等和和谐的。

然而,尽管存在差异与冲突,文化交流仍然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文化交流,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互相了解、交流思想和经验,促进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主要历史时期,分别概要介绍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在古代,由于地理距离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以异邦使者或商人的往来为主。

可以通过传统的丝绸之路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概括如下:1. 丝绸之路的建立和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的主要贸易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商品的出口,还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如佛教、道教等。

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引入了中国的玉器、香料、漆器、铜器等商品,丰富了西方文化。

2. 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古代便有了一定的交流。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的宗教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有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月牙形的斗拱、佛像的做法、金属铸造技术等,都源于印度文化的影响。

3.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

在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西方游客也来到中国。

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历使节在唐玄宗时代访华的情况。

西方人的来访使中国对西方的一些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为中国传入了一些西方技术与思想。

中外文化交流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各异,有的融合得较为顺畅,有的则经历了较多的阻碍与挑战。

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古代起源,在当代发展,持续对各国文明产生深刻影响。

这一历史事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认识。

中外文化交流在近代的发展在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洋航行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广泛和频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在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各国纷纷派遣使节前来中国朝贡或交易,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活动。

近现代中俄关系

近现代中俄关系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和沙俄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

背景俄国原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俄国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

俄国的势力逐渐膨胀,便于中国发生了军事冲突。

1652年(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

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85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于5月22日从瑷珲起兵5,000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

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

1686年清军再攻雅克萨并围城。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条约内容1、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2、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

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

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3、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

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4、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5、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6、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本课程系统介绍从1840年到1949年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

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关系中的每一重大事件的讲解,中国与英美法日俄德等大国以与其他东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析,近现代中国外交机构的演变等等。

一些纯史实的事件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重点复习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

使用的教材为熊志勇和苏浩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一章近代之前的中外关系(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主要讲授近代之前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

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同蓬勃兴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正确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学生理解此后中外关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为把握近代外交史打下基础。

复习内容:一、殖XX义势力的东侵-十六、七世纪以来,虽然国际关系准则已基本形成,但欧洲殖XX义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疯狂的掠夺。

其中,葡萄牙人殖民澳门,沙俄向中国东北扩张。

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各封建王朝讲求华夷之辨,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人统称为“夷”。

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宗藩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

清政府初期对外关系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

伴随欧洲殖XX义者在世界上进行扩张的是天主教势力。

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对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了一定的工作。

但随着教会势力的增长,罗马教1 / 19皇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再加上殖XX义者在沿海各地的骚扰,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

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状况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造成中英贸易的极大不平衡,英国入超。

英国先后派遣马戛尔尼等使团来华,试图获取贸易等特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两国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章第一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介绍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要事件--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 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 扶蒋控制中国。1927年后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控制 中国。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 卷人战争,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抗日。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三)、二战后至今: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
阶段特征: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 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雅尔 塔体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雅尔 塔体系最终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 过渡时期;
(一)中美关系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为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 立,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并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中外关系
——晚清中外关系
摘要: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历经150年,是中国从落后挨打,到探索救国,最终从困境灾难中走出来的斗争史。

晚清时期,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和戎”“自强”为主线,随机、应变、实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非常深。

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及对外交往中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外交思想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现代邦交思想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晚清;中外关系;开端
浅谈晚清时期中外关系
一、引言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这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曾经是多么的自豪,不论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科技等,都曾遥遥领先于世界。

可是,当明清之际,曾经不可一世的中国,还在做着自己的天朝上国梦,还在为自己的历史成就感到沾沾自喜,不屑与他国进行交流,不愿去了解世界的发展状况,不去放眼看世界,当中国正处在集权顶峰的封建注意社会,世界的西方却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先后进入了先进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注定作为世界大国的东方中国要落后于西方国家了。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清王朝晚期,伴随着对传统夷夏观的反思与批判,世界意识及国家主权观念的萌发,外交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突破传统外交观念的艰难过渡历程。

二、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由清王朝统治。

邻近诸国,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日本等国,依附于清王朝,并多次入贡○1。

与中国国力相当的俄国,虽屡次进犯,但均未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直至17世纪50年代,俄国开始与中国交好,并派遣使团到我国来参观、学习。

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中国并未与其有多深的联系,外交、文化、贸易关系很少。

鸦片战争之后,多国开始介入我国政权格局,使中国变成多国列强竞争的“地区”,致使中国对外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

三、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外关系的开端
鸦片战争重新定义了中国对外关系格局,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自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利用不平等条约,在我国培植势力、瓜分资源,并运用一切手段扩大在华影响力。

这时,中国的对外关系是被动的、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任人宰割,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随后,同盟会创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二次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国共战争等一系列斗争,促使中国逐渐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被引入正常的国际关系格局当中○3。

四、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对外关系性质的改变由中英关系开始,英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为了增强国力,极度渴望开拓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给中英之间奠定了基本外交模式——即不平等条约外交。

如: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再到1881年中巴《和好通商条约》、1899年中墨《通商条约》等,这些不平等条约牢牢地将中国定位在“被侵略”国家行列。

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中法战争之后,法国切断了中越之间的友好关系,并诱发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这也证明了,在利益的驱使下,“外交关系”很难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政局的变化而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因此,以中英关系为缩影,侵略与反侵略成为我国近代史对外关系的主体模式,它影响了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的对外政策导向○4。

五、列强对华的合作与冲突
“合作政策”是19世纪60年代在华西方列强提出的政策,结束于70年代中后期。

该政策内容主要有两点,一为西方列强在华扩张问题上的相互合作;一为西方列
强与清政府之间的合作。

人类历史步入近代以后,资本的世界性扩张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资本扩张有强力的侵略性扩张与和平的互利性扩张两种方式。

而列强对华的资本扩张则正是这两种方式的交互使用。

西方列强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的门户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还需要一个适应资本主义扩张的游戏规则。

在此情况下,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明确提出了“合作政策”。

而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打击的清政府,也急需要列强的支持和合作来稳定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蒲安臣在华竭力推行“合作政策”。

合作政策不仅表现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上,还表现在联合劝导清政府,学习国际法,“履行条约条款”。

《万国公法》就是在此期间被译成中文的。

清政府主动了解国际法,并且很快应用国际法处理对外事务,不再以夷夏观念处理对外关系。

六、中国近代史对近代化外交的影响
在清政府没有倒台之前,“总理衙门”是中央设立的主要外交机构,主要负责与国外通商、通政,“外交”在当时政府的政权体系中影响力很小。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外交大臣”,并在中国近代史开端中担当了极其重要的外交角色,领头签订了多个近代不平等条约。

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在今后的几年、几十年里背负了太多的债务和重担,但这些不平等条约也证明了中国“外交”的成长和蜕变○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武昌起义到北伐战争,从抗日战争再到国共战争,中国近代史创建的外交模式始终没有改变,它所起到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胜利。

在政治、经济双向落后的窘境中,外交成为困扰中国几年、甚至几十年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便在“总理衙门”成功转型为“外务部”之后,中国的外交始终没有“强硬起来”。

但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开端为我国对外关系发展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一来,它让国人通过“外交”了解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从而奋发图强勇于斗争、创造民主型社会;二来,它为中国对外关系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制度还是规范,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革命、事务,都为近代外交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发挥了良好的借鉴作用○6。

七、结论
晚清时期,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和戎”“自强”为主线,随机、应变、实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非常深。

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及对外交往中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外交思想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现代邦交思想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通过上文对中国晚清时期的历史与近代中外关系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国近代史是国人不可忘记的历史,它诠释了中国在历史更替、社会变革中所犯的错误,所作出的牺牲和努力。

现如今,中国对外关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中国传统外交”给“近代化外交”提供的宝贵经验。

注释:
○1张振鹍.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22(01):4-10.
○2彭南生,蒋东升,王复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史学月刊,2009,21(02):19-32.
○3张振鹍.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开展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全面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2,22(02):13-14.
○4孙若怡,张有为,王汉超,郑欣宜.传承与开拓:一九四九年后港台之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J].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2004,(32):15-25.
○5夏明方,邓思娣,赵晓光.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J].近代史研究,2007,23(01):121-128.
○6许苏民,董建林,郑海成.“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J].河北学刊,2003,32(02):171-177.
参考文献:
[1]张振鹍.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
[2]彭南生,蒋东升,王复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史学月刊,2009年.
[3]张振鹍.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开展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全面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
[4]孙若怡,张有为,王汉超,郑欣宜.传承与开拓:一九四九年后港台之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J].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2004年.
[5]夏明方,邓思娣,赵晓光.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J].近代史研究,2007年.
[6]许苏民,董建林,郑海成.“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J].河北学刊,2003年.
[7]刘大年著, 《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12月
[8]卿汝楫著,《美国侵华史》两卷,三联书店1952年、1956年
[9]魏子初《美帝在华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
[10]钦本立《美国经济侵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
[11]卿汝楫《美国侵略台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
[12]张雁深《美国侵略台湾史(1847—1895)》(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法外交关系史考》(文哲研究社1950年)、《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业”侵华的历史》(三联书店1958年)
[13]鲍正鹄《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
[14]列岛编《鸦片战争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
[15]魏建猷《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16]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
[17]牟安世《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18]贾逸君《甲午中日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