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现象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化现象探析

摘要通过对社会媒介化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角度媒介化的深入描述,笔者试图阐述行为主体参与结构化的互动但服从的是互动现象本身这一问题,使媒介研究重新重视自觉在媒介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案例分析研究中发现,媒介化的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来源于媒介但不完全受制与媒介本身;人类驯化科技的力量;媒介的发展越来越接近人际传播的形态并且媒介改变、模拟并延伸人际传播;科技对于媒介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促成功能上的进化,包括基本功能的进化和新功能的发展,媒介化最终回归于社会赋予自己的身份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媒介化;驯化;人际传播;媒介进化论

报纸在17世纪出现时,人们开始担心“公众也许会对上层社会的行为和意见过于熟悉”;19世纪,戏院被视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后是广播和电影;20世纪60年代,电视成为主要的被指责的对象,为大部分青少年犯罪背负了责任[1]。而今,人们还未从网络带来的惊慌失措中走出来就必须得面对新媒介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生态激变。每次都要站在不可预知的背景中理解媒介的进化,因陌生而紧张。作为媒介理论的研习者,我们所紧张的并不是新媒介的神秘色彩,而恰恰是全面进入现代化生活后的媒介化生存现状。自然化、社会化、媒介化的行为为我们构建出现代化的基本生存空间,而媒介化则为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回返至自身,并将自身表示出来的出口。同一条信息,通过电视和电影传播后就会变成两条不同的信息,通过书信和邮件两个不同的媒介传播后就会产生两种传播行为,这些媒介化行为在脱离自然的社会后期待被给予诠释和凝练。笔者尝试通过对媒介化社会行为、家庭意义的变迁、媒介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科技与媒介化4个方面给媒介化做以描述,而描述本身足以说明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

1 媒介化行为

需要和远方的家人联络,我们可以采取网上聊天、发邮件、打电话、传真、或者从邮局快递一封信,这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自觉采取媒介化活动的简单的行为,它们和媒体有关并构成了媒体的互动,因此使用媒介是最基本的媒介化行为方式。媒介影响力取决赋予行为的最终意义,它是通过自觉的行为选择来实现的,而这正是媒介化的根本。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在行为模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行为在发生时能够自觉形成或者产生了另外的选择,从而进入媒介化社会空间中。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暂且把和家人联系的愿望转接到已完成的媒介化行为——这封信件上,信可以被收藏也可以被阅读,收藏是媒介化相对静止状态,阅读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参与某种动态的传递(知识、经验、媒介本身)。人们通过阅读了解信息或者对信息解读,但是阅读行为本身却隐匿了媒介对人的影响——是什么引发的自觉媒介化行为。阅读本身作为接触媒介后的“条件反射”

是对媒介使用的经验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在媒介和社会漫长进化进化史中沉淀并最终内化为人自觉的选择。从金文石刻竹简汉帛到纸张电子书媒介承载了语言的变迁,阅读的动作也从搬动到翻阅再到点击自动播放,每种媒介都制定了其特有的适应行为,这种行为成就了人的媒介化行为方式。媒介引发了媒介行为,但是貌似我们不能完全的将其归结在媒介影响下,毕竟更难以解释是谁影响了生物进化的灵感创造了眼睛和耳朵。难道对于古老的追根溯源我们这样理解:眼睛、耳朵创造了看、读的欲望,而看、读的欲望引发了媒介的诞生和接近媒介后的特殊的行为方式。

信最初传达的是私人空间的话语方式,然而戏剧化的是这封信有时还要面临被公开刊载的机会,略过公开的内容和初衷来理解的刊载是对“实质意义上”的信本身媒介化的过程,它通过某种渠道进入了公共视野,通过一种媒介行为走向另一种媒介行为。之前相对于实现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媒介化行为的理解方式无法转嫁到现在的状况,我们尝试分析这一更加复杂的媒介化历程:信本身已经是媒介化的输出结果,而它的再次媒介化传递赋予这一结果更多的意义,从私人语境到公共空间如果没有维护完全可能被利用、被篡改、被解构意义、甚至重新编排,这一媒介化历程充满未知,最后产生的结果会被用来满足不同人的感情的、经验的各种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媒介有机体①开始参与其中与社会激烈互动,担当着寻找需求和欲望的重任。当然,之后它不会完全停留在这里,可能会在网上被上万人分享和评论着,转身印在时尚的环保袋上成为时尚界的新宠,被改编成小说或者电影发行出版,亦或直接载入史册流芳百世。最终,媒介化行为超越了媒介本身的控制,想象的快感快速蔓延,而我们阅读的绝对不在是一封“实质意义上的”信了。

2 媒介化的社会关系

媒介在为拓展社会关系或个人经验的表达提供便利的同时,似乎极少改变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但媒介似乎极大地修改了参与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因为这些行为方式过分考虑媒介化。在此需要重提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他对我的启发不在于情境与行为的动态关系,而是阐明了一个基本问题“新的媒介环境重新塑造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塑造新的社会关系”。很早之前,对家庭的“想象”全靠记忆和对私人话语的解读,“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②“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③家庭的感觉在媒介化的传递中再次被引起、加强,相比通过文字和情感引发的的想象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状况下媒介为我们构建的仅仅是“概念意义上的”家庭感。今天,通信科技会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在实际效果上成为人们的虚拟地址和家庭感的化身。进一步讲,在固定电话为第一通讯工具时期,传播的过程是固定点对固定点的交流,通话中人们可以明确感受到对方的地理上的存在,甚至于能够立刻在脑海中绘制出了那个点的位置、空间和一些琐碎的记忆,进而在想象中认定“家”的全部内容,而此时的通话是建立在媒介构建的“真正的家”的想象里将并将它和通话人之间的情感传递完美融合。与此不同的是,手机如今成为我们的随身通讯工具,按理说人们应该沉溺在实时通话的满意和满足状态中,但遗憾的是拿起电话对方的第一句经常是“你在哪儿?”对地

理位置的不确定性显著的增加了沟通时的不安全感,“我在***。”这种再次确认并不是能够完全被认可,毕竟下一秒又不知道会移动到何处。同时对“家”的想象相比固定电话变得更加虚拟、抽象化,或许我们在家庭角色的互动中能够找到一些碎片,例如,手机方便家庭成员能够即时处理家务,监控孩子,每当链接成功的那一刻“家庭”开始形成,这种想象伴随着每次的通话少瞬即逝,但是每天密集的家庭电话沟通(如交代事项,指挥做某事等)却重新编织了一个关于家庭的大网,布满在时间意义上的空间里随时随地无时不刻的等待着链接的形成,可见这种媒介化的家庭关系已经完全不同与以往任何家庭存在形式。更加有意思的是网络、新媒体技术下的家庭互动却又以视频技术证明了“真正的家”的即时存在。进一步说,这种“真正的家”根本不存在想象的空间,而且随时可以去呈现。换而言之,媒介为我们最终除去了想象的空间。但是前提是你必须适应媒介的存在,将其从我们的自己视野中“想象的抹去”,否则你又要生活在另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中——媒介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