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恒成立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恒成立问题
高中数学中有一个高考的热点内容,它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导数、数列等知识,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最值等思想方法,这就是恒成立问题,也就是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永远成立的命题。恒成立问题涉及的很多题型都与函数的最值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性,以及数学中的通性通法,为综合利用知识打下基础。 一、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解决恒成立问题 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然后利用相关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在一个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要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从而揭示函数关系,使问题面目更加清晰明了。一般来说,是把已知存在范围的量视为变量,而待求范围的量视为参数。 例1.对于满足03的所有实数m,求使不等式x2+mx3x+2m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分析 多元不等式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确定哪个量为主元。此问题可看成关于x的不等式的讨论,若将m定为主元,则问题可转化为在[0,3]内关于m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 解 不等式变形为x2+x1m3x+20。 设fm=x2m+x23x+2,则它是关于m的一个一次函数,是单调函数,结合题意有 ,即 ,得 x2或x2。 二、数形结合,直观处理恒成立问题 如果不等式中涉及的函数和代数式对应的图象、图形较易画出,可通过图象、图形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范围。 例2.已知函数y=fx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 ,若不等式fx2x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2xm 及y=fx的图象,由于不等式fx2xm恒成立,所以函数 y=2xm的图象应总在函数y=fx的图象下方。因此,当x=2时,y=4m0,所以m4,故m的取值范围是[4,+。 解决不等式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利用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确定参数的范围。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构造函数,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例如,不等式 x2logax0在x0,时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此不等式为超越不等式,求解时一般使用数形结合法,设fx=x2,gx=logax,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准确做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便可求解。 三、变量分离型恒成立问题 若在等式和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

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不等 的两边,则该恒成立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求解问题,我们将此类恒成立问题称为变量分离型恒成立问题。 例3.当xR时,不等式4a+sin2x4sinx=a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变量a和x,其中xR,另一个变量a的范围为所求,因此可以考虑将a和x分离。 解 原不等式变形为sin2x+4sinxA24A,要使上式成立,只需使A24A大于SIN2X+4SINX的最大值,因此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求FX=SIN2X+4SINX的最大值。而FX=SIN2X+4SINX=SINX+2245,要使原不等式成立,只需A24A5,解得a5或a1。 四、立体几何中恒成立问题 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内容涉及到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主要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的应用,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几何问题。 例4.如图示,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G、H、N分别是棱C1C、C1D1、D1D、DC、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只需满足条件 时,就有MN∥平面B1BDD1。 解 连结FH、HN,则FH∥DD1,HN∥BD, FH∥平面B1BDD1,HN∥平面B1BDD1,平面FHN∥平面B1BDD1。当M在线段FH上时,MN?平面FHN。MN∥平面B1BDD1,即点M在线段FH上时,就有MN∥平面B1BDD1。 线与面平行,主要是指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其中一个判定方法是 如果一条直线在某个平面内,并且这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无公共点,即平行。例4就是应用此判定方法。另外还可以考虑用到直线与平面垂直,那么过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都与这个平面垂直。 恒成立问题题目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多样,技巧性强,难度大,所以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上述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但因为问题形式千变万化,考题亦常考常新,因此在备考的各个阶段都应重视恒成立问题的教与学,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